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解说词范文_第1页
电视解说词范文_第2页
电视解说词范文_第3页
电视解说词范文_第4页
电视解说词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电视解说词范文

电视解说词写作技巧谈

解说词是一种口头文学,依靠文字对事物、大事或人物的描述、叙说,通过词语的渲染来影响受众。电视解说词是一种重要的电视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它发挥有声语言的独特优势,对电视节目中风光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否驾驭把握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技巧,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的优劣成败。

一、明确定位,取长补短是发挥电视解说词优势的前提

严格说来,电视解说词的创作并不完全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更精确     和科学的说法应当是一种“处理和支配”。“电视是多种艺术元素和表现技巧的集合体,就语言特性来说,电视解说词永久不是独立的艺术,它的生命与画面、音响等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复合语言。”(1)在这种复合语言中,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解说词虽然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但肯定要立足于观众的视觉感受,它是对画面因素的扩充、延长、概括与升华。观众可以通过解说词把画面感觉同听觉感受相连接,对不断发生变化的画面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充分领会画面之间的规律关系,并通过这种引导,使观众顺当进入特定的画面情境和氛围之中,体会电视编辑的主题内涵。

纪录片《北京有群新桥人》的结尾部分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又是一个空气清爽的早晨。赶早市的新桥人又上路了。这是一条担心份的山里人追逐时代节奏的路,一条将贫困封闭的山乡与富有文明的都市从今接轨的路,一条布满阳光的路。无论今后这些新桥人留在北京也好,回家乡开拓新天地也好,也无论今后中国市场经济的风云如何变幻,信任我们这些新桥人,永久会是黎明即起的赶早市的人。”这段解说词中,实际上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引导观众看画面——新桥人究竟干什么引发了记者如此的感慨?二是吸引观众看画面——这毕竟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同时将勇于走出封闭山区、站在市场经济前沿大胆实践的新桥人比作“永久是黎明即起的赶早市的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思索。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息息相连,相互衬托。解说词与画面不仅要“形合”,更要“神合”,使之成为水乳交融的内在统一体。实践证明,好的解说词可以进一步开拓电视画面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推动电视画面的视觉内涵更深刻地阐发出来。

同期声是指现场采访时被采访者所说的话,也包括被采访者和记者之间的现场沟通。经过细心选择的同期声往往具有肯定的主观意图,表达一种特定的意义。例如在一些反映红军长征的电视片中,由一些老红军叙述当时长征的经过,由于他们本人是历史的参加者和见证人,又因为他们叙述亲身经受的事情,这种叙述本身就是活的历史,更简单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所以,借助同期声的表达是解说词构思必需要考虑的语言因素。

解说词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字,它的作用是在同画面语言、音乐语言与音响语言的结合中体现的。没有画面不能称其为电视新闻,没有同期声不能完整地再现新闻大事,没有解说词无法明确地表述记者的主观意图。正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才给予了电视片以灵魂。

二、深化采访、选定主题是写好电视解说词的关键

解说词是解说客观事物的,而客观事物是简单多变的,只有认真观看,深化讨论,才能将其照实地反映出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期的深化采访对后期解说词的写作特别重要,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只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就不行能写出让观众信服的解说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总裁弗莱德?法兰德雷说:“在你对事情有所了解之前,甚至在你发觉状况之前,就开头预备你的案头工作。”一些编辑、记者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现场采访时对事实材料的收集浮光掠影,以至于后期撰写解说词时感到“难产”,干巴巴连成篇都难,更何谈在更深一个层面上反映生活呢?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一篇好的解说词应当包含富有启迪意义的、深刻的主题思想。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一部作品的存在本身并不能独立产生意义,其意义的实现需要受众通过阅读和观赏使之详细化,最终实现作品的价值。(2)电视解说词的撰写就应当依据主题的需要,在深化采访的基础上为观众供应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从而激发观众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实现观众观赏中的再创作。

