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20161114(提交版)_第1页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20161114(提交版)_第2页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20161114(提交版)_第3页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20161114(提交版)_第4页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20161114(提交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编制单位负责人:鱼国盛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周民编制日期:二O一六年十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项目简介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责任人项目建设单位: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单位负责人:鱼国盛项目负责人:周民联系方式:83016006项目联系人:秦涛联系方式:83016962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江苏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报告》《江苏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基本架构与实施方案》《江苏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江苏省信息化条例》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5年全省规划与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苏政发〔2015〕21号)江苏省卫生计生委《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产妇分娩信息登记工作通知的通知》(苏卫办妇幼〔2015〕11号)《全省深化医改综合试点2016年工作任务及分工(征求意见稿)》《常州市“十三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常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常卫医〔2015〕49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常发改行服〔2015〕155号)主要结论和建议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符合本医院信息化的总体需求,既满足上级部门“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同时有利于提高我院公共卫生临床救治能力。本项目建设依据充分,充分考虑利用已有资源,为适应医院医疗服务需求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该项目的方案可行,功能设计合理,安全保密措施得当,组织管理和运行维护有保障。建议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网络、软件资源,在技术方案、设备配置、安全保密等方面做到有机整合。建议在进一步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完善和优化项目建议书,积极稳妥分步骤地开始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是治病防治、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具有显著专科特色的三级现代化综合医院,并承担着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救治任务。医院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现有在职职工1100名,其中高级职称卫技人员近200名。医院各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有: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血液肿瘤科、普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针灸推拿科、急诊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感染科、感染性肝病科、非感染性肝病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肝脏肿瘤科、结核科、血透室等。并设置检验、放射、超声、病理等各类医技科室。其中感染科为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为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肝病科、结核科、检验科、麻醉科、肝胆外科为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肝病科为常州市重点学科,检验科为常州市级重点医学实验室。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及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放射介入诊疗、喉癌切除、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眼外伤、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移植等专科技术省内领先。医院拥有磁共振、CT、DSA、飞秒激光、鼻窦内窥镜、CO2激光手术治疗仪、超声乳化仪、玻切机、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医学装备。近年来,医院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宗旨,坚持“强基础、调结构、保增长、树信心、育文化、建品牌、求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推广“品管圈”等管理工具,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单位,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常州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常州市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常州市十佳医院等光荣称号。目前,“常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启动,一个环境更加优美、设备更加先进、医疗水平更高、服务质量更优的新三院将会屹立在美丽的常州。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要职能如下:承担本区域居民的预防、医疗和保健任务。区域内传染病、职业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防控。区域内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区域内医疗救治体系,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根据医院项目实施部门的统一安排,第三人民医院信息科是具体负责三院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项目实施的部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由三院信息科负责牵头实施。第三人民医院卫生信息科是三院直属卫生专业信息机构,同时承担院内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院内数据管理等职能。信息科原有技术人员9人。