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礼仪服务项目服务标准_第1页
殡葬礼仪服务项目服务标准_第2页
殡葬礼仪服务项目服务标准_第3页
殡葬礼仪服务项目服务标准_第4页
殡葬礼仪服务项目服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遗体防腐操作规程 2一、范围 2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三、术语和定义 2四、基本要求 3五、基本原则 4六、防腐操作基本流程 5七、心血管系统灌注法 6八、四腔灌注法 10九、四肢局部注射法 13第二节遗体收殓运输卫生技术规范 15一、范围 16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16三、术语和定义 16四、基本原则 17五、管理要求 18六、准备 19七、消毒卫生处理程序 20第三节遗体整容操作技术规范 25一、范围 25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25三、术语和定义 26四、基本要求 27五、遗体整容工具 29六、正常遗体整容化妆操作流程 29七、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 32第四节殡仪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57一、范围 57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57三、术语和定义 58四、管理要求 60五、卫生要求 61六、消毒方法和选择原则 61七、遗体消毒 62八、污染区消毒 64九、半污染区的消毒 70十、清洁区的清洁与消毒 71十一、清洁用品的消毒 72十二、职业卫生防护 72为保证本项目的服务质量,我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将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制定的标准提供服务。第一节遗体防腐操作规程我公司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遗体的防腐将依据《遗体防腐操作规程》(MZ/T139—2019)的标准执行。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遗体防腐操作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基本流程、心血管系统灌注法、四腔灌注法和四肢局部注射法。本标准适用于土葬区和火葬区化学方法保存遗体、国内国际长途转运遗体所进行的操作,本标准不适用于低温保存遗体、遗体化妆。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GB/T23287殡葬术语2.GB/T24441殡葬服务从业人员资质条件3.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三、术语和定义GB/T23287-2009界定的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遗体防腐: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止或减缓遗体发生腐败,以降低遗体潜在生物危害,更好进行遗体保存和转运,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的操作。具体包括操作人员个人卫生防护、防腐剂和器械的使用、防腐方式的选择和遗体创口的闭合。四、基本要求(一)防腐对象本标准适用于第Ⅲ类遗体(见附录A),Ⅰ类遗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的相关规定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立即火化。若短暂停留,应采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朊病毒遗体采用40g/L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处理。Ⅱ类遗体应采用中效以上消毒剂消毒处理,将遗体装入密封尸袋内,就近火化或按规定深埋。对不确定属于第Ⅱ类或第Ⅲ类的遗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谨慎选择遗体防腐操作方式,确保操作人员个人卫生防护到位,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面加强卫生防疫。(二)设施设备1.殡葬服务机构应设置与遗体防腐工作相适应的防腐室。2.防腐室应卫生、安全、通风。3.防腐室内应配备如下物品器械设备:防腐液、灌注抽吸设备、动脉钩、手术镊(无齿镊、有齿镊)、组织钳、止血钳、组织剪、手术刀柄、手术刀片、注射器、穿刺针、持针器、缝合针、缝合线、组织牵开器、紫外灯、器械消毒柜、遗体体液和排泄物消毒装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三)人员1.防腐师应具备殡葬、医学等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或符合GB/T24441-2009中第8章的要求。2.掌握化学、解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参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操作技能。(四)消毒灭菌与卫生防护1.遗体防腐室的消毒应按照WS/T367-2012中第9章和第10章要求执行。2.防腐师应树立自我保护观念,提高个人防护水平,穿戴好防护服装、防护镜、口罩、橡胶手套、鞋套等卫生防护用品;掌握消毒剂和防腐剂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对遗体、器械设备和环境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五、基本原则1.安全防护原则操作者避免与遗体脏器和体液直接接触。2.闭合创口切口原则所有开放性创伤要进行闭合。3.操作切口尽可能小原则在利于有效操作基础上,应尽可能减少操作中对遗体切口长度。4.组织切开和缝合原则皮肤切口应结合皮肤纹理和组织结构,缝合后不应出现体液外渗。六、防腐操作基本流程应根据不同遗体类型,结合保存期限要求,确定防腐液灌注量,并按流程进行操作。1.初步评估遗体状况,订立协议,填写《遗体防腐操作记录表》(见附录B);2.解冻遗体;3.选择合适灌注方法。遗体保存期限为7天以内,可从心血管系统灌注法中只选一种。长期遗体保存或需要长途运输的遗体,应根据实际灌注效果,合理增加腔注射和局部注射进行补充;4.清洗遗体,切开灌注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5.显露灌注血管后,小心剥离,可上下剥离、游离1cm~3cm使其充分显露;6.横切血管,长度约为血管周径1/3~2/3,将2mm~4mm口径灌注管向近心端插入,丝线结扎固定导管,向远心端插入另一支流出导管,丝线结扎固定导管。灌注导管和流出导管的插入深度为3cm~15cm,插入时应注意血管内膜是否分离,防止插入血管壁夹层之中。经近心端导管用注射器注入20mL空气,确定血管通畅后,输入遗体保存防腐液;7.观察近、远心端导管口有无液体溢出,向近心端灌注时,远心端有微少于灌注量的血液流出,当流出血液颜色渐渐变淡,和防腐液颜色接近时,灌注量基本达到饱和;8.灌注完毕,结扎血管,取出灌注管,缝合切口、用脱脂棉填充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腔等腔道;9.对灌注产生的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七、心血管系统灌注法(一)总则常用灌注血管依次是:颈总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等。各血管显露后的具体操作按照“六”5~9进行。(二)颈总动脉灌注右颈总动脉发自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发自主动脉弓中部。两侧颈总动脉都经胸锁关节后方向上,在胸锁乳突肌后方,进入颈动脉三角,居前斜角肌与颈长肌前方。其内有食管、气管和甲状腺,外侧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颈总动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仰卧,头转向对侧,适度垫高颈后部;2.从胸锁关节端起点至锁骨中内1/3交界处,在锁骨向上二横指处,作纵向切口;(常做右侧切口);3.切开皮肤、颈阔肌;4.用动脉弯钩、组织剪和手术镊分离组织;5.用动脉弯钩,组织剪或手术镊由外向内将气管旁颈总动脉或无名动脉钝性分离并用动脉弯钩钩出、固定;6.显露颈总动脉或无名动脉。(三)腋动脉灌注腋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直接延续。过背阔肌下缘后,续于肱动脉。腋动脉位于腋窝深部,胸大、小肌后面,前内侧有腋静脉伴行,臂丛神经干先在腋动脉的外侧,然后在腋动脉周围向下行。腋动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仰卧,上臂外展,垫高操作侧肩背部;2.从锁骨中1/3区域下方2cm处做一长3.5cm~10cm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胸大肌筋膜,钝性分离胸大肌并分别向上、下牵拉,拉钩向外侧牵拉胸小肌便可显露深层腋血管神经索;3.显露腋动脉。(四)肱动脉灌注肱动脉由腋动脉直接延续。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与正中神经伴行向下,先在神经的内侧,至上臂中部稍下方,互相交叉,转向神经外侧。至肘窝深部,平桡骨头处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肱动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平卧,灌注侧上臂外展90°,并尽量外旋;2.在上臂中部肱二头肌内侧沟,相当上臂中1/3段、内侧上下1/2处作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3.用动脉弯钩在肱二头肌内侧边缘钝性拉开筋膜,将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内侧头向两边分离开;4.分离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较粗的正中神经,将正中神经向内侧拉开,肱动脉和肱静脉紧靠正中神经,用拉钩将粗大的肱动脉分离出,上下剥离;5.显露肱动脉。