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4页,2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允许带与本科目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周灭商之后,从一个地方性族群发展为一个拥有广土众民的国家,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立足于地域关系的公共管理系统。但是,周仍沿袭原有的血缘氏族组织机制进行地域治理,也未能建立由税收支撑的公共管理机构来行使直接的土地所有权。这表明西周()A.对地方实行了直接有效的统治 B.将血亲关系与地域关系联结了起来C.诸侯贵族拥有受封土地所有权 D.实现了由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转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但是,周仍沿袭原有的血缘氏族组织机制进行地域治理,也未能建立由税收支撑的公共管理机构来行使直接的土地所有权”,并结合所学可知,周灭商之后,统治范围扩大,为维护统治,按血缘亲疏远近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将血亲关系与地域关系联结了起来,这种血缘宗亲纽带对维系国家统治至关重要,有利于宗周社会的稳定,B项正确;材料强调“未能建立由税收支撑的公共管理机构来行使直接的土地所有权”,说明西周没有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的统治,排除A项;西周分封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诸侯贵族对受封土地没有所有权,排除C项;由血缘政治向地域政治转变发生在秦朝,表现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统治()A.凸显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B.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C.体现了政治与宗法的统一 D.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答案〗C〖解析〗考查西周政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周代的等级秩序依据血缘划分,体现出政治隶属关系与宗法血缘关系相统一,C项正确;“绝对权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华夏观念的认同,排除D项。故选C项。3.春秋末期,鲁昭公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失利,逃至国外。掌权的正卿季平子虽然外看齐楚的援助,内有国君般的权力,但是“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这反映了此时鲁国()A.分封制度已然瓦解 B.礼乐制度仍有影响C.政局受到大国支配 D.集权趋势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鲁昭公已经逃至国外,掌权的季平子虽然很有权势,但对待国君的态度依然像国君在国内时一样。这说明礼乐制度对季平子依然有约束力,B项正确;此时鲁国分封制受到冲击,但尚未瓦解,排除A项;季平子虽有齐楚大国的支持,但依然对待国君像在国内时一样,排除C项;根据以上分析,无法得出集权趋势得到强化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时人评价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决定。”材料反映了()A.帝王个人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走向 B.秦朝缺乏系统而完备的官僚体系C.皇帝权力至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D.秦始皇的专制统治导致秦朝灭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帝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可知,秦始皇出身诸侯,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天下事都有皇帝决定,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C项正确;帝王个人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走向,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秦朝缺乏系统而完备的官僚体系,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秦始皇的专制统治导致秦朝灭亡,在处理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国古代的“封建”是典型的“家天下”和“私天下”,而“郡县”则为“家天下”注入了一些“公天下”的成分。因为这一制度下A.世袭传承的宗法制开始被打破 B.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C.郡县官员由皇帝任命不再世袭 D.郡县官吏服务于人民大众〖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之下,郡县官员由皇帝任命不再以血缘关系分配权利,不再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宗法制开始被打破是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是郡县制的作用,与材料主旨“公天下”不符合,排除B项;郡县长官服务于封建王权,排除D项。故选C项。
6.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 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可见秦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D项正确;A项“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材料并无体现,排除A项;材料所述行政吏员、三老、治安亭吏,并非是制衡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有学者认为,随着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依然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据此可以推知()A.察举制促使汉朝出现了勃勃生机B.科举制以察举制作为前身与母体C.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D.科举制考试程式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有学者认为,随着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依然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可知魏晋九品中正制以来,察举制依然发挥着作用并在演进中发展为科举制,强调了科举制与察举制的联系,故科举制以察举制作为前身与母体,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实行察举制对汉朝社会的影响,无法得出察举制促使汉朝出现了勃勃生机,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此说法正确,但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科举制与察举制的联系,未体现科举制考试程式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排除D项。故选B项。8.古代地方官员名称有些不像常设官员,时常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中书省事”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再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A.政府注重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 B.巡行监察是管控地方的有效手段C.地方官员流动性趋于稳定 D.维护专制统治是政府的根本目的〖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员多是由中央派遣的官员演变而来,这些派遣的官员本意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所以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政府注重地方治理与中央集权的结合,A项正确;地方官的主要职责并不是巡行监察,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官员的流动性趋于稳定,排除C项;材料主要内容是官员职能的变化,无法体现维护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9.平宋后,针对云南、福建、四川等偏远地区赴京需“涉荒万里”的情况,元廷规定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这一做法()A.表明元朝监察机构的职能被异化 B.表明元朝土司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C.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 D.