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三步教学法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2)《齐桓晋文之事》三步教学法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2)《齐桓晋文之事》三步教学法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2)《齐桓晋文之事》三步教学法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2)《齐桓晋文之事》三步教学法课件-高一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导语

有人曾说过:“世界上最难办到的事就是——把我脑子里的想法灌输到你的脑子里,从而把你口袋的钱放入我口袋里”。第一个是触动灵魂,第二个是触及利益。有意思的是:这两件事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只要你能把思想装进别人的大脑里(触及别人灵魂),别人就会乖乖地把钱放在你的口袋里(触动别人利益)。假如你是一位鞋店老板,有顾客想买一双黑色运动鞋,而这种款式的鞋子你的店里只有白色,那你如何将你的白鞋卖给需要黑鞋的顾客。请同学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然后将你说服顾客的过程讲出来。(不限制答案,但强调语言说服的过程,杜绝将白鞋刷黑等简单做法。)

将你的白鞋卖给需要黑鞋的顾客确实是一件难事,但如果让孟子做你的导购员,可能就不那么难了,为什么呢?答案就在《齐桓晋文之事》中,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4页。壹自主学习(一)走近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

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

”。战国

儒家

子思

亚圣(二)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1.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三)了解《孟子》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

》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

》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

的唯一的取材依据。礼记

论语

八股文(四)相关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

”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

的正宗大儒。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它集中地阐述了孟子反霸道、尊王道的政治主张,系统地提出了实现这一政治主张所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作品。百家争鸣

孔子(五)解题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七)文言知识1.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2.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3.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4.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5)是罔民也被动句(1)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省略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状语后置句(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5.一词多义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4)道芷阳间行(取道)(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舍(1)shè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2)shě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4)sh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诚(1)诚有百姓者(的确)(2)是诚何心也(真的)(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八)挖空练习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能够、可以)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不得已),则王(wànɡ)(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安民,养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到哪里去?之,往)?’对曰:‘将以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王曰:‘舍(释放)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ù)(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若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的确)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wū)(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知之?王若隐(痛惜,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这,指以羊易牛)乃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厨房)也。”王说(同“悦”,高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duó)(揣测)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禀报)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足以察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而不见舆薪(整车的柴火)。’则王许(认可)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却)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表示被动)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怎么、用什么)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yù)(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按摩肢体。枝,同“肢”,肢体),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敬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同“型”,典范、榜样)于寡妻(正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duó)(丈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王兴甲兵,危士臣(危害将士),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快(痛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指美味的食物)不足于口与?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指绚丽的颜色。采,同“彩”)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ánbì)(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开辟)土地,朝秦楚,莅(统治)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如此)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攀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hé)(同“盍”,何不)亦反其本(指仁政王道)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奔走求告)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hūn)(不明事理,糊涂),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聪慧),请尝试(试行)之。”贰合作学习1.本文看似以王的九次提问推动对话,实则为孟子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完成了战国时期这个闪光的“保民而王”的话题,孟子是怎样让这个话题闪光的?⑴对话技巧第一招:“旋”——顾而言他面对齐宣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个关于“霸道”的问题,孟子即刻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接着,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使宣王难以拒绝,直问“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第二招:“撩”——引君入瓮“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孟子根据齐宣王的提问,抛出自己的观点。应该说对于齐宣王,孟子不但清楚他没有“保民”行为,甚至连“保民”的念头都没有,但直言点出,齐宣王恐怕难以接受。于是,一个“可”字,肯定了齐宣王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且以“保民而王”为诱饵,牢牢掌握谈话主动权,让齐宣王第三次发问“何由知吾可也?”第三招:“信”——博君好感孟子打开与王对话的突破口后,抓住了齐宣王被百姓议论的“以羊易牛”这件事,使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境中,再以“臣固知王之不忍”,表明自己对王的理解,替王开脱,博得了宣王的信任;这时孟子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又一次使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境中,让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再一次为王辩解,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第四招:“激”——动摇君心有了不忍之心作基础,齐宣王不禁疑惑:“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王道要如何推行呢?孟子首先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再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孟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除了宣王心中的疑惑,打消了他畏难的情绪,激起王王天下的雄心。第五招:“醒”——危言“醒”君面对齐宣王心中的“大欲”,孟子先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再道破其“大欲”是以力争霸天下,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让王不禁惊言:“若是其甚与?”孟子再以邹与楚战类比,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第六招:“诱”——美景诱君在堵死宣王退路,使他不再徘徊于“王道”与“霸道”之间后,孟子又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后的美好社会图景:“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这样的美好图景,当然具有诱惑力。第七招:“告”——一针见血美好图景的实现需要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孟子更是直言相告,其核心是两点,第一点是“制民之产”,使百姓有衣有食;第二点是“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懂得礼义。做到这两点,老百姓归附,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2.孟子运用了哪些技巧让这个话题闪光的?3.孟子给齐宣王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图景?国君有仁爱之心,能“推恩”于百姓;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恬静和谐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4.本文孟子的社会理想与《侍坐》体现的孔子的社会理想之间有什么联系?《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两篇文章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都重视安养民众。也有因论说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如孔子重视“为国以礼”,孟子强调“发政施仁”。就整体而言,两篇文章爱“民”望“治”,重“王”轻“霸”,推“仁”讲“礼”,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其中的许多论断至今仍为人们认可、重视。5.孟子的“王道”思想对于当今时代还有什么意义吗?从《齐桓晋文之事》来看,孟子治国理念可以概括为四点:“君为中枢”“宽政爱民”“制民之产”“崇礼重教”。这样的理念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在今天自然还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党的惠民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取消农业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覆盖城乡;形成积极就业政策体系;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对种粮农民实施补贴政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等惠农政策。