(五)桡动脉灌注桡动脉从肘窝开始与桡骨平行,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其下段只被皮肤和筋膜遮盖,在此较容易显露。桡动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取平卧位,前臂旋前,手掌向上;2.腕横纹上二横指,沿桡侧腕屈肌腱外侧做长约1cm~1.5cm的切口;3.切开皮肤后,用动脉弯钩分离皮下组织;4.向内拉开桡侧腕屈肌腱,在其外侧可见带有脂肪的血管;5.仔细分离血管,其中有比较细的桡动脉,需要小心剥离以免发生侧漏;6.显露桡动脉。(六)股动脉灌注髂外动脉经腹股沟韧带下缘血管腔隙进入股部后,改称股动脉。在大腿上部,股动脉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之间,内有股静脉,外有股神经,周围有淋巴结。下行时伴有隐神经,与缝匠肌交叉后,入收肌管中,穿出后是为腘动脉。股动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取平卧位,将操作侧臀部垫高;2.自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向下2cm左右纵形切开皮肤约3cm~5cm,或在腹股韧带下二指处作平行切口;3.切开皮肤和筋膜,如脂肪过厚,可剪除局部部分脂肪;4.用动脉弯钩分离皮下组织找到腹股沟韧带,并将阔筋膜下的脂肪及淋巴结分离;5.在腹股沟韧带下面,最内侧为股静脉,其次为股动脉,最外侧为股神经;6.显露股动脉。(七)足背动脉灌注胫前动脉从小腿间膜穿出后,沿骨间膜前面,在胫骨前肌外侧缘与趾长伸肌之间下行至小远端浅出,到足背称为足背动脉。足背动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取平卧位,足背朝上;2.按足尖至足跟连线中点线与足背横径中点线,二线交点处做一纵形或横行切口,长约1.5cm;3.切开皮肤,用动脉弯钩牵开皮肤及皮下组织;4.在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可见长有脂肪的条索;5.仔细分离条索中,可寻及外径约为2.5mm的足背动脉;6.显露足背动脉。(八)大隐静脉灌注于足内侧起至足背静脉网,在内踝前面沿小腿及大腿内侧上行至卵园窝穿深筋膜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显露及入路方法如下:1.遗体平卧,足背朝上;2.足内踝前上方约3cm处,作皮肤横型切口,长约1cm~1.5cm;3.切开皮肤至浅筋膜处;4.用动脉弯钩分离拉开皮肤及下组织,在深浅筋膜之间可见大隐静脉;5.显露大隐静脉。八、四腔灌注法(一)总则在全身灌注防腐过程中,防腐液不易到达一些密闭腔室内,而这些腔室的内脏易发生微生物滋生,可用将少量防腐液直接注入腔室。(二)腹膜腔灌注腹膜腔是腹壁上的薄膜(壁腹膜)与腹部所有脏器上的薄膜(脏腹膜)之间的腔隙。灌注方法:穿刺点可选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进针位置为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cm~2cm。用5cm~21cm长穿刺针,与腹壁表面呈45°角斜行穿刺进针,穿刺针依次穿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浅筋膜后,再呈90°角平推,进入腹膜腔。针头进入时有落空感,可旋转180°或360°无阻挡。注入防腐液时,按扇形均匀注入腹膜腔,灌注完毕,腹部按摩使防腐液有效扩散。若腹膜腔内存大量腹水或气体导致腹部膨隆,可先行抽腹水、排气再行灌注操作。灌注完毕后,进针口用生物制剂密封。(三)胸膜腔灌注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由紧贴于肺表面的胸膜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胸膜壁层所构成。穿刺点可选择肩胛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或胸前肋间间隙,进针可参考腹腔进针方式,有落空感时提示进入胸膜腔。应注意在紧贴双侧肋弓下缘进针时,应使得针头与胸腹壁成45°角,向内上方进针,进针深度大于5cm。每侧胸膜腔常规防腐液使用量为50mL~200mL。灌注完毕后,进针口用生物制剂密封。(四)咽喉腔灌注咽部为肌性的漏斗型管道,在鼻、口、喉后方,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长约12cm。上附于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环状软骨下缘,向下移行至食管,咽腔前方通过鼻后孔,咽峡和喉门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注射方法: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间隙进针,针头斜向咽后壁方向刺穿气管环甲韧带后,注射30mL~50mL防腐液。咽内注射后,用防腐药棉从口腔和鼻腔进行填充。(五)颅腔灌注脑颅骨组成的骨性内腔为颅腔。颅腔内有脑组织和丰富的血管。颅腔灌注进针点:鼻腔内上鼻甲上方即从颅底筛板上的筛孔进入颅腔。灌注方法:用21cm长穿刺针经鼻腔进入鼻甲上方,穿过颅底筛板上的筛孔进入颅腔直达颅顶骨,将10mL~20mL防腐液注入硬脑膜间隙,然后退针2cm~3cm,边退边灌注10mL~20mL防腐液注入脑组织内。灌注完毕后,用脱脂棉塞入鼻腔上部,有效堵塞双侧鼻腔与外界的直接通联。防腐液常规使用量为20mL~40mL。九、四肢局部注射法在全身灌注以后,对因血管病变、血管阻塞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局部防腐液灌注不足,实施局部注射法。针头与皮肤面呈20°以内夹角,方向朝向要注射部位,缓慢注射,期间可进退调整,注射注完毕后,进针口用生物制剂密封。附录A遗体分类表表A.1给出了遗体分类表。表A.1遗体分类表遗体分类遗体感染传染性病原体的种类Ⅰ类遗体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朊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Ⅱ类遗体a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Ⅲ类遗体上述Ⅰ类及Ⅱ类所列传染病除外的遗体a腐败遗体以及不明原因死亡遗体按照Ⅱ类遗体处理。附录B遗体防腐操作记录表表B.1给出了遗体防腐操作记录表。表B.1给出了遗体防腐操作记录表第二节遗体收殓运输卫生技术规范我公司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遗体的收敛运输将依据《遗体收殓运输卫生技术规范》(MZ/T135—2019)的标准执行。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遗体收殓、运输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管理要求、准备及消毒卫生处理程序。2.本标准适用于殡仪服务机构在遗体收殓、运输过程中对遗体的消毒卫生处理。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2.GB/T23287殡葬术语3.SN/T1212入出境棺柩消毒处理规程4.SN/T1320入出境尸体、棺柩、骸骨卫生检疫查验规程5.SN/T1334入出境尸体和骸骨卫生处理规程三、术语和定义GB/T23287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遗体收殓将逝者完整或不完整的遗体装入殓尸袋的过程。(二)遗体运输将遗体按规定运送到殡仪服务机构的过程。(三)遗体卫生处理对遗体进行消毒、包装处理的全过程。注:改写自SN/T1334-2003,定义3.3。(四)殓尸袋收殓、盛装遗体的包装袋。(五)殡仪车依法改装后从事遗体接运的专项作业车辆。注:改写自GB/T23287-2009,定义7.28。(六)标准预防认定所有遗体及其血液、体液、排泄物、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具有潜在感染性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四、基本原则(一)标准预防措施接触遗体及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损伤的皮肤、黏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时,采取的标准预防主要措施有:1.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遗体及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损伤的皮肤、粘膜。2.对遗体实施消毒卫生处理。3.呼吸道卫生,避免喷溅,防止经空气飞沫传播污染。4.手卫生,接触污染物品后立即洗手。5.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处理污染物。(二)遗体分类处理接运遗体按以下方法进行分类:1.按遗体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危害程度将遗体分为Ⅰ类遗体、Ⅱ类遗体和Ⅲ类遗体,具体分类见附录A。2.附录A规定的Ⅰ类遗体应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要求处理后,遗体收殓运输人员方可接收并就近火化处理。3.遗体收殓运输人员应对附录A中规定的Ⅱ类遗体、Ⅲ类遗体进行消毒。4.腐败遗体及不明原因死亡遗体按Ⅱ类遗体进行消毒处理。五、管理要求1.遗体收殓、接运服务机构应加强对遗体收殓、接运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和技能指导。培训内容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内容、遗体消毒、殓尸袋的正确使用、殡仪车消毒、污染严重的器械工具消毒、固体废弃物处理、职业卫生防护等。2.遗体收殓、接运服务机构应配备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消毒设备、殓尸袋和个人防护用品;应保证消毒卫生材料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更新。六、准备(一)消毒剂及消毒设备1.消毒剂遗体及环境消毒可选择含氯类、含溴类、过氧化物类、醛类、含碘类、双胍类、季铵盐类、醇类等消毒剂。注: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和WS/T367相关要求。2.消毒设备可选择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车载消毒器等消毒设备。