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药理学
一、药物的概念
1.药物(Drug):
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从理论上讲,凡能通过化学反应影响生命活动的过程(包括器官功
能及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此外,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毒物(Poison):是指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药物超过一定计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药
物与毒物间仅存在剂量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也可成为毒物。
在我国,鱼药、蜂药、蚕药均列入兽药的管理。
2.分类1)天然药物如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
动物如鸡内金(健脾消食、消积化石)、螟蚣(熄风镇痉)、牛黄(清热解毒,开窍豁痰,熄风定惊)、
蝎子(熄风镇痉)、鹿矿物:石膏(清肺热、泻胃火,除烦止渴:用于高热、口渴、烦躁,肺热咳喘及胃火引
起的头痛、牙痛)、芒硝、NaCl、Na2s04、MgS04脑可加工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松果腺粉胃胃蛋白酶、
胃膜素、结晶胃蛋白酶肝肝精、水解肝素、心脏提取细胞色素细胞,复合辅酶A胰脏可加工胰岛素、胰酶肾
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胆汁人工牛黄、胆盐粪、尿粪制沼气,充作肥料,尿制尿素,NaN03甲状
腺可加工甲状腺粉,甲状腺片2)合成药物如各种人工合成的化药、抗菌药物等。
此类药物结构复杂,除少数品种如乙醇、乙醛等采用化学名称做药品外,多数不能从其药物知其化学
组成。
3)生物技术药物即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技术产生的药物,如酶制剂、生长激
素、疫苗等上述药物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
称为药物剂型(Dosageform,简称剂型),如粉、片、注射剂剂型是一个集合名词,其中任何一个具体品
种,则称为制剂(Preparation)。
剂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药物的有效性首先是本身固有的药理作用,但仅有药理作用而无合理
的剂型,势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先进而合理的剂型利于药物的贮存、余数和使用,而且能够提高药物
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发挥最大疗效。
Adesiretomedicineis,perhaps,thegreatfeaturewhichdistinguishespeoplefromother
animal(Williamosier,18411919)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pharmacology)是研
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
学科。
其内容主要是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作用和应用范围,此外,还有药物的来源或性状、化学结
构、制剂、用法和用量等。-2-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
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
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本门课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学习方法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和掌握各类药物的基本作用规律,分析每
类药物的共性和特点;对重点药物药全面掌握其作用、作用原理及应用,并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鉴别;掌
握常用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要理论联系实
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三、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应从德国R.Buchheim(1820T879)算起,他建立了第一个药理
实验室,写出第一本药理教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
传统药理学包括:
1)--方面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2)另一方面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3)化学治疗学(Chemicaltherapy)研究药物如何应用于防病、治病4)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药物或其它有毒物质对机体的中毒机理,预防和解毒措施,可见药理学研究的主
要对象是机体,属于广义的生理科学范畴。它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如生药学、药物化学、
药剂学、制药学等学科有明显的区别。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向是分工愈来愈专业化,但同时又强调各个学科间的联系和促进。
近年来,出现了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pharmacology),化学药理学(Chemicalpharmacology),分子
药理学(Molecular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Clinicalpharmacology)(>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pharmacology)、神经
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
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药理学总论药理学总论药理学总论【目的要求】
掌握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on)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
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忠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它是将动力学(kinetics)原理应用于药物(pharmacon)的意思,即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动力学性质。
要补充说明的是,"药物代谢动力学"所述的"代谢"二字是广义性的,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生物转化)与排泄,并非狭义地指药物在体内代谢(生物转化)的动力学。
