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15篇)_第1页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15篇)_第2页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15篇)_第3页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15篇)_第4页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15篇)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既然这样,那么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供大家参考,盼望可以关心到你!!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1

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三晋工匠”的周建民,从业39年来共完成1.6万余套专用量具,没有消失一次质量问题。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全凭眼看、耳听和手感,就能使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而今,他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带徒弟是一个技术共享的过程,是欢乐的。教徒弟能够促使师傅不断学习新学问、把握新技能,徒弟的胜利也是师傅的胜利。”多年来,在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周建民总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凭借特别的带徒体系,成为大家争相追赶的“明星”,不同班组、不同工种的职工纷纷想要拜他为师。

严要求、敢放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严格。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组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对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量规的精度最高可达头发丝的六非常之一,比绣花还细。”周建民说,虽然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也要让他们放手去干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论学问后,会让每一个“新手小白”尽快上手实践,大胆尝试。

一人一册一方案。周建民会依据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制订出适合其实际的目标,并将自己多年来归纳、总结出的“三要诀加工法”“冷热协作法”“基准转换法”等生产中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编写成册发给每一个徒弟,关心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力气。

20__年,周建民的徒弟刘希以优异的成果入选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山西集训队,但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有点吃不消,想要放弃集训。周建民看出了刘希的心思,说了一句让刘希至今难忘的话:“天道酬勤。”师傅的这句话始终激励着刘希。最终,在此次大赛中他取得个人第五名的成果,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2

由于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而经这双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2022年,担当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中国商飞公司成立。职工收入有了相应增加,还增加了补充公积金,胡双钱一家也开头盘算买房的事。前两年最终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离了蜗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为此,全家人快乐不已。胡双钱闲下来时,也会清理清理房间,把玻璃刷得干洁净净,油烟机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

近年来,悄悄无闻的老胡获得了不少荣誉。2022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平生第一次走进庄重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胡双钱感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受过坎坷与挫折,但最终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当更加珍惜今日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

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3

小余,圆柱齿轮制造中心车工,中共党员,集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质量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于一身。

扎根岗位,勤奋好学

在几台硕大的新型数控车旁,一台卧式一般车床显得毫不起眼,小余却把它当成自己的傲慢:“尽管数控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是一些特种零件还是需要更敏捷的普车才能完成加工,普车对手上功夫的要求也比数控车高出许多。”带着这一份骄傲,小余时刻要求自己精进技术,提升水平,用自己这台被时间打磨得熠熠生辉的普车攻克那些数控车解决不了的难题。

不过,小余并没有只守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相反,他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多面手”,打造成一颗“螺丝钉”,随时预备向中心最需要他的地方出击。在娴熟把握车工技能的基础上,他又先后取得了钳工、蜗杆磨、动平衡等工种的操作证,在有需要时准时弥补中心人员空缺,帮助突破瓶颈工序。现在,他还在连续学习新工种的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成长与收获。

兢兢业业,以身作则

在统一的工装之上,小余时刻警记在胸前别上党徽,他用这枚闪闪的党徽提示自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身边人齐头并进、勇毅前行。他时刻保持着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质量问题上,小余精益求精、实现了全年零件加工零超差、零报废。面对生产任务,小余更是主动揽责,不怕苦,不畏难。

去年11月,某型号动平衡工序支配非常紧急。小余投入到这场生产攻关战斗中。他说,只要工作需要,就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在他的感染之下,大家一起行动,最终胜利在凌晨两三点顺当完成了任务。当大家走诞生产中心时,天空中已经挂满了繁星。小余说,那一天的星空非常漂亮。

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虽然普车更加敏捷、适应性更强,但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远高于普车。因此,小余始终致力于工序的改善,将普车工序数字化,把需要大量技术和阅历积累才能处理完成的工序简洁化、普及化,以此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在完成的大量改善项目中,某零件空刀槽加工工序改善带给了他满当当的成就感。