注: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和WS/T367相关要求。(二)殓尸袋1.殓尸袋的分类殓尸袋可分为以下三类:(1)普通型殓尸袋(Ⅲ型),用于收殓Ⅲ类遗体,普通型殓尸袋标识为绿色;(2)非透过型殓尸袋(Ⅱ型),用于收殓Ⅱ类遗体及腐败遗体、不明原因死亡遗体,非透过型殓尸袋标识为橙色;(3)特殊型殓尸袋(Ⅰ型),用于收殓Ⅰ类传染病遗体;因其他严重化学性中毒或出现强腐蚀性的遗体等情况宜使用此型殓尸袋。特殊型殓尸袋标识为红色。2.殓尸袋的要求殓尸袋的要求如下:(1)殓尸袋外观颜色应避免与标识牌颜色一致;(2)殓尸袋应具有一定抑菌、密封、防渗透作用;(3)殓尸袋应具备足够的承重强度,避免因搬运和温度变化导致袋体破裂;(4)跨境运输遗体的包装应符合SN/T1212、SN/T1320、SN/T1334的有关要求。(三)卫生防护收殓运输人员应做好充分的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前应根据遗体的类别选用不同防护类别的手套、口罩及防护服等防护用品:1.标准防护,收殓Ⅲ类遗体时,收殓、运输人员宜选用一次性聚乙烯手套、医用口罩、工作服等基本防护用品;2.加强防护,收殓Ⅰ类、Ⅱ类遗体时,收殓、运输人员应使用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型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防护帽、护目镜(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七、消毒卫生处理程序(一)收殓不同场所的遗体收殓运输人员应按以下要求收殓不同场所的遗体:1.在医院死亡的遗体,医务人员应注明遗体死亡原因,按遗体分类进行标识。医务人员宜对Ⅱ类、Ⅲ类遗体进行消毒卫生处理并标识。如医务人员未做处理,收殓运输人员应及时询问相关人员,了解死亡原因,并做好遗体消毒及分类标识;2.居家死亡的遗体,遗体收殓运输人员接到遗体时应询问相关人员,详细了解死因、死亡时间,判断遗体有无传染性疾病,并做好遗体分类标识;3.死亡于其他场所的遗体,遗体收殓运输人员应向相关人员了解死因、死亡过程,查看遗体体表的迹象和腐败现象,判断遗体有无腐败、腐败的程度及有无传染性,并做好遗体分类标识。(二)制定消毒卫生处理方案根据待收殓、接运遗体的死亡原因制定不同的消毒卫生处理方案。(三)遗体消毒处理1.Ⅰ类、Ⅱ类遗体消毒Ⅰ类遗体消毒处理按照GB19193-2015中5.1.1.5执行;Ⅱ类遗体消毒处理按照GB19193-2015中5.2.1.8执行。2.Ⅲ类遗体消毒Ⅲ类遗体消毒,宜按表1的方法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法参照SN/T1212-2003,并按以下程序实施:(1)遗体收殓运输人员应在上风头进行操作,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2)喷雾消毒时调整喷雾器的喷头,将喷出的雾滴调整到最细;(3)喷雾应自上而下、自左向右平行匀速进行;(4)喷雾消毒时确保药品分布均匀和充足的消毒作用时间。表1Ⅲ类遗体消毒使用方法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备注乙醇75%1min~5min选用喷雾方法过氧乙酸2000mg/L5min~10min二氧化氯100mg/L~250mg/L5min~10min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产品说明书按产品说明书按产品说明书选择方法3.受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遗体任何受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遗体,宜使用含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喷雾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到遗体表面,喷雾消毒法按7.3.2执行。4.遗体外伤创面的消毒遗体表面如有外伤创面,宜使用含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喷雾创面。(四)遗体收殓1.遗体收殓人员应根据遗体不同死亡原因选用不同类别的殓尸袋。2.将消毒后的遗体装入殓尸袋中,并做好标记。3.收殓Ⅰ类遗体、Ⅱ类遗体后,应对殓尸袋的外表面按照7.3.2进行喷雾消毒。(五)遗体运输1.将装入殓尸袋的遗体搬入殡仪车的遗体柜中;或将装入殓尸袋的遗体放入一次性卫生纸棺中,搬入殡仪车中。搬运遗体时应稳抬轻放,无拖、拉、抛、坠、叠遗体的现象。2.遗体接运交接后,应开启紫外灯、车载消毒装置或选择对金属腐蚀性较弱的双胍类、季铵盐类消毒剂对殡仪车进行消毒。(六)废弃物及环境1.遗体废弃物、从遗体身上脱下的衣物以及包装物等消毒后不能重复使用的,应焚毁处理。2.收殓完成后,用1%的过氧乙酸或其他合法有效消毒产品对遗体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七)工作人员1.遗体收殓运输人员脱下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能够继续使用的应作消毒处理,不可重复使用的应进行焚毁处理。2.操作人员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或其他适用于皮肤消毒的合法有效消毒产品对手部进行消毒。附录A遗体分类表A.1给出了遗体分类表。表A.1遗体分类遗体分类遗体感染传染性病原体的种类Ⅰ类遗体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朊病毒Ⅱ类遗体a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Ⅲ类遗体上述Ⅰ类及Ⅱ类所列传染病除外的遗体a腐败遗体以及不明原因死亡遗体按照Ⅱ类遗体处理。第三节遗体整容操作技术规范我公司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遗体的整容将依据《遗体整容操作技术规范》(MZ/T136—2019)的标准执行。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遗体整容操作的基本要求、整容工具、正常遗体整容化妆操作流程、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2.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殡仪场所的遗体整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GB19053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2.GB/T23287殡葬术语3.JGJ124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4.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三、术语和定义GB/T23287、WS/T367-2012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整容室殡仪场所内对遗体进行整形、修复、化妆、美发及沐浴更衣等处理的专用房间。(二)遗体整容利用现代医疗、美术雕塑技术和日常修饰化妆、发型制作的方法,对遗体进行整形、修复、化妆、美发及沐浴更衣等的操作。(三)遗体整容工具在遗体整形、修复、化妆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器械和工具。(四)遗体整容的废弃物遗体整容化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注:如逝者头发、胡须、洗擦遗体口鼻等处的棉花、清洗遗体的一次性用具和被遗体体液、血液、秽物等污染的敷料和物品。(五)正常遗体整容化妆对生理性死亡或病理性死亡的形态完整遗体进行的整容化妆操作。注:包括消毒、清洁、更衣、美容、美发、化妆等基本整容技术。(六)特殊遗体整容对遗体内部及表面呈现破损、状态异常的遗体进行的整容操作。注:包括遗体的修复、缝合、重塑等较为复杂的整容技术。四、基本要求(一)整容室1.整容室及设施设备(1)整容室选址、建设应符合JGJ124的规定。(2)整容室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光滑无空隙,门窗设计构造简单、用料耐腐蚀,容易擦洗消毒。(3)有条件的整容室宜设预备室,室内设有小淋浴室、更衣室及更衣柜。(4)有条件的整容室宜安装单向流净化空调系统。(5)整容室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台柜摆放整容操作用设备和物品。(6)应根据操作流程,合理安置台柜,摆放整容器械和物品,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7)应在整容室的靠近出口处设置非手动洗手及干手设施。(8)整容室污水宜安装专用的污水消毒净化系统。2.整容室卫生要求(1)整容室内应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室温适宜。(2)整容室应无异味,地面及物品表面应清洁、干燥。(3)整容室内空气的菌落总数应符合GB19053的相关要求。(二)整容操作人员1.应由掌握遗体整容操作技术的人员对遗体进行整容操作。2.遗体整容人员应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熟悉消毒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基础知识;(2)遗体死亡原因鉴别;(3)熟悉常用整形、修复、美容、化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4)能根据遗体的状况,与家属洽谈,制定相应的遗体整容方案;(5)能按遗体整容安全操作规程熟练完成遗体整容相关技术操作;(6)应掌握基本人体解剖及生理基础知识。(三)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遗体整容人员应将每具遗体都作为潜在传染源,在进行遗体整容操作过程中均应按照相关标准采取预防措施。2.遗体整容人员在操作前应做好职业防护,应穿防护服(隔离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鞋套,所有伤口应按标准包裹严实。3.整容人员应避免与遗体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直接接触;使用过的化妆用品、工具和工作场所应及时消毒;避免锐器伤。(四)整容操作的遗体按遗体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危害程度将遗体分为三类,见附录A,可按本标准进行遗体整容化妆操作的仅限为第Ⅲ类遗体。