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3前三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武帝以后,奏章的拆读与审议权,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评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这反映了()A.行政中枢的完善 B.君相矛盾的加剧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尚书权力的扩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奏章的拆读与审议权,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评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的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握的中朝,以加强皇权,削弱丞相的权力,西汉晚期,尚书令的权力逐渐增大,B项正确;尚书权力变化说明行政中枢的调整而不能说明“完善”,排除A项;尚书权力扩大是皇权加强的表现而不是中央集权加强,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反映本质而非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2.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他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是()A.直接民主 B.公民至上 C.民主泛滥 D.主权在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雅典。权力被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中,最高权力掌握在公民手中,D项正确;材料没有直接提及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公民的地位高于其他社会群体,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民主滥用,只是强调了主权在民,排除C项。故选D项。3.战国中后期,大量东方“客卿”入仕于秦,《史记》曾说“言从衡(纵横)彊(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如魏人范雎在秦国拜相,献远交近攻之策,积极策动秦军攻打包括魏国在内的三晋之地。这反映出当时()A.士人缺乏家国情怀 B.秦晋两国文化同源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秦国变法内容全面〖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大量来自其他国家的“客卿”在秦国担任重要官职,甚至“拜相”,这反映了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分封制、宗法制,其他诸侯国的“客卿”担任官职,为秦国服务,体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并非缺乏家国情怀,如屈原的《离骚》就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排除A项;秦晋两国文化上有着一定差距,且材料还涉及魏国人“范雎在秦国拜相”,B项不能体现该内容,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客卿在秦国担任官职,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不能得知秦国变法“内容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所示是2018年我国个税改革前后家庭缴税额对比情况。这体现了此次个税改革()A.与农业税改革步伐一致 B.提高征税以增加财政收入C.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简化手续以刺激居民消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个税改革后家庭缴税在1000元以下的纳税人有所减少,对于高收入人群征收的税率提高,这有利于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进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C项正确;农业税改革发生于2006年,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改革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并非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个人税改革前后的家庭缴税情况,没有涉及简化手续,排除D项。故选C项。5.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以“斯宾汉姆兰德制”为代表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此后,相继实施了“社区发展工程”、《全国健康服务及社区照顾法案》《政府与志愿组织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等相关政策,不断提升社区公民参与度。这表明当时英国()A.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 B.社会贫富差距基本被消灭C.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成熟 D.基本构建起全面社会保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以‘斯宾汉姆兰德制’为代表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可知,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尝试并不断强化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和提升公民参与度,这表明英国在探索基层治理的新途径,A项正确;受资本主义制度局限性影响,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并不能被消灭,排除B项;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非全面社会保障,排除D项。故选A项。6.开元十年(722年)六月二日,唐玄宗将御注的《孝经》颁于天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颁布了御制《道德经注》,并御注了佛教的《金刚经》。材料表明,唐玄宗时期()A.道教失去独尊地位 B.儒家思想逐渐式微C.佛教受到一定冲击 D.推行三教并行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玄宗既重视儒家,也重视道教和佛教,这可以解读为唐朝政府主张儒、道、佛三教并行,儒家地位受到冲击,B项正确;道教并未存在过独尊地位,故说法有误,排除A项;材料提及唐玄宗对佛教的重视而不是佛教受到一定冲击,排除C项;唐玄宗御注了儒家的《孝经》并颁于天下,这表明儒家在当时是受到重视的,排除D项。故选B项。7.文天祥在《言志》中写道:“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这体现了文天祥()A.对社会治理的要求 B.具有强烈家国情怀C.对科举人才的重视 D.对社会变革的期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生活在南宋末年的文天祥,领导南宋军民进行抗元斗争,通过《言志》表达了,即使牺牲也应当保全道义,这样便能够千古永存,体现了文天祥的家国情怀,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对社会治理的要求,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科举人才的重视,排除C项;文天祥生活在南宋末年,不涉及社会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8.