三院信息科主要职责如下:编制并实施我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编制并执行我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年度资金预算;制定并实施我院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我院各类卫生信息的规范和标准;采集、整理、归集、分析各类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组织相关技术培训,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协调、管理并推进医院各科室卫生信息化建设及维护工作;指导三院各科室开展公共卫生信息化工作,包括卫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项目评审和工程验收等;负责三院公共卫生信息化项目自动化(OA)系统及卫生信息网站的日常运行和安全维护管理工作;受三院公共卫生项目部门委托,制定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工作考核细则并实施考核;完成院公卫项目部门交办的其他目标任务。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十三五”期间,信息化进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国家重点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卫生改革不断深化,信息化技术在不断的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院的常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规划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建设现代化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了切实的保障。随着整体工作稳步推进,作为我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信息化规划需要立足公共卫生临床救治的大局,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的需要,着力打造智慧化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国家政策背景国家卫生计生委“46312”工程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务院相关部署,坚持“制度先行、统筹设计、强化应用、互联共享、业务协同”的总原则,紧密围绕深化医改、完善生育政策和卫生计生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业务系统应用和协同,健全绩效评估和长效运维机制,有效提升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水平,推动重点示范应用,实现行业率先发展。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要以四级平台作为六大业务应用纵横连接的枢纽,以居民市民卡为群众享受各项卫生计生服务的联结介质,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含中医药机构,下同)高效统一的网络,实现业务应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有效协同。公共卫生临床救治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分级管理,数据同步,协同应用。完善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健康、食品安全、血液管理、综合监督、卫生应急决策信息系统,提高业务能力,加快卫生计生门户网站和服务热线建设,推动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药品供应保障应用信息系统,支持基本药物管理和使用,支持药品、医疗器械招标采购、物流配送、使用管理,强化及时监管。综上所述,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工程的重点是建设公卫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与业务智慧化系统,承担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在现有基础信息系统通过升级满足信息集成与流程协作的要求,同时通过信息集成平台与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指挥体系交换信息,形成全面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库,实现全市医疗救治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纲要》中指出,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确保各项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因此,在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以后,要积极实现区域间的业务协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与市平台上各项业务系统对接,完善公共卫生系统,建立全市级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在依托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利用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等重要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覆盖疾控机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机构和应急队伍等节点的卫生应急平台体系。加强地市级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样本采集、保存与运输规范。定期开展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检测相关能力培训、考核与评估。《规划》中指出,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季节的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尤其是相关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强化风险评估和预警,实现防控关口前移。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管理,积极控制传染源,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报告制度。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争取疫情早发现、早报告,迅速反应,依法科学应对。在有效落实预防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综合治疗作用,努力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和死亡,全力减轻疫情危害。强化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科研攻关、国际合作等基础性工作。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统筹规划和扎实推进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着力解决监测预警和信息化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升疫情早期发现和预警水平。江苏省政策背景江苏省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江苏省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抓手,加强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卫生与计生业务领域之间的业务协同。落实卫生计生全行业管理要求,推进条块之间、系统内外部之间的业务对接,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力度,提升人口健康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效率。这就使得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变得十分必要。《行动计划》指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规范信息采集,强化信息整合,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水平。