五、遗体整容工具应根据整容操作需要选用合适的工具,常用遗体整容工具种类及用途参见附录B。六、正常遗体整容化妆操作流程(一)查验遗体查看遗体识别卡和死亡证明,了解死因,确定遗体分类,符合表A.1的第Ⅲ类的遗体可进行整容化妆。打开遗体包裹物,露出逝者面部,查看遗体状况。(二)制定整容方案应征询家属意见,根据遗体质量、状态制定整容方案。(三)整容化妆操作1.基本要求对遗体的外表进行美化修饰,应达到自然、安祥的状态,尽量符合逝者生前的仪态,必要时可以征询家属意见。2.遗体整容前操作遗体整容人员戴上口罩、帽子,穿防护服,戴手套;在遗体表面喷洒消毒剂;宜脱去遗体衣服,清洗遗体、擦干、填塞遗体表面的孔道,为遗体更衣。3.面部清洁使用清水或酒精等清洁材料对遗体面部及必要部位进行清洗。如遗体面部冻僵,用热毛巾敷于脸部或电吹风加热进行解冻,解冻后将面部清洁干净。4.面部矫形口眼闭合,矫正面部器官,嘴型、鼻型、眼部修饰协调,口腮填充适当,使面部表情自然。5.面部化妆对逝者面部进行化妆,操作内容如下:(1)遗体面部清洁后,应根据逝者的性别、年龄、肤色进行调色。上底色时,对遗体面部、颈部、耳部进行均匀涂色,应薄而均匀、无明显色差痕迹,保持底色与肤色柔和协调;(2)面红、唇红色调相宜,浓淡适合逝者年龄、肤色;(3)修饰眉毛、睫毛、鼻子使面部呈现层次并有立体感;(4)发型整理。修剪时厚薄均匀、轮廓齐圆、层次调和、长短有序,左右两鬓相称,梳理整洁自然。(5)剃须修面。先顺剃后逆剃,两鬓两腮及上下颌光洁、面部无污垢、无散落胡渣;(6)化妆结束后观看整体效果,使逝者呈现一种自然、整洁、安详如眠的状态。6.整理服饰将逝者的衣服整理平整,在可操作的情况下,可按家属需求适当佩戴一些允许火化处理的物品,不能佩带的饰物可放置遗体身边。将盖单折叠好盖至逝者衣领下第二颗纽扣以下位置。(四)整容后处理1.污物处理遗体整容操作结束后,应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丢弃至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袋内,损伤性废弃物应丢弃至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锐器盒内,统一回收,能焚烧的物品,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物品,集中处理。非一次性用品、用具,集中进行清洗消毒处理。2.整容工具清洗消毒遗体整容操作结束后,整容工具应及时进行清洗消毒,可采用擦拭、浸泡等方法进行清洗,并用高压灭菌、紫外线照射、消毒剂浸泡等方式进行消毒。3.洗手对每具遗体整容操作后宜洗手一次,洗手方法应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步洗手法执行,洗手后方可进行后续遗体整容。遗体整容人员在脱去防护服和手套之后,双手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4.室内空气消毒遗体整容操作完成后,整容室空气可用1.5W/m3紫外灯消毒作用60min~90min,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消毒。七、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1.根据特殊遗体破损程度及整形修复操作难易程度将待整容遗体分为七级,级数越低,表明遗体损毁程度越高,遗体整容修复难度越大。2.不同级别遗体体貌特征、操作要点及整容修复后应达到的标准按照表1~表7执行。3.整容后的效果应同家属进行效果确认。表1一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后枕部有长度为30cm~5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脑颅骨有约为50%破损,脑组织外溢,头顶部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3.面颅骨有约为50%破损,面部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1cm的创缘。4.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80%左右。5.面部全部烧毁。6.面部发绿呈肿胀状,眼球突出,嘴唇外翻,鼻子呈朝天翻状,舌头外伸,表皮脱离出现灰褐色水泡。7.面部有不规则创缘,有大量因碎玻璃引起的不规则创口达到50%左右。1.后颈部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3cm的创缘。2.颈前部有长度为25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3.颈部表皮缺损面积达80%左右。4.椎骨断裂,头部和颈部完全分离。5.颈部全部烧毁1.后背部肌肉组织外露,有长度为50cm~60cm、深度为3cm的创缘。2.脊椎骨断裂。3.胸部有长度为30cm~40cm、深度为3cm的创缘。4.脏器外露,胸肋骨断裂。5.腹部有长度为60cm~70cm、深度为3cm的创缘。6.躯干部烧伤面积达80%左右,胸肋骨炭化变形,脏器外露。7.皮肤及组织缺损达70%左右。8.遗体呈“角张反弓”状,腹部隆起,遗体肌肉、脂肪、皮下组织呈浅灰色并伴有腐败气体,表皮脱离出现棕褐色水泡。1.四肢有长度为50cm~60cm、深度为3cm的创缘。2.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粉碎性断裂。3.手掌和手指、脚掌和脚趾断离。4.四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达60%左右。5.上肢手臂及手掌、下肢小腿及脚掌缺损50%。操作内容1.创缘缝合2.颅骨拼接3.皮肤修复4.削痂处理5.面部塑型6.表皮防腐固定7.硅胶面膜修复8.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椎骨拼接4.削痂处理5.颈部塑型1.创缘缝合2.椎骨拼接3.脏器复位4.胸肋骨拼接5.削痂处理6.皮肤修复7.排除胀气8.水泡穿刺9.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粉碎性骨骼修复3.断骨固定拼接4.离体肢复位5.修复塑形6.皮肤修复修复标准1.后枕部、头顶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颅骨拼接达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缝。3.面部缝合采用内缝合法紧密缝合,缺损皮肤进行修复。4.烧伤部位进行削痂处理,达到平整无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达70%左右。6.表皮脱落部位进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肿胀,尽量恢复原形。7.对面部大量不规则创缘,使用硅胶面膜修复,光滑有弹性、易上妆。8.最后进行面部修复化妆,整容后还原度达70%左右。1.对后枕部、颈前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缺损部位的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3.对椎骨拼接处理,达到不断裂不变形。4.对烧毁部位进行削痂塑形,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对后背部、胸部、腹部等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椎骨、胸肋骨进行拼接,达到不错位不变形。3.对外漏脏器进行复位。4.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5.对腐败部位进行水泡穿刺、排除胀气、表皮固定等,经处理后遗体四肢自然摆放,手指、脚趾自然伸展,无变色无异味、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部位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粉碎性骨骼进行填充替代修复,达到平整复原不凸起。3.对断骨进行拼接复位。4.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表2二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后颈部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脑颅骨有约为30%破损,脑组织外溢,头顶部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为2cm的创缘。3.面颅骨有约为30%破损,面部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为1cm的创缘。4.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60%左右。5.面部烧伤面积达50%左右,烧伤度达Ⅲ级,器官缺损。6.面部发绿、肿胀,有30%左右的表皮脱落。7.面部有不规则创缘,有大量因碎玻璃引起的不规则创口达到30%左右。1.后颈部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颈前部有长度为20cm~25cm、深度为2cm的创缘。3.颈部表皮缺损面积达60%左右。4.椎骨断裂。5.颈部烧伤面积达30%左右,烧伤度达Ⅲ级。1.后背部肌肉组织外露,有长度为30cm~5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脊椎骨断裂。3.胸部有长度为25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4.脏器外露,胸肋骨断裂。5.腹部有长度为50cm~60cm、深度为2cm的创缘。6.躯干部烧伤面积达60%左右,烧伤度达Ⅲ级。7.皮肤及组织缺损达60%左右。8.腹部隆起,遗体肌肉、脂肪、皮下组织呈黑绿色并伴有腐败气体,有40%左右的表皮脱落并伴有棕褐色水泡。1.四肢有长度为40cm~5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断裂。3.手掌和手指、脚掌和脚趾断裂。4.四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达50%左右。5.上肢手臂及手掌、下肢小腿及脚掌缺损40%。操作内容1.创缘缝合2.颅骨拼接3.皮肤修复4.削痂处理5.面部塑型6.器官塑型7.表皮防腐固定8.硅胶面膜修复9.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椎骨拼接4.削痂处理5.颈部塑型1.创缘缝合2.椎骨拼接3.脏器复位4.胸肋骨拼接5.削痂处理6.修复塑型7.皮肤修复8.排除胀气9.水泡穿刺10.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骨骼修复3.