某零件加工需要在零件内部深处角落刻出两个空刀槽,操作空间小、刀具难以标准化,此前先用普车车出刀具再进行加工,耗时长,刀具通用性差,一次加工合格率也低。小余主动请缨,解决空刀槽加工难题。在一年多时间里,他自己购买刀具,动手改造,进行试验,最终研制出以“长条状刀身+刀头”为结构的新刀具,该刀具可以轻松深化零件内部进行操作,还可以敏捷更换刀头适应不同加工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新刀具可以应用到数控车上。利用新刀具加工,该工序合格率从93%提高至100%,生产周期由3至4天缩短为1天,从高难度工序变成了人人都可操作的简洁工序。“我在这项改善里投入多,想法多,改善的效果也好。如今,这项改善不仅解决了中心多个简单图号的加工问题,更是在全公司推广开来。每当看到我的改善胜利解决生产难题,助力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我就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小余的话语里溢满了骄傲。

独具慧眼,不拘一格

小余能干、肯干、实干,但并不只会“蛮干”,他常常将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工作的细节结合起来,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小妙招”。

磨齿班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经常产生加工振纹,造成产品加工粗糙度不合格。当大家对这一问题一筹莫展之时,小余从铜锣中猎取了灵感:假如对锣增加配重,锣就振动不起来,怎么敲都敲不响。于是,小余提出了“在零件上增加环形配重”这一方案,并自告奋勇亲自加工配重块,在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加工振纹这一“顽疾”果真手到病除。

中心打磨零件使用的研磨轮一旦磨损就必需更换,但其实长期与零件接触、磨损严峻的部位只占轮体的五分之一。小余从裁纸刀上得到启发,他将磨损部分车去,剩下的完好部分还能连续使用,这一举措将研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五倍,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生产成本。

小余说:“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从点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定能把事情做好。”喜爱、专心、创新,正是在岗位上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突破,才铸就了“劳动模范”这张金字招牌,更铸就了“小余”这个比金子还要掷地有声的大名。这个名字正昭示着小余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缘由:“我,忠于航发!”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4

1975年,高彦参与了化肥厂尿素装置的建设。这套装置的设备为荷兰进口,全部焊工必需通过英国焊接专家的考试,才能上岗操作。由于是第一次与外国专家合作,工程指挥部特别重视,组织了大规模的练兵活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虽然全部焊口的内外成型都非常美观,但是经超声波检测,焊逢局部常常消失气孔。领导们看到这种状况常常摇头,眼神中渐渐留露出无奈和不信任。这种眼神深深地刺痛了高彦,他想: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你是用手工焊的,你能焊好,我就不信我焊不好。

这时,担当化肥厂合成氨装置建设的四化建焊工已经来到现场,正在接受外国专家的考试。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彦立刻带上一块护目镜,赶到了考试现场。经过过细心的观看,发觉人家的焊法与自己的有着较大的不同,回来后就仿照练习,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从那以后,高彦常常来回卧龙两地,学习高手的焊接方法。刻苦扎实的练兵,使他把握了很多焊接要领,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首批迎考焊工,他顺当地通过了外国焊接专家的考试。初尝胜利,高彦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焊工,就要打破常规,要不断地学习、消化和汲取先进的阅历,敢于在失败中总结教训,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现场施工中,由于他在工作上严细仔细,经外国专家抽检的238道焊口,探伤一次合格率达到100%,并被破例允许,成为工地上未经试件考试,就可参与不锈钢管线焊接的第一人。在这里,高彦熟悉了英国的焊接专家赖德。这位技艺超群,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英国人,对他影响特别大。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赖德有一个随身携带小笔记本,上面记录了每个焊工的名字。他在高彦名字的后面,严肃地画上了五个“五角星”。他解释说,五星相当于五星上将,在美国只有最好的焊工才能获此殊荣。

荣誉只代表一个人过去的成果,焊接专家的评价没有成为高彦炫耀的资本,而是转化成了不断努力、连续登攀动力。从那以后,他每焊一道焊口都要比别人多付出2—3倍的汗水,全部经过抽检的焊口,合格率全部达到了100%。同时,高彦还在工余时间,自学了《焊工工艺学》、《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日本焊工培训教材》等理论书籍,先后四次考取了大庆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指导老师证书。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5

他们技艺精湛,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的误差。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胜利的骄傲感,这种骄傲感用金钱买不到。