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二词往往互相通用,但严格来说,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一般指药物与机体组织
间的始初作用,后者主要指药物所引起的机体功能的改变。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效学药效学药效学【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并掌握相应的概念。
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2.熟悉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构效关系。
3.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drug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细胞大分子间
的初始反应。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是机
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药物作用的基本形式如下:
功能性药物功能提高一兴奋stimulation,(exicitation):机体活动增强功能降低-抑制depression,
(inhibition):机体活动减弱化疗药物:辅助作用课本上列举有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血压升高以及咖啡
因兴奋大脑皮层、心脏功能加强,但对血管表现为扩张、松弛作用等的例子,同学课后可自己阅读理解。
(二)作用的方式1.作用范围局部作用(Localaction):吸收进入血液前在用药局部的作用吸收作用
(Absorptionaction)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Generalaction,或
systemicaction由于机体各部位受神经体液联系的,因而药物的局部作用往往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传递
产生全身性影响。
2.作用顺序直接作用(Directaction)即药物接触器官的原发性作用,又称原发作用,primaryaction,
由于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相互联系,在药物的直接作用下对某一器官的影响,必然产生对其他
有关器官的相应反应,而呈现药物的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Indirectaction)通过直接作用的结果,产生的继发性作用,又称继发作用secondary
action(三)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弱,甚至
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
药物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强,效果好,相反亦然。
但药物选择性低,应用范围广,如消毒药。
多数情况下,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Specificity)之间密切相关,如PGG+,但某些
特异性与选择性并不统一,如阿托品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但由于M受体分布广泛,所以
该药对腺体、内脏、血管、心脏、神经系统等有多种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在一定的剂量下,
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作用的差异性。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这就是构效关系。
产生的原因:
1、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可选择性分布于靶组织,如碘在甲状腺的分布2、药物在不同组织中
的代谢速率不同,酶分布、活性3、受体分布的不均一性,不同组织中的多少和类型差异。
(四)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作用的两重性)1.治疗作用(Therapeuticaction)1)对因治疗
(Etiological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中医f治本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中医—治标治标治本f标本兼治-4-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ADR)其他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称为。
1)副作用(Sideeffect)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由于治疗目的不同,副作用又可以成为治疗作用。
如阿托品作麻醉前给药,主要目的是一直腺体分泌和减轻对心脏的抑制,其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便成
副作用;另一方面,利用阿托品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时,又可出现腺体分泌减少引起的口腔干燥的副作用。
又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时,也兴奋CNS,引起失眠。
副作用特点是:一般可以预见,但很难避免。
2)毒性反应(Toxiceffect)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称为。
A: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用药后立即发生的。多由用药剂量过大引起,表现为心血管、呼吸功
能损害。
B:慢性毒性(Chronictoxicity)见于长期用药后蓄积产生的,表现为肝、肾、骨髓损害。
C:少数药物还可产生特殊毒性(三致作用),即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teratogenesis)、致突变
(mutagenesis)等。
D:部分药物在常用剂量时也能产生毒性,如氯霉素一造血抑制氨基糖昔一肾毒性,耳毒性3)变态反
应(Allergy)又称过敏反应,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药物一机体一异物一半抗原,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进而引起体液性或细胞
性免疫反应。
致敏原:药物本身、药物的代谢产物、制剂中的杂质或辅料耐受性:应用超过中毒剂量的药物也不出现毒
性反应个体差异: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感受性往往存在差异,称为。
(4)继发性反应(Secondaryreaction)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成年草食动物一胃肠内菌群一长期使用四环素一菌群平衡遭破坏一导致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繁殖f引起中毒性肠炎或全身性感染,此种继发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5)后遗效应(aftereffect,residualeffect)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
