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侯马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70分钟全卷满分75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空格内。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观察下边这幅《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指出农耕遗址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A.满天星斗较为广泛 B.都属于旧石器时代C.北京人遗址内涵丰富 D.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A项正确;中国原始农耕时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北京人不属于原始农耕时期,排除C项;我国原始农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

2.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我国最早的原始农耕文明,但种植的农作物却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A.饮食习惯不同 B.自然环境不同C.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 D.生产技术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我国最早的原始农耕文明,但种植的农作物却各不相同。”可得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黄河和长江所种植的作物及生活方式也存在差异,B项正确;ACD项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的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3.中华文明早期,废“天下为公”而行“天下为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现象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的是禅让制,禹传子,家天下,夏朝的第二位国君启继承了父亲大禹的位置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由此可知,这一现象开始于夏朝,A项正确;商朝、周朝和秦朝都在夏朝之后,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4.目前已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货币、装饰艺术品等。由此可知,该时期的青铜器()A.数量众多 B.种类丰富 C.工艺高超 D.分布广泛【答案】B【解析】【详解】从“目前已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货币、装饰艺术品等”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包含有礼器、乐器、兵器、货币、装饰艺术品等,B项正确;题干材料表明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并未对其数量进行说明,无法得出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的结论,排除A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高超,但在本题中,题干材料并没有相关内容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工艺水平进行叙述,无法直接说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工艺高超,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未对商周青铜器的分布地区进行说明,无法表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分布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5.“(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材料反应的社会特征是()A.国家统一 B.王室衰微 C.民族融合 D.变法图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王夺郑庄公的参政权,郑庄公就不去朝拜周王了”、“周王率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率军抵抗,王军大败”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郑庄公作为诸侯王的实力逐渐强大于周王,周王对诸侯国的约束力降低,体现出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国家统一的趋势,排除A项;民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彼此交融,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排除D项。故选B项。6.都江堰(见下图)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其主要功能是()A.南粮北运 B.防洪灌溉 C.军事交通 D.经济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工程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防洪灌溉是其主要功能,B项正确;ACD项不是其主要功能,排除ACD项。故选B项。7.《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十,八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材料中汉初社会残破的现状,汉高祖刘邦采取了()A.休养生息政策 B.免除农民赋税 C.免除徭役 D.增兵开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十,八者过半。”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个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初年,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萧条。为了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局势,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A项正确;汉初的政策是轻徭薄赋不是免除赋税和徭役,排除BC项;增兵开荒与汉初政策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A.以农为本 B.戒奢从简 C.兴修水利 D.重农抑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知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他们主张以农为本,A项正确;戒奢从简,意思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与题干内容“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不符,排除B项;兴修水利,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以农为本,排除C项;重农抑商,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以农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9.对如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历史解释准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到中央 B.帝后之间的矛盾激化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母后主政皇帝无实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致使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取政权,宦官被宠信,把持朝政,又导致宦官专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C项正确;诸侯强大威胁中央是西汉初年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帝后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母后主政皇帝无权,表述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10.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B.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D.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和结合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属于历史观点,B项正确;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是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是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是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1.他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国医药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王羲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国医药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B项正确;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具有高超医术,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张仲景,排除A项;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张仲景,排除C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2.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A.公元2世纪初 B.公元2世纪末 C.公元3世纪初 D.公元3世纪末【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常来说,一个世纪是指100年,而世纪的计算方法是以公历纪年为基础。具体世纪换算公式为百位数上加1,如:公元208年换算成世纪就是公元3世纪初,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3.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些现象说明了()A.西晋统治政策有利于人口迁徙 B.鲜卑与匈奴是内迁民族的主力C.少数民族寻求证明统治合法性 D.内迁少数民族已全部完成汉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鲜卑自称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和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大禹都是中国历史中的贤德君主,鲜卑自称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都是为了加强中原汉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来证明他们统治的合法性,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到西晋实行了哪些统治政策,排除A项;鲜卑、匈奴、氐、羌、羯等都是内迁的少数民族,排除B项;依据题干可知少数民族认同汉文化,不能说明完全汉化,“已全部完成汉化”太绝对了,排除D项。故选C项。14.贾思勰在总结写《齐民要术》的体会时曾说,“今采裙(收集)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这体现了贾思勰()A.敢于创新的精神 B.积极乐观的品质 C.百折不挠的毅力 D.求真务实的态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皆余目所亲见”结合所学可知,贾思勰在写《齐民要术》时,广泛搜集材料,但所写的都是经过自己了解考证的,故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D项正确;《齐民要术》是总结生产经验,而不是创新,排除A项;题干信息强调了贾思勰求真务实的态度而不是积极乐观的品质,排除B项;百折不挠指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排除C项;故选D项。15.学习历史要关注单元主题和课题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结构。下列思维导图中的单元主题应是()单元主题:______第16课