他们每天都在精益求精,每一刻都在一丝不苟的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可以说学习伴随一生。在他们的人生中有对祖国的责任,有对单位的责任,有对自己的责任,正是这责任的信念支撑他们走到中国第一。

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深海钳工,管延安。船上缝钢板这些人物的事迹更加突出了他们的责任感对国家的责任。

20__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学习心得(篇7)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给我了许多启发。

《大国工匠》主要叙述的`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以精炼的技术,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兴盛,更加的富强。

有时候,一毫米的厚度就有可能导致致命的危机,在那时候机器是不行能完成的,只有通过双手打磨一件零件,只有凭借技艺的超群才会拥有超凡的力量。

《大国工匠》就是给我们诉说了技艺的重要性。带我们熟悉了超群的技术人员,告知我们在工作方面,我们要一丝不苟,要坚持不懈,更要喜爱自己的工作,只有拥有超群的技能才能永垂不朽。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6

桔红色的帽子、马甲、长裤,再加上一个扫把和簸箕——这种装扮在街头巷尾很是常见。他们,就是一群悄悄奉献的清洁工。

坐233路公交车时,我总能看到一个和气的清洁工大妈。大妈约莫50多岁了,个子不算高,皮肤为红褐色,也许是由于长期在太阳下工作,被晒的吧。见到她的时候,大妈时常是低着头,仔细地清理地面上的垃圾。尽管路边尘土飞扬,仍旧一丝不苟。就是在烈日的暴晒下也是如此。一次,我放学有些迟,车站已有一些人在等待了。这是,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车站四周,手里还拿着一个用过的食品便利袋。看起来正预备扔进不远处的垃圾桶里。扔在我这里。突然,一向缄默寡言的清洁工大妈对年轻的母亲说。没事儿,没事儿,垃圾桶近着呢。

年轻母亲笑了笑说。反正我也是要倒的,就扔这儿吧。大妈有意把簸箕往前伸了伸,坚持着……最终,年轻母亲把便利袋扔到簸箕里,感谢的笑了笑。看到眼前的一幕,我有些发怔。这平凡的清洁工大妈身上带的,是怎样质朴的人格啊。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7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一般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讨论所水下工程讨论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喜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爱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靠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精彩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悄悄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8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得到的零件数千万,从未消失过质量错误。

他叫胡双钱,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和现场钳工组长,技能优秀的飞机制造商。

每个部件都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平安。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责任。

批准、划线、锯掉多馀部分,取下气钻依据线点的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尖锐边缘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沿着脸颊滑落,空气中漂移的铝屑凝聚在头发、脸和工作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度也是30年。

胡双金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修军机的老师傅,阅历丰富,风格严格。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要的,学做人是第一位的。工作要有良心。这句话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胡双金按流程在修理的大型飞机上拧螺钉,保险,安装外部部件。我每天睡觉前都喜爱放电影,想想今日做了什么,做了什么。当天回顾工作,胡双金对加入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无所谓。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螺丝不会因振动过大而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三点,他又骑自行车赶到单位,拆除了层层的外部部件,保险显着消失,悬着的心掉了下来。

从那以后,每次完成一步,他都会看到几秒钟后进入下一个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是最重要的!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9

如今的刘湘宾是所在单位的数控组长,主要担当国家防务装备惯性导航系统关键件的精密、超精密车铣加工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上,当装备方队从天安门城楼前缓缓通过时,刘湘宾油然而生出一股骄傲感。

实际上,刘湘宾数控团队加工的惯性导航产品参与了40余次国家防务装备、重点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飞行试验任务。这其中还包括一些长征系列火箭导航产品关键零件、卫星中的重要部件。

因重量轻、节省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薄壁环状零件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工业领域。但薄壁环状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常常遇到装卡易变形、装卡状态下的零件形位精度与释放后的状态不全都、难以精确     测量薄壁件的尺寸等问题。

2022年,刘湘宾就通过自制测量表架、选择高精度的精镗头等方式,对零件结构、装卡、测量、刀具选择以及加工误差、加工参数进行分析改进,让被加工零件尺寸和位置精度均达到图纸要求,胜利讨论出了一套薄壁环状零件侧面镗孔的方法。