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仍有困倦的现象: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
月乃至半年内都难以恢复(药源性疾病)当然,部分药物也可对机体产生有利的后遗效应,如抗生素后效应
(postantibioitceffect,PAE)、抗生素后白细胞促进效应(Postantibioticleucocyteenhancement
effect,PALE)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6)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rebound,反跳)突然停药原有的疾病加剧(人)。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一)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称
为(Structure-responserelationship)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光学异构
体的存在,而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多数左旋体有药理活性,而右旋体无作用。目前,绝大多数药物为混
旋体(消旋体)。
20世纪30年代磺胺药发现后,开始定性认识药物的构效关系;60年代出现定量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
即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一系列类似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找出最佳化合物
应具备的化学结构,从而设计新药的分子结构。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分子空间构象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运用分子形状分析、距离几何、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等方法,分析药物分子三维结构与受体作用的相互关系,进而应用受体的结构信息,知道
药物设计趋向合理。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新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了解药物的构效关系,不仅有利于深入认识药物的作用,知道临床合理用药,而且在定向设计药物
的结构,研制开发新药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dose-response(effect)relationship)-5-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在一定范围
内成正比例。
剂量反应曲线(dose-responsecurve)药理效应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做图得量效曲线。
(见图)①最小有效量(minimaleffectivedose,Cmin)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又称阈剂量
(thresholddose)。
②半数有效量(medianeffectdose):ED50③极量(Maximaldose):出现最大效应的剂量④最小中毒
量(minimaltoxicdose):出现中毒的最低剂量⑤致死量(lethaldose):引起死亡的量⑥半数致死量
(medianlethaldose,LD50):半数动物死亡的量1.量效曲线2.量反应和质反应量反应(gradedresponse)
药理效应以数或量表示如心率、血压、体温。
质反应(quantalresponse,al1-or-non-response)药理效应用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3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治疗指数(therapeuticindex,TI):药物LD50和ED50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安全,
与其LD50的大小成正比,与ED50成反比。
但该指数不够准确,有人提出以LD5和ED95的比值作为安全范围来评价药物安全性比治疗指数更好。(见
图)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mechanismsofaction)或称药物作用原理(principleofaction)
是研究药物作用的道理,即药理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L受体(receptor)概念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与之
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称作。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叫配体(ligand)配体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活性肽、抗
原、抗体、代谢物外源性:药物、毒物受体大分子大多存在于膜结构上,并镶嵌在双层脂质膜结构中,少数
受体存在于细胞内。受体具有与配体结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进而推测受体内存在配体结合部位和效应部
位。
受体的性质:a饱和性(saturability)受体数量一定b特异性(specificity)配体在结构上与受体是
互补的c可逆性(reversibility)二者结合后,应以非代谢方式解离,解离得到的配体不是其代谢产物,
而应是配体原形本身,与酶-底物相互作用方式有本质区别。
d灵敏性(sensitivity)课本无此项。
(R)+(L)M(RL)f效应(E)+(S)=(ES)=(ES)'-E+代谢物质e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
课本无此项。
2、受体类型(1)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ingreceptor)?,?,D,5-HT,M,阿片,喋吟,PG等
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
(2)含离子通道受体(ligand-gatedchannelreceptors,receptorscontainingionchannel)N,GABA
受体等属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tyrosinekinaseactivityreceptor)胰岛素(insulin),上皮细胞生长
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转
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1ikegrowthfactor)等受体
属具有酪氨酸激醮活性的受体。-6-(4)细胞内受体(cellularreceptor)母体激素、vitaminA,D、甲
状腺激素等受体属细胞内受体。
受体的命名最初采用与之结合的递质或激素来命名,如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后来又使用不同
的药物研究不同组织或部位的受体,根据其亲和力效应的不同而命名该受体。
