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外科解剖_第1页
乳房的外科解剖_第2页
乳房的外科解剖_第3页
乳房的外科解剖_第4页
乳房的外科解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乳房的外科解剖目录形态位置乳房血供乳房构成淋巴回流概述乳房神经第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PART

01概述第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1乳腺解剖概述乳房解剖包括生理解剖和结构解剖生理解剖:动静脉血管、神经支配、淋巴管道系统,这在乳腺外科及整形外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需要熟练掌握并准确操作结构解剖:腺体、脂肪、皮肤以及乳房筋膜系统等,后者尤为重要。还包括深层的肌肉层,肌肉虽然不是乳房的组成部分,但其解剖特点也会影响到手术效果第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1乳腺解剖概述生理解剖:动静脉血管、神经支配、淋巴管道系统,这在乳腺外科及整形外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需要熟练掌握并准确操作.第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1乳腺解剖概述结构解剖:腺体、脂肪、皮肤以及乳房筋膜系统等,后者尤为重要。还包括深层的肌肉层,肌肉虽然不是乳房的组成部分,但其解剖特点也会影响到手术效果.第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PART

02形态位置第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形态第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形态山羊状乳房第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的位置女性乳房位于浅筋膜所构成的囊内,上下位居4至5个肋间腺体外上部呈角状伸向腋窝称为“Spence氏腋尾区”,在作乳癌根治切除时有重要意义上界一般在第2肋水平下界在第6-7肋水平内侧缘达胸骨旁线外侧缘可达腋中线第1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的位置第1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的位置第1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女性乳房大部分位于胸大肌表面,其深面外侧位于前锯肌表面,内侧与下部位于腹外斜肌与腹直肌筋膜表面乳癌手术时的解剖境界必须包括上述范围乳房的大小、形态、位置和机能与女性的发育、妊娠等因素有关儿童和成年男子乳房不发育,故患病者极少第1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第1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胸小肌胸大肌

第1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第1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胸小肌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胸小肌胸大肌第1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前锯肌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起点:起自1~9肋骨外侧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脊柱缘)。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

第1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前锯肌前锯肌第1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腹直肌部位:腹前壁正中线两侧。 起点:耻骨上缘。 止点: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前面。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屈。还可降肋助呼吸。第2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腹外斜肌部位:腹前外侧壁浅层,肌纤维由外上向内下斜行。 起点:第2-12肋骨外侧面。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其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对侧回旋;两侧收缩可使脊柱屈,以降肋助呼吸。第2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旋和内收。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第2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2乳房周围肌肉背阔肌第2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PART

03乳房构成第2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乳腺的中心为乳头周围为环状乳晕乳晕内含有乳晕腺,为变形的皮脂腺,妊娠时显著增大,称“蒙氏结节”,又叫蒙哥马利腺。第2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乳头乳头也称奶头,是哺乳动物乳房中央突起的圆柱状部分,比乳晕和乳房要硬。人类女性乳头是重要的性感带,具有哺乳功能。乳头由紧密的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平滑肌环行或放射状排列,当遇到性刺激或机械刺激时,平滑肌收缩,可使乳头变硬凸起。正常乳头为圆柱状的突起物,有孔,直径约1厘米,高度约1.5-2厘米,深色。第2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乳晕乳晕是乳头周围皮肤色素沉着较深的环形区。乳晕的直径约3~6cm,色泽各异,青春期呈玫瑰红色,妊娠期、哺乳期色素沉着加深,呈深褐色。怀孕后总是要加深,并且永不褪色。但乳晕的颜色因人而异,并不能单纯依据女性乳晕的颜色判断其性经验的多少或者是否生育过。第2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蒙氏结节蒙氏结节位于乳晕的外周部分,是蒙氏腺导管开口处隆突而成。蒙氏腺是能够分泌乳汁的大皮脂腺。第2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乳腺导管乳腺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与小乳管相连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称输乳管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输乳管在靠近开口的1/3段略为膨大,称为输乳管窦乳腺悬韧带乳房后隙乳腺腺叶间、乳腺小叶间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间隔。腺叶间有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皮肤与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称为Cooper’s韧带(乳腺悬韧带)在浅筋膜深层与胸肌筋膜间有一间隙,称乳房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和淋巴管,收纳乳房的淋巴第2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乳房的包囊是胸浅筋膜,它向乳房深部延伸,将乳腺分隔成15~20个呈放射状排列的腺叶。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乳腺小叶,每一乳腺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组成。第3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第3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A:正常腺体细胞

B:基底细胞膜

C:腺体中央A:

输乳管B:乳腺小叶C:输乳管窦D:乳头E:脂肪组织F:胸大肌G:肋骨第3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第3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第3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的临床意义1正常乳房腺体最多的是外上象限,因此,此处患病的机会也最多2乳管内衬有上皮细胞,其基底层(生发层)明显增生时,可形成不同的病变,如囊性增生病和导管瘤等4输乳管窦有储存乳汁的作用,输乳管窦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3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时,应采取放射状切口,以避免损伤输乳管;乳房后脓肿容易沿乳房后隙蔓延,宜低位切开引流;乳晕下脓肿应作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第3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的临床意义乳腺癌时,如癌块侵Cooper’s韧带,使此韧带收缩而失去弹性,可导致癌块表面皮肤凹陷,称“酒窝征”

Cooper’s韧带第3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手术切口设计

皮纹线代表皮肤内部弹力纤维的走行方向,它常与皮肤自然皱纹相一致。手术切口顺着皮纹方向走行,则切开后组织分裂小,愈合后瘢痕也不显著langer线:用圆锥穿刺尸体皮肤时,穿刺小口不呈圆形,而是宽窄不一的线状裂缝。该线的排列方向是与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故称此线为langer皮肤裂线,简称langer线。沿皮纹线选择手术切口第3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构成的临床意义RecommendedNotrecommended第3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手术切口设计第3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3乳房手术切口设计恶性肿瘤切口选择第4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PART

04乳房血供第4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房动脉乳房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三个方面:(1)从胸骨方向来的,(胸廓内动脉),约占乳房供血量的60%。(2)从胸部外上方来的,腋动脉,胸肩峰动脉,肩胛下动脉),约占乳房供血量的30%。(3)从外下方来的,(肋间动脉的前支,外侧支),只供应乳腺外下1/4的血液。第4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房动脉胸廓内动脉穿支

起于锁骨下动脉第一段下壁,上内侧约60%第3-7肋间动脉的穿支

来源于胸主动脉,上外侧约10%腋动脉的分支根据胸小肌分为:第1段(内侧)、第2段(背侧)、第3段(外侧),上外侧30%第4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第4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最上动脉:第1段发出,沿胸小肌上缘下行,下进入乳腺实质胸肩峰动脉:第2段发出,由胸肌支发出,进入胸大小肌间,营养乳腺上内侧胸外侧动脉:腋动脉第2段发出,分布于胸大小肌、前锯肌及乳腺外侧部胸背动脉:第3段发出肩胛下动脉,自肩胛下动脉分出旋肩胛动脉后,分布到乳腺外侧部第4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腋动脉腋动脉在第一肋外缘续锁骨下动脉而起,经腋窝至背阔肌和大圆肌抵止部的下缘移行为肱动脉。此动脉在腋窝中与腋静脉和臂丛各束伴行。第4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廓内动脉胸廓内动脉:是胸前壁内面的一对动脉干。起于锁骨下动脉的下壁,向下入胸腔,距胸骨外缘约1cm处贴胸壁内面垂直下降;穿膈肌胸肋角续为腹壁上动脉,在腹直肌后鞘与腹直肌间下降,至脐附近与腹壁下动脉相吻合。此外,还发出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等。胸廓内动脉布于肋间肌前部、膈肌、腹直肌、乳房、心包及部分胸、腹膜。第4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外侧动脉胸外侧动脉系腋动脉的分支之一。在胸小肌的下缘起于腋动脉,沿前锯肌外侧向下行,分支至前锯肌和乳房。营养其所分布的区域。第4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外侧动脉17.胸外侧动脉第4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肩峰动脉肋间动脉乳房内动脉乳房内侧支前外侧肋间侧支前内侧肋间侧支2.胸肩峰动脉肩峰支3.胸肩峰动脉三角肌支9.胸肩峰动脉锁骨支

10.胸肩峰动脉11.胸肩峰动脉胸肌支

12.胸肩峰动脉肌间隙皮支第5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肩峰动脉肋间动脉乳房内动脉乳房内侧支前外侧肋间侧支前内侧肋间侧支胸肩峰动脉系腋动脉的分支之一。在胸小肌的上缘起于腋动脉。此动脉又分3支:胸肌支,行于胸大、小肌间并分支营养此2肌;肩峰支,向外侧至肩峰,与肩胛上动脉的分支吻合;三角肌支,营养三角肌。第5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肩胛下动脉系腋动脉分支之一。此动脉是一粗大短干,在肩胛下肌的外侧缘附近,分为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胸背动脉营养背阔肌和前锯肌;旋肩胛动脉穿三边孔至冈下窝,营养邻近的肌肉,并与肩胛上动脉吻合。此动脉分布区域如有外伤或手术时应注意处理该动脉。第5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背动脉胸背动脉系肩胛下动脉的直接延续。此动脉与胸背神经伴行,分布于背阔肌及附近诸肌,营养该区域。第5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背动脉19.胸背动脉胸背神经第5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胸背动脉23.胸外侧动脉25.胸背神经26.胸背动脉第5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肋间动脉

