2023-2024学年忻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忻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忻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忻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忻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忻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至三单元第10课。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鼎盛的标志,最典型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首先,中华文明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是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创造力量的民族。众所周知,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先民却认为火是自己当中的一员——燧人氏发明的。这典型地反映出中华文化与古代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天上的神灵,中华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信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唐代诗人始终将目光对准人间,唐诗不像古希腊诗歌那样将颂扬神灵当作最重要的主题。从江南春雨到塞北秋风,唐代诗人描写的风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间山水,而不是虚构的天堂乐土;从民间疾苦到文士不遇,唐代诗人描写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幻想的神话故事。王维、孟浩然等人在风光秀美的山水田园中潇洒徜徉,高适、岑参等人在风沙弥漫的塞外大漠中驰骋豪纵,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低吟“倒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他们的诗作都是对人生百态的生动描绘,都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淋漓抒发。

其次,中华先民以独特的方式来感受人生,领悟人生真谛。且以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庄子为例。孔子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栖栖惶惶,席不暇暖,这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使他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升华进入诗的境界。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希冀超越现实环境的绝对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质享受这一点上则与儒家殊途同归。儒、道两家相反相成,他们对人生的诗意把握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特的诗歌纲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唐代诗人的眼中,生活中的任何场景、任何情感,都是洋溢着诗意的真实存在。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中国人在需要抒发情感的任何场景中,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唐诗名篇来吟诵。当你发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想要及时游赏时,可读韩愈的《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当你偶然来到山清水秀之地游览休憩时,可读王维的《青溪》与韩愈的《山石》;当你移居择得佳邻,满心欣喜时,可读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当你在暮色渐浓的黄昏心有所感时,可读韩愈的《秋怀诗》;当你思念远方的友人时,可读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与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如此生动地反映人们内心喜怒哀乐的长篇短什,如此深切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一代诗歌,称唐诗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不亦宜乎!可以说,当人们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时,唐诗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窗口。而世界上其他民族通过阅读唐诗来理解中华民族,也可获得格外真切鲜明的印象,且可领会其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位绝代美女,她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明眸皓齿及翠羽明珰,还有眉尖颦笑及心底波澜。所以,在唐诗萌发之时,东亚邻国的人士就开始认真阅读唐诗,并学习写唐诗。日本的遗唐使晁衡,与李白、王维皆结下深厚的友谊;新罗来唐留学的崔致远,在唐时所写的诗歌甚至被后人编进《全唐诗》。此外,白居易对日本古典诗歌、杜甫对朝鲜半岛古典诗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要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唐诗绝对是一张最合适、最精美的文化名片。(摘编自《唐诗:璀璨华章成就“诗的国度”》)

材料二: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以及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同样,杜甫也写愁,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创造力量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B.古希腊诗歌把颂扬神灵作为最重要的主题,而唐代诗人却始终把目光对准人间,抒发真情实感,描绘人生百态。C.中华民族能创造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诗歌纲领,是由于儒、道两家对人生的诗意把握。

D.唐诗在萌芽之时就对东亚邻国有着广泛的影响。遣使学习和编选唐时所写诗歌是东亚邻国人士学习唐诗的主要途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将中华先民和古希腊人对于火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是为了论证中华文化和古代西方文化的差异。B.材料一中,孔子以积极有为的态度对待人生,庄子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他们都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C.材料一中,唐诗是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精美的文化名片,盛唐气象更是这张名片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D.材料二论述了盛唐诗歌有开阔、雄浑、昂扬等特点,也论述了盛唐诗人有忧愁的事实,体现了论证的严谨。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例子加入材料一第五段的一项是(3分)A.当你因时光流逝而心生惆怅、烦恼时,可读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B.当你在异乡适逢佳节而格外思念家乡的亲友时,可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当你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时,可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当你被扬州的美景折服时,可读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和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4.下列选项,关于两则材料的论证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列举孔子、庄子对待人生的态度,阐释了中华先民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升华进入诗的境界的观点。B.材料一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称唐诗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将唐诗比喻成明珠,生动地突出了唐诗的灿烂、珍贵。C.材料一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如因为唐诗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这是东亚邻国人士在唐诗萌发之时就开始阅读它的原因之一。

D.材料二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大量引用古诗名句,既阐释了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可读性。5.在班级举办的“李白、杜甫与盛唐气象”的讨论会上,A组引用余光中“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名言,提出了李白是盛唐气象典型代表的观点。作为A组的一员,请你以《蜀道难》为例,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列出你的发言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红鬃烈马(节选)