刘湘宾告知记者,2022年,某型号特急项生产任务进入数控组,时间紧任务重,一点点失误都会导致后续放射的失败。“我们接到任务后,打破常规生产模式,工艺、技术人员提前‘铺路’,生产人员一人多机三班倒,检验保障人员统筹支配、全力协作,两个月的任务竟然只用22天就优质完成,为随后的装配调试争取了更多的珍贵时间。”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经和多家研发单位组织74次试验,自创了一套高精度机床加工刀具,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并取得了创造专利,每年可为公司生产节省成本80余万元。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10

1990年末,高彦调入了铆焊车间,主要的工作任务是负责焊工培训,提高车间整体的焊接水平,并协作厂里争取国家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当时的铆焊车间,27名焊工中仅有17人持有压力容器焊接操作证,操作项目75项,一些特别材质和先进的焊接技方法操作证上也是空白,尤其是氩弧焊封底和不锈钢焊接也只有几个人可以操作,但也不够娴熟;多数焊工对自己的焊口质量没有把握,返修率较高。面对现状,高彦想:作为一名焊工指导老师,是企业培育了我,我所把握的技术,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企业,我要回报企业的就是释放全部的能量,带出一批更加精彩的焊工,让更多的人成为技术上的尖子、行业上的状元。

他在生产相对空闲的时间举办了焊工技术学习班,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把握的技术和阅历传授给了每个人。两个多月的练兵过后,全部焊工的试件经过射线检测,95%达到了2级口以上;全年拍片1万余张,合格率由1990年以前不足90%,提高到了96.5%;半年当中,有三批焊工取得了96项操作项目,车间可操作项目增加到了171项;持证焊工增加到了24人。

1992年,原机修厂胜利地获得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高彦受到了领导的嘉奖。1991年—20__年的12年中,铆焊车间合计拍片133740张,合格率达到97%,节约拍片费用近百万元。数百名焊工经过熬炼,逐步成长为企业进展中的骨干力气。有12人、14次获得总厂技术运动会电焊的前三名;他的徒弟中,1人获得大庆技术竞赛电焊第一名、省第四届技术运动会电焊第五名,并荣获省机械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晋升为焊工技师;1人被集团公司送到西安交大焊接系学习深造。

胜利来自于辛勤汗水的浇灌。铆焊车间的焊接水平实现了一个崭新的跨越,在高彦的组织下,他们不仅胜利地完成了乙烯裂解炉16台第一急冷锅炉制造、化肥厂121c换热器修复等多项重要的焊接任务,制造了经济效益,更为企业赢得了信誉,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

1994年,原机修厂获得了吉林热电厂两台热网加热器的修复信息。经过激烈的竞争,铆焊车间承接到一台的修复任务,另一台被业主委给了抚顺的一家企业。这次修复的难度主要是异种钢焊接,全部管口都需用全自动钨极氩弧焊完成。但他们只有一台自动焊接和两台手工焊机,难以如期完成任务。高彦仔细讨论全自动焊机的工作原理,把自动焊机上的参数全部设置到手工焊机上,利用手工氩弧焊机仿照自动焊一脉一送丝工作过程,反复试验,效果极佳,焊接质量不仅全部合格,而且焊道成型和与自动焊接同样美观。这样3台焊机同时施焊,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看到这样的质量,业主马上将已经委出的另一台换热器运了回来,交给他们来修复。当全部焊接告捷后,吉林热电厂为他们摆宴庆功,该厂的总工程师直率地说,以前都是施工单位请我们喝酒,今日是我们请施工单位,这在我们厂还是第一次,大庆人的质量我们无可挑剔。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11

刘更生诞生在北京天坛北门的鲁班胡同,据说当时北京城耍手艺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刘更生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