三、以人为本、情真意浓是电视解说词的生命力所在

解说词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敏捷,可用平实的语言,也可用文学的语言;可用散文形式,也可用韵文形式。很多被采访对象和单位都盼望能通过一种片子,对他们的生存状态及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反映他们的生命价值和沸腾的生活,进而树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独特的文化形象。只有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发生感情上的共鸣,对想说明的事物感情真挚、关怀专注,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力作,深深的打动观众的心灵,也才更符合新闻“三贴近”的要求。如体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讨论院进展业绩的记录片《神箭壮歌》中曾这样描述:“那一时刻,再顽强的铮铮铁汉,也会泪眼迷离。有多少人在那一时刻醉倒在西昌,醉倒在酒泉,醉倒在祖国大地上,就像醉倒在母亲的怀中??当他们把群山大海般的难题化做排山倒海般的放射,许多人已经被岁月染白了双鬓,带走了年华,但时间却从未带走航天人的向往与抱负??”作为观众,此时此刻,我们仿佛观察了一些老航天人的潸然泪下,也仿佛体会到了奋进者的胜利和喜悦。

解说词的写作技巧包涵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一篇好的解说词应当节奏鲜亮、感情饱满、文辞美丽,这样才能增加自身的内蕴和张力,把握住全片的精、气、神。在电视片《让历史告知将来》中有一段表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胜利时的解说词是这样写的:“从前黄河戈壁中的困难和沉重,奋斗和欢快,此时此刻化作了一种激情。他们有理由欢呼蹦跳,他们有理由拥抱流泪。那冲上云霄,使世界重新估量我们民族的巨大的蘑菇云,包含着多少骄傲和力气啊!”这激扬的文字让我们感到一种酷热的诗情,当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腾起的时候,胸中抑制不住的激情也在奔涌而出,这种诗化的语言产生了剧烈的感染力,解说词也获得了独特的力气和血气。

四、融会贯穿、把握辞采能够提高电视解说词的表达效果

运用修辞在电视解说词中可以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对于信息沟通中的施受双方而言,它可以关心施者更好地表达自己,也可以关心受者更全面地接受信息。解说词的创作主要运用了比方、排比、对偶、反复等手法。

1、比方。比方是利用人们常见的、熟识的和简单理解的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和渲染,把事物表现得更鲜亮、更通俗易懂。例如,《从宜宾到重庆》中,对重庆的房屋建筑是这样描述的,“假如把楼房比作竹笋的话,那么这些鲜嫩的竹笋已在层层梯田上,东一排西一排地长了出来。相比之下,那些用竹片做的旧房,就像是落在竹笋边上的竹叶。在这层层梯田上,落叶早晚会被竹叶所代替??”这些比方方法,不仅通俗地说明白重庆房屋建筑的变迁,而且揭示了哲理,浅显地说明白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使表现对象更加详细生动、形象感人,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2、排比。3个或3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全都的词组或句子接连写出来或讲出来就构成排比。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增加解说文字的气概和长度,给人带来剧烈的听觉冲击。例如纪录片《尊敬的周总理永垂不朽》中有这样的解说:“看,高高举起的铁拳,听,发自肺腑的誓言。尊敬的周总理,您放心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革命洪流,一浪高过一浪,谁也不能阻挡。”这样一气呵成的评说,给人一种剧烈的宣泄感,更易激发感情,引起共鸣。又如在记录片《长江之歌》中有这样的一段排比句:“一双又一双光明的眼睛,一颗又一颗闪光的红心,那就是我,那就是你,那就是他,那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这样的解说词节奏鲜亮,气概强劲,通俗简洁地表达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3、对偶。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像的语句成双作对地结合在一起使用。对偶有正对、反对和串对之分,作用与排比相像,都是依靠外在句式的整齐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让听者在语流中更易组合接受。如“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尊敬的周总理永垂不朽》)。从这个对偶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偶工整醒目,音节和谐,对比鲜亮,语句凝练,感染力和说服力都很剧烈。