3、受体的功能及作用方式功能:受体在介导药物效应中主要起传递信息作用。方式主要有脱敏和增敏两
类:
1)向下调节(down-regulation):受体脱敏(receptordesen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激动药接触产
生的受体数目减少或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如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产生的耐受性。
2)向上调节(up-regulation):受体增敏(receptorhyper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拮抗药接触产生
的受体数目增加或对药物的敏感性升高。如长期应用普奈洛尔突然停药的反跳现象(rebound)。
4、受体学说(1)占领学说(OccupationtheorybyClark,1926)该理论认为:药物作用强度与药物占
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物浓度与效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药物占领受体的
数量取决于受体周围的药物浓度、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受体总数;被占领的受体数目增多时,药物效应
增强,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药物效应达Emax.
(2)速率学说(ratetheory)药物的生物效应应取决于药物,受体结合与解离速率。
(3)二态模型学说(two-modeltheory)(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1.对酶的作用2.影响于细胞膜的离
子通道3.影响核酸代谢affectingnucleotideacidmetabolism4.影响神经递质或体内自体活性物质5.参与
或干扰细胞代谢过程6.影响免疫机能生理物质转运7.理化条件的改变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机体对药物
的作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动学药动学药动学【目的要求】
1.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有关消除概念及细胞膜两侧pH
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2.熟悉药物消除动力学、时量曲线及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3.掌握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的药理学意义。
了解房室模型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中的跨膜转运有多种形式,但多数药物是以简单扩散的
物理机制转运,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外,还与药物的性质有关。分子
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药物的解离度也因其pKa(酸性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对
数)及所在溶液的pH不同而不同。
非解离型(分子态)药物可以自由通过生物膜,离子型(解离型)药物不易通过生物膜。
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分子态多,易通过生物膜;弱碱性
药物则相反。由于膜两侧pH不同,当分布达平衡时膜两侧的药量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生物膜的结构即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统称,包括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等。构
成:液态镶嵌模型见图P14上端表在性蛋白(外在性蛋白):吞噬、胞饮作用内在性蛋白:贯穿生物膜一组成
生物膜受体、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7-生物膜可迅速局部移动,是一种可塑性的液态结构,可改变相
邻蛋白的相对几何形状,形成通道内的屏障。
(―)药物转运方式及分子机制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高一低(1)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名被动扩散特点: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没有饱和现象。其扩散速率取决于膜两侧的
浓度梯度和药物脂溶性。
原因:只有非解离型并且具有脂溶性的药物才易通过生物膜。大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转运。
(2)滤过(filtration)利用膜两侧存在的流体静压或渗透压差,而水能携带直径小于膜孔的溶质向膜低压
处流动。例如:肾小球膜的滤过蛋白大分子物质。
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特点:载体介导的逆浓度或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是直接耗能的转运
过程。
竞争性抑制是其转运特征饱和性-竞争性为某些非脂溶性的大分子或大离子的转运。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与2相同:同样是由载体介导、饱和、竞争与2不同:顺浓度梯度进
行,不消耗能量。如B12的吸收4.胞饮/吞噬作用(pinocytosis/phagocytosis)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一主
动变型,摄入,排出适应药物:大分子量(>900)的药物进入细胞或穿过组织屏障。如脂溶性维生素5.离
子对转运(ionpairtransport)部分高度解离的化合物可与体内某些内源性化合物结合一中性离子化合
物一亲脂性又具有水溶性一被动扩散而转运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进入机
体一药物一机体一变化过程分为: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该过程在药动学上称为机体对药物的
处置(disposition),把生物转化和排泄称为消除(elimination)
(-)吸收(absorption)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内服给药吸收前从剂型中释放出来是其限速步骤。
影响因素:①排空率②pH③胃肠内容物的充盈度④药物相互作用⑤首过效应首过效应:内
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可被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
称为首过效应(firstpasselimination),又称首过消除。除静注和静脉滴注外,其它过程均存在吸收过程。
不同途径给药吸收快慢顺序:
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硝酸甘油片治疗心绞痛)>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不同药物的首过
效应强度不同。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与实际给药量的相对量和速度,称生物利用
