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教案)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1页
(名师原创教案)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2页
(名师原创教案)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重点:化学实验的观察及描述方法。难点:学会描述化学实验现象。预习赠送的小册子。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古代的炼丹炉常用来研制长生不老药,虽然现在我们觉得不可能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二、合作探究【展示】两支蜡烛,一支完整的,一支燃烧后剩下的一小段。【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追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延伸问题】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为什么会变短呢?烧掉的那一段蜡烛就这样无故的消失,还是变成了其他物质呢?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寻找这个答案。指导学生检查桌上的用品是否齐全,仪器有无损坏。(巡视,各小组学生检查用品)点燃蜡烛前教师引导每组学生观察分发给各个小组的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闻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看其是否沉入水底。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小结】燃烧前蜡烛是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点燃蜡烛中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学生观察燃烧过程,记录燃烧现象。(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放入火焰中,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前后的情况。(2)取一只干冷的玻璃杯(或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杯壁出现的现象;取下玻璃杯(或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现象】(1)蜡烛熔化并发光发热,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与火焰的外焰处接触最先炭化变黑。(2)玻璃杯(或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小结】(1)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蜡烛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2)火柴梗与火焰的外焰处接触最先炭化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3)干冷玻璃杯(或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4)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后【现象】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小结】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实验结论】石蜡点燃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讨论】学生讨论,信息反馈,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填写实验报告。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略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着时发黄光,放热,有黑烟产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平放入火柴梗后,与外焰接触的火柴梗最先炭化,内焰次之,焰心几乎无明显变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产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材料拓展】石蕊溶液的发现1645年一天的早晨,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来到书房,放在那里的一篮深紫色的紫罗兰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拿起一束,边闻着花香边向实验室走去。走进实验室后他顺手把紫罗兰放在了桌子上,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助手威廉不小心把酸液溅到了花瓣上。“真可惜”,波义耳一边说,一边把紫罗兰浸入一只盛满清水的烧杯里,洗去花瓣上的酸液。过了一会儿,波义耳从烧杯里取花时,发现紫罗兰竟变成了“红罗兰”!花儿为什么变红了呢?波义耳感到非常奇怪:他又用其他酸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证实凡是酸都能使紫色的紫罗兰变红。他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这太妙了,要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酸,只要用紫罗兰试一下就行了!”波义耳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发现,用酒精和水处理大多数植物的浸出液都有遇酸或碱改变颜色的性质。其中,最明显的是一种地衣类植物的浸出液,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这就是人们使用至今的石蕊溶液。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完成课件中随堂练习。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思考和探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分析实验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比较深刻的内涵。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敢于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就越好;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