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20_第1页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20_第2页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20_第3页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20_第4页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1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考研专业一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题

1、活动课程

2、生活教育

3、教育模式

4、教育目的(狭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1题

1、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方针。

2、简述问题解决力量培育措施。

3、简述洛克道德教育方法。

4、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

5、简述朱熹的“朱子读书法”。

三、论述题每小题2分,共1题

1、论述夸美纽斯教育改革及其意义。

2、论述人格进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3、结合我国当前课程进展和改革,谈谈依法治教的意义和措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阅历课程”或“生活课程”,

是打破学科规律组织的界限,以同学的爱好、动机、需要和力量为基

础,以同学的阅历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

使同学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阅历和真实体验。代表人物有杜威、

克伯屈。2陶行知在杜威的有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

下,提诞生活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

系。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

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打算教育;从效力上说,教

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气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

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生活教育理

论启示我们要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学问与社会活动相结

合,提高同学行动力量。要建立民主公平的是师生关系。生活中处处

都是学问,要拓宽课程资源。教育要给同学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

间,敬重同学的主体地位,培育同学探究精神。3教育模式是教育在

肯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详细式样。日本村井实把社会历史进展中先后

消失的教育模式概括为:手工模式、农耕模式和生产模式。手工模式

把教育比方为制作东西,把儿童当作被制作的粘土,可捏造成型;农

耕模式把儿童比作植物,具有自然生长力,强调儿童自然生长;生产

模式把儿童看作材料,把教育看作工厂,经过肯定程序把儿童加工成

国家有用的人才。其共同点,都不把儿童当人看待。他主见现代教育

应当是人类模式,即把儿童当人看待。反映某个国家教育制度特点的

教育式样。如法国模式,强调国家办学,集中统一;美国模式,提倡

地方分权,开放、多样。是某种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反映活

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和杜威的

教学模式。4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所要培育的人的个体素养的总的

预期与设想,是对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个体素养的规定。它体现肯

定社会对受教育者质量规格的界定和要求,也体现人自身进展所应当

达到的水准和高度。狭义教育目的是指在社会里占主流地位的或由国

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它由政府提出,并反映社会进展的根本需求,

明确而稳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以及人的成长和人才的培育

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动身点,是

教育活动的归宿,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

导意义。主要包括:定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二、简答题】

1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方针,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如下:(1)

内容①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另

一方面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见完全人格,首在体育。②实利

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一般文化科学学问,认为教育不仅

要传授学问技能,而且要训练同学思维缜密,对事物有科学态度。③

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完全人格之本,德育内容要

以自由、公平、博爱为主,体现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育同学

的愿望。④美育即“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

也”。进行美育的课程采纳多种形式。蔡元培认为美育有特别意义,

是引导人由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桥梁。⑤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

所独创,并被认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世界观教育即是培育人们立足

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但他

认为世界观教育不行言传、只可意会,说不出详细的方法和内容来,

只能潜移默化的转变。(2)关系五育的关系即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

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感教育可帮助德育,世

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

为根本。(3)评价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

的德智体美诸育和谐进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

是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它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

的变革,以及世界进展的潮流。2(1)营造鼓舞制造的环境:①学校

角度:a.改革考试制度,为同学制造宽松的学习环境;b.增加同学

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②家庭角度:家长应擅长发觉孩子的制造性,

鼓舞制造性的进展。③社会角度:为同学供应制造性人物的榜样。(2)

培育制造性的老师队伍:①转变老师教学观念,使老师理解并支持同

学制造。②教给老师必要的技法和思维策略。(3)提高同学的制造意

识:(4)塑造同学的制造人格:①爱护奇怪心。②消退同学对

错误的恐惊心理。③鼓舞独创与多样性。(5)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

促进发散思维的培育。(6)开设制造课程,教授制造方法:制造方法

包括类比模拟法、聚焦创造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

求索法。3在洛克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中,德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内

容。他要求青年在具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需有精神的健全进展,

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需有完善的德行。洛克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方法:

(1)重视培育青年绅士具有良好的礼仪他认为,通晓世故、举止文

静、娴于礼仪以及气质温柔,这乃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所最不行缺少

的外在的与内在的品质。他指出,儿童在“容貌、声音、言词、动作、

姿态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能优雅有礼,他便能博得别人的好评,

“使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逸与兴奋,”这是绅士在社交活动中

取得胜利的极其重要的保证。(2)重视道德教育的“及早实践”必需

从儿童很小时就重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并要重视通过实际道德行为

的熬炼来培育德行,而反对让儿童死记道德规章与口头教训。(3)重

视“榜样”的作用他主见把好、坏榜样都放在儿童面前,让他们实地

去熟悉与鉴别美和丑、善和恶;他指出,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挡儿

童去仿照的力气,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他甚至认为利用榜

样进行教育,不独应在儿童年幼时使用,只要他们还在别人的教育之

下,任何时候都应连续采纳。(4)反对体罚认为体罚只能培育儿童的

奴性、拗性和怯懦的精神。假如儿童因避开皮肉受苦而趋向于法规,

那也并不就是养成他的德性了。(5)主见让儿童形成他们的宗教观让

儿童了解上帝是至高无尚的力气,是世界的制造者,人只能从上帝获

得一切“善”的思想与信念。他要求儿童从幼小时起就应每天用平易、

简朴和适当的方式祷告上帝,以逐步形成他们的宗教观。不过,他坚

决反对让儿童具有神灵鬼怪的印象和观念,以免使他产生畏惧心理。

4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

意义。落实科学进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定

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1)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

上是人的素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对人的共性素养全面进展的促进,既是个人为人立世的基础,也

是社会稳定和进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

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必定把教育摆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2)所

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进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

用。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又面对学问社会时代的来

临,学问不仅是力气,而且成了第一力气、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

一财宝、第一权利乃至第一霸权。这对我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

国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使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关键在于学问创新,把握核心技术,这在相

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学问技术,培育创新人才。(3)

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进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

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进展来说无处不在,

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流淌功能。我们

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急关系的协

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性演化,对城乡差距、

贫富差距的缩小,都起到了独特的乐观作用。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

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进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5朱熹强调读书穷理,

关于怎样读书,他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他的弟子汇合他的训

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依次是:循序渐进,熟读精

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朱熹读书法的

详细内容①循序渐进。这是强调读书要按肯定的次序。所谓“循序”,

就是必需遵循所读之书内容的客观挨次和读者的主观力量、条件,按

此而规定的读书进程;“渐进”指的则是像流水盈河而后进、音乐成

章而后达一样,量力而逐步成就。朱熹提出读书要做到循序渐进,必

需有肯定的步骤。即订出方案,拟出程序,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今

日读至何章,明日读至何节,按方案程序阅读,决不紊乱。这不仅能

做到始终如一,还能日渐进步。朱熹在强调循序渐进的同时,还坚决

反对贪多务广。循序渐进不仅提出了对读书所持的态度,而且体现了

量力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它的确是读书的妙法,完全符合教学规律。

所以在现今的教育活动中,仍视其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朱熹的循

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读书方法,仍旧值得后人继承和借鉴。②熟读精

思。这是指读书时必需多读、记住、背熟。对于所读之书要通过思索,

理解精深。朱熹教人读书,特殊强调既要熟读,又要精思。读书时肯

定要做到书上说的,就似乎出于自己的口,如自己所说。书中的微言

大意,亦如自己想的。这是真正的理解,也就是读通了。同时在熟读、

精思的基础上还必需做到能不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熟读精思体现

了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读与思,是读书学习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不行分

割的统一体的两个不同侧面。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即使背得,仍不

是自己的东西,更不行能结合实际而得以应用。只思不读,纯系空想,

成天想入非非,终归还是一事无成。这说明朱熹所强调的这一原则符

合人的熟悉心理的规律,也符合学问自身结构的规律,更符合教学中

的巩固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③虚心涵泳。这是指读书时要

留意以下几点:第一,不先下结论,不固执己见,要敬重原著,探明

原意;其次,不先带偏见,不执着旧见,要独立思索,坚持新的见解;

第三,不穿凿附会,不遇难退缩,要接受简明平正的道理,勤苦奋进;

第四,要力戒“骄”“吝”,保持虚心的态度。虚心涵泳包含着读书

的客观性原则,其要求读书的时候肯定要敬重原书的本意,要保持虚

心的态度。④切己体察。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读书必需与自己

的思想实际、生活阅历等结合起来;其次,还要以所读之书的道理来

指导自己的实践。切己体察包含了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读书不结合

自己的实际而仅从纸上望文生义,只能是夸夸其谈、空话连篇,无法

解决实际问题,贻害无穷。⑤着紧用力。其含义包括:第一,读书要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穷究究竟,永不放松;其次,提倡威猛坚韧、