小时候,刘更生的玩具几乎都是父亲干活的工具,他从小耳濡目染,慢慢地对木质家具制作产生了深厚的爱好。

983年,18岁的刘更生接了父亲的.班,来到龙顺成工作。在他将近40年的从业生涯里,他潜心讨论榫卯结构京作家具,并且练就了让古旧家具残件“起死回生”的绝活。

今年42岁的张云希是刘更生的徒弟,和刘更生一样,张云希的父亲也是一位木匠。20__年,张云希从老家沧州来到北京进入龙顺成,到今年师徒二人已经共事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刘更生的严峻在于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作为徒弟的张云希对这种“严峻”已经习以为常。

进入龙顺成之前,张希云有5年的木工经受,进厂后不久他接到了一个制作3米高顶箱柜的任务,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猪皮胶来粘合。当时张云希为了赶工,在熬制猪皮胶的时候由于熬制时间短,没有达到师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刘更生说:“我们要把每一件家具当做‘传家宝’去做,只有用这样的心态制作才能对得起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在刘更生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榫卯结构的小玩具,看似简洁却隐藏着古人的才智。榫卯被称为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结合,科学合理,其精髓也是匠人们长期探究讨论的课题。

在木匠圈里流传着一句话——“宁干十方,不干一圆”,由此可见圆形、异形家具对榫卯结构的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一次,张云希参加到一个绣墩的制作,在做一个木销时,师父刘更生发觉了问题,木销纹理打算着家具的耐用程度,在这个结构中,横向纹路比纵向纹路的木销稳定性更强。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12

袁宏同志是我公司电器车间主任,参与工作在基层岗位已有24年的时间,凭借自己刻苦钻研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事态度,不仅娴熟把握本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业务内容,还想方设法乐观调动广阔员工,特殊是一线员工的劳动乐观性。在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同时,也关心和提高了一线员工的劳动生产技能。并运用所学的专业学问和亲身实践,乐观参加和协作了机床电器安装、调试的工作,为有效把控现场设备的特别状态和生产的高效平安顺当的进行,出谋划策,建言献行,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其中多次被相关岗位和部门汲取和接受。其突出的工作业绩和剧烈的工作责任心,在获得自身成长成熟的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全都好评。

一、具有奉公守法,团结友爱的道德风范

袁宏同志工作以来,遵章守纪,钻研业务,几乎年年被公司评为优秀职工、先进工等荣誉称号,思想健康,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坚固直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作风过硬,在广阔职工心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公司除了带领和团结好电器车间的一帮人,同时又与公司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在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很多次得到公司领导层和员工的夸奖。

二、拥有丰富的理论学问、超高的实践力量和扎实的学习功底

袁宏同志于20__年4月份进入电器车间担当主任,在工作岗位上,他仔细学习,虚心求教,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熟识了生产现场的环境,而且还熟知了各个系统的电气图纸,并加以运用,还对多个生产故障问题发表了具有自己真知灼见的看法。例如:对于产品的设计、反复推敲,能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功能、成本、外观及寿命,做到面面俱到。其次,急躁接受国外客户对产品的更新要求,准时拿出整改方案,设计图纸,理论论证,自己动手安装、测试,得到客户的好评。同时,不厌其烦地解决客户的售后问题,为公司节省服务成本,为客户节省生产时间。

三、具有极强的团队观念和职业操守

江苏江海机床集团20__年与太原科技高校共建产学研生产基地,近年来,该校多个科研成果在生产基地进行转化,袁宏同志凭借自己过硬的电器方面的技术技能,很快融入了研发团队的讨论开发行列,并担当电器部分的主要开发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例如:《高性能智能大型液压滚剪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20__年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并获资助1000万元,同时该设备也获得省重大装备首台套荣誉。

为提高一线生产员工的劳动技能,他还乐观做到对岗位操作人员的传、帮、带的培训工作。对现场设备极易消失的故障潜在源,教会他们如何辨识和怎样准时排解。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13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而他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善无缺。

宁允展,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

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中国大国工匠人物先进事迹篇14

2022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知道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盼和幻想,是第一次,风险和要求都很高。胡双钱使自己的质量弦更加紧急。无论多么简洁的加工,他在工作前都要仔细审查学校的图纸,操作时要当心,加工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阅历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金在ARJ21新支线飞机部件制造中大胆进行技术攻击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加班对胡双金来说是日常便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