适应公共卫生管理以条为主、服务以块为主实际需求,逐步改造系统架构和业务模式,厘清层级关系,加强条线间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卫系统,区划调整后,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水平,要做好基层公卫系统的更新切换工作。《行动计划》还指出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管理要求。在2016年,常州市基层医疗信息系统中要开发慢病、传染病、死因报告管理等功能模块,并与常州市平台对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采集与监管。《行动计划》指出,实现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与医院诊疗信息系统等之间的对接,形成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的主动监测、关口前移,提高卫生应急处置与防范能力。整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系统与120急救调度系统资源,提高在突发事件中的急救医疗资源响应和调度能力。江苏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中建设重点提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卫生信息化要按照国家总体建设发展思路,围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的建立以及卫生综合管理业务领域,开展项目建设与应用,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规划》重点任务中提到建立和完善疾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急指挥等公卫卫生服务业务系统,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与监管、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在不同层级上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常州市政策背景常州市“十三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常州市“十三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推进健康常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落实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实行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和智慧健康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切实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社会办医,推进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促进中医药发展,放大孟河医派特色优势,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强化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严格医疗质量监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健全公共体育设施五级网络,实施“31166”工程,更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常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印发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要敢于创新管理方式、服务举措,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使医疗服务管理更加先进、流程更加科学、就医更加便捷。要推广检查结果互认,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开展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只要检验检查结果可靠、临床确认不需再次检验检查的项目在全省范围内二级以上医院间实行互认。参加省级质控的医学检验结果,实行全省互认。常州区划调整过后,区域的业务协同工作就更加重要。注重加强信息引导。鼓励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患者就诊信息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提供自助打印、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关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建设的批复2014年12月17日,市政府张云云副市长、史志军副市长召集市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规划局和市三院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建设事宜。会议明确:(1)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对于提升我市医疗卫生应急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推进;(2)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采取代建形式,分三期建设完成;(3)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公卫信息化、公卫中心配套辅助实施费用约4428万元,资金由市财政保障,根据项目进度,逐年划拨。常州市发改委《关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常发改服[2015]155号)中提到,为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救治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原则同意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公共临床中心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4131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30696万元,其他费用8930万元,基本预备费1688万元。资金来源由市财政筹措解决。信息化应用现状与差距我院信息化应用现状网络硬件设备我院计算机局域网,采用了物理隔离:内网运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外网通过光纤与因特网相连。网络均采用高速以太技术,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目前我院有信息机房2个,包括小型机在内,各种中小型服务器17台,光纤磁盘阵列柜1台。综合院区:中心机房1个,核心交换机:2台,外网核心交换机:1台,防火墙:5台,楼层交换机:51台,精密空调双机热备1套。公卫院区:容灾机房1个,内网接入交换机2台,外网接入交换机1台,楼层交换机34台。UPS:中心机房双路专用UPS2套,弱电井UPS1套,容灾机房UPS1套,门诊收费2套,监控室1套,ICU1套电脑信息终端80多台,打印机400多台,化验报告取单机4台,胶片自动查询打印机4套,医院信息查询机5台。与常州市和武进医保结算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双链路自动切换网络传输。业务应用软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采用北京天健的HIS系统(3.6版本)目前由江苏世轩公司做维护,EMR也为同一公司产品,目前为二级,住院,护理都实行电子病历;PACS系统为金马扬名公司,PACS使用2台PC服务器,2个存储阵列,通过专业软件实现二台存储之间的数据同步、二台服务器之间故障迁移,当任意一台存储、服务器需要检修或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LIS系统为上海瑞美公司,器械管理系统为常州启航公司产品。OA为自助开发,排队叫号为单机版。已上APP预约,微信只是实现了消息推送。