利于保证地方官忠于朝廷的官僚属性〖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即便是偏远地区赴京需“涉荒万里”的情况,元廷也要对地方官员每隔三年一考核、迁调,这说明通过人事任免权,元政府将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地方官吏的迁调权紧紧地掌握在中央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地方各级官吏忠于朝廷的职业官僚属性,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监察机关职能的异化,排除A项;云南、福建、四川等偏远地区三年一迁调的原因是赴京需“涉荒万里”,而非土司制度的弊端,排除B项;C项夸大了其作用,这一做法很难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其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排除C项。故选D项。10.唐朝在中书省和门下省都设有谏官,主要对皇帝提出规劝和批评。北宋设置谏院,其职责主要是举发臣下的不法,和台官职责几乎相同,形成台谏合流的趋势。元丰改制时撤销了谏院。这说明宋代()A.宰相丧失政务裁决能力 B.精简机构确保了行政效率C.中央集权程度日趋强化 D.君主对政治权力控制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唐代谏官到宋初谏院,再到后来谏院的撤销,反映了君主对政治权力控制加强,D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宰相政务裁决能力的丧失,排除A项;台谏合流与谏院的撤销并不是精简行政机构,而是确保皇权不受限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与中央机构关系的问题,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明代中后期,皇帝将自己“批红”权利交给宦官管理的司礼监,司礼监向皇帝负责,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此后出现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 B.司礼监和内阁间相互制约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D.早期民主思想兴起与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内阁、司礼监,其权力的大小均来源于皇帝,因此题干现象反映了君主专制得到强化,C项正确;结合所学,内阁所掌握的是票拟权,最终的决策权在与皇帝的批红,材料体现的信息与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不符,排除A项;司礼监和内阁分别掌握着票拟权和批红权,最终的决策权在皇帝手里,所以不存在相互制约,排除B项;明代中后期,中国还处于君主专制时期,不存在民主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2.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 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材料叙述了密折制导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这说明密折制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体现出密折制在皇权强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作用,B项正确;清朝时期已经没有宰相了,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军机处的权力受到威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通过清朝档案研究发现,军机大臣除遵循皇帝意志撰写谕旨外,还通过“议复”(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的形式参与军政事务决策。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军机处的“议复”表明清朝()A.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 B.提高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C.军机大臣有效制约君主集权 D.重视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这些意见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表明对于君主决策,军机大臣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出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大臣对皇帝决策的影响,没有关于行政效率提高的描述,排除B项;军机大臣只是可以提出意见,没有独立决策权,无法有效制约皇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官员行政行为规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4.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三跪九叩礼”和“单膝下跪吻手礼”的礼仪冲突。1873年,外国公使在紫光阁以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中外礼仪之争暂告一段落。这一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A.“天朝上国”迷梦苏醒 B.华夷外交体制已解体C.半殖民体制逐渐深化 D.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近代化。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涉外制度是“朝贡”和“宗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天朝上国”的观念,鸦片战争以后,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在外交机构,外交礼仪和外交文书上都呈现出与传统“朝贡”和“宗藩”制度不一样的特征,体现了外交近代化趋势,D项正确;皇帝接受外国公使的鞠躬礼不能体现清政府从“天朝上国”迷梦中苏醒,排除A;这个历史时期“华夷”体制并没有完全解体,排除B;礼节的改变不能体现主权的部分丧失,排除C项。故选D项。15.甲午战争期间,面对清军的失败,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发出警告:“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英国随即向德法俄美等国提议联合劝告中日和平解决:俄国《公民报》也说“当日本获得全胜而缔结和平条约时,不能不使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这反映出()A.日本取得战争胜利已成定局 B.日本扩张引发列强担忧C.清政府“驭夷”外交效果显著 D.列强舆论左右战争进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日本获得完全胜利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将产生最值得担心的后果……不能不使日本懂得有它所不能要求的东西;”可知列强对日本的不断扩张表示担忧,B项正确;日本取得战争胜利已成定局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由于晚清时期清政府缺乏强大的国力做后盾,其“驭夷”外交失败,排除C项;“左右“一词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6.《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5%)。这些规定()A.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值百抽五”可知,《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这使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而《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说明清政府收的关税极低。这两项措施都有利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进程,B项正确;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列强的资本输出,是《马关条约》之后,排除C项;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7.1894年7月,日本的福泽谕吉发表文章,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是一场“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此外,他还在文章中分析了战争采取的策略等。福泽谕吉此举旨在()A.揭露晚清朝廷反动的真实面目 B.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 D.