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孟子所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在重视“保民”的同时,有对平民百姓有一定程度的歧视。在孟子生活的年代,这样重“士”轻“民”的态度并不罕见,但在今天,要对其局限性有明确的认识,进行批判性阅读,而批判性阅读本身就是思辨性阅读的重要形式。而且,孟子将治好国家的期望完全寄托在君主的观念转变和善性自觉上,期待贤君明主推己及人,在当时固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在今天看来,就与现代国家的治理理念相去甚远了。孟子的“王道”主张,最终还是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肯发善心并懂得推恩的基础上,在战国列强纷争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为如此,孟子虽能言善辩,说得宣王心服口服,但事后宣王并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孟子在齐国待了几年,也曾多次企图说服宣王行王道,但始终不得志,结果只能悻悻离去。叁教考融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家教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识到良好的家教家风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使人向上向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纪录片《守望家风》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的拓氏家族,互帮互助,兴教育才,诗书传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家族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更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就能更好助力祖国的花朵向阳生长、绚丽绽放。

(选自马祖云《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有删改)材料二: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藏有对传统的继承意义。例如,“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袭不坠,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这里的“禀”字,就生动地传达了下对上、后对前的承继接受。至于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以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把家风世德作为最优先的题材。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忿戾凶横。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家风,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良好家风,更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说的家风是日积月累,经过岁月的反复淘洗积淀才形成的。家风好的家庭,下一代才会更优秀,国家才会拥有更多的人才,也就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家风正则行得正,家风淳则风气淳。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途径不尽相同,但每个人的成功起点几乎都与良好的家风密不可分,因此唯有搞好家风建设,才能让世世代代从良好的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迷失方向。

良好家风,最终是国家民族发展动力。有正气、存善良;守清廉、重担当;知礼数、持节操。这样好的家风多了,一定会促进整个社会进步,以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正所谓“上行而后下效”,家风对家的影响巨大。我们一定要教导下一代,每个人都应该对亲人有宽厚兼爱之“仁”,对朋友存往来之“义”,在家内家外要有自律之“礼”,为人处世则拥有明晰是非之“智”,而在待人接物方面,应需有轻利重诺之“信”。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以往,社会正能量和好风气才会不断得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选自龙玉然《家风建设很重要》,有删改)1.下列对家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良好的家风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传统社会,大多被赞美和传承。B.家风,是家庭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它以显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举止都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C.家风不等同于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家规是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规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长期教化后的结果。D.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但也要善于借鉴外国优秀的家教家风文化。【解析】B.“它以显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这样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摸不着的风尚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应是“隐性”,而不是“显性”。C【解析】A.“因为家风都是传家宝”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B.“只要端正了家道,天下就能安定”错误,过于绝对,片面强调了家风的作用。D.“论证了‘上行而后下效’的观点”错误,推断不当,论证的是“良好家风,最终是国家民族发展动力”的观点。3.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D.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白灵均。B【解析】结合原文“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良好家风,其实就是榜样意识”“良好家风,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等语句可知,材料三的观点是“良好家风,更是一种精神传承”。A.“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长辈的期望,符合题意;B.“肯与邻翁相对饮”体现的是邻里关系,没有体现传承的特点。C.“他日汝当用之”体现的是长辈的期望,符合题意;D.“肇锡余以嘉名”体现的是长辈的期望,符合题意。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①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等。作者引用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家而天下定矣”等语句,选取了拓氏家族的事例,运用了“累土”的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既有说服力又更生动。②论证结构清晰,运用分总结构,分条论证。作者紧扣“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从历史传承、利于家庭、利于社会等三个角度阐述了良好家风的重要性,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引用、举例排比、对偶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通俗而生动。5.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引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请结合材料和生活谈谈你对此的理解。①这话说的是给自己的妻子做好榜祥,推广到兄弟,进而可以治理好一家一国。强调了良好的家风对家国的作用。②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家有好家风,国才有好风气,国家和民族才能更好地发展。结合生活谈家风的作用,例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家风教育出了优秀儿女;或我的家族有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我耳濡目染,也养成了生活简朴、不乱花钱的好习惯,终生受益;等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选文一: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公曰:“善哉!”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节选自《孔子家语·五仪解》)选文二: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