手麻、临床路径单病种、院感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建系统非主要应用已实现虚拟化。信息专业人员信息科目前共有9名工作人员,7位本科学历,另有两名大专毕业;中级职称3位,初级6位。9名工作人员中,医疗专业1人,财务专业1人,其余全部为计算机专业。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信息化我院建设了院内感染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通过以上系统的建设,取消手工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完善了医院的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共卫生临床救治的能力,提高临床、医技和管理科室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基础技术架构落后经过5年多的历程,我院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但如果单纯作为信息系统看待,医院HIS目前使用的应用软件及其数据库设计功能尚不完善,更不具备向临床信息系统发展的基础,综合查询统计功能弱小,版本成旧,得不到当今软硬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致使系统维护使用越来越困难,需要进行升级。基础设施和硬件急需升级和更新目前我院中心机房位于门诊楼四楼,服务器没有隔离放置,维护工作站、电话交换机同处其中,机房没有监控设备,因工作及维护需要,机房进出人员频繁、芜杂,机房设备及数据极不安全。公卫机房目前面积仅有10几个平方,外面是血液净化中心办公室,现有机房条件设施环境达不到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信息系统向临床方向发展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同时网络安全也需要进一步维护。医院硬件设备:HIS小机、存储,新大楼的楼层交换机,已经用了7年,超过了正常使用寿命,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今年医院上了虚拟服务器系统,解决了一部分应用程序服务器的问题。临床使用的电脑、打印机也有一部分到了使用寿命,损坏率较高,已经多次维修。缺乏统一规划,集成方法落后我院现有系统模块是逐步建立的,在建设时未充分重视系统间的集成,为了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多采用硬编码、数据库点对点的集成方式,使系统间耦合度较大,牵一发动全身,这也造成了系统升级换代风险高,代价大,因此基本上都是在原系统上打补丁,未能从根本上进行更新换代,即使有相应的优秀解决方案和产品,替代原有产品的代价、风险也较高。而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和新医改的要求,即使目前产品与最终用户的功能需要有差距,也无法从本质上进行改变,升级发展缓慢,与国内同类先进产品相比,从功能满足度、系统架构、数据结构、管理思想、人机交互等发面均存在不小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患者索引信息不统一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原有HIS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LIS、RIS/PACS、EMR等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来自不同的提供商,每个系统的架构、数据格式、编码标准可能不同,致使不同系统的患者信息和临床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HIS系统托管了患者信息管理的职能,而且加强了对其他系统的开放接口,其他系统接收病人索引信息后在各自的数据库中也保留了一份,并且在系统内部使用。尽管目前医院信息系统的架构能够基本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住院患者是以住院号为轴,贯穿整个住院流程并集成患者诊疗信息。当患者信息改变时,无法通知其他系统及时进行更新。而门诊患者是以病历本条码为轴,贯穿整个门诊流程并集成单次门诊的诊疗信息。当患者更换了病历本或条码,就使得患者的原有门诊就诊记录变为“死档”。另外,由于同一患者的住院号和门诊号不同,致使患者的住院和门诊信息难以整合和共享。资源管理建设不够重视医院目前建设的大多数系统是为了满足患者就诊需要和医疗管理需要。而医院作为企事业单位既有公众服务的要求,同时也有经营管理的要求。现在大多数是基于医疗收入进行评价分析,无法从整体上为管理者提供运营分析。数据不少利用程度不高医院目前虽然有不少的信息系统,而且各系统也采集了不少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多是为解决本部门单一问题而独立开发的系统,不同信息系统所采集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明显,既不能相互利用,更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率普遍不高。虽然也有像院长查询、病案统计等对信息利用的软件模块,但都是一些浅层次的利用,还没有做到通过数据仓库等智能技术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从而对决策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将基础数据信息变成真正可以利用的信息非常匮乏。其它制约发展因素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医院近几年因为搬迁和各项基本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并且仍将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持续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化建设要靠管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投入较大,不会短期内见到效益,临床信息系统建立之前,临床一线工作的同志不能真切看到信息化将给他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加上职工们对信息化技术普通不太了解,所以大部分职工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意识和热心。尤其是医院处于管理工作第一线的部门、科室负责人,大部分也对信息化技术不熟悉,不知道信息化技术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善于做什么,缺乏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管理难题的意识,特别是部分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本来就有重业务而轻管理的心态,这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计算机在医院各项管理及业务工作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普遍,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基于我院信息化现状,要建设一个智慧化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继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改革发展力度,以求达到同行内部先进水平。适应国家、地方政府政策导向,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改造,实现公共卫生临床救治;升级改造我院基层信息化系统,更好的完善日常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更好的推进常州市公共卫生临床救治的发展;升级完善基层公卫、妇幼系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惠及全常州市人民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促进全民健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通过智能医疗服务及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方式,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公共卫生临床救治发展的关键在于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通过信息化拓展我院卫生服务的功能,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到位。