断骨固定拼接4.修复塑形5.皮肤修复修复标准1.后枕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颅骨拼接达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缝。3.面部缝合采用内缝合法紧密缝合,缺损皮肤进行修复。4.烧伤部位进行削痂处理,达到平整无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达70%左右。6.对烧伤部位进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肿胀,尽量恢复原形。7.对面部大量不规则创缘,使用硅胶面膜修复,光滑有弹性、易上妆。8.最后进行面部修复化妆,整容后还原度达75%左右。1.对后枕部、颈前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缺损部位的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3.对椎骨拼接处理,达到不断裂不变形。4.对烧毁部位进行削痂塑形。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对后背部、胸部、腹部等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椎骨、胸肋骨进行拼接,达到不错位不变形。3.对外漏脏器进行复位。4.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5.对腐败部位进行水泡穿刺、排除胀气、表皮固定等,经处理后遗体四肢自然摆放,手指、脚趾自然伸展,无变色无异味,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部位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粉碎性骨骼进行填充替代修复,达到平整复原不凸起。3.对断骨进行拼接复位。4.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表3三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后枕部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脑颅骨有约为20%破损,脑组织外溢,头顶部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1cm的创缘。3.面颅骨有约为20%破损,面部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1cm的创缘。4.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50%左右。5.面部烧伤面积达40%,烧伤度达Ⅱ级。6.面部发绿、肿胀,有20%左右表皮脱落。7.面部有不规则创缘,有大量因碎玻璃引起的不规则创口达到20%左右。1.后颈部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1cm的创缘。2.颈前部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为1cm的创缘。3.颈部表皮缺损面积达50%左右。4.颈部烧伤面积达20%左右,烧伤度达Ⅱ级。1.后背部肌肉组织外露,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胸部有长度为20cm~25cm、深度为2cm的创缘。3.脏器外露,胸肋骨断裂。4.腹部有长度为40cm~50cm、深度为2cm的创缘。5.躯干部烧伤面积达20%左右,烧伤度达Ⅱ级。6.皮肤及组织缺损达50%左右。7.腹部隆起伴有腐败气体,30%左右的表皮脱落并伴有水泡。1.四肢有长度为30cm~4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断裂。3.四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达40%左右。4.上肢手臂及手掌、下肢小腿及脚掌缺损30%。操作内容1.创缘缝合2.颅骨拼接3.皮肤修复4.削痂处理5.面部塑型6.表皮防腐固定7.硅胶面膜修复8.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削痂处理4.颈部塑型1.创缘缝合2.脏器复位3.胸肋骨拼接4.削痂处理5.修复塑型6.皮肤修复7.排除胀气8.水泡穿刺9.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骨骼修复3.断骨固定拼接4.修复塑形5.皮肤修复修复标准1.后枕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颅骨拼接达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缝。3.面部缝合采用内缝合法紧密缝合,缺损皮肤进行修复。4.烧伤部位进行削痂处理,达到平整无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达70%左右。6.对烧伤部位进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肿胀,尽量恢复原形。7.对面部大量不规则创缘,使用硅胶面膜修复,光滑有弹性、易上妆。8.最后进行面部修复化妆,整容后还原度达80%左右。1.对后枕部、颈前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缺损部位的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3.对烧毁部位进行削痂塑形。4.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对后背部、胸部、腹部等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胸肋骨进行拼接,达到不错位不变形。3.对外漏脏器进行复位。4.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5.对腐败部位进行水泡穿刺、排除胀气、表皮固定等,经处理后遗体四肢自然摆放,手指、脚趾自然伸展,无变色无异味,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部位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断裂骨骼进行拼接修复,达到平整复原不凸起。3.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塑形,相似度可达75%。4.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表4四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后枕部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1cm的创缘。2.脑颅骨有15%左右破损,脑组织外溢,头顶部有长度为5cm~10cm、深度为1cm的创缘。3.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15%左右。4.面部烧伤面积达30%,烧伤度达Ⅰ级。5.面部发绿,有15%左右表皮脱落。1.颈前部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1cm的创缘。2.颈部表皮缺损面积达40%左右。3.颈部烧伤面积达10%左右,烧伤度达Ⅰ级。1.胸部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腹部有长度为30cm~40cm、深度为2cm的创缘。3.躯干部烧伤面积达10%左右,烧伤度达Ⅰ级。4.表皮缺损达40%左右。5.腹部隆起伴有腐败气体。1.四肢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断裂。3.四肢部皮肤及组织缺损达30%左右。操作内容1.创缘缝合2.颅部填充3.皮肤修复4.削痂处理5.表皮防腐固定6.硅胶面膜修复7.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削痂处理1.创缘缝合2.削痂处理3.皮肤修复4.排除胀气5.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骨骼修复3.断骨固定拼接4.修复塑形5.皮肤修复修复标准1.后枕部、头顶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颅骨拼接达到光滑平整,不凸出,不裂缝。3.面部缝合采用内缝合法紧密缝合,缺损皮肤进行修复。4.烧伤部位进行削痂处理,达到平整无凸起,可以原位塑型。5.器官塑型相似度达70%左右。6.对烧伤部位进行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肿胀,尽量恢复原形。7.最后进行面部修复化妆,整容后还原度达85%左右。1.对颈前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缺损部位的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3.对烧毁部位进行削痂塑形。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对胸部、腹部等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3.对腐败部位进行胀气排除,表皮固定等,经处理后遗体四肢自然摆放,手指、脚趾自然伸展,无变色无异味,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部位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断裂骨骼进行填充替代修复,达到平整复原不凸起。3.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表5五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后枕部有长度为5cm~10cm、深度为1cm的创缘。2.头顶部有长度为5cm以下、深度为1cm的创缘。3.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10%左右。4.面部烫伤面积达30%左右,口呈“漏斗状”外翻形,眼睛呈“水泡状”凸形,鼻部“朝天翻状”扩大形。1.颈前部有长度为5cm~10cm的创缘。2.颈部烫伤面积达30%左右,伴有水泡。1.胸部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腹部有长度为20cm~30cm、深度为2cm的创缘。3.躯干部烫伤面积达50%左右,呈“大理石花纹”且组织外溢呈“珍珠点水状”红白相间。