扩大民主革命在中国的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文明开化进步者与妨碍进步者之战,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文明与野蛮之战”,是“为了推进文明进行的战争”可得出,日本把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看成是所谓的帮助中国文明进步的战争,这明显是在为日本的侵略制造舆论和借口,C项正确;日本不会白揭露清政府的反动,排除A项;日本是为其侵略找借口,并不是想推动中国进步,排除B项;日本不希望中国开展民主革命,也与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8.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 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 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对于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站在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该观点认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另一种观点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没有站在国家利益角度,纯粹是民众受传统夷夏观影响下的自发行为,两种观点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B项正确;材料中两种史学观点的结论没有自相矛盾,观点一的结论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的结论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自发行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排除A项;材料中两种观点并不是站在对立角度,观点一站在中华民族整体角度,观点二站在传统夷夏观角度,排除C项;观点二的论证基本符合史实,当时我国民众的抗击侵略行为大多是自发行为,并未有上升到国家整体利益角度,排除D项。故选B项。19.1900年9月,上海一家外国报纸评论说:“中国的被发现,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这一观点()A.深刻地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B.全面评价了西方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C.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而否定其近代转型D.片面宣扬西方的文明而掩盖了其侵略的实质〖答案〗D〖解析〗由材料“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可知该报纸认为中国的被发现,上海的被占领,都意味着先进对落后的拯救,在宣扬西方文明的同时掩盖了侵略战争的实质,D项正确;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在于鸦片战争应该早一些发生,这是对中国历史的误解,排除A项;“全面评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认为中国就是落后保守的象征,鸦片战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没有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排除C项。故选D项。20.标语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手段。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使用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标语。这些标语A.全面展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C.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D.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战,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不能体现“全面展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排除A项;B项夸大了这些标语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标语,没有涉及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1.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争取最后胜利”。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坚持华北游击战争……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据此可知,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A彻底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 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求 D.扭转了正面战场不利局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日本全面侵华及作战之初日本优势较为明显的背景下,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C项正确;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排除A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B项;1937年8月全面抗战刚开始不久,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在短时间内还未扭转抗战的不利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22.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不少地主唉声叹气说,丰收“与我无份”。除此之外,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A.凸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C.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D.致使清廷统治基础丧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太平天国把一些庙宇祠堂占有的土地、公田和逃亡地主的土地没收,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地主的斗争以及把土地分给没有土地耕种的农民,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小农阶层的局限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并未涉及社会转型,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D项。故选B项。23.在《资政新篇》里,洪仁玕强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称英国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美国“礼义富足”。他提议与各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允许外国科技人员来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但不准其干涉中国内政。这表明他()A.对太平天国丧失信心 B.赞赏西方工业文明C.过度美化西方侵略者 D.幻想依靠列强反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洪仁玕强调称赞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提倡同西方国家在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前提下友好往来,这表明了他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赞赏,主张向西方学习,B项正确;洪仁玕主要是想通过《资政新篇》来振兴太平天国,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对西方侵略者的美化,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对西方文明的赞赏,不是幻想依靠列强反清,排除D项。故选B项。24.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A〖解析〗根据“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可得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所学,其反映出农民要求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美好愿望,故A项正确,排除D;《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施,不能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好的效果,排除BC。25.当太平天国将帅发现洋枪洋炮的威力后,多方求购并仿造西方武器,延揽洋人采购军火、培养将士、参予军事。英国人哈利在太平天国供职四年,为太平天国招募外国志愿军,采办军火,组织教练军。