汤成难早饭后,老巴回来了,一无所获。他这做法有点像打鱼,①我这么想的时候仿佛看到老巴手中提着一张无形的网,正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他的客栈在北山深处,属于天池村,一共七八户人家,散落在山坡上。来这里的人极少,即使有,也都是自己开着车,看完风景又开着车出去,并不需要住宿,如果没有老巴每天去山口守株待兔,估计这些小木屋常年都是空的。尤其是气温下降,在山口能“捡”客的机会少之又少。我就是那少之又少中的一个,我是来青海出差的,准备回去时,交通受阻。既然不能回去,不如找个省钱又省心的地方待着。我在网上搜看附近的牧场,然后就来到了北山。我并不喜欢山,觉得山遮挡了视线,不能远眺,而喜欢辽阔的海、沙漠,或草原。以为北山只是牧场名字,没想到北山果真是山,重重叠叠,老巴说,这也是牧场嘛,这儿的人都是牧民,山牧民。牧草长在山坡上,牛羊就在山坡上吃草。他说山牧民辛苦多了,比草原牧民辛苦得多,收入也低得多。有一年山体滑坡,牧草被泥石流覆盖了,第二年草长得不好,牛羊都要被赶到几十里外的山上吃草·受大罪了。到第三年老巴就学着别人搞起客栈,建几间木屋,木屋不大,很简陋,只有一张床和简易的卫生间,以及一根树干做的衣架。房费也低,四十元一晚,加上白天的三餐伙食费十元,共计五十元。这对回不去的我来说,已经十分仁慈。

晚饭时,老巴告诉大家一则从山下传来的消息。他用的是方言,声音很小,但我仍能从一些字音和他们脸上泛起的某种难以言说的表情猜出一二——有一群美术学院的学生将来山里写生几天。确定是来天池村吗?假期工欧珠小心翼翼地问。是的,老巴回答。五十几个人?老巴又点点头。很快他们便忧虑起来,这么多人怎么入住?他们说以前也有过,当然没这么多人,学生们要求打地铺,几个人挤在一间木屋,这样还可以节约费用。给他们铺上干净的牧草,夜里就不至于太冷。但现在人数多了,除去我住的那间,还剩六间,六七个人挤一间木屋,即便这样,还有十来个人没有着落。我不知道学生们哪天到来?住多久?他们青春,充满朝气,我想象着学生们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挤在一起,在山顶、在河边、在红桦林里……北山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吧!但那么多小麻雀们怎么住得下呢?我也在脑子里计算着,即使我把房间让出来,欧珠把床铺腾出来,也无济于事的。老巴他们还在小声商议着、争论着,②伴随着激动和担忧,眉毛皱起,又展开,再皱起,直到我离开他们都没想到更好的对策来。我沿着进山的小路向前走了会儿,③溪水在红桦树林里潺潺流过,另一侧是山坡,平缓的地方牧草疯长,而陡峭一点的地方种着松树。我从没有爬上山顶,看一看山那边的景色。老巴曾向我建议过几次,说山顶的风景不错,要是上山,沿着那棵树向上走,通往山顶有一扇木门,记得随手把门关上,别让那些不懂规矩的牛羊跑进来,把牧草吃光哩。来之前我也在网上看过一篇关于北山的攻略,攻略上特意写到了“福泽地”——老巴的客栈名字,很吉祥也很直白。攻略里还写到他的儿子桑吉和牛,桑吉每天抱着热水壶给房客们送水,问他几岁了,他就伸出小黑手掰出三个指头来。大家笑问,三岁啊?他也跟着笑,又把两只手展平。十三啊?他才点点头。问他上学了没有,他就用含混不清的普通话回答,县里,明年上。有一天晚上母牛分娩了,房客们都跑过去看。④小牛犊是花的,白色牛身上有几块黑色斑点,有一块黑色正好落在嘴上,像抹了厚重的黑色口红。大家都拿出手机给这头黑嘴牛拍照,这时桑吉走过来,说他也想拍照。他走到小牛犊身边,蹲下,手里还抱着一只胖胖的热水壶,大家便发现这个小男孩瘦瘦的,比热水壶胖不了多少。

