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6/24/wKhkFmYnOeiAdGm1AAJ6AW490BM992.jpg)
![《荷叶母亲》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6/24/wKhkFmYnOeiAdGm1AAJ6AW490BM9922.jpg)
![《荷叶母亲》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6/24/wKhkFmYnOeiAdGm1AAJ6AW490BM9923.jpg)
![《荷叶母亲》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6/24/wKhkFmYnOeiAdGm1AAJ6AW490BM9924.jpg)
![《荷叶母亲》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36/24/wKhkFmYnOeiAdGm1AAJ6AW490BM99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叶母亲》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荷叶母亲》。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课文的特点《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2、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篇散文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感人至深的亲情;借助音乐,提高散文诗的朗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⑵、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三)教学重难点⑴、体味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⑵、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知识能力状况:本课为散文诗,在这以前已学习过部分诗歌,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绘画美。三:说教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情景创设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感氛围,为理解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课前的歌曲《母亲》,及诗歌朗读的背景配乐)。朗读法:学生朗读与点评相结合(不但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通过点评培养了朗读欣赏能力。)讨论法: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四:说学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品读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中悟悟中读,走进诗文情感。(《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质疑,探讨研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深入理解诗歌主题(《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二阅读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法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主体阅读体会,达成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碰撞心得,质疑并初步解决疑难,最后的成果汇报和教师适时的点拨达成对文本主旨的升华——走进文本的感悟为走出文本获得自我情感的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为学生结合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化别人的文字为自己所用提供了平台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用阎维文演唱的《母亲》渲染气氛,出示歌词,拨动学生情感,创设情境。(歌词里写的生活细节:拿新书包.打花雨伞.擦泪花等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歌词如诗行排列,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诗与歌的联姻。)师:这首歌歌颂了什么?母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母爱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二)、简介《繁星•春水》及作者。(多媒体出示,突出“母爱,童真,自然”)出示课题(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感知文章找出本文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2、配乐读体会情感的变化:教师泛读一部分,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分角色或男女生(通过自己的配乐范读和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温馨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审美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柔和的音乐氛围地带动下,细细体味母亲那涓涓细流却又连绵不断地爱)3.对老师,学生朗读进行点评(四)、自主阅读,小组合作:1:用笔圈点勾画作者四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分别用〈〉、()、[]表示,并通过小组合作: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读给组内听,教师进行指导。2、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A、在“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B、动情的朗读最后一节,与之前朗读形成对比,释疑“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人生的挫折、困难)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体会到的感情,再次出示课前《母亲》歌词,产生共鸣。(看到风雨中的荷叶勇敢的呵护红莲,作者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一脸,母亲对女儿的呵护。这一幅”荷叶护莲图“深深的感动了作者,作者在心底里呼唤母亲的呵护,并非不想独立于世,而是因为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力量源泉)(五)、课堂小结:冰心的这篇《荷叶母亲》犹如平静的春水里繁星的倒影,晶莹璀璨,而又耐人寻味。她以“荷叶”为题,托物抒情,吟唱了一曲母爱的颂歌。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荷叶母亲》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新教师入职必备,考教师资格证必备)第一部分课堂实录:一、引出课题师: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教师出示母鸟哺养小鸟的图片)、它描绘了什么场景是怎样的一幅画生:描写母爱的一幅画.师:关于母爱、你能描述一下吗你能联想到什么动物、植物都行、听过的、看过的都可以.生1:猪妈妈喂奶、十几只小猪围着抢吃、猪妈妈哺育小猪.生2:鼠妈妈为了哺育自己的宝宝、忍着病痛坚持21天哺乳.师:在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写母爱写得很好、是谁呀生:冰心.(出示冰心介绍)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一首很美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二、整体感知师:请翻到125页一起朗读、读后谈谈你读后最初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齐读)师:大家读得很整齐、现在来谈谈初读感受.