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A.得到了英国的大力支持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C.具有进步的历史新趋向 D.尚未认清外国侵略本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多方求购并仿造西方武器,延揽洋人采购军火、培养将士、参予军事”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军事近代化的趋势,C项正确;英国人哈利不代表英国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洋务运动,排除B项;材料未提到太平天国对侵略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2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唐时期在东北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行政基础。唐玄宗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金末于各地设行省,开我国省制的先河,为后来元朝在全国普遍设立行省创造了条件。元朝时,辽阳行省的设置标志着“天下一家”治边思想在东北地区的确立。《元史·地理志》总结道:“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摘编自刘信君《中国古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等材料二东北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受到清政府的严密控制。清初,出于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清廷鼓励民人开垦东北,使东北出现短暂的移民高潮。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以“东北为满洲根本,移民甚多影响旗人生计”为由,颁布八条封禁措施,禁止民人进入奉天。但封禁政策并没有能够阻挡关内民人“闯关东”的热潮。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利用地域上的优势,加紧对中国东北的掠夺和侵占。为了应对日益加深的危机,清廷开始放宽对东北移民的限制,推行移民实边策略,使大量移民涌入东北。同光时期,东北出现了民治机构建置的高潮。——摘编自梁磊《清中叶以降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隋唐至元朝对东北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并据此归纳其趋向。(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中叶以来东北移民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答案〗(1)措施:实行册封;设立羁縻府州;设立行省。趋向: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2)特点:移民政策的调整具有阶段性;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民间移民禁而不止。影响: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解析〗【小问1】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隋唐时对东北地区管辖通过实行册封,设立羁縻府州进行管辖,元朝时设立行省进行管辖,根据以上措施可以发现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的趋向。【小问2】清中叶以来,颁布八条封禁措施,禁止民人进入奉天,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开始放宽对东北移民的限制,从中可以得出其政策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其后来的移民政策也受到外来侵略的影响,对于民间移民禁而不止。由于东北移民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于外来侵略也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严复曾说过:“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玩味其言,宋朝虽已远去,却是造就今日的重要朝代;宋朝的遗产不胜枚举,但事关政俗人心而值得究心盘点的,显然应该聚焦于政治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面。——摘编自虞云国《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宋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点: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阐述:宋朝立国后,在军事制度上创设了枢密院、三衙的新体制。三衙主帅只有统兵权,没有发兵权。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一般由文臣担任,只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京师禁军数量和质量都比地方禁军雄厚精良。这些削夺兵权、改革兵制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彻底终结了晚唐五代以来武人乱政的动荡局面。同时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政权上,派遣文官主政州县,直接对皇帝负责,另设通判掣肘州府长官。在州府之上,派驻代表中央的路级机构,主要有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这种互相牵制的权力结构,使任何地方大员都不能专权独断,更不可能出现类似藩镇割据那样尾大不掉的祸患。示例二论点:科举制的发展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使宋朝社会更具有包容开放性。阐述: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开启了科举公平竞争的闸门,包括工商业者在内的各阶层子弟都有可能登第入仕。整个官僚队伍主要出自科场的选拔,他们虽有等级高低,但“比肩事主”,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门阀士族进一步被削弱,社会等级观念淡化。此外,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地权开始以经济手段频繁转移,地主、自耕农与佃户都可能因土地得失而地位浮沉。这些都促进了各阶层间的横向流动与上下流动。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特点。〖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根据宋朝建立后实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措施可知,宋朝立国后,在军事制度上创设了枢密院、三衙的新体制。三衙主帅只有统兵权,没有发兵权。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一般由文臣担任,只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京师禁军数量和质量都比地方禁军雄厚精良。这些削夺兵权、改革兵制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军队的稳定,彻底终结了晚唐五代以来武人乱政的动荡局面。同时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政权上,派遣文官主政州县,直接对皇帝负责,另设通判掣肘州府长官。在州府之上,派驻代表中央的路级机构,主要有漕司、宪司、仓司和帅司。这种互相牵制的权力结构,使任何地方大员都不能专权独断,更不可能出现类似藩镇割据那样尾大不掉的祸患。所以宋朝政治制度设计基本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材料二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合同管理的规范与执行计划
- 二零二四年份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升级合同
- 2024年度车床设备出口销售合同
- 二零二四年商业店铺租赁合同
- 锚固板钢筋采购合同范本
- 江阴电商男装投资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煤炭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合同
- 家电经销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健身中心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健康服务合同
- 《欧洲民间故事》测试题
- 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内容融合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第7章 交流放大电路
- 《写给未来的你》课件
- 易制爆化学品(剧毒品)防盗抢、防破坏应急预案
- 中职专业建设方案
- 一年级口算题卡100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集团领导调研计划方案
- 口腔技工职业分析
- 无人机器人配送项目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