太阳已经跑到山那边,天色突然暗下来,红桦林在暮色中变得沉郁。转过一个弯,就看见那块卧石了,这是红桦林边上的一块石头,有床那么大,很平整,欧珠称它为卧石。卧石上有一个黑黑的东西,一动不动的,我们起初以为是牛,走近了才发现是老巴。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害怕与人搭讪,所以没有走过去,而是爬过一个山坡绕过了他。回到木屋,发现马还拴在那儿,周围的草被马蹄踩平了。前一天割的草被卷成绳状挂在木架上,晒干后以备牛羊过冬。这一天,它的主人没有来,或许有别的什么事耽搁了。以昨天的进度,他们还得一个礼拜才能割完。草已经开始泛黄,倒伏在地上。(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因交通受阻来到位于大山深处老巴的客栈,“我”并不喜欢山,这次旅居不过是出于现实考虑的权宜之计。B.山牧民比草原牧民辛苦,收入也低,所以当听说有一群美术学院的学生要来山里住宿时,老巴很重视这件事。C.受老巴他们的情绪感染,作为房客的“我”也忍不住思量如何接待新房客的问题,主要表现“我”的乐于助人。D.小说并没有安排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我”的观察,将山牧民老巴的生活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7.下列对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通过写“我”看到老巴时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巴外出“捡”客失败后沮丧的神态。B.句子②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对眉毛的刻画展现了老巴因即将到来的“大单”喜忧参半的心情。C.句子③运用了景物描写,突出了天池村周围景色的优美,溪水“潺潺流过”体现了环境的静谧。

D.句子④细致地描绘了小花牛的毛色,“正好”突出了黑点的巧妙,暗示了小花牛会成为客栈的招牌。8.小说插叙老巴“搞起客栈”的缘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为了帮助老巴的客栈扩大宣传,“我”准备帮老巴拍一个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6分)镜头脚本①音乐特点

②远镜头

③近镜头

④特写镜头

⑤视频解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古者,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也;今者,耳目传闻,当时仅见之事也;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人谓古事多实,近事多虚。予曰:不然。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回之,亦犹纣①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其余表忠表节,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率同于此。若谓古事皆实,则《西厢》推出曲中之祖,莺莺果嫁君瑞乎?果有实据乎?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盖指《武成》而言也。经史且然,矧杂剧乎?凡阅传奇而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居何地者,皆说梦之痴人,可以不答者也。然作者秉笔,又不宜尽作是观。若纪目前之事,无所考究,则非特事迹可以幻生,并其人之姓名亦可以凭空捏造,是谓虚则虚到底也。若用往事为题,以一古人出名,则满场脚色②皆用古人,捏一姓名不得;其人所行之事又必本于载籍班班可考创一事实不得。非用古人姓字为难,使与满场脚色同时共事之为难也;非查古人事实为难,使与本等情由贯串合一之为难也。

予既谓传奇无实,大半寓言,何以又云姓名事实必须有本?要知古人填古事易,今人填古事难。古人填古事,犹之今人填今事,非其不虑不考,无可考也。传至于今,则其人其事,观者烂熟于胸中,欺之不得,罔之不能,所以必求可据,是谓实则实到底也。若用一二古人作主,因无陪客,幻设姓名以代之,则虚不似虚,实不成实,词家之丑态也,切忌犯之。(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注]①纣:商纣王,史称暴君、昏君。②脚色:角色。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人A所行B之事C又必本D于载籍E班班可考F创一G事实H不得。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古或今”与“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两句中“或”字的含义不同。B.回,指加到……上,与“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节选)》]中“回”字的含义不同。C.若,指如果,与“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若”字的含义相同。D.“罔之不能”与“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两句中“罔”字的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渔认为:传奇所用的素材,不管是古今的,还是真假的,都任由作者选取:作者铺陈真的,虚构假的。B.有人说古代的事多为真实,现在的事多为虚构,但李渔认为传奇没有真实的,连《西厢记》都是假的。C.李渔说,传奇的作者想要劝人行孝道,就举一位孝子来增加他的孝行,有的剧本写法跟这相同。

D.孟子说:“全都相信书,不如没有书。”李渔认为,对待经书、史书是这样的,对待戏剧也应如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4分)

(2)予既谓传奇无实,大半寓言,何以又云姓名事实必须有本?(4分)

14.对于剧本创作,李渔主张怎样的创作原则?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5~16题。夜归[宋]

周密夜深归客倚筇①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夜归[唐]