如图所示为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的封面,图中青年学生头顶上方为“LAJEU-NESSE”(法文“青年”),该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法语刊名。对如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新青年》()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B.彰显了文学革命对思想的影响C.反映了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D.折射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内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青年杂志》创刊于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想通过思想文化的革新来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希望中国的青年能用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故该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法语刊名,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文学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9.埃兰王国是一个与两河流域各王朝争霸的强大国家。公元前30世纪末,埃兰王国开始使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并出现了雕刻、印章、司法和历法。据此可知,埃兰文明()A.改变了西亚文明分布格局 B.具有原发性的特征C.受到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D.是东西方文化桥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西亚。根据材料“埃兰王国开始使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并出现了雕刻、印章、司法和历法”可知,埃兰文明使用楔形文字,并使用了雕刻、印章、司法和历法,这是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的结果,C项正确;埃兰文明并未改变西亚文明分布格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埃兰文明受到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非原发性特征,排除B项;埃兰文明传播了两河流域的文化,但并不是东西交流的纽带或桥梁,排除D项。故选C项。10.古埃及实际上是一个农业国,处在大海和沙漠的包围之中。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古埃及人迫切地渴望着绿色,渴望着绿洲与水源,因此就有了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这说明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A.是地理与人文环境的产物 B.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C.推动了古埃及社会的发展 D.促使宗教思想逐渐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古埃及被大海和沙漠包围,且水资源缺乏,这种地理环境和对绿色的渴望共同促成了对植物的崇拜,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外来文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古埃及人对植物的崇拜的影响,排除C项;初始的对植物的崇拜情结不是成熟的宗教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1.在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一千年以后,印度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吠陀早期那种无忧无虑的乐观主义让位给悲观主义,社会已没有灵活变通、无拘无束的性质,取而代之的是愈来愈严格地按职能和特权分成的不同阶层。能反映上述变化的文献是()A.《荷马史诗》 B.《吉尔伽美什》 C.《梨俱吠陀》 D.《罗摩衍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雅利安人移居印度之后的一千年”“取而代之的是愈来愈严格地按职能和特权分成的不同阶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而《罗摩衍那》是印度著名的史诗,内容涉及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等级高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D项正确;《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的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大部分诗是赞美神灵、歌颂祖先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1989年,考古人员在伊拉克北部地区发现了亚述帝国时期大量来自印度河流域的红玉髓和青金石珠饰等珠宝。这一发现可用于证明当时()A.西亚与南亚存在文化交流 B.亚述成为了世界性帝国C.中亚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D.亚述全面吸收印度文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亚述帝国地处两河流域,是西亚地区,考古人员发现了亚述帝国时期大量来自印度河流域的红玉髓和青金石珠饰等珠宝,说明当时西亚与南亚有过文明交流,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亚述成为世界性帝国,排除B项;亚述帝国地处西亚地区,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亚述全面吸收印度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13.特奥蒂瓦坎古城是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处。这座古城建立于公元前15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兴盛于6—7世纪。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特奥蒂瓦坎古城()A.是古代玛雅文明的杰出成果 B.与隋唐长安属于同时代名城C.与印加帝国崛起的时间相同 D.毁灭于葡萄牙人的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拉丁美洲。隋唐的长安城建造并繁荣于六、七世纪,与材料中的特奥蒂瓦坎古城兴盛于六、七世纪相符,B项正确;玛雅文明遗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东南部)、犹加敦半岛、巴拿马、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与材料所述位置不符合,排除A项;印加帝国崛起于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葡萄牙人殖民扩张的地区主要在巴西,与材料地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内,印欧人在迁徙中凭借武力夺取了欧亚大陆上众多的地盘,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因此分化为不同的古语,这些古语又在后来的发展中各自衍生出了一些子语言。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A.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B.