勇往直前乃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读书精神。这在教育史上的确是绝无仅

有的,也是特殊珍贵的。朱熹不仅强调精神力气,还注意读书的实际

效果的取得。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正是体现了为学的乐观性和主动

性原则,特别值得珍视和提倡。⑥居敬持志。所谓“居敬”,就是思

想精神和留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树立远大的目标,明

确读书的目的。朱熹把它视作“为学”的最根本性的问题。居敬持志

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读书时要明确目的、用心一意,不

应受客观物欲的干扰,要充分发挥人的熟悉主体思维活动的主导作用

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三、论述题】

1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宏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

家。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他继承了文艺复兴

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成果,总结了自己四十余年丰富的教育实践

阅历,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他所著的《大教学论》

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对世界教育的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1)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

内容①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教育目的方面,夸美纽斯一方面从宗教

世界观动身,认为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使人为来世生活作好预备。但另

一方面他的《大教学论》等著作中又渗透着现实性的教育目的,即要

通过教育使人熟悉和讨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育和进展他们的各种

力量、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作好预备。这种

教育目的论和现实性因素,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民主主义、人道主

义精神和唯物主义观点。而这方面在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论中实际上

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作用方面,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的作

用。首先,他把教育看作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认为教育对于

开发自然资源、进展生产、增进人类幸福和加强国家实力有重要作用。

同时他又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进展的作用,指出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

任何人的智力都能够得到进展。②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

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他

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他把遵

循“秩序”这条普遍法则视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重要内容。依据人

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这条原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听从“普

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它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明教育工

作应当是有规律的,教育工应当遵循这些规律;二是既然教育工作是

有规律的,那么,就应当努力探明、发觉这些规律。而且珍贵的是,

夸美纽斯自己一生都在探究教育工作的规律。③论普及教育。夸美纽

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动身,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他的

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

以教育成人”。他要求把教育普及于一切男女儿童的思想无疑是进步

的。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有缺陷的。他认

为一切男女青年受教育的目的和程度应是不同的:权贵子女受教育是

为了成为领袖人物;地位较低的人受教育是使他们能听从长上;妇女

受教育是使她们能照料家庭、增进她丈夫和家庭的幸福。夸美纽斯普

及教育的思想主要是为了现世的目的,而不是为宗教服务的。④论学

前教育。夸美纽斯于1633年正式出版了《母育学校》一书,这是教

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和

任务是,培育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

练和进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熟悉。

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他论述了胎教、体育、智育和德育四个方面。

另外,他还特别重视嬉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他在论述幼儿的智育、

语言进展、体育和德育时都提到了要用嬉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同时他

还认为母育学校应为儿童做好上学校的预备工作。⑤论教学原则。教

学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教学原则

的论述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要的教学原则可以归

纳为以下几条:a.直观性原则。他第一次从感觉论动身来论证直观

教学。他认为教学应从观看实际事物开头,在不能直接观看时,可使

用图片或模型等。b.激发同学求知欲望原则。强调父母、老师、学

校、所教的学科、教学方法以及国家权威共同激发起来。他还认为教

学前要使同学的心灵有所预备,使他们能够接受这门学科。C.巩固

性原则。要做到巩固他认为一方面理解性教学有助于学问的巩固;另

一方面常常练习和复习也是巩固学问的重要方法。此外,他指出把自

己所把握的学问教给别人,也是一种好方法。d.量力性原则。他从

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动身,在教育史上初次提出了这个原则,这对后

世的影响很大。他主见教学不行使同学负担过重,要照看同学的接受

力量。e.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他强调教材的组织具有系统性

和规律性,认为教学要循序渐进,不要跳动前进。⑥论分科教学。在

外国教育思想进展史上,夸美纽斯是第一个试图建立分科教学的教育

理论家。他还特地论述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语言教学法。他主

见学习自然的学问主要应当运用直观教学法,并且提出了科学教学的

九条规章。他认为艺术教学方法的要点是明确仿照对象和反复练习。

在语文教学上,他认为首先应重视本国语和现代语言的教学,另外要

把语文学习与有关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应当和儿童的智力进展相适

应,并强调仿照和练习的重要性。⑦论道德教育。他特别重视道德教

育,并把世俗道德的培育从宗教教育中分别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

分,并把它放到宗教教育之前。在道德教育理论上,他也突破了宗教

的束缚,而是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他把才智、英勇、

节制和公正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加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劳动

教育。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⑧教育和教学

管理思想。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提出了一套

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有独创性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a.国家的教育管理职权。他指出国家就应当重视教育,应当

