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22年北京中考真题生物试卷汇编:实验探究题_第1页
2018年-2022年北京中考真题生物试卷汇编:实验探究题_第2页
2018年-2022年北京中考真题生物试卷汇编:实验探究题_第3页
2018年-2022年北京中考真题生物试卷汇编:实验探究题_第4页
2018年-2022年北京中考真题生物试卷汇编:实验探究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18-2022北京中考真题生物汇编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某些蚊子能传播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叮咬人类的伊蚊为材料开展相关研究。(1)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2)为探究伊蚊如何区别人和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图1所示装置开展实验。几分钟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科研人员的假设是_______。(3)科研人员测定出人和动物的气味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据图推测,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_______两种气味分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研究上述两种气味分子对伊蚊的吸引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图3所示的三组实验。①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②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_____________。③多次重复实验发现,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一条科学防蚊的对策:_____________。2.(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丙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3.(2019·北京海淀·中考真题)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可以连续开花(花期较长)的月季新品种,生物小组进行系到实验。(1)同学以单季花月季(花期较短)为亲代进行杂交,获得子代种子若干,月季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_______。②比较______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需要增设第4组实验。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______。④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a.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均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且湿度条件更为重要b.在低温条件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打破种子休眠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2)同学们将已萌发的种子培育至开花,观察植株花期长短的性状,结果如下:单季花和连续开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结果可知,连续开花为_____性状。花期长短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_。(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______。4.(2018·北京·中考真题)向日葵是双子叶植物,其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1)由于果皮较厚,向日葵的种子自然萌发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中常用浸种方法提高发芽率。为探究浸种的最适条件,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可知,浸种的最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向日葵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通过__________作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3)幼苗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____________从土壤中吸收。(4)向日葵的花完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_____________。(5)向日葵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这是由于____________作用合成的糖类在细胞内转化为脂肪。5.(2018·北京·中考真题)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__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____作用。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参考答案1.(1)传播途径(2)伊蚊通过气味区分人和动物(3)

c

人的气味中a和c气体的相对含量高于动物的气味(4)

对照

伊蚊在ABC三个区的主要分布区域

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体(5)多洗澡,减少气味的散出;用a和c气体引诱伊蚊并杀灭【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播途径。(2)观察图1装置可以发现,该装置可以使伊蚊选择人的气味和动物的气味。推测科研人员的假设是:伊蚊是依靠气味来区分人和动物。通入气味后,发现伊蚊全部趋向人的气味一侧。证明伊蚊是依靠气味来区分人和动物的。(3)伊蚊是依靠气味来区分人和动物,且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主要气味分子a、b、c和d的含量如图2所示,人的气味中a和c气体的相对含量高于动物。则人的气味中吸引伊蚊的是a和c两种气味分子。(4)图3可知,A组通入空气,B组通入人的气味。A组和B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人的气味。本实验中A、B组的作用是对照。由实验装置可知,通入气味后,3区的气体最浓,其次是2区,最后是1区,伊蚊会根据喜好而可能主要分布在1区、2区或3区。所以本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伊蚊的分布。若A组伊蚊飞一会儿就随机停在1、2或3的某个区;B组伊蚊都兴奋地飞到3区;C组伊蚊的表现与B组相同。则证明伊蚊喜欢人的气味,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体。(5)根据实验结果:伊蚊靠气味区分人和动物。且喜欢人的气味中的a和c气体。个人勤洗澡可以减轻身体的气味,减少对伊蚊的吸引。也可以利用a和c气体引诱并杀灭伊蚊。2.

微塑料A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消化和吸收

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降低

数量多、排列整齐

c【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面积大。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有毒的微塑料A能够使小肠绒毛损伤,小肠绒毛损伤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大便异常等症状。【详解】(1)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不同条件就是单一变量。本探究实验操作中,甲、乙、丙三组的饲喂方式不同,乙、丙组作为实验组,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微塑料A,甲组作为对照组,饲料中不含微塑料A,因此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一般来说,在探究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因此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饲喂27天。乙、丙组作为实验组,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微塑料A,其它条件相同。(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组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饲喂27天后,发现小鼠的小肠绒毛数量少,排列散乱,体重增长值为1.84g/只;丙组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饲喂27天后,发现小鼠小肠绒毛基本消失,体重呈负增长。由此可见乙组体重稍微增长,而丙组体重增长值为负值,体重降低。说明微塑料A的含量越大,对小肠绒毛的损伤越严重,从而对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损伤越严重。(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数量多,排列整齐的状态,并且小鼠体重显著增长,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a.塑料制品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被人们称为“白色垃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可是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又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塑料制品,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找到了很多的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如布袋、竹篮等,塑料制品替代品的推广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能够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符合环保理念,b不符合题意。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增加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故c符合题意。d.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这种微生物能够把微塑料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理解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单一变量原则及对照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4℃

2组和3组

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

C

隐性

aa

通过扦插这种营养繁殖的方法【分析】本题是科学探究题。科学探究要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由三组实验可以得出:第1和第2组的变量是温度;第2组和第3组的变量为是否与湿沙混合。另外此题还要结合生物的生殖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分析解答。【详解】(1)①第1和第2组的变量是温度,比较第1、2组实验结果,常温处理种子萌发率为0,4℃冷藏处理种子萌发率是19%,说明打破种子休眠的温度为4℃。②比较第2组和第3组两组实验结果,第2组和第3组的变量为是否与湿沙混合,不与湿沙混合的萌发率是19%,与湿沙混合的萌发率是42%,说明湿沙也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③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那么温度应是常温,保证探究的只是湿沙条件,因此设置第4组实验的预处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60天。与第1组形成对照。④第4组探究的只是湿沙条件,若第4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说明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还必须在低温条件下。因此得出的结论是C低温可以打破休眠,湿度可以促进该效果,但仅有湿度不能打破休眠。(2)亲代都是单季花,子代出现连续开花,子代连续开花表现出的为隐性性状,单季花是显性性状。控制花期长短性状的基因是A和a,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连续开花是隐性性状,因此连续开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3)若要在短期内,大量获得连续开花月季植株,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扦插这种营养繁殖的方法。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繁殖速度快,能够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等优点。【点睛】此题要求掌握的时:理解探究实验中的变量,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无性生殖的运用。4.

35℃浸种4小时

呼吸

果实

光合【分析】分析图中信息,据此回答问题。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其公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植物通过根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详解】(1)据图可见:向日葵的浸种最适宜条件是35℃浸种4小时。(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幼苗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4)受精完成后,只有子房部分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珠被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5)叶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