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需求按照传染病医疗救治法规的要求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留观、隔离、报告、转诊、会诊、院感控制等临床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协助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医疗救治人员和资源管理、预案管理、资金管理,成为常州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节点。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业务智慧化需求数字医疗建设已经进入智慧化阶段,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门诊、住院、药房、手术部等业务部门具有迫切的智慧化要求,重复性体力工作交给机器,医务人员更多完成智力性劳动,通过信息化和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差错率,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医务人员创造人性化、智慧化、集轻松与效率于一体的工作环境。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辅助决策支持需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信息管理平台要能全面有序归集本院医疗救治信息,并与市疾控体系、应急指挥体系交换数据,形成相对完整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数据仓库,提供集成的信息视图,提供智能案例检索、多维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管理部门的决策辅助支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支持需求发挥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技术优势,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业务培训、远程医疗指导、会诊支持,按照医疗救治法规要求建设医疗救治联合体信息管理平台,有序支持医疗救治体系的分工协作。传染病临床研究支持需求建设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数据仓库,提供临床研究所需的数据统计、数理分析工具,支持案例筛选、临床路径分析、疗效分析等临床研究信息需求。需求分析业务对象分析常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的用户大致可以分为医院临床人员、医院公卫人员、医院领导。各类用户的需求分析如下:医院临床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临床救治中心信息化建设,能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差错率。如何通过院内系统升级改造,为自己创造出人性化、智慧化、集轻松与效率于一体的工作环境。医院公卫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公共卫生救治服务,如何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留观、隔离、报告、转诊、会诊、院感控制等进行管理,如何实现远程医疗指导、会诊支持,有序支持医疗救治体系的分工协作。医院领导:主要关注的是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管理,如何进行医疗救治人员和资源管理、预案管理、资金管理,成为常州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节点。业务需求分析传染病预防协同的需要目前,常州市各医院关于传染病预防的信息系统和业务平台之间孤立现象比较严重,各系统的建设步伐也不一致,信息系统的灵活性、高效性因为规划不到位、接口不完善等没有发挥出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染病预防信息共享的障碍。因此,要实现运营支撑体系和业务支撑体系的全面联动,必须实现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实现各医院之间、医院与市平台之间系统相互的互联互通、共享与协同。常州三院作为常州市传染病预防治疗的指定单位,承担着地区的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的工作任务。同时,三院的传染病预防管理需要与常州市疾控平台、市各大医院的协同和对接,及时获取市各大医院的有关传染病的预防信息,作出快速响应,并将有关传染病的预防信息整理汇总后,反馈到常州市疾病控制平台。因此,常州市公共卫生和三院的业务职能要求对传染病预防做到协同处理,需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建立传染病预防协同体系。传染病应急指挥协同的需要自SARS开始,公共卫生的应急指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区域的应急指挥平台可以使卫生部门积极应对和处置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突发实际,在政府和部门信息网络的支持下,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应急体系。常州三院承担着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救治任务,作为常州市处理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阵地,需要根据常州市各大医院的传染病汇总情况,及时快速的作出响应,指挥协调妥善处理传染病感染等公共卫生事件。并与常州市应急指挥平台对接,及时将传染病处理信息反馈给市应急指挥平台,做到上下联通,快速响应。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的建立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三院对传染病应急指挥的需求,三院作为常州市传染病应急指挥体系中纵向沟通市应急平台与三院传染病应急指挥系统、横向沟通各大医院传染病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应急指挥的协同配合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临床研究支持的需要临床科研是每一位医生的必需要技能,如何设计临床科研,如何积累有价值的科研数据,如何将收集的数据转换成科研的成果,是永恒的话题。然而,如何积累有价值的科研数据更多的是执行层面的部分,包括如何设计病例报告表、如何构造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如何检查数据质量、清理和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库,也包括对数据录入员的管理等。以前都使用纸质CRF的时候,CRA要去site做原始数据核对(SDV,sourcedataverification),对比CRF和原始病历,化验单等,无误后收CRF;然后由数据管理部门把纸质CRF上的数据录入到数据库里,DM(数据管理员)清理数据,出纸质query;再由site解决,CRA回收解决的query,DM根据query更新数据。试验结束数据无误后,数据库关库,由程序员准备报表做分析。三院在传染病的临床研究上对支撑系统的需求更加明显,作为常州市传染病防治指定单位,信息系统对传染病临床研究的支持必不可少。建设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数据仓库,提供临床研究所需的数据统计、数理分析工具,支持案例筛选、临床路径分析、疗效分析等临床研究信息需求。改变传统的临床科研支持的方式,这样极大节约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需求按照传染病医疗救治法规的要求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留观、隔离、报告、转诊、会诊、院感控制等临床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协助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医疗救治人员和资源管理、预案管理、资金管理,成为常州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节点。