度o
内服优点:方便经济、相对安全、无感染发生缺点:药物易受胃肠内容物影响而延缓或减少吸收,有
的可能发生首过效应,使生物利用度下降,有的根本不吸收,重症不适合。
2注射给药注射给药:药物吸收快而完全,生效迅速缺点:部分药物有刺激性、有一定危险性、工作
量大3.呼吸道给药缺点对呼吸道黏膜有一定刺激性4.皮肤给药浇淋剂(pour-on)-8-优点:用药方便
缺点:生物利用度低,相应制剂少(二)分布(distribution)是指药物从全身血循环系统到达各组织器
官的过程。
取决于四个因素:
①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包括分子大小、脂溶性、pKa等);②血液和组织间的浓度梯度③组织的血流量
④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分布相关因素:
1.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进入体内后,不论是在血中还是在器官中,都有两种形式:即游离型(free)
和结合型(binding)结合药不能通过生物膜,只有游离药物才能向组织分布发挥药理活性;结合型药物不能被
转运并失去药理活性,但它是药物储存的形式。其次,在血浆中还可与球蛋白和酸性糖蛋白结合。
2.组织屏障是体内器官的一种选择性转运功能。如血脑屏障(blood-brain)、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还有血眼屏障。
血眼屏障是血与视网膜、血与房水、血与玻璃体屏障的总称,它的存在可使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受到影
响。
(三)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转化的目的:生成更有利于排泄的代谢产物。又称代谢,是指药物
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主要分分成两相:
I:包括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目的(作用):在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或
暴露出极性基团。
II:结合(conjugation)。鸡药物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化合物如葡糖醛酸、醋酸、碳酸等
的结合。
目的(作用):生成易溶于水且极性高的代谢物排出体外,此步称为解毒作用(detoxication)。
三个概念:灭活、前药、生物解毒作用。P18中段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肝脏,排泄主要在肾脏。
灭活(inactivation):I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大多数药理活性降低或消失,称为。
部分药物经I相反应后生成活性产物,其无活性的母体药称为前药(prodrug),或作用加强,称之为代
谢活化(activation)。
还有少数I相反应后,可生成高度反应性的中间体,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三致”和细胞坏死等作用,
称为生物毒性作用(biotoxication)。
酶的诱导(enzymeinduction):兴奋肝微粒体酶,促其合成或活性增强。课本酶的抑制(enzyme
inhibition):抑制肝微粒体酶,使合成减少或活性降低。
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简称肝药酶。肝药酶具有
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诱导和抑制的特点。
某些药物能增加肝药酶的活性,增加药物的生物转化,称肝药酶诱导剂,反之则称肝药酶的抑制剂。
(四)排泄(excretion)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
官,其次胆道、肠道、唾液腺、乳腺、汗腺、肺等。
排泄时的共同规律(补充):
1)大多数药物和代谢产物排泄属于被动转运,少数属于主动转运(如青霉素);2)在排泄或分泌器官中
药物或代谢物浓度较高时即具有治疗价值,又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氨基糖甘类、红霉素)3)
各药的排泄速率不同,尤其是当器官功能不良时,均可改变排泄速率,绝大多数药物排泄速率减慢,因而
应根据减慢程度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
1、肾排泄(Renalexcretion)是极性高(离子化)的代谢产物或原形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主要有三种
形式:-9-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值得注意的是:分泌机制相同的两类药物合用时,经
同一载体转运可发生竞争抑制,如丙磺舒抑制青霉素代谢。
2、胆汁排泄(Biliaryexcretion)是极性太强不能在肠内重吸收的有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消除机制,主
要是分子量在300以上并有极性基团的药物。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circulation,P23,图上):从胆汁排泄进入小肠的药物中,某些具有脂溶
性的药物(如四环素)可被重吸收,葡糖甘酸结合物则可被肠道微生物的?-葡糖昔酸所水解并释出原形药物,
然后被重吸收,即为肝肠循环,如己烯雌酚、氯霉素、红霉素、吗啡。
只有具有一定特殊化学基团,分子量在500、5000的药物才从胆汁排泄。
3、乳腺排泄(Mammaryglandexcretion)大部分药物均可从乳汁排泄,一般为被动扩散机制。
奶弃奶期(Discardtime)三、药动学的基本概念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采用数学模型描述或预测药物在体内的数量(浓度)、部位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1、血药浓度概念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可动态反应药物变化规律,此
外,还有尿液、乳汁、组织样本或组织液中的浓度。
2、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自学。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二)、速率过程根据药物转运速率与药量或浓度间的关系,药物在体内的速率过程分为一级、二级和
米-曼氏速率过程。
1、一级速率(First-orderrateprocess)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或转运速率与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
比,即单位时间内按恒定的比例转运或消除。参数:K、C2、零级速率过程(Zero-orderrateprocess)指
体内药物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浓度或药量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转运速率是恒定的。参数:K03、米-曼氏速
率过程指一级与零级速率过程相互转变的一种速率过程,在高浓度时是零级速率过程,在低浓度时为一级
速率过程。
(三)、房室模型自学。P27自学,参数Ke、D、C、V、K12、K21(四)、药动学主要参数及意义1、消除半