胸大肌肋间动脉乳房内动脉乳房内侧支前外侧肋间侧支前内侧肋间侧支第5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肋间动脉

胸大肌肋间动脉乳房内动脉乳房内侧支前外侧肋间侧支前内侧肋间侧支肋间动脉intercostalarteries(又叫肋间后动脉)除第1、2肋间动脉来自锁骨下动脉的分支肋颈干外,其余9对肋间动脉和1对肋下动脉均发自胸主动脉。各肋间动脉行干相应的肋间隙内,在肋间隙后部,行于胸内筋膜与肋间内膜之间。至肋角附近,穿行于肋间最内肌与肋间内肌之间,并紧贴肋沟前行。至腋前线以前则在相应肋骨下缘下方,肋间内肌与胸内筋膜之间走行、肋间动脉行至脊柱两旁在肋骨小头下缘附近发出后支,向后穿至背部,分支至脊髓、背部肌和皮肤。肋间动脉在近肋角处还分出一肋间侧副支,向前下走行,继而沿下位肋骨的上缘前行。上9对肋间动脉及其侧副支的末端在肋间隙内与胸廓内动脉和肌膈动脉的肋间前支(又叫肋间前动脉)相吻合。如在肋间隙前部穿刺时,进针部位应在上、下肋之下间刺入,而在肋角的内侧部位穿刺时,应在下位肋骨的上缘刺入各肋间静脉与同序数的肋间动脉伴行,位于动脉上方。肋间静脉向后汇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第5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头乳晕深动脉肋间动脉乳房内动脉乳房内侧支前外侧肋间侧支前内侧肋间侧支乳头、乳晕的血供也有3组细小血管网组成,即乳晕深面的真皮下血管网、乳腺导管周围和乳头下方的毛细血管网、乳晕周围动脉环上的辐射状分支,这3组血管亦互相吻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乳房深部动脉穿支中,有一支相对较粗、自乳腺中心附近穿入乳腺到达乳头、乳晕的动脉,其起源、走行和分布均相对恒定,称为乳头、乳晕深动脉。第5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头乳晕深动脉肋间动脉乳房内动脉乳房内侧支前外侧肋间侧支前内侧肋间侧支第5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第6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第6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房静脉乳房的静脉与淋巴管伴行,在乳腺癌的血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乳房的静脉分深、浅两组第6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AB浅组静脉深组静脉经内乳静脉的穿支注入同侧无名静脉。这是乳癌经血行肺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直接注入肋间静脉,再经肋间静脉与椎静脉的交通支,引入奇静脉、上腔静脉。此为乳癌经血行转移至脊柱、骨盆、颅骨等的途径直接汇入腋静脉,尔后进入锁骨下静脉及无名静脉。此为乳癌血行肺转移的又一途径横行静脉向胸骨旁穿过胸肌,汇入内乳静脉纵行静脉向锁骨上窝走行,注入颈下部浅静脉,尔后汇入颈前静脉。第6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房的静脉乳房的静脉乳房的静脉与淋巴管伴行,在乳腺癌的血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乳房的静脉分深、浅两组。第6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房的静脉上述3条静脉回流途径均可将癌细胞或癌栓经无名静脉或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发生血行转移第6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乳房的静脉因而乳腺癌骨转移椎骨、骨盆和肋骨是最常见转移部位第6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腋静脉腋静脉与腋动脉伴行,在腋动脉的内侧。在背阔肌下缘处由肱静脉延续而来,至第一肋骨外侧缘处向上续于锁骨下静脉。

第6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腋静脉第6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血管切断的后果静脉均可断胸背动脉背阔肌萎缩不可断

胸外侧动脉胸大小肌萎缩尽量不断胸肩峰动脉胸大小肌萎缩有争议

第6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第7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123第7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第7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4乳房血供123第7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PART