普遍设立学校。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行推卸的责任,也有管理教育的

最高权力,而不应当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气。b.督

学的职责。他认为,国家应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

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进展。c.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的设想。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全部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

夸美纽斯主见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制。d.论学年制和

班级授课制。他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强调学校工作要有方

案,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方案进行各项工作。e.关于学

校各类人员的管理。他对校长、老师和同学都做出了不同的规定。f.论

纪律和规章制度。他认为学校没有纪律就无法正常有序地工作,维护

纪律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不断地监视,二是责备,三是惩处。(2)夸

美纽斯教育思想的评价夸美纽斯是一位宏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同时又是一位多产的教育著作家。他擅长吸取和总结前人和他自己的

教育理论和实践阅历,撰写了好几种教科书和内容丰富且对后世有广

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中的《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

立形态的教育学,《母育学校》则可以说是西方教育史上的第一本学

前教育学。在书中他具体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以这些教育思

想为指导不断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这

一简单社会现象的某些属性和关系的概念和范畴,如教育的目的和作

用,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方法、原则,教学的组织形式,学年方案、

开学、放假、班级、考试、老师、教科书、学校制度,等等,组织成

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以往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转向

理论的论证,使教育学的理论化水平有了肯定程度的提高。①教育作

用和目的的论述中,他高度评价了教育对社会进展和个体进展的重要

作用。确定了教育的地位,这同他进步的儿童观和要求提高人的地位

的人道主义思想直接联系,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②他提出教育适应

自然原则这一主见不仅力图将以往零散的教育阅历加以理论化,引导

人们留意遵循教育规律,而且使教育理论在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

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给人们教育思想上的解放以重大的启示,使教

育理论的进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③在教学方面,他在实践阅历的

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原则,为实际教学工作供应

了指导。他还是第一个试图建立分科教学法的教育理论家,主见不同

的学科采纳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后世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他特别重视

道德教育,对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特地的论述,不仅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而且使道德教育从宗教教育解放出来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历

史意义的一大步。④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他的关于国家设置督学、

建立统一的学校和学年制度,实行班级授课制,制定规章制度来管理

学校的各类人员和各项工作的思想无疑对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做出了

有益的贡献,在教育管理思想进展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他对

普及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也有非常精辟的论述,给后世的教育以重

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夸美纽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中

也是存在肯定缺陷的。比如他把教育当作“人类的得救”的主要手段

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他在论证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时,采纳与自然

或社会现象类比的方法论述教育问题,他并未真正找到自然、社会和

人的进展的普遍法则,因而他教育理论中也就不免消失很多片面、机

械甚至牵强附会的东西;他虽然主见普及教育,但又认为不同的人受

教育的目的和程度是不同的,穷人和富人之间,男性和女性之间在这

方面是有差别的;此外,他在详细论述教学原则时也存在机械化、简

洁化的问题。虽然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存在肯定的问题,但必需看到

他在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等方

面,都力图推陈出新,提出了很多珍贵的创新思想,并力求在自己的

教育活动中加以实践。总之,夸美纽斯一生致力于通过教育为人民的

幸福,为人类的进步服务。在他的晚年,他还为建立一个和平、和谐、

安静的世界而呼吁。夸美纽斯的思想和业绩是属于全人类的,他的贡

献是世界性的。2(1)埃里克森人格进展理论的内容埃里克森认为在

每一阶段的进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进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

个乐观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

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

的问题的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

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进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埃里克森把人

的心理进展分为以下8个阶段。①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

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四周世界的基本

信任感。所谓基本信任感是指“一种充分信任他人并且自己也值得信

任的基本感觉”。母亲给婴儿供应食物并满意爱抚的需要,婴儿也需

要满意母亲的需要。假如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

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四周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担心。

这种不信任感可能伴随儿童度过整个童年期,甚至影响到成年期的进

展。②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个阶段中的儿童已经学会了走路,

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把握的语言和他人进行沟通。儿童开头表现出自

我掌握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吃饭、

穿衣、大小便)。儿童这种对权利和独立性的渴望经常与父母的要求

相冲突。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究,赐予适当的关怀和爱护,

关心儿童形成自信念。假如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峻要求和限制,会使

得儿童对自己的力量产生怀疑。过多的怀疑和羞怯可能会导致个体一

生对自己的力量缺乏信念。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

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儿童开头追求出于自我利

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以为自

己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开心的心情。④勤

奋感对自卑感(6〜12岁)。本阶段儿童开头进入学校学习,开头体

会到持之以恒的力量与胜利之间的关系,开头形成一种胜利感。本阶

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

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

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阅历,

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胜利阅历增加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