生1:母爱是无私的.生2:母亲像荷叶一样、勇于牺牲.生3:荷叶像母亲一样在风雨来临时帮我们遮挡风雨、让我们安全.师:描写中有没有哪一个场景、哪一个具体事物让你印象深刻生1:\'雨中的红莲\'让我印象深刻、\'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红莲像孩子受到挫折.生2:第7节、荷叶保护红莲让我印象深刻.师:红莲在雨中的场景、莲叶保护红莲的场景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请大家自由朗读4——7节、任选一、二处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点评.三、研读品析A生:早上和晚上下雨时、第4节和第7节的红莲作对比.师:最后命运一样吗生:不一样.师:齐读第4节白莲凋谢时的语句.(学生齐读)师:第4节红莲和白莲也有对比、有什么作用呢生:白莲在早上就凋谢了、红莲一开始就有母亲保护、亭亭玉立.师:刚开始、作者心情怎么样生:烦闷.师:为什么生:作者不喜欢下雨.师:你喜欢吗(不喜欢)对、下雨天滴答雨声令人烦闷.看到亭亭玉立的红莲应该心情舒畅些、可为什么作者依旧烦闷生:看到白莲凋谢了、担忧红莲命运也和白莲一样脆弱、也会凋零.B师:还有吗生:第4节.师:\'菡萏\'作何义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齐读第4节、感受白莲已凋谢、红莲仍旧亭亭玉立.C生1:我找到了第6节、正面描写大荷叶遮挡红莲、写出了母爱的特点、悄然无声息、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生2:\'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师:作者的心情之前是\'无法可想\'、从这里可以推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多愁善感、心思细密的人、是热爱世间万物的人.师: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让你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生1:成绩不好、在受挫时妈妈鼓励我、得到安慰.生2:丢了东西、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说:\'没关系.\'生3:做了错事、回到家里不敢说、妈妈安慰我.D师:还有吗生:第7节、有了母亲的关爱、困难也变得无力了.生(补充):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爱、无私奉献的不能言传的亲情.E师:文中用了\'勇敢慈怜\'形容母爱.生:第6节、一切景语皆情语、突出母爱的无私.F师:还有没有点评生:第7节、形容雨点的词语\'不住\'、\'打\'说明雨势其实不小、但水珠却\'流转无力\'.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师:雨势可能会越来越大、母爱可能会超出生命本身的能力、突破生命极限、力量会越来越大.好、我们来齐读4——7节.(学生齐读)师:在1——3节为什么要写父亲的朋友送我莲花又为什么从两缸莲花写起生:有了母爱才十分温暖.师:引出下文、起铺垫作用.那第3节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开并蒂莲时、添了你们三个姊妹生:本文主要写母爱、有寓意把莲叶、红莲比作人.师:花瑞人祥、把花喻作人、为下文作铺垫.师:下面老师来读课文、大家注意全文谋篇布局、找找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之处(教师配乐范读)生1:都会顾着自己的儿女、不让孩子受伤.生2:可以无私奉献.师:能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表现相似之处吗生:第6节、母亲也一样、为了我们、不惜自己、什么都可以牺牲.师:都有什么特点用\'无私\'一词还不够.生1:荷叶像母亲哺育自己的儿女、不让儿女受到伤害、荷叶保护红莲、母亲保护儿女长大成人.生2:勇敢、慈怜.师:荷叶像母亲一样、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生:把伤害比作雨点、把母亲比作荷叶、把儿女比作红莲、\'谁\'指的是母亲.(学生齐读)师:读得不够有感情.(再请一学生读)师:不错.(再请一学生读)生:我先点评、我认为这是感情的高潮、完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生读)师:情感得到最大激发.(学生齐读)四、仿写拓展师:运用象征、比喻、在写作上叫\'借物抒情\'.在文章末段、冰心抒发了自己的深情、同学们也一定有话要说.请大家拿出笔、仿照末段、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学生仿写并交流)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母亲.第二部分课堂简录:荷叶母亲(执教者:景山中学某语文老师)一、导入课题1、请一位同学简介冰心2、教师PPT补充、重点介绍了冰心一名的来历、并全班背诵了王昌龄的诗.二、预习导航师PPT出示字词:并蒂应了花瑞梗莲蓬菡萏徘徊欹斜心绪师范读、学生跟读.三、朗读要求PPT出示朗读指导一读正确浏览全文、看准字型、读准字音二读流利朗读时不漏字、不添字、语句连贯三读感情把握感情基调、随感情起伏语速有变化、注意停顿、声音快慢重音等.四、整体感知齐读全文师PPT出示题目:1、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2、作者的情绪伴随红莲经历怎么样的变化3、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找出主旨句.五、品析课文师:请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提示:首先作者的心情怎么样生:郁闷.师:读的时候缓慢点、听后请同学评价.生:不熟练.师:对生:句子与句子的停顿不恰当生:惋惜、高兴要读出.师:课外朗读加强.师指名朗读第五段生:句与句之间有疙瘩.师:加强下有读漏字生:感情与这段还是有区别.师指名朗读第六段师:太好了生:最后一句很好.重点品位主旨句(最后一句)师:语言很美、齐读一次.师:有哪些写作值得我们借鉴呢生:借物喻人生:插叙拟人生:修辞的运用生:通过描写天气、表达自己的心情师:文章的结构如何生:有前后呼应.师总结写作手法:1、拖物言志2、前后呼应六、拓展延伸1、联系到《游子吟》2、这篇散文借具体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荷叶母亲》教案教学目的:1、积累词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把握文章大意,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点难点:1、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二、走近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三、字词积累。并蒂瑞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欹(qī)斜荫蔽:遮蔽。四、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结构层次。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2、理清结构层次。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五、探究乐园: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如何理解?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明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决策纪要与执行方案
-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改造合同
- 水电供应服务协议书
- 光伏发电站建设项目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物流运输合同协议书参考
- 周年庆典盛大策划方案
- 工程维修承包合同
- 汽车维修租赁合同协议书
- 装饰装修居间合同
- 建筑装修行业装修工程延期免责协议
- 《交通工程CAD》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各单元教材解析
- 2022年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 换班申请表(标准模版)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者阴村战友纪念者阴山对越自卫还击作战30周年联谊会计划2
- 承插型盘扣式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
-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