4.体表呈水泡状。1.四肢有长度为15cm~20cm、深度2cm的创缘。2.四肢部皮肤破损达25%左右。3.烫伤四肢弯曲,呈“肿胀状”外形,并伴有水泡。4.面部有10%左右表皮呈水泡状。操作内容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水泡穿刺4.表皮防腐固定5.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水泡穿刺3.表皮防腐固定1.创缘缝合2.清创处理3.皮肤修复4.水泡穿刺5.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水泡穿刺3.表皮固定4.皮肤修复修复标准1.后枕部、顶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面部缝合采用内缝合法紧密缝合,缺损皮肤进行修复。3.烫伤部位进行清创处理,用修复膏填平整无凹陷,可以原位塑型。4.器官塑型相似度达80%左右。5.对烫伤部位进行水泡穿刺、表皮防腐固定,消除肿胀,尽量恢复原形。6.最后进行面部修复化妆,整容后还原度达85%左右。1.对颈前部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烫伤部位进行水泡穿刺,表皮固定,消除肿胀。3.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对胸部、腹部等创缘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3.对水泡穿刺、用挤压式排除积水,表皮固定等,经处理后遗体四肢自然摆放,手指、脚趾自然伸展,无变色无异味,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部位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均匀紧密平整,不漏血水。2.对四肢进行水泡穿刺、弯曲复位,消除肿胀等处理。3.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平整无痕。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表6六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面部有长度为10cm、深度为1cm的不规则创缘。2.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5%左右。1.颈前部有长度为3cm~5cm、深度为1cm的创缘。2.颈部表皮缺损面积达10%左右。1.胸部有长度为5cm~10cm、深度为2cm的创缘。2.腹部有长度为10cm~20cm、深度为2cm的创缘。1.四肢有长度为10cm~15cm、深度为2cm的创缘。2.四肢部皮肤破损达20%左右。3.手指皮肤破损达20%左右。操作内容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表皮防腐固定4.肤蜡疤痕修复5.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表皮防腐固定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表皮固定3.皮肤修复修复标准1.面部缝合采用内缝合法紧密缝合,尽量平整便于疤痕修复。2.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光滑平整易上妆。3.整容后遗体面部修复完整,相似程度达90%左右。1.对颈前部创缘进行连续缝合,尽量紧密均匀平整。2.对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达到光滑平整易上妆。3.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对胸部、腹部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均匀平整。2.整容后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创缘进行连续缝合,达到紧密均匀平整。2.对破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表皮固定。3.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表7七级特殊遗体整容操作及修复标准部位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体貌特征1.口眼没有闭合。2.面部发黄。3.面部表皮缺损面积达3%左右。1.颈前部有长度为1cm~3cm、深度为1cm的创缘。2.颈部表皮缺损面积达5%左右。1.胸部有长度为5cm以下、深度为1cm的创缘。2.腹部有长度为10cm以下、深度为1cm的创缘。1.四肢有长度为5cm~10cm、深度为1cm的创缘。2.四肢部皮肤破损达15%左右。3.脚背皮肤破损达15%左右。操作内容1.口眼闭合2.皮肤修复3.表皮防腐固定4.肤蜡疤痕修复5.面部修复化妆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表皮防腐固定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表皮固定1.创缘缝合2.皮肤修复3.表皮修复修复标准1.对面部缺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用肤蜡进行疤痕修复,达到平整、光滑、易上妆。2.闭合口眼,化淡妆修饰妆容,达到自然安详的效果。3.整容后遗体面部修复完整,相似程度达90%左右。1.对颈前部创缘采用连续缝合,尽量均匀平整紧密,达到不漏血水。2.对破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尽量达到过渡自然,平整无痕的状态。3.整容后遗体颈部修复完整。1.胸部、腹部创缘采用连续缝合,尽量均匀平整紧密,达到不漏血水。2.整容后遗体躯干部修复完整。1.对四肢部创缘采用连续缝合,尽量均匀平整紧密,达到不漏血水。2.对破损皮肤进行特殊修复,尽量达到过渡自然,平整无痕的状态。3.整容后遗体四肢部修复完整。附录A遗体分类表A.1给出了遗体分类。表A.1遗体分类遗体分类遗体感染传染性病原体的种类Ⅰ类遗体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朊病毒Ⅱ类遗体a艾滋病、阮病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Ⅲ类遗体上述Ⅰ类及Ⅱ类所列传染病除外的遗体a腐败遗体以及不明原因死亡遗体按照Ⅱ类遗体处理。附录B常用遗体整容工具及分类表B.1给出了常用遗体整容工具及分类。表B.1常用遗体整容工具及分类分类遗体整容工具化妆工具(粉妆)腮红刷、粉刷、镊子、刮眉刀、眉粉刷、假睫毛、海绵、粉扑、睫毛夹、唇刷、睫毛梳、粉底、蜜粉、口红、眼影、胭脂、腮红、眼线笔、睫毛膏化妆工具(油彩妆)各色戏剧油彩、全套油彩套刷、海绵、调色油、调色盘塑形工具生橡胶、凡士林、橡皮泥、高级脱脂棉、酒精胶、乳胶、刮泥刀、压光抹、勾抹、铁塑刀、拍泥板、木槌、雕塑台整容器械骨钻、钢丝钳、骨钳、颅锤、颅凿、骨锯、止血钳、手术刀片、手术刀柄、手术镊、手术剪、持针器、组织钳、缝合针第四节殡仪场所消毒技术规范我公司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消毒将依据《殡仪场所消毒技术规范》(MZ/T103—2017)的标准执行。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殡仪场所消毒的管理要求、卫生要求,消毒方法和选择原则,遗体消毒、各区域消毒要求与方法以及职业卫生防护。2.本标准适用于殡仪场所消毒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1.GB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2.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GB/T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4.GB/T18204.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5.GB19053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6.GB/T23287—2009殡葬术语7.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三、术语和定义GB/T23287—2009、WS/T367—2012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殡仪场所提供遗体接运、储存、防腐整容、悼念、处置以及办理相关事务等服务的场所。示例:殡仪馆、火葬场、殡葬服务中心等。(二)污染区被遗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示例:殡仪车、停尸间、遗体冷藏间、遗体防腐整容室等。(三)半污染区可能会被遗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示例:告别厅、悼念厅、火化间等可能被污染的场所。(四)清洁区未被遗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示例:业务厅、殡葬用品销售厅等。(五)殡仪车接运遗体的车辆。注:改写自GB/T23287-2009的定义7.28。(六)遗体冷藏间低温保存遗体的房间。(七)高水平消毒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注:改写自WS/T367-2012的定义3.17。(八)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的消毒处理。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注:改写自WS/T367-2012的定义3.18。(九)低水平消毒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处理。达到低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和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等),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化学方法。注:改写自WS/T367-2012的定义3.19。四、管理要求1.殡葬服务机构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消毒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消毒操作程序,并监督落实。