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业务智慧化需求数字医疗建设已经进入智慧化阶段,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门诊、住院、药房、手术部等业务部门具有迫切的智慧化要求,重复性体力工作交给机器,医务人员更多完成智力性劳动,通过信息化和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差错率,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医务人员创造人性化、智慧化、集轻松与效率于一体的工作环境。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辅助决策支持需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信息管理平台要能全面有序归集本院医疗救治信息,并与市疾控体系、应急指挥体系交换数据,形成相对完整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数据仓库,提供集成的信息视图,提供智能案例检索、多维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管理部门的决策辅助支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支持需求发挥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技术优势,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业务培训、远程医疗指导、会诊支持,按照医疗救治法规要求建设医疗救治联合体信息管理平台,有序支持医疗救治体系的分工协作。业务流程分析下图展示临床活动中相关科室和主要动线,以及支持临床活动的主要业务系统需求。主要应用描述主要设计思路常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的重点是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管理信息化与业务智慧化系统,现有基础信息系统通过升级满足信息集成与流程协作的要求,同时通过信息集成平台与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指挥体系交换信息,形成全面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库,实现全市医疗救治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主要建设内容公共卫生信息集成平台建设院内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通过信息集成平台汇集、过滤、标准化存储后形成临床数据中心(CDR),进而支持各类业务和决策应用。其基础的核心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集成平台、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平台是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的中间件,信息集成平台以企业服务总线(ESB)、业务流程管理(BPM)、数据服务总线(DSB)为核心组件,从数据层面、应用层面、流程层面进行全面的应用集成。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通过唯一的患者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对同一个患者,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建立患者最佳记录,并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各系统中的患者建立交叉索引,达到全院系统患者的唯一性。主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全院的术语编码体系,对人员、科室、病区、疾病分类字典、手术与操作字典等进行统一维护,现有系统的编码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建立交叉索引实时同步,保证系统交互时的精确匹配,保证CDR的数据一致性。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病例智能检索、警报预警、辅助诊断、提示提醒、疗效评判、诊疗方案建议等功能,进一步可以完成疾病感染监测、药物副作用事件监测、抗生素治疗监测、药物剂量监测、处方点评、疗效分析、临床路径等,实现临床诊疗过程的高级应用支持。临床研究支持系统是一个临床数据仓库综合利用平台,提供关键词全文检索功能,支持不同层级CDA格式电子病历的筛选,选择适用的BI工具和SPSS统计分析工具,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临床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工作。公共卫生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公共卫生资源管理平台包括了一个平台(数据整合平台)、四个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人力资源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成本核算模块。平台利用ETL工具用于从各业务系统提取管理所需的各类数据,并进行集中存储,确保了医院物资、财务的准确性,实现人员全过程管理,进而确保医院整体良好的运营。公共卫生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卫生公众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公众提供就诊、用药、检验检查报告、健康档案等信息的查询、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和宣传等服务。为满足公众服务多样化服务需求,公众服务门户除了能够支持互联网web页面浏览方式外,还要逐步能够支持移动APP、微信等形式的访问。公共卫生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常州三院现有信息化系统包括HIS、LIS、PACS、EMR已使用多年,功能难以满足当前临床信息化的要求,业务集成存在较大难度,需要整体升级以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要求。其中HIS系统计划新建系统淘汰掉老旧的天健HIS,,并对LIS、PACS、EMR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新增建设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病理系统,完善临床信息化体系。门诊流程的便捷和人性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可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分诊导诊系统按照传染病预检分诊的要求实施分诊管理,在候诊区设置大屏幕滚动显示候诊队列,诊室标牌换成了信息丰富的液晶屏,患者在诊室导诊屏上可以了解医生的详细信息,以及本室候诊情况。基础改造工作特别考虑适应公共卫生临床救治的要求,加强隐私保护、访问权限的管理,同时能开通绿色救治通道,并与医疗救治资金管理相结合。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化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化由院内医疗救治管理系统、医疗救治会诊平台、医疗救治体系支持系统等系统组成。院内医疗救治管理系统完成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传染病预检、分诊、留观、隔离、转诊、会诊、疫情报告、院感控制等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并提供医疗救治人员和资源管理、预案与战时调度管理、医疗救治资金管理等功能。医疗救治会诊平台包括会诊流程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影像共享服务、病历共享服务、病历讨论区等核心子系统,主要支持以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为实体的多方在线病例会诊,也可以为联网的基层医疗机构、移动会诊车提供在线会诊。