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质点动力学A(完全版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7/1B/wKhkGGYq4uyAep0oAAIjTzT_ik8806.jpg)
![第2章质点动力学A(完全版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7/1B/wKhkGGYq4uyAep0oAAIjTzT_ik88062.jpg)
![第2章质点动力学A(完全版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7/1B/wKhkGGYq4uyAep0oAAIjTzT_ik88063.jpg)
![第2章质点动力学A(完全版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7/1B/wKhkGGYq4uyAep0oAAIjTzT_ik88064.jpg)
![第2章质点动力学A(完全版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7/1B/wKhkGGYq4uyAep0oAAIjTzT_ik880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2章质点动力学A(完全版3)第2章
质点运动定律Dynamicsofaparticle内容提要力的三个效应瞬时、时间累积、空间累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1
引言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用位置矢量和速度描述为什么物体运动状态会改变呢?大量的力学试验证明,是其他物体的作用。我们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力。即一个物体
物体是运动的。对于运动物体,我们可以用位置矢量、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加速度来说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受到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的作用,就会转变其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2
牛顿通过对各式各样的机械运动进行讨论,抓住了惯性、加速度和作用力这三者的关系,以定理的形式总结出了机械运动的普遍规律,人们称之为牛顿三大定律。
2.1力的瞬时效应牛顿定律一.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肯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
外力迫使它转变运动状态为止。3
对牛顿第肯定律的理解:牛顿第肯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是使物体转变其运动状态,或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的一种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
dpd(m)Fdtdt合外力4
d(m)ddmFmdtdtdt假如物体的质量不随时间而变,那么第二定律可以写成dFmmadt牛顿第二定律是:瞬时关系;矢量等式。
F*ma*Fymay
Fzmaz5
Fma自然坐标系中的份量式:
m
Fnmanm
2
dFmamdt
n
式中,Fn、F分别代表物体所受的沿轨道法向和切向方向的合外力。6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贯线上。为什么三大定律完全可以讨论物体的运动?
二.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低速、宏观、实物。惯性系。
三.相互作用力(1)弹簧的弹性力f=k*k弹簧的倔强系数;*弹簧的伸长量。7
假如写成矢量形式:
fk*i
弹簧假如受到压缩,弹簧的弹力与压缩方向相反;弹簧假如受到拉长,弹簧的弹力与伸长方向相反;留意: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性力。其本质都是分子之间的电磁力。(2)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当两物体间涌现相对滑动时,此时产生一对阻挡相对
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恒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k=kN式中,k为滑动摩擦系数,其数值由两接触物体的材料性质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断。2静摩擦力两接触物
体间虽未发生相对运动,但存在着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产生静摩擦力。静摩擦力fs是个变力:0fssN(最大静摩擦力)式中,s为静摩擦系数。对于同样的两个物体,ks。静摩擦力fs是个变力?
fsF外0
fs恒与外力F外等值反向。9
(3)万有引力
方向:
m1m2大小:FGr2m1受力与r同向,m2受力与r反向
m1m2FG3rr
(4)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Gmg
方向:竖直向下。10
(5)流体阻力当固体物穿过流体(液体、气体)运动时,流体
固有粘滞性会对固体运动产生阻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大小:当物体的速度不大时,F=b
当物体的速度较大时,F=c2(速度小于声速)当物体的速度较大时,F3(速度接近声速)11
四.牛顿定律的应用方法一、质点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dr(t)方法:由已知运动方程rr(t),dtd(t)得力。aFmadt2、已知受力及初始条件(初位置、初速度),求运动方法:Fmaad(t)(t)adadtdtdr(t)drdtrr(t)12dt1、已知运动,求力
二、质点动力学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隔离体法+正交分解
当问题涉及几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物体时,必须把每个物体从总体中分别出来,分别加以讨论,这种分析的方法叫做隔离体法,它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的分析方法。而物体间的联系用力来表示。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写出牛顿第二定律沿各个坐标轴方向(即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式,最末联列求解这些方程。质点动力学核心:受力分析13
例题2-1如图2-1所示,在质量为M、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要使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水平推力F应为多大?(设斜面与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视)解:对m:
*:Nsin=may:Ncos=mgN
解得a=g.tg(M+m):
mFMmg图2-1
y*
F=(M+m)a=(M+m)g.tg
m
Fsm
amg
N
争论(1):在上图中,要物体m不下滑,斜面的加速度a至少应为多少?(设斜面与物体m间的摩擦系数为)。物体m受三个力作用:N,mg,Fs=N。水平:N=ma竖直:N=mg解得a=g/。问题:假设a,N,使Nmg,m是否会上升呢?15
FsmRmgmN
争论(2):在上面的图中,要物体m不下滑,圆筒的角速度至少应为多少?(设圆筒与物体m间的摩擦系数为)。图中物体m受三个力作用:N,mg,Fs=N。水平:N=mR2竖直:N=mgg解得R16
例题2-2一条轻绳跨过摩擦可被忽视的轻滑轮,绳的一端挂有质量为m1的物
体,绳的另一端穿过一质量为m2的有一小孔的柱体,求当柱相对于绳以恒定的加速度ao沿绳向下滑动时,物体和柱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各是多少?柱与绳间的摩擦力多大?解在图2-2中,已经画出了各物体的受力状况,并规定(o*轴)向上为各量的正方向。*T
T
om1a1m2aoa2m1m2m1g图2-2
m1:T-m1g=-m1a1m2:T-m2g=m2a2T即为摩擦力17
m2g
m1:T-m1g=-m1a1m2:T-m2g=m2a2a柱对地=a柱对绳+a绳对地即:a2=-a0+a1解得*T
T
(m1m2)gm2a0a1,m1m2(m1m2)gm1a0a2m1m2
om1a1m2aoa2
m1
m2
m1g图2-2
m2g
(2ga0)m1m2Tm1m218
例题2-3一人在平地上拉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匀速地前进,木箱与地面的摩擦系数=0.6,肩上绳的支持点距地面高度h=1.5m,问绳长L为多长时最省力?解先找出力与某个变量()的关系,再求极值。水平方向:Fcos-fs=ma=0(匀速)竖直方向:Fsin+N-mg=0,fs=N解得:mgFcossinLNF有极值的须要条件是:FmdFfktg0dmg图2-3L=h/sin=2.92m时,最省力。19
h
例题2-4设一物体m在离地面上空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处由静止向地面落下,计算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和地球的自转)。mMmM解FG2地面:G2mgRr2dgR2mgRd2Fmam2dtrrdtm2drdgRdddr2()adtdrrdtdrdt
drdgR202Rr2
R
R20
gR
下面争论利用自然坐标系解题的方法。例题2-5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复破损合同范本
- 个人抵押汽车合同范本
- 兰州房产合同范本
- 医院狂犬疫苗采购合同范本
- 《植物学细胞》课件
- 农机采购制作合同范例
- 弹簧防腐蚀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农村道路安保维修合同范本
- 儿童游乐加盟合同范本
- 全屋定制合同销售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铝市场需求规模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闽教版(2020)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人工智能在身边》说课稿及反思
- 正面上手发球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上海宝冶集团限公司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人教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课件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统计分析表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永磁直流(汽车)电机计算程序
- 中学学校2024-2025学年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 小班期末家长会-双向奔赴 共育花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