衰期(Eliminationhalf-time)P28是指体内药物浓度或药量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常称为半衰期,用
tl/2?或tl/2ke表示,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一个指标。
2、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oncentration-timecurve,AUC)P29上部理论是从tO—18的药时
曲线下面积,反映到达全身循环的总量,霸/ml,大多数药物的AUC与剂量成正比。
3、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d)P29中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
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总容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Vd值越大,药物穿透进
入组织中越多,分布越广,血中药物浓度越低。
可以设想为体内药物浓度一等于血浆中的浓度存在时所需要的体液总体积。
0.8、l.OL/kg体内均匀分布>1.0L/kg体内分布广泛,组织浓度〉血浆浓度,如FQs脂溶性药物〈1.0
L/kg组织浓度〈血浆浓度,如青霉素在血浆中呈离子化-10-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
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少,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低,Vd较大。
4、体清除率(Bodyclearance,C1B)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通过各种消除途径(包括生物转化与排泄)
消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单位:ml/min/kgo
体清除率是体内各种清除率的总和,包括肾清除率、肝清除率等。体清除率相同,表观分布容积小,
半衰期越短。
5、峰浓度(Cmax)、峰时(Tmax)峰浓度与剂量、次数和途径有关,峰时取决于吸收、清除。
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指药物以一定的剂型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F=AUCp.o./AUCi.v.Xi.v.i.v.所得AUC代表完全吸收和全身生物利用度。
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AUCp.o./AUCi.v.,可借此评价同一种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
2)相对生物利用度AUC供试药/AUC对照药之际不能静注是,采用内服参照标准的AUC作比较,可用
以评价不同厂家同一制剂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药品间的吸收情况。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及合理用药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及合理用药影响药物作
用因素及合理用药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及合理用药一、药物方面的因素(4个)(一)剂量:
1、药物作用,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2、部分药物随剂量或浓度的不同、作用性质发生变化。
人工盐小剂量一健胃碘酊低浓度一杀菌,消毒2%大剂量一下泻高浓度一刺激药10%(-)剂型
主要表现为吸收快慢、多少不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新剂型可以改进、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亦方便临床用药。
(三)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
MgS04小剂量一盐类健胃药大剂量一容积性泻药MgS04内服一泻药静注一镇静间隔:tl/2?和最低有效
浓度,肝肾功能障碍。
疗程:抗菌药物充足疗程保证疗效,避免耐药性。
(四)联合用药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目的:增强疗效,消除或减轻某些毒副作
用,减少耐药性产生。
1、药动学相互作用发生于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各个过程。
吸收过程:1)物理化学相互作用;2)胃肠运动功能改变;3)菌从改变(抗生素使洋地黄在胃肠转化能
力下降,吸收增多;4)药物诱导改变黏膜功能。
2、药效学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Synergism):合用药效〉单药代数和2)相加作用(Additiveeffect):
合用药效=单药代数和-11-3)拮抗作用(Antagonism):合用药效〈单药代数和。
可能机制:
1)通过受体作用:如阿托品与肾上腺素的扩瞳2)作用相同的组织细胞3)干扰不同的代谢环节4)影响体
液或电解质平衡3、体外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Incompability):即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
能出现药物的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产生诸如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成为配伍禁忌。分三种:疗效性、物理性和化学性。药物制成剂型或复方制剂时的配伍禁忌。
氨芳西林一一含水葡萄糖一一使之氧化四环素片一一先用乳酸一一后用CaC031、氨茶西林制成水
溶性粉针:含水葡萄糖赋形剂可使氨茉西林失效。
2、CaC03可使片剂中的四环素量减少,通常用乳糖。
3、葡萄糖溶液中加入SD-Na以后,几分钟可见液体中有微细的SD析出。
二、动物方面的因素(一)种属差异动物品种、解剖、生理各异,所以不同种属动物对某一药物的
药动学和药效学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如猫对阿司匹林敏感,口服时38h给药一次,马静注水杨酸需6h一•次;马属对泰乐菌素易致死(注射)
禁用,猪、鸡、牛安全。
氯霉素在猪tl/2:1.59h,而在水牛10.2h。
此外,少数药物变现质的差异,见课本例子。
(二)生理因素与肝药物代谢酶系统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幼畜、老年家畜及母畜的药物代谢酶活性降
低。幼畜的生物转化途径和有关微粒体酶系统功能不足,肾功能较弱(牛除外)。
0'14儿童14~60成人〉60老人(三)病理状态药物在疾病动物的作用较显著,机能正常时,作用不明显。
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药物生物转化、排泄,对药动学和药效学产生重大影响。
(四)个体差异最重要因素是药物代谢酶类,尤其是细胞色素P-450的多态性。
三、饲养管理、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消毒剂一环境中有机物可减弱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机体来表现的。
四、合理用药原则1、正确诊断先决条件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3、了解所用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