2.殡葬服务机构应加强对殡仪人员尤其是防腐整容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和技能指导。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遗体的清洗与消毒、根据消毒对象正确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防腐整容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污染区域消毒、污染严重的器械工具消毒、个人卫生防护等。3.殡葬服务机构应使用通过安全性评价并备案的消毒产品;应配备有效足量的消毒卫生设施、用品和个人防护用品;遗体防腐整容室宜配制独立的空调系统,废水宜安装污水消毒装置,应为员工提供非接触式的洗手和干手设施;应保证遗体防腐整容室设施、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4.殡仪场所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各区域的消毒要求、方法,熟悉消毒产品性能、设施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做好消毒记录。5.殡仪场所应加强对消毒、人员防护、污染废弃物处理的工作指导与监督,应定期请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本单位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以保证殡仪场所内设施、设备、人员、消毒卫生和废弃物处理等处于监管状态。五、卫生要求1.殡仪场所空气菌落总数要求,其中告别厅、悼念厅、业务室等场所的空气菌落总数安全限值参考GB9664-1996中关于酒吧、茶座、咖啡厅的规定,应≤2500CFU/m3;停尸间、遗体冷藏间、火化间、防腐整容室等遗体处置用房及殡仪车内的空气菌落总数安全限值符合GB19053中的规定,应≤2000CFU/m3。监测检验方法分别按照GB19053、GB/T18204.3-2013规定的方法执行。2.遗体防腐整容器械及其他污染物体表面(消毒后)菌落总数应≤200CFU/件,不得检出空气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监测检验方法按照GB/T18204.4-2013、GB15982-2012规定的方法执行。六、消毒方法和选择原则(一)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应遵照附录A的规定,对使用产品应查验相关证件。(二)选择原则1.选择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等管理规定,并按照批准或规定的范围和方法使用,选择消毒剂时要保护被消毒物品不受或少受损害。2.宜选择安全、有效、环保性好、性价比高的消毒产品。3.应根据区域选择消毒方法:(1)污染区域内的空气、物品,宜采用中、高水平消毒方法;(2)半污染区域内的空气、物品,宜采用中、低水平消毒方法;(3)清洁区域内宜做清洁处理。必要时,可采用中、低水平消毒方法。4.应根据物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1)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照射;多孔材料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2)对金属材质的物品,宜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若使用对金属有腐蚀性的消毒剂应及时清洗或擦拭。七、遗体消毒(一)遗体的分类和标识1.应对所有遗体的死因进行辨明并附有适当标识。2.按照遗体携带的传染性病原体的危害程度将遗体分为Ⅰ类遗体、Ⅱ类遗体和Ⅲ类遗体,具体分类见附录B。3.Ⅰ类遗体需于尸体、尸袋、尸布单上附有红色标识,并附上“感染危险”字样。4.Ⅱ类遗体需于尸体、尸袋、尸布单上附有橙色标识,并附上“小心感染”字样。5.Ⅲ类遗体宜于尸体、尸袋、尸布单上附有绿色标识。(二)遗体消毒1.Ⅰ类遗体消毒Ⅰ类遗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的相关规定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立即火化。若短暂停留,应采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朊病毒遗体采用40g/L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处理。2.Ⅱ类遗体消毒Ⅱ类遗体应采用中效以上消毒剂消毒处理。应按表1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后用浸有表1规定的消毒液的被单包裹遗体后装入不透水的尸袋内,密封就近火化。表1Ⅱ类遗体消毒方法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备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30min~60min选用擦拭或喷洒的方法过氧乙酸2000mg/L~4000mg/L15min~30min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产品说明书按产品说明书按产品说明书选择方法3.Ⅲ类遗体消毒Ⅲ类遗体清洁消毒,宜先使用流水对遗体进行清洗清洁,后用表2的方法进行消毒。表2Ⅲ类遗体消毒推荐使用方法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备注酒精75%5min~15min选用擦拭或喷雾的方法过氧乙酸2000mg/L5min~10min二氧化氯100mg/L~250mg/L5min~10min酸性氧化电位水有效氯含量50mg/L~70mg/L5min~10min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产品说明书按产品说明书按产品说明书选择方法八、污染区消毒(一)基本要求1.应加强对污染区域内消毒,定期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对污染区域内空气进行消毒。2.工作台面、地面、水龙头、冷冻柜、冷藏棺、推尸车等物体表面应在当天遗体处理完毕时对其进行消毒。3.重复使用的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被遗体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4.污染的物体表面一般应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遗体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5.污染区域内清洁用品(如拖把、抹布等)应仅限于本区域使用。6.有传染病遗体出现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消毒。7.遗体防腐整容处理中产生的废水及液体污染物应使用可靠的方式消毒净化处理。8.被遗体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宜分类收集,可消毒后统一处置。(二)遗体防腐整容室、停尸间、冷藏间等区域空气消毒1.通风换气,每天打开门窗2次,每次1h。适于空气轻度污染、无传染病遗体存在的情况。2.空气污染严重时宜采用表3推荐的消毒方法。表3污染区域内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方法浓度作用时间备注紫外线1.5W/m360min~90min每天紫外线照射1次,具体操作按A.1的相关内容处理。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具体操作要求按A.3处理。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机0.28mg/m3~2mg/m3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具体操作要求按A.4处理。过氧化氢喷雾消毒3000mg/L60min关闭门窗,按20mL/m3~30mL/m3使用量,具体操作按照A.9.2处理。过氧乙酸喷雾消毒5000mg/L60min关闭门窗,按20mL/m3~30mL/m3使用量,具体操作按照A.9.1处理。其他合法、有效的空气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三)殡仪车的空气消毒1.殡仪车内宜安装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采用气体二氧化氯或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关闭殡仪车门、窗,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60min,具体操作要求按照A.2、A.4或A.9.2处理。2.其他合法、有效的空气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四)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每天2次用清洁的湿拖把拖地,保持地面清洁。地面消毒应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湿拖把拖地,使用含氯消毒液需作用30min,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需作用3min以上;或使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五)污染物体表面的清洗与消毒受污染的物体表面主要包含遗体防腐整容台、推尸车、冷藏棺把手、水龙头、门把手、防腐整容工具及器具。1.遗体防腐整容台清洗遗体防腐整容台应先使用流水清洗干净,有大量遗体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先用可吸附材料将污染物吸附干净,再进行冲洗。2.消毒(1)各类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可按照表4的方法处理。