医疗救治体系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医疗救治中心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培训、指导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并依托会诊平台提供在线业务培训、远程医疗指导服务。传染病人后期跟踪系统对出院的传染病患者进行随访和恢复情况跟踪,不同于对普通患者的随访,传染病人的后期管理重点对恢复情况持续跟踪,建立专门健康档案,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就医、生活,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院前救治管理系统承担医院院前医疗急救任务,围绕支撑、提高急救管理和服务水平而提供信息处理和智能化决策功能,在患者送达医院前,在医院外开展的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等为主的医疗服务。院前医疗救治管理系统是在统一的数据中心基础上搭建的应用平台,基本功能包括调度指挥功能、质量控制和管理功能、急救资源和收费管理等功能,并且与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有接口连接。三院的院前救治管理系统与常州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连接,接收市卫生局统一调配,重点应对区域传染病人的院前救治。媒体情报监测预警系统将搜索引擎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在医院舆论情报服务,利用云爬虫技术,每天采集、分析几十万条信息,全面实现为医疗服务机构广纳民言、发现和控制传染疫情的服务,帮助三院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跟踪舆情、了解舆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一旦区域局部有传染病爆发,医院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网络信息,及时对病区病情进行控制。公共卫生辅助决策与科研管理智慧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和临床辅助决策支持两部分。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提供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统计信息、指标变化趋势、指标间相关性等决策依据信息,选择适宜的数学模型验证及预测医疗救治预案效果。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病例智能检索、警报预警、辅助诊断、提示提醒、疗效评判、诊疗方案建议等功能。科研支持系统是一个临床数据仓库综合利用平台,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现代化、提高科研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本系统主要包含课题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著作管理、新技术管理、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等模块,这些模块信息都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得的工作人员主索引进行关联的形成的科研绩效为个人、科室综合绩效评估提供依据。公共卫生住院诊疗智慧化建设公共卫生病房规划建设移动查房系统、移动护理系统、ICU信息管理系统帮助医务人员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移动查房系统在平板电脑上实现病历查阅、查房速记、床边医嘱等便利查房的功能,与HIS、EMR、PACS、LIS紧密集成,兼具在线使用和离线使用的能力。移动护理系统由安装在移动护理车上的电脑和PDA、可联网数字体温计组成,护士通过腕带扫描准确核实病人身份,实时录入体征数据和护理记录,记录医嘱执行结果,查询病人医嘱信息、检验检查报告、手术安排、会诊信息等,实现床边护理的信息化。ICU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整合不同品牌、型号的监护设备,提供了采集、分析和存储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的功能,利用无线网络实现远程监护,并在网络终端完整呈现病人各种临床数据和波形图像。尤其是救治高传染性危重病人时,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的安全距离进行监控,极大地减少医护人员受感染的可能。系统还提供智能评分、趋势分析、多参数实时动态全息回顾、临床数据查询等功能,充分辅助医护人员临床诊断,随时掌握用药时机与观察药物效果,令危重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治愈率。手术示教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全高清视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医学影像数据传输技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手术室内医生的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室内的各种医疗设备的视频资料进行在线实时采编录像和网络直播,并通过整合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调用病人的基本信息,实现观摩教学、手术资料存档、历史手术回放等功能。隔离区管理智慧化建设隔离区管理重点在于人员流动监测和医疗垃圾处理跟踪,物联网定位手段是应用的核心。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用于隔离区内人员活动的跟踪,综合利用红外、射频检测手段,记录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活动轨迹,便于实现传染病院内控制。医疗垃圾处理跟踪系统使用RFID技术结合GPS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医疗垃圾的收集、运输、销毁过程实行电子化控制,通过对医疗垃圾的数据自动采集分析,有效监控运输和处理过程,实施医疗垃圾的精确分类处理,对可能发生的医疗垃圾污染事故及时触发危险报警机制,并最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信息安全建设参照国家等级保护三级系统防护能力构建全面完善的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可以有效的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在保证该系统运行效率和投资收益比例恰当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确保该系统信息安全目标的实现。主要建设步骤第一步:建设信息集成平台信息集成平台是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的中间件,以企业服务总线(ESB)、业务流程管理(BPM)、数据服务总线(DSB)为核心组件,从数据层面、应用层面、流程层面进行全面的应用集成。通过构建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医院临床支持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临床数据中心等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工作。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是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实现了各业务系统对接的低耦合性,可以大大降低各子业务系统的替换风险,提高医院对信息系统的主控权,降低对单一厂商的依赖性。第二步:建设病人主索引系统(EMPI)EMPI是通过唯一的患者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对同一个患者,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建立患者最佳记录,并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各系统中的患者建立交叉索引,达到全院系统患者的唯一性。无论是在医院内部,集团医院相互之间,还是区域范围内、跨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患者主索引是信息交互的交叉点,它的存在能确保跨系统、跨机构、跨部门之间及时、精准的信息调度。