05乳房神经第7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乳房的神经支配:(1)体表的感觉神经支配,主管乳房皮肤的各种主观感觉,如温度觉,触觉,痛觉等情况及皮肤下的平滑肌的收缩。这些神经主要来源于第2到第7肋间神经的外侧前皮支,受交感神径支配,这种神经支配不引起人的主观感觉,但它控制乳房内的血流,其中以第4肋间神经的分支最为重要。如这一支神经损伤,乳头及乳晕区域的皮肤感觉就会减退或消失。第7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胸肌神经:起自臂丛神经,C5-8、T1形成襻状,发出外侧胸壁神经、内侧胸壁神经来支配胸大小上胸肌神经:分布于胸大肌的锁骨部和胸肋部的上半部下胸肌神经:分布于胸大肌的腹侧部中间胸肌神经:分布到胸肋部的下半肋间臂神经:第2和第3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称为肋间臂神经;肋间臂神经在胸小肌起始部外侧胸壁传出,走向上肢胸长神经:从下位颈从C7发出,先在腋窝的后外侧,再紧贴侧胸壁,分布到前锯肌第3锯齿以下的部位;损伤后前锯肌麻痹并导致肩胛骨运动不全,上肢向水平位以上抬举有困难胸背神经:由臂丛的后根发出,与肩胛下动静脉一同在腋窝深部下行,再与胸背动、静脉一起进入背阔肌;损伤后上肢向后方回旋有困难乳房神经概述第7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第7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第7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第7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第8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第8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第8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胸背神经起于臂丛后束,由颈6-8脊神经的纤维组成,循肩胛外侧缘先伴肩胛下动脉,继伴胸背动脉下降背阔肌,并支配该肌。胸长神经起自臂丛锁骨上部,C5-7脊神经根,从腋顶穿出,经臂丛后方进入腋窝,沿胸侧壁下行分布于前锯肌,伴随胸外侧动脉下降。损伤此神经可引起前锯肌瘫痪,出现“翼状肩”体征。第8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1.胸外侧皮动脉.2.胸背动脉3.胸长神经4.胸外侧皮动脉

5.胸背动脉背阔肌支6.背阔肌7.胸大肌8.胸背神经9.肋间臂神经10.胸背动脉前锯肌支11.前锯肌第8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第8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肋间臂神经肋间臂神经

于前、侧胸壁移行处,即胸长神经前方2~3cm,穿出第2肋间,自胸外侧静脉前方或后方,横跨腋窝,与胸长神经走行垂直,穿行于腋静脉下方的脂肪组织内,进入上臂后内侧。作用:腋窝后方、上臂内侧皮肤感觉第8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肋间臂神经第8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肋间臂神经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nerve:由外侧束发出正中神经mediannerve:由内外侧束的根部汇合而成尺神经ulnarnerve:起自内侧束第8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肋间臂神经桡神经radialnerve:起于后束

腋神经axillarynerve:起于后束第8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神经神经切断的后果

胸长神经前锯肌麻痹,肩胛骨运动障碍及上肢上举困难

不可断胸背神经背阔肌麻痹,上臂向后方旋转困难

不可断

肋间臂神经上臂内侧、腋下、肩胛等部位皮肤麻木、酸胀、疼痛或烧灼感、沉重感、蚁行感,多成为患者长时期不能摆脱恶性肿瘤阴影的主要因素之一尽量不断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大小肌麻痹,上臂内收无力

改良根治术不可同时断第9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腋窝的构成一底一顶内侧壁四壁外侧壁前壁后壁腋窝的构成第9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腋窝的构成顶部:锁骨中1/3、第1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前壁:胸大肌、锁骨下肌和胸小肌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背阔肌内侧壁:胸廓上部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骨底部:腋窝的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构成第9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顶顶:由锁骨中线1/3、第一肋和肩胛骨上缘围成,是腋窝的上口,与颈根部相通。第9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底底: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构成。第9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内侧壁内侧壁:由前锯肌及其上面的上4个肋与肋间间隙构成。第96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外侧壁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组成。第97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后壁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与肩胛骨构成。第98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5乳房腋窝前壁前壁:锁胸筋膜、胸大肌、胸小肌和锁骨下肌构成。第99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PART

06淋巴回流第100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6淋巴回流乳房的淋巴网非常丰富,淋巴流向与炎症的扩散和癌细胞转移的途径关系密切,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乳房的淋巴管网可分浅、深两组,浅组位于皮内和皮下,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和输乳管壁内,两组吻合广泛第101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6淋巴回流乳房淋巴液的主要引流途径①乳房外侧和上部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引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②乳房上部部分淋巴液可不经腋窝直接经穿过胸大肌的淋巴管流入锁骨下淋巴结,继而汇入锁骨上淋巴结;③一部分乳房内侧淋巴液,经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继而引流至锁骨上淋巴结;④两侧乳房借广泛吻合的浅淋巴管网相互交通,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可流向对侧;⑤乳房深部淋巴网可与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的淋巴管相通,从而可使乳房深部的淋巴液引流向肝脏;⑥乳房淋巴管有时直接注入颈深下淋巴结。第102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6淋巴回流第103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6淋巴回流桔皮样变

乳腺癌累及乳房浅淋巴管网时,可导致所属范围的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淋巴水肿。由于皮肤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连结紧密,可见毛囊处出现很多点状凹陷,呈“桔皮样”改变第104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6淋巴回流腋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与乳房的淋巴回流密切相关,通常75%以上的乳房淋巴均汇入腋窝淋巴结内,因此腋窝淋巴结在乳房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105页,共11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art6淋巴回流腋窝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胸肌淋巴结(即Rotter淋巴结):位于胸大小肌间,沿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排列。第106页,共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