制定科学用药方案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便于调整用药方案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
合用药6、正确处理对因、对症治疗的关系。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兽药管理兽药管理兽药管理兽药管理-、我国兽药概况滥用药物的不良后果,
P38上端,情况见P38中段。
1)导致动物中毒;利巴韦林溶血,100~150ppm,血液稀薄苍白-12-2)引起过敏反应;3)导致动
物肠道内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4)造成用药动物肉、蛋、奶中的药物残留;5)污染环境;6)影响我国正
常的出口贸易二、兽药管理自学P38三、兽药质量管理自学P40四、新兽药的研制和审批(一)兽药分五类:
见P40中段(二)新兽药研究分内容1、新兽药药效学研究化学、药剂学2、新兽药药理研究包括药效学和
药动学3、新兽药毒理研究1)一般毒性试验;2)特殊毒性试验4、新兽药临床研究部92年发布的《实验临床
试验技术规范》
5、新兽药报批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外周
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分类:传入神经纤维一传入神经药物,传出神经纤维一传
出神经药物。
第一节传出传出传出传出神经药物神经药物神经药物神经药物一、概述(一)传出神经分类1、传出神经
(解剖学):植物性神经系统一(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运动神经一骨骼肌的运动植物神经系统:交感
神经一解剖特点:要经过神经节中的突触副感支神经一更换神经元,达到支配器官,分节前、节后运动神经
一特点: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无节前、节后之分2、按递质: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
腺素能神经1)胆碱能神经: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②全部P44,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③极少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④运动神经2)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几乎全部的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此外,近
年还发现多巴胺能神经,肽能神经、喋吟能神经。
(二)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与化学传递1、超微结构:突触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
功能接触点,超微结构是由突触前部,突触后部及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部与后部对应的膜叫突触前膜和后
膜。
靠近前膜一大量囊泡一含有大量Ach一转运、贮存一后膜一皱褶一胆碱酯酶一水解Ach2、突触的化学传递包
括递质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递质作用的消失等,传递过程最易受到药物影响。N冲动不是以生物通
过突触间隙直接达到次一级细胞,而是通过递质完成N冲动的传导。
(三)传出神经递质和受体1、传出神经的递质1)神经递质、离体蛙心抑制作用表明,迷支神经兴奋时,
释放ACH,后来又发现神经节的节前纤维和运动神经末梢兴奋时,均可释放Ach。1921年,Cannon等在研究
肝脏交感神经末梢部位时,发现了当时称之为交感素的去甲肾上腺素。
除Ach和Na外,近年又认为某些体内活性物质可能也是传出神经的递质或调质,如多巴胺(DA)、一氧
化氮(NO)等。-13-2)递质的生物合成及贮存Ach的合成主要是在神经末梢处。
乙酸+CA+ATP(乙酸激酶)一乙酸COA+胆碱(胆碱乙酸化酶)--Ach.,Ach合成后,一部分贮存于泡中,一
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胞浆中。
NA的合成是在细胞体与轴突内开始,原料是酪氨酸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一多巴(多巴脱羟酶)一多
肥胺(多巴胺?-羟化酶)一去甲肾上腺素(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一肾上腺素合成后,贮存于囊泡中,避
免被胞质液中单胺氧化酶(MAO)破坏3)递质的释放神经冲动传达时,神经末梢产生除极化,引起细胞的通
透性改变,CA+内流,但使靠近突触前膜的囊泡的囊泡膜与前膜结合,形成裂孔,递质释放出来,称为
胞裂外排(exocytosis).
4)递质作用的消除Ach失活胆碱酉旨酶水解:酶作用强,效率高,一般即可水解。
细胞外液的稀释与非受体部位的结合NA一被摄取回收单胺氧化酶(MA0);脱去氨基儿茶酚胺氧化甲基转移
酶MA0主要存在于神经内,对调节贮存在神经内的儿茶酚胺作用较消除细胞外液中的作用大。
C0MT;主要使细胞液中的儿茶酚胺失活。
2、传出神经的受体1878年,Langley研究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的实验中,提出细胞存在
能与药物结合的物质。1908年,Ehrlich进一步提出受体(receptor)的概念。
根据对递质和药物选择性不同: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胆碱受体(P46下段):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
受体):主要位于副交感节后纤维,分节在心脏、血管、腺体、平滑肌内脏器官(心、血、腺、平内),分
Ml、M2、M3等亚型烟碱样受体(神经一受体):主要位于骨骼肌和神经节的细胞膜,神经节细胞膜上的N1受体
可被六燃季被阻断,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2受体可被筒箭毒碱阻断。
肾上腺素能受体一依据对激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采购合同违约责任
- 燃料油购销合同样本格式
-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编写
- 购销合同与采购合同的关系
- 快餐盒销售合同
- 金融投资顾问合同
- 网络内容推广合同
- 借款合同范本的简化版本解读
- 企业员工培训条款
- 精准广告制作费用合同
- 2023年电大期末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 GB/T 41805-2022光学元件表面疵病定量检测方法显微散射暗场成像法
- GB/T 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 GB/T 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 《乡土中国》之《从欲望到需要》同步教学
- 国内外总部基地研究多案例及经济分析课件
- 医院管理案例分享:医院人文关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课件
- 风电场场内集电线路建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课时 倍数与因数
- 仓库安全检查记录表
- 047模(挤)塑板检验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