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_第1页
记叙文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_第2页
记叙文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_第3页
记叙文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_第4页
记叙文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体知识梳理一、文体特点1.散文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散文特点:以写人、记事为主,侧重从叙事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或作者情感,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代表文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散步》回忆性散文特点: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片段式,不追求事件的完整性。代表文章:《秋天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抒情散文状物抒情散文特点:一般不详细叙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或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表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常用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包含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代表文章:①状物——《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②抒情——《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昆明的雨》写景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特点: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最后再加以评论总结,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代表文章:《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游记散文特点:一般是作者自己的经历见闻,表达情感的文章,多以游踪为线索。代表文章:《壶口瀑布》《一滴水经过丽江》2.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人物在小说三要素中占首要地位,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形象,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典型性格。示例:《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自私冷漠的菲利普夫妇等。情节情节是小说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示例:《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开端)→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发展)→船上发现于勒破产(高潮)→菲利普夫妇弃于勒而去(结局)环境小说中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详见P70“描写方法”)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①散文重在抒情,小说重在叙事;②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的;③散文以第一人称为主,小说各种人称均有;④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人物,散文则是“形散而神不散”。二、知识储备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作用答题格式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特点(情景),抒发(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特点(情景),抒发了……的情感。夸张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夸小了……,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势,长于抒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力地写出了……的特点,增强语言气势,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的情感(内容、心情)。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点明写作对象),引人思考,强调了……的特点。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激发读者思考。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续表)修辞手法作用答题格式通感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好理解;由此及彼,勾起人们的丰富联想,创设优美意境。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不同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互相沟通、互相转换+化抽象为具体,突出某事物的某种特点+表达效果。对偶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节奏明快。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句式整齐,形式优美,(突出)表现了……的感情。2.描写方法划分依据方法特点作用人物描写外貌描写描绘人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风度等。以形传神,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神态描写专指面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心理描写对处在一定环境下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语言描写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动作描写又称行动描写,对人物个性化的举止动作的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写。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感情);衬托人物形象;为后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的描写。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征。写出人物特点(性格、情感等),给人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侧面描写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含蓄、深刻。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处进行具体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记叙顺序顺叙特点: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安排。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分明、层次井然有序。示例:《紫藤萝瀑布》一文从作者见到紫藤萝写起,由远及近,并由此发出人生感悟:面对这一片紫色的花海,之前关于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也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倒叙特点: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放在前面叙述,先写后发生的事,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示例:《背影》一文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最后又回到现实。插叙特点: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交代了……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示例:《故乡》一文写到“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用“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的回忆,插入与少年闰土相关事件的叙述。补叙特点: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示例:《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揭示八人的真实身份,交代了吴用等人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使行文错综多变,避免了平铺直叙;对“智取”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4.叙述人称与视角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作用: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叙述亲切自然;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示例:朱自清《背影》、鲁迅《社戏》第二人称(你、你们) 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利于交流思想情感,便于抒情。示例: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第三人称(他/她/它、人名等)作用: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示例:刘成章《安塞腰鼓》、曹文轩《孤独之旅》叙述视角全知视角作用: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能洞悉作品中的一切人物、故事、场景;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进行解释和评价,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示例:《智取生辰纲》一文,以全知视角写杨志一行人的矛盾,以及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叙述者随意调动人物语言、动作、心理,为主体情节服务;最后揭开晁盖等人“智取”的谜底,叙述者无所不知。叙述视角有限视角作用:给人一种亲历的感觉,可增加真实性与亲切感;能使读者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动性,去想象背后的故事,以及后续发展。(这里主要指文章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示例:《溜索》中,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我”的视角带领读者感受“溜索”的经历,使人和事更具真实感。(续表)人称与视角的区别:人称指叙事时使用的人称。视角指叙事者自身在故事中的身份,如主人公视角、旁观者视角、上帝视角等;按照叙事者的自身性质对视角进行分类,还可以分为儿童视角、成人视角、动物视角等。5.文章线索时间线以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变化为线索。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伟大的悲剧》的语言线索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地点线以空间方位的变化或地点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人物线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如《孔乙己》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孔乙己的性格和遭遇。事件发展线以某一中心事件发展变化为线索。如《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了一家人的温馨。情感变化线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大佩服→憎恶、讨厌→敬重、爱戴→怀念)。实物线以某一具体(或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台阶》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父亲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线索的作用:①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分明。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使行文富于变化。④突出文章中心或烘托人物形象。注意:记叙文可能会有两条线索——明线和暗线。明线就是从文章的文字表面就能明显看见的、贯穿始终的线索,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暗线也是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但需从文章中分析得来。6.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作用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概括性交代和表述。描写对人、事、物及环境进行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使人易于理解和接受。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起到点题、升华中心的作用。抒情表达作者热爱、赞扬、憎恶等强烈的思想感情。7.常见表现手法对比特点: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作用: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示例:《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前后判若两人;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衬托特点: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用次要人物、事物作为陪衬。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作用:突出主要人、事、物的特点,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主题,增强文章表现力。示例:《藤野先生》一文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烘托特点: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作为陪衬。作用: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事物,增强文章表现力。示例:《散步》中的景物描写既展现了优美的环境,又烘托了作者一家人的愉悦心情。衬托与烘托的区别: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的对照映衬来完成,以“实”衬“主”;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以“虚”烘“主”。悬念特点:通过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来吸引读者层层深入。作用:使文章内容曲折生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示例:《驿路梨花》围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这一问题多次设疑,引发悬念,既能激起读者探知真相的兴趣,也使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铺垫特点: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对环境、气氛、情绪等进行铺陈描述。作用:加强情节的逻辑,使之更为合理,让文章前后联系紧密。示例:《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做铺垫。伏笔特点:文学作品中在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做的提示或暗示。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多次写到“我”病弱,暗示后来“遇险”;写杰里是“我”最好的朋友,为下文杰里的担心和叫来“我”的父亲使“我”摆脱危险埋下伏笔,这样叙事更严谨。照应特点: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可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有力,感情更强烈。示例:《背影》一文四次写“背影”,与文题照应,并贯穿了四次“流泪”,使文章浑然一体,感情抒发也更强烈。(续表)象征特点: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作用:使抽象的事理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表现力;能深入浅出地表明精深的意蕴,激发悠远的情思,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示例: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示例:《一棵小桃树》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作者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借景抒情作用: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示例:《春》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情致,将作者殷切而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特点: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或先大力颂扬再贬抑所描写的对象。作用:使情节波澜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情感表达更加充沛;起卒章显志的作用。示例:《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对阿长“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等行为的讨厌,后写她买来绘图的《山海经》,作者又心生敬意。虚实结合作用:使内容丰富,充满趣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示例:《驿路梨花》中,“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