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胜利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

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明

显,成年人对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赐予鼓舞是必要的。同

学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缘由。

老师对同学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⑤角色同

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

期。个体此时开头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头考虑“我是

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这里的角色同一

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力量、信念、性格

等的一贯阅历和概念。在埃里克森看来,自我既与个体过去的阅历相

联系,又与个体当前面临的任务有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职业的选

择、性别角色的形成、人生观的形成等有着亲密的联系。假如个体在

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地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

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埃里克森留意到前几

个阶段中冲突的健康解决会成为本时期的良好基础,如前几阶段形成

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制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

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胜利地获得角色同一性。⑥友爱亲热对孤独

(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

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热感。这种意义

上的亲热感是指个体情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

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共享而不计较回报。假如可怕被他人占有和

不愿与人共享便会陷入孤独中。⑦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

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

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力量和制造力量等基本力量或特征。本阶段

个风光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力量的延长。进展

顺当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制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

关怀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⑧

完善无憾对悲观无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

个体的进展受前几阶段进展的影响极大。假如个体在前几个阶段进展

顺当,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

不行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

满感的个体将陷入无望,并因而可怕死亡。(2)埃里克森人格进展理

论对教育学的意义依据埃里克森理论,即个体的进展是一个布满危机

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教育应当培

育个体应对危机且提升自我进展的力量。同时,它还提示,教育(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进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进展的阻力,因此,

老师及父母应当考虑每个儿童的生活阅历及心理需求的不同,施以相

宜的教育。埃里克森的人格进展理论的教育意义包括以下儿点:①埃

里克森注意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进展的作用。他不仅考虑了自我概

念的消失、同一性的获得,而且强调了个体一生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对个体进展的制约作用,并详细阐述了性格、爱好、动机等带有社会

性内容的人格特征在社会背景中的产生和进展。②埃里克森从整体上,

从个体心理进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查了人的社会性进展

和道德等的形成进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进展历程。埃里克森

的理论阐释了个体从诞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进展,体

现了讨论人的终生进展的观念,比较符合人的进展实际,也是最早讨

论人的一生进展的心理学家。③埃里克森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和社会

因素对人的进展的重要作用。他阐释了自我、同一性等概念,对人与

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很多因素进行了探讨。从个体心理进展的多个层

面和相互关系动身,考察了社会性和道德等的形成和进展。适当的教

育可以促进个体进展,培育解决进展危机的力量;不适当的教育可能

阻碍个体的进展。他的理论体现了一种全程进展观。④埃里克森提出

了个体不同进展阶段中的详细进展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危机。这有助于

老师了解教育对象,实行相应的教育措施,关心青少年健康进展。但

是,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埃里克森理论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

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进展中的作用的倾向;他把很多社会

问题,如人生目标的选择、确立等归结为心理进展过程中某一特别阶

段的心理任务与危机是否恰当,心理任务与危机跟社会冲突之间的关

系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他并没有解释个体如何以及为什么从一

个阶段进展到另一个阶段,而且该理论也缺乏实证性讨论的支持。3

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

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

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

化的轨道。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详

细体现,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

因而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实行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教的关键,是

依法治教工作得以顺当进行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此为契机,绽

开依法治校的理论讨论和实践讨论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

义。(1)依法治教的意义①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定要求。教育是

兴国之基础,强国之支柱。老师从事教育工作,首先要依法从事教育

教学活动,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力,履行老师法定的职业义务和职

业责任,以实现依法管理教育事务,保证老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依

法进行。教育的使命是提高人的素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是

提高全民族的素养。老师职业劳动任务是教书育人,对人进行素养教

育。老师只有做到了依法执教,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育依法治国的人

才,才能快速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②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

内容。依法治教的重点是各个教育部门都要根据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

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参加教育活动。

为此,老师在从教过程中,必需做到依法执教,否则,依法治教就不

完善,就不能实施。由于依法执教要求老师要求仔细地学法、知法、

懂法和守法,自觉增加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利,履行法

定的教育义务和教育责任,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对同学进行教育。

可见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必定要求和重要内容。③依法

执教是人民老师之必需。我国现有1000万老师大军,他们兢兢业业、

努力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

化建设作出了珍贵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的十杰老师和师德典范。

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法律意识不强,既不学法,又不懂法,更

不执法。可见,我们无论从教育事业的进展,从老师、同学权益的维

护,都迫切需要法律作为指导,需要在依法治国中切实做到依法治教

和依法执教,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