白居易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②。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归来未放③笙歌散,画戟④门开蜡烛红。[注]①筇:代指竹杖。②珑璁:金、玉撞击声。③放:让,使。④画戟:有彩画的戟,唐宋时做官署仪设之用。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诗第三句写村店在昏暗月色的衬托下显得寂静而冷清,但在归客眼中,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B.周诗中的夜行人快至家门时夜已深,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C.白诗以细腻沉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归家的情景,通过景物描写,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D.白诗情感饱满,形象生动,意境丰富。中间两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又切合骑马夜归的主题,移步换景,转换流畅。16.这两首诗刻画的夜归者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表现蜀地开辟之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李密命运不好和小时不幸的经历,(3)“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文化自信,作为理性而稳定的文化心态,其自有得以确立的积淀历程与坚实支撑。在新中国七十多年

的发展历程中,英雄的中国人民经受住了各种困难、挫折、风险与考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实现了“中华之崛起”。自近代以来,长期笼罩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文化焦虑、文化自卑等心理阴霾也随之日渐消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国力强盛与文化繁兴中得以增强和复振。当下文化建设

的热烈场景,亿万国人激情澎湃的文化热情,有力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但是,我们绝不应迷醉于文化的自我“狂欢”之中,应该更加冷静地思考“我们真的文化自信吗”“我们为什么能够文化自信”。只有对文化自信之所由做出深刻有力的回答,我们文化自信的腰杆才会傲然挺立,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撑、推动与引领的力量才更趋强劲。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狂欢”的引号的用法。(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氢氯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不少人的化学启蒙都是从化学元素表开始的。

?它们从哪里来?它们是如何演绎出这大千世界的万物奇观的?元素最早来自古希腊的四要素说,该学说认为,土、气、水、火四个要素相互协调,彼此牵制,

。而在古代中国思想体系中,人们认为世界是由“五行”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它们相生相克,千变万化,孕育了世间万物。科学家经过探索后发现,地球上化学元素的形成和宇宙整体的元素生成密不可分,基本经历了宇宙大爆炸、恒星核聚变、中子捕获3个阶段。可见,地球上的元素

。元素从宇宙中诞生,后通过汇聚离散、组合变化,构成了世界的物质循环,承载了地球的能量传递,更勾画出生命的蓝图。生活中最熟悉的莫过于铁、铝、铜这些金属元素了,而那些陌生的元素到底神奇在哪里?镓元素的熔点大约为29.77℃,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人的手心融化;铋元素的半衰期非常久,达到宇宙年龄的10亿倍;铯元素不单是最活泼的金属,还是国际单位时间标准的定义者;镧等稀土元素因为性质相似,“抱团共生”形成矿石;还有各种稀有气体,它们很难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是氩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比二氧化碳还要多,而氦气变成液体后就成为超导体。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性格,神奇的元素正在“讲述”它们的故事。凭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这些神奇元素融入我们的生活,绽放神奇的魅力。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加点的词语“抱团共生”和“讲述”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文化生命体具有自然生命体一样的生存本能,即能够不断地吸收、融合、创新、传播,从而在释放能量、承担社会功能的同时,为自身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A项,“最早的以人本精神为基石”曲解文意,原文是“中华文明是一种从一开始就是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C项,“是由于儒、道两家对人生的诗意把握”强加因果。D项,“主要途径”无中生有)2.C(“盛唐气象更是这张名片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一内容,说盛唐气象是唐诗这张文化名片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文无据)3.D[姜夔是宋代词人,材料一第五段相应内容论述的是“现代中国人在需要抒发情感的任何场景中,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唐诗名篇来吟诵”,所以姜夔的诗词不符合要求,而且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侧重写词人所见到的扬州的衰景,而不是扬州的美景]4.A(“阐释了中华先民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升华进入诗的境界的观点”错误,应该是阐释了中华先民以独特的方式来感受人生、领悟人生真谛的观点)5.①《蜀道难》想象丰富,笔调浪漫,从蜀道的高、险和战祸惨烈几个方面写出了蜀道之难,体现了盛唐时期诗歌深远超逸的风格。②《蜀道难》选用了“飞湍”“瀑流”“枯松”“绝壁”等意象,描绘出了蜀道的雄奇壮观和大气磅礴,它是盛唐诗歌雄浑之气的典型代表作。③《蜀道难》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虽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去蜀地的担忧,但抒情奔放热烈,足以体现出盛唐气象的特点。(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6.C(“主要表现‘我’的乐于助人”错误,主要表现老巴他们对这件事的重视,向读者展示山牧民老巴的生活状态)7.D(“暗示了小花牛会成为客栈的招牌”错误,对文意过度解读)8.①小说插叙老巴“搞起客栈”的缘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读者对老巴的客栈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②交代老巴“搞起客栈”的缘由,体现了老巴勤劳肯干、朴实本分、追求幸福生活的形象。(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9.①音乐特点:优美、轻快。(1分)②远镜头:连绵的丛山,高大的红桦树林。(1分)③近镜头:平缓的山坡上牧草疯涨,七八户人家散落在山坡上。(1分)④特写镜头:“福泽地”的客栈招牌下,一头花牛犊的旁边,一个瘦瘦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只胖胖的热水壶。(1分)⑤视频解说:寻一处清幽,享一方“福泽”,山地牧民等您“回家”。(2分)(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10.CEF[(原文标点)其人所行之事,又必本于载籍,班班可考,创一事实不得。]11.C(A项,第一个“或”的意思是“有的”,第二个“或”的意思是“有时”。B项,“回朕车以复路兮”中“回”的意思是“使⋯⋯回转”。C项.“君既若见录”中“若”的意思是“如此”。D项,第一个“罔”意思是“欺骗”,第二个“罔”意思是“无、没有”)12.B(“但李渔认为传奇没有真实的,连《西厢记》都是假的”错误,李渔并没有完全否认传奇的真实性,而是认为大部分都是寓言罢了;李渔也没有完全否认《西厢记》的真实性,而是说《西厢记》记载的事不全都是真实的)13.(1)也就像纣王不好,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严重,一旦居于卑下的地位,天下所有的罪恶都归到他身上了。(得分点“善”“下流”“归”各1分,句意1分)