缓解了各民族间的冲突C.助推了各区域的封建化进程 D.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世界)。印欧人迁徙过程中,其语言分化为不同的古语,而这些古语有衍生出子语言,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印欧人迁徙在文化方面的影响,而非政治方面的影响,排除A项;印欧人迁徙加剧了民族冲突,并且材料内容并没有强调印欧人迁徙对民族间冲突缓和的影响,排除B项;印欧人当时并非封建社会,因此其不能助推各区域封建化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15.当前,多元文化主义逐渐从澳大利亚社会的边缘观念发展为社会的核心理念,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并致力于将澳大利亚社会建设成为“全球一致,无人种,肤色或国籍之歧视”的“幸运之邦”。这一现象()A.与大洋洲开发的历史有关 B.是知识精英融入的结果C.促进澳洲管理体制多元化 D.推动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澳大利亚。根据材料“当前,多元文化主义逐渐从澳大利亚社会的边缘观念发展为社会的核心理念,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和所学可知,多元文化主义成为澳大利亚的核心理念,与大洋洲的开发有关,大洋洲的开发是英国对大洋洲殖民统治的结果,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A项正确;知识精英只是一部分人,而澳大利亚要建设成无歧视的国家,排除B项;材料是文化的多元化,和管理体制多元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澳大利亚本国的文化多元化,和亚太经合组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列有关下图信息的解读中,符合史实的是()二战后人口迁移示意图A.国际人口迁移规模缩小 B.迁入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C.北美洲是人口主要迁入区 D.新兴经济体成为人口迁出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材料表明二战后南美洲、亚洲、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由于各种原因,人口迁移到了北美洲、欧洲、大洋洲,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人口迁移的总量,不能得出国际人口迁移规模缩小,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迁入地是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但得不出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排除B项;材料中的迁入区是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不能说北美洲是人口主要迁入区,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在先秦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先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初步认识到人类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具有极强的“依赖”关系,由此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等观念。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最先对“天人合一”的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吸收春秋战国时期各派观点后,提出“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等观念,认为虽然自然万物规律有其“不可违性”,但人和自然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张载等在吸收唐代“众生平等”观念的基础上,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时至明清,王阳明进一步明确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清代理学大家孙奇逢也有“天人一体”等见解。——摘编自杨新新《“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答案〗(1)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宇宙世界和谐统一、特点:整体性;时代性;政治性;辩证统一性;民族性(2)认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当代社会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由此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等观念。”“认为虽然自然万物规律有其‘不可违性’,但人和自然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可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宇宙世界和谐统一。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很早就萌发产生,历朝历代均有发展,不同时期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有一脉相承的部分,也有特殊的时代性,这些思想均为政治而服务,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属性,因此可归纳为:整体性;时代性;政治性;辩证统一性;民族性。【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可以结合所学,从思想本身、在当时,对现代等方面回答。例如可以归纳为:思想上: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影响力;对当世: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现代:在当代社会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加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内瓦来了一连中国人,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连手提箱也都相似……一个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他们将在日内瓦大显身手。”这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西方记者对中国外交官的报道。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则评价说:“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和周恩来。”其实,新中国刚成立,一系列外交活动便随之展开: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鏖战板门店并签署《朝鲜停战协定》;与缅甸、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官展示了令世界瞩目和称赞的风采。——摘编自董玉洁等《登场:走向世界的最初几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就西方对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反应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成为重要国际力量。