表4污染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消毒对象消毒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备注防腐整容台面紫外线照射1.5W/m360min~90min按A.1处理过氧化氢喷雾(汽雾)消毒30000mg/L60min按A.9.2处理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0处理复方季铵盐类1000mg/L~20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4处理二溴海因500mg/L~1000mg/L10min~30min擦拭消毒,按A.15处理推尸车、冷藏棺把手、冰棺、水龙头、门把手等含氯消毒剂5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0处理复方季铵盐类消毒液1000mg/L~2000mg/L15min~20min擦拭消毒,按A.14处理二溴海因250mg/L~500mg/L10min~30min擦拭消毒,按A.15处理防腐整容工具、器械戊二醛2%20min~45min浸泡消毒,按A.8.1处理。邻苯二甲醛5500mg/L5min~12min浸泡消毒,按A.8.2处理。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30min~60min擦拭消毒,按A.10处理二溴海因500mg/L~1000mg/L10min~30min擦拭消毒,按A.15处理(2)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六)废弃物的处理1.将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内,处理遗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防腐整容过程中产生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刀片等废弃物应分类放入专门利器收集盒中。2.能够焚烧的废弃物集中收集后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采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1000mg/L~2000mg/L二氧化氯或5000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喷洒或浸泡30min消毒。3.遗体的分泌物、排泄物、胸腹水、血液等液体污染物,宜使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消毒,作用30min~60min;或宜使用其他有效的消毒液消毒,按产品说明书操作。九、半污染区的消毒(一)基本要求1.半污染区域内应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无异味,地面及物品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2.半污染区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方法;如选择化学消毒方法,宜选用对环境友好的消毒剂。(二)半污染区空气消毒1.通风换气,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次,每次1h。2.遗体告别厅与悼念厅的消毒宜选用人在的环境中除菌效果较好的空气消毒机,如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等离子空气消毒机等,具体操作遵循A.2、A.5。3.针对细颗粒物较多的火化间,消毒的同时兼顾颗粒物的去除,宜选用除尘效果较好的空气消毒净化器,如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组合式),具体操作遵循A.6。4.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三)半污染区内物体表面的消毒半污染区内物体表面(地面、台面、门把手等)应每天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卫生。当受到遗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可采用1000mg/L过氧乙酸、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作用30min;非金属物体表面可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擦拭或喷洒,作用3min以上;也可采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产品说明书操作。十、清洁区的清洁与消毒(一)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必要时,采用中低水平消毒。(二)清洁区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清洁区物体表面(地面、台面、桌椅、门等),应每天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卫生。必要时可采用1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或喷洒;非金属物体表面可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擦拭或喷洒,作用3min以上;也可采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产品说明书操作。十一、清洁用品的消毒1.污染区用的拖把和抹布等使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或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至少3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或采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2.半污染区用的拖把和抹布在擦拭污染物之后,用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或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至少3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或采用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3.清洁区用的拖把和抹布使用之后,清洗干净,晾干暴晒后备用。十二、职业卫生防护1.殡仪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遗体处理过程中应预防发生职业暴露,应穿着防护服,包括袍、围裙、手套及靴,所有伤口均应以防水胶布或敷料包妥。2.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不直接用手清洗,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3.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液体化学消毒时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损伤。4.在除去保护服及手套后,应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清洁可用肥皂或皂液按六步洗手法的方法洗手;消毒可采用醇类、含碘类、氯己定、季铵盐类、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其他合法、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具体按A.11、A.12、A.13、A.14的相关内容处理。附录A消毒方法一、紫外线消毒(一)适用性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二)使用方法1.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60min~90min。2.消毒物体表面时,宜将紫外线灯悬吊在离台面上方1m处,消毒物品放在台面上。照射时间60min左右,消毒有效区的范围为灯管周围1.5m~2m处。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在距离1m处不得低于70μW/cm2。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三)注意事项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2.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3.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4.采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加大照射剂量。5.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6.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7.紫外线灯达到使用限值后,及时更换。二、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一)适用性可在有人的动态环境下进行持续的空气净化与消毒。(二)使用方法按说明书安装和使用。根据消毒场所的大小和产品的规格确定数量。(三)注意事项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的臭氧浓度应≤0.02mg/m3。2.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工作环境周边紫外线泄漏量应≤0.2μW/cm2。3.其余注意事项参见产品说明书。三、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一)适用性适用于密闭空间内、无人的环境下,空气及光滑物体表面的消毒。(二)使用方法应遵循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生产厂家的操作使用说明书,根据消毒灭菌空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程序。(三)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参考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说明书。四、气体二氧化氯消毒机(一)适用性当浓度为0.15mg/m3~0.28mg/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