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要点及计划免疫(儿科护理课件)_第1页
儿童保健要点及计划免疫(儿科护理课件)_第2页
儿童保健要点及计划免疫(儿科护理课件)_第3页
儿童保健要点及计划免疫(儿科护理课件)_第4页
儿童保健要点及计划免疫(儿科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知识拓展

知识链接:青春期

此期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在性激素作用下,生殖系统的发育渐趋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到青春末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该期以成熟的认知能力、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为显著特征。

一、胎儿期

1、保健重点:孕妇的保健2、要点: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二、新生儿期

1、保健重点: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生后1周内。2、要点:

(1)出生时护理(2)新生儿居家保健(3)新生儿疾病筛查

(4)新生儿家庭访视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三、婴儿期

1、保健重点: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期,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及预防感染。2、要点:

(1)合理喂养(2)日常护理(3)早期教育

(4)预防疾病及意外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四、幼儿期

1、保健重点: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2、要点: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五、学龄前期

1、保健重点:智能发育迅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2、要点: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六、学龄期

1、保健重点: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脑发育基本完成,是科学文化教育重要时期。2、要点:

(1)日常护理(2)体格锻炼(3)预防疾病及意外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七、青春期

1、保健重点:是性格、体质、心理、智力、发育和发展的关键期。2、要点:

(1)供给充足的营养(2)培养良好的习惯(3)加强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教育

(4)预防疾病及意外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要点

1、儿童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A.幼儿期B.新生儿期C.学龄期D.学龄前期E.婴儿期

目标检测

2、青春期的特点为()

A.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稳定

B.意外伤害发生率高

C.神经系统发育成熟

D.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E.心理行为障碍少见

目标检测本课小结:计划免疫知识拓展

知识链接:免疫程序

2008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扩大免疫规划,要求0-6岁以内儿童必须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二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腮风疫苗,乙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

一、计划免疫的概念

1、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而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2、目的: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

二、免疫方式与常用制剂

(一)主动免疫:

1、定义: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

2、特点:需经一定期限才产生抗体,可持续1~5年。

3、常用制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计划免疫

二、免疫方式与常用制剂

(二)被动免疫:

1、定义:指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接触传染源后,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2、特点:免疫持续时间短暂(约3周),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

3、常用制剂:特异性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等。计划免疫

三、免疫程序

1、基础免疫:1岁内儿童需完成的基础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

2、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或家长意愿接种的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肺炎疫苗等。。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四、预防接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1、准备:接种环境及心理准备。2、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禁忌证急性传染病、严重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过敏史、发热等。计划免疫

四、预防接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2、注意事项:(2)严格执行免疫程序(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用2%碘酊及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皮肤。接种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剩余药液放置不能超过2h,剩余活菌苗应烧毁。计划免疫

五、预防接种的反应与处理计划免疫

1、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年龄为(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E.7岁目标检测

2、不属于1岁以内婴儿计划免疫的为()

A.脊髓灰质炎疫苗

B.肺炎链球菌疫苗

C.麻疹疫苗

D.百日咳疫苗

E.乙肝疫苗目标检测本课小结:小儿年龄分期知识拓展

知识链接:婴儿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是指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在一岁以内的死亡人数。婴儿死亡率是反

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居民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是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应被人为割裂认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等确实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1、定义: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前约40周(280天)2、特点:此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完全依赖母体小儿年龄分期第七周,手指及足趾出现了眼睛清晰可见,所有的器官已经初具原型了。小儿年龄分期

二、新生儿期

1、定义:从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七天又称围生期)。2、特点:

(1)要适应环境,独立生存

(2)各系统器官功能不成熟

(3)发病率,死亡率高小儿年龄分期

三、婴儿期

1、定义:从出生至满一周岁,又称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2、特点:

(1)迎来了小儿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

(2)营养需求高

(3)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在逐渐减少,而

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感染小儿年龄分期

四、幼儿期

1、定义:

从一周岁至三周岁2、特点:(1)与成人外界环境接触增多,语言动作及心理方面发育有明显进步

(2)儿童从学步到会跑开始独立行动

(3)智能发育有了较大提高

(4)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但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

(5)与外界接触增多,但机体免疫功能仍较差,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小儿年龄分期

五、学龄前期

1、定义:从三周岁至入小学前(6~7岁)2、特点:

(1)体格发育呈稳步增长状态

(2)智能发育逐步趋向完整

(3)好奇多问,求知欲强,有较大的可塑性

(4)免疫功能逐渐增强,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减低

(5)变态反应性疾患,如风湿热,肾炎等开始增加小儿年龄分期

六、学龄期

1、定义:从6~7岁至青春期前

2、特点:

(1)小儿体格发育平稳增长,到本期结束前,除生殖系统外,其他系统器官均达到成人水平

(2)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增长

(3)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较前较低,而近视、龋齿、结膜炎和蛔虫病的发病率增高

小儿年龄分期

七、青春期

1、定义: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相当于中学阶段)2、特点:

(1)小儿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

(2)此阶段是过渡的时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

(3)易受社会周围环境的影响,显示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心理、行为、精神方面不稳定

小儿年龄分期

1、新生儿期是指(

A.脐带结扎至未满28天

B.28周胎龄至生后7天

C.出生到未满30天

D.生后7天内

E.生后1个月内目标检测

2、婴儿期是指()

A.出生至未满2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