(2)我既然说传奇没有完全真实的,大多为寓言,为何又说姓名事实必须要有依据呢?(得分点“无实”“何以”“本”各1分,句意1分)14.①对于当今的人和事,如果不可考究,那么人物、事情都可以虚构,这就是所说的虚构到底。(1分)②如果以古代的名人为题材,那么配角的姓名、剧中人物所做的事,都必须依据记载,件件都可以考证,虚构一件事情也不行,这就是所说的真实到底。(2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传奇所用的素材,有的是古时的,有的是当今的,有虚假的,有真实的,任由作者选取。古时的,就是书上记载的古人现成的事;当今的,就是耳闻目睹的当今发生的事;真实的,就是根据事实铺陈,不假造乱编,是有根有据的事;虚假的,就像空中楼阁一样随意虚构的无影无形的事。有人说古代的事多为真实,现在的事多为虚构。我说:并非如此。传奇没有全都是事实的,大部分都是寓言罢了。想要劝人行孝道,就举一位孝子来出名,只要有一点孝行可写,就不必全有那些事。凡是孝敬父母所应有的言行,都找来加在他的身上,也就像纣王不好,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严重,一旦居于卑下的地位,天下所有的罪恶都归到他身上了。其他表彰忠烈、节义和各种劝人为善的剧本,都跟这相同。如果说古代的事情都真实,那么《西厢记》这种被推举为戏曲鼻祖的作品中,崔莺莺果真嫁给了张君瑞吗?果真有事实根据吗?孟子说:“全都相信书,不如没有书。”这是针对《尚书》中的《武成》一篇而言的。经书、史书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戏剧呢?凡是读传奇时必须考究其中事情的出处、人物的来历的人,都是说梦的痴人,可以不用理会。然而作者创作,也不能都是这样的观点。如果写眼前的事,没有可以考究的,那么非但里面的事情能够虚构,而且其中人物的姓名也可以凭空捏造,这是所说的虚构就虚构到底。如果用以前的事为题材,因为其中一位古人有名,那整出戏的角色就都要用古人,捏造一个姓名也不行;剧中人物所做的事,又必须依据记载,件件都可以考证,虚构一件事情也不行。并非使用古人的姓名困难,而是使之与整部戏的角色共同行事困难;并非查阅古人事迹困难,而是要使之与剧本的情节相互贯串、合而为一困难。我既然说传奇没有完全真实的,大多为寓言,为何又说姓名事实必须要有依据呢?要明白古人写古代的事容易,今人写古代的事困难。古人写古代的事,就像今人写现在的事,并非作者不担心不考证,而是无从考证。那些作品传到今天,里面的人和事,观众已经烂熟心中,根本欺骗不了他们,所以写古人务必要有依据,这是所说的真实就要真实到底。如果用一两个古人为主角,因为没有配角,便虚构姓名来充当,就会虚构不像虚构,事实不是事实,这是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