三国鼎立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江南地区经济开发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实。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开发,科技文化进步,这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故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确;题干表格内容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为史前时期,排除A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B项;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16.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汉字魅力】点亮笔墨“美心”。观察下面的图片,简述文字书写载体有什么变化?归纳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势。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秦朝小篆汉朝隶书魏晋行书(2)【经典古籍】彰显智者“仁心”。从孔子的名言中感受何为“仁”?其思想智慧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科技发明】见证科学“真心”。请分别写出下面纪念邮票和纪念银币中人物的主要科技成就,以及这些成就的影响。图一蔡伦纪念邮票图二祖冲之纪念银币【答案】(1)载体: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简帛——纸发展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越来越规范、稳定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2点)(2)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影响:成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3)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写出祖冲之其他方面的科技成就及影响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载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逐渐取代简帛,因此可知文字书写载体由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简帛——纸。发展趋势:观察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势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越来越规范、稳定等。【小问2详解】所谓仁:根据材料二“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根据材料二“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可知是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根据材料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知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仁成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以德治国,统治者应体恤民意,爱惜民力,社会就和谐等。【小问3详解】蔡伦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小问4详解】祖冲之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史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渐演变为大型复杂的社会,这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①___②_____③_____材料二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2)材料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②.商鞅变法③.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交通网络”:丝绸之路。作用:它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2点)(3)现象: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原因:北方人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3点)【解析】【小问1详解】填空:根据材料一“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形态”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所以,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②商鞅变法③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小问2详解】“交通网络”:根据材料二“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所以,材料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丝绸之路。作用:根据材料二“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交通网络”起到的作用为它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2点)【小问3详解】现象:根据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可知,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现象。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战争、自然条件、劳动人民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所以,出现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北方人的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3点)18.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北京周口店遗址考古研究发现,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对出土的的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复原得出,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摘自周口店博物馆信息材料二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方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方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奉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材料三治霸陵(汉文帝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司马迁《史记·文帝纪》材料四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器、铁器小件。文帝陵陶俑(1)材料一反映了北京人什么现象?请通过北京人的社会生产与生活说明这一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夏曾佑先生称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百代之帝王”?(3)从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可以提取到哪些信息?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现象:①北京人个体寿命短,②但群体存在时间长的现象。说明:①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还常有动物出没,生产工具落后等因素造成北京人个体寿命短②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过群居的生活;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这些因素使北京人群体存在的时间长。(2)秦始皇贡献:在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度、三公制、郡县制;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汉武帝的贡献: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影响: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创新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稳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秦始皇和汉武帝被称为“百代之帝王”。(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2点)(3)信息:①司马迁记载历史的真实性;②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等;(答出符合题意任意一点)关系:材料四的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材料三的文献记载。【解析】【小问1详解】现象:依据材料一“北京人在周口店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可知,北京人群体存在时间长;依据材料一“对出土的的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复原得出,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可知,北京人个体寿命短。说明: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还常有动物出没,生产工具落后等因素造成北京人个体寿命短。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过群居的生活;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这些因素使北京人群体存在的时间长。【小问2详解】说明:依据材料二“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奉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可知,评价秦始皇、汉武帝要从其贡献及影响两个角度来进行。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的贡献:在政治上创立皇帝制度、三公制、郡县制;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的贡献:在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创新了一系列的制度来稳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秦始皇和汉武帝被称为“百代之帝王”。(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2点)【小问3详解】信息:依据材料三“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和材料四“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器、铁器小件”可知,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等,司马迁记载历史的真实性。(答出符合题意任意一点)关系:依据材料三“司马迁《史记·文帝纪》”和材料四考古发现可知,两则材料是一致的,材料四的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材料三的文献记载。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19.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七年级(1)班的王老师以“民族交融,国家统一”为主题设计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观察地图——认识疆域拓展】(1)观察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和秦朝采用什么政治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比较图二和图三,指出二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并说明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任务二【解读史料——见证多元一体】(2)“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至少写2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材料一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任务三【阐述史实——书写统一格局】(3)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国家统一”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夏朝建立秦统一中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答案】19.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通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不同:西汉的疆域比秦朝疆域大,延伸到了西域。原因: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0.史实: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等措施。(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2点)因素:①民族交融;②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③历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