评析: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巩固新生政权等国内建设的开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外交工作迅速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些成就的取得,展现出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愿望,树立了爱好和平的形象,展示了新中国维护自身安全与独立、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新中国应邀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这表明新中国成为解决地区与世界热点问题的重要力量。西方媒体有关新中国“大显身手”的预测在日内瓦会议上得到了验证,英国外交大臣的评价也正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反映。(“示例”仅供参考,从其他角度诸如:中国外交进一步突破了美国的孤立,中国为日内瓦会议取得成果的努力得到认可,中国外交具有世界影响等进行评析亦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54年(中国)。首先,据材料“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离不开中国和周恩来。”“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鏖战板门店并签署《朝鲜停战协定》;与缅甸、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官展示了令世界瞩目和称赞的风采”和所学拟定论题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然后,组织史实进行评析,主要从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国力、外交政策和成就,尤其是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做出的突出贡献等角度去分析和解读。“示例”仅供参考,从其他角度诸如:中国外交进一步突破了美国的孤立,中国为日内瓦会议取得成果的努力得到认可,中国外交具有世界影响等进行评析亦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教会文学是中世纪西欧的正统官方文学,它使文学沦为宗教的宣传品,大量的圣经故事、基督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圣者言行录、奇迹故事、梦幻故事以及宗教剧,旨在宣扬、普及基督教的教义与道德,使人敬畏上帝、禁欲苦行、寄托来世……较有文学特色、影响最大的是《灵花》,它由多人汇编、加工而成,是记述圣弗兰西斯及其修会宣传福音、领受圣恩的故事集,描写圣弗兰西斯忍辱苦行、救治病人,感化俗人和异教徒,甚至向禽兽讲道的故事,生动有致。——摘编自姚介厚、李鹏程、杨深《西欧文明》材料二中世纪人的文学,就是世俗文学。中古世俗文学虽然在不同程度受到封建意识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但是它毕竟以写人为主,歌颂人的英雄主义,表彰人的坦白襟怀,反映人的理想愿望。世俗文学重视现实人生,宣传入世思想,与宗教文学的幻想彼岸世界,鼓吹出世主义形成尖锐的对立。欧洲中古世俗文学虽不承上,但却启下,其表现有四:一是梦幻手法,影响了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歌德的《浮士德》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二是象征手法打开了1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的通道;三是骑士传奇为近代欧洲小说之母体,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奠定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之特色;四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歌颂贤明君主,乃承袭世俗文学之衣钵。——摘编自刘连青《中古欧洲文学面面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教会文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中世纪文学重要意义。〖答案〗(1)特点:内容上是对神的观照,全面体现宗教的思想权威;基本题材是圣经故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地位上是正统官方文学;目的上维护封建制度。(2)作用:保留了西欧封建社会文化遗产;展示了中世纪人们思想、信仰和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为近现代欧洲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世俗文学宣扬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思想解放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特点:根据材料“它使文学沦为宗教的宣传品”和所学可知,内容上是对神的观照,全面体现宗教的思想权威;根据材料“大量的圣经故事、基督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圣者言行录、奇迹故事、梦幻故事以及宗教剧”可知,基本题材是圣经故事;根据材料“中古世俗文学虽然在不同程度受到封建意识和宗教思想的影响”可知,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根据材料“教会文学是中世纪西欧的正统官方文学”可知,地位上是正统官方文学;结合所学可知,目的上维护封建制度。【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作用:根据材料“大量的圣经故事、基督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圣者言行录、奇迹故事、梦幻故事以及宗教剧”“世俗文学重视现实人生,宣传入世思想,与宗教文学的幻想彼岸世界,鼓吹出世主义形成尖锐的对立”“欧洲中古世俗文学虽不承上,但却启下”和所学可知,可从保留西欧封建社会文化遗产、展示中世纪人们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为近现代欧洲文学提供借鉴、丰富世界文学宝库、利于思想解放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宪章》部分内容节选1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擅自处决或囚禁公民2赋予了英国人民某些基本权利,如免于误捕等。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 落花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5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8 匆匆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演出策划服务合同合同范本
- 工程伤亡合同范本
- 4 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酒店出租专车合同范本
- Module 5 Museums Unit 3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 5《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 中班美工区角活动教案10篇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DBJ 46-027-2013 海南省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安全评定规程
- SJG 103-2021 无障碍设计标准-高清现行
- 皇冠假日酒店智能化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 合肥市城市大脑·数字底座白皮书2020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