4、反复。反复是依据表达的需要,使同样的句子或词语一再重现,使观众对画面产生深层次的领悟。一般写作中往往会避开重复,否则会显得单调无味。但对于听觉,重复是加深印象的最佳选择。在电视节目中,协作着这种语言对听觉的反复冲击,人们对画面往往产生更深层的领悟。如画面上是沙漠中的驼队,“骆驼慢悠悠、慢悠悠地行进在沙海中;驼铃响在静静静、静静静的瀚海里”这种解说,就更能让人领会到那种安静平和的意境。

另外,解说词的创作,还可以运用对比、引用、设问、反问、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需要留意的是,修辞在电视解说词中应当谨慎使用。在悉尼奥运会的解说评论中,白岩松在谈到我国的一位射击运动员获得冠军时说:“怪不得她会夺冠,原来她的生日是9月18号,‘9?18’‘就要发’嘛。”这就遭到了批判,因为这个谐音带有迷信的颜色了,而且9?18也是我们的国耻日,这让广阔同胞在感情上不好接受。因此,我们还是要强调,不能以辞害意,修辞的选择也需适度,顺其自然。

当然电视解说词仍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的样式、类型和风格都还在进展中,正像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所说:“电视的进展速度是超乎人类的预备的。??电视就像一列疾驶的火车,当我们驻足深思时,它的身影已远远驶出我们的视野。”(3)但是,优秀的电视解说词仍旧可以从社会、文化、哲学、艺术等角度去挖掘提炼,使电视语言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大餐。一篇优秀的电视解说词不肯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别有味道,集语言的新奇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并使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善和谐。

解说词是一部优秀电视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兴奋、引发思索、唤起遐想、回味无穷。明确定位、深化采访、融入真情、锤炼语言是写好电视解说词的重要步骤。解说词的创还要有对客观世界的真知灼见和对生活的敏感观看力,以及崇高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并且勤于笔耕,擅长在创作实践中摸索,进而领悟驾驭解说词的创作规律。

参考书目:

1、《电视传播的艺术》叶家铮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屏幕前的探究》任远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3、《用好同期声》张海洋著,《青年记者》,2022年第九期

4、《电视专题论集》朱景和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广播电视新闻基础学问》王蓓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年版

6、《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王蓓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年版

解释:

(1)《电视片解说词创作讨论》,于跃进著,1998年版,第2页

(2)《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卢新明著,2022年版,第4页

(3)《中国应用电视学》,朱羽君主编,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试论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

09-12-1109:01:00来源:中国纪录片网:吴煜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从创意构思、行文撰写到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有相通、相融、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共性特色和与众不同之点。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创作手段和表现元素。它为电视节目的总体构思而写,为编导要表述的主旨与创作意图而写,为协作电视画面的表述功能而写。我们要考虑电视语言的综合性、兼容性、多元性,同时还要留意电视视听双通道的传播特性,在解说词写作中,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优势。

我们通过与画面水乳交融又声画一体的解说词创作,让电视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自然而然地将听觉信息,与眼前的视觉信息连缀起来,进而顺畅地进入声画世界,领悟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规律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说词才能达到为“看”而写,为“看”而听的目的。

在声画兼容的电视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殊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行替代的。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延长画面广度,补充画面不足,开掘画面内涵,扩大信息含量。同时还可以交代大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升华节目主题,连接画面结构,点化细节,传递学问??总之,协调电视片的综合效果。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有题眼,这是历来文学艺术创作的阅历之谈。解说词写作也自有其创作之道,重视开题、开篇、开笔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合拢、收讫之笔也别有意味。“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由此可见,开头与结尾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讨论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收讫之理,即开篇与收尾的创作规律,自然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

解说词写作,首先要明确解说词与画面的血肉与共的整体关系。解说词不能独立成篇,不能游离于画面,必需与画面紧密协作,才不会消失声画两张皮的现象。在撰写解说词时,要尽力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引导他们观看画面并思索节目内容。

解说词创作,应当留意整体布局与结构,并充分调动声画艺术各元素的表现力与创新力,使电视节目声画诸元素顺畅组合,融为一体,开合自如,气韵贯穿,就能形成声画一体的电视节目佳构,这就是我们创作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