合理的创建和使用患者主索引,有利于优化同一个医疗体系内互操作的流程,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第三步:建设主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全院的术语编码体系,对人员、科室、病区、疾病分类字典、手术与操作字典等进行统一维护,现有系统的编码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建立交叉索引实时同步,保证系统交互时的精确匹配,保证CDR的数据一致性。第四步:升级改造基础系统现有业务集成存在较大难度,需要整体升级改造以满足统一病人主索引的要求,满足统一的数据标准、业务标准,为院内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好准备。第五步:建设决策支持的业务系统数据仓库与决策支持系统是医院信息高级阶段的应用,又称为商业智能(BI),是近年来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决策质量的技术,它有两个鲜明的技术特征:数据仓库和分析型系统。这也是其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关键。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海量的管理、运营和临床数据。BI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汇总和有效利用,帮助医院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使医院管理更加高效,临床服务质量大幅提高。BI能将医院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取出,经过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即ETL过程,建立标准结构的数据仓库。只要及时更新数据,完全可以将HIS系统中查询、报表等医院管理功能“剥离”出来,有效减少网络负担。此外,BI的数据发掘、多维数据分析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量沉积的数据变为“知识”,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深度支持。第六步:建设临床数据中心临床数据存储库(CDRClinicalDataRepository)是EMR文档存储中心,它将一个患者在某一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所有临床活动所产生的临床文档集中存储在一个物理存储内,方便各种临床业务角色在使用该患者某一或某些临床活动的EMR文档时进行调阅。随着医院信息化的重点从收费向临床转变,临床系统建设内容越来越丰富。临床数据的范围很广,里面类型很多,有数字、有文字、有声光电的数据。从具体内容来说,有患者的基本资料,有患者的病史,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治疗信息,具有多样性特征,不像管理上产生的,或者平时在业务运作过程中产生流程上的数据,或者费用数据。首先,临床数据既有结构化的数据也有非结构化的,结构化数据如从仪器得到的数据:化验结果,心电记录、手麻记录、体征、医嘱等,非结构化数据如患者口述信息、知情同意书、检查结果报告等。另外,不同的临床数据来自不同的临床系统,如病历文书来自EMR系统、体征来自NIS系统、检验结果来自LIS系统、影像来自PACS系统、检查报告来自RIS系统,并且不同来源数据在各厂商的数据库中存储。因此虽然各类临床数据都存在,但无法用来进行分析、对比等工作,并且无法支持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临床记录进行裁剪,形成自己的临床记录子集。由于数据分散存储,也不利于以后与区域健康档案(RHIN/EHR)的互联互通。而CDR的建立是从体系架构上对病历系统进行设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业务功能分析结合业务对象和业务需求、主要设计思路、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涉及的业务系统如下:医院临床人员所需业务系统功能新建HIS系统HIS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功能涉及到医疗、科研、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病案、人事、药品、物资、设备等。HIS系统的有效运行,将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学科研、教学;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使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服务于病人;改善经营管理,堵塞漏洞,保证病人和医院的经济利益;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EMR系统升级电子病历系统(EMR)是电子的方式采集、整合、存储、传输、查询、统计来收集病历信息的,病历信息就是病人在医院整个诊断治疗过程的所有的临床医疗记录,包括病案首页、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护理记录、手术记录,还包括治疗之后的回访记录等等。支持临床医护人员开展临床诊疗活动,方便医护人员规范化地书写临床诊疗记录;集成病人在院期间的各类临床数据以及既往病史资料,以符合医护思维方式展现给医护人员,让医护人员更加客观、准确把握病人发展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LIS系统升级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是利用计算机连接医疗设备,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完成检验科或实验室日常检验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检验师对检验申请单及标本进行预处理,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或直接录入,检验数据处理、检验报告的审核,检验报告的查询、打印等。系统应包括检验仪器、检验项目维护等功能。检验信息系统可减轻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检验信息存储和管理更加简捷、完善。PACS系统升级医学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PACS)是专门用于医学图像处理、储存与传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能有效解决传统医学影像中存在的存储、传输、检索和使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实现医学X线、C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MRI)、核医学(NM)、PET、超声、病理、内窥镜等医学图像信号的管理,实现医院的无胶片化的诊断,辅助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心电设备产生的检查数据及相关患者信息,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归档,并提供统一的数字化心电波形浏览、测量工具,对心电波形分析、报告及电生理数据的挖掘与共享。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及接口,和其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交互的网络系统。病理系统病理系统全面提供病理标本登记、验收、图像采集,制片技术流程质控管理、病理显微图像采集、数字化诊断工作站、病理报告审核与分发管理、资料归档与借还片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完全实现病理科流程管理,使其达到管理科学化、报告电子化、图像数字化和系统智能化的目标。分诊导诊系统分诊导诊系统是指医院门诊楼、住院楼的各候诊、收费、取药处所使用的智能化呼叫和排队管理系统,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系统有秩序的呼叫病人,使医院的医疗秩序规范化、门诊管理现代化。系统能兼容医保卡、医院就诊卡使用,方便病人挂号、就诊、取药等工作;能解决呼叫和排队管理系统与医院管理数据系统的接口连接;并适当留有扩展和更新余地。移动查房系统移动查房系统是基于无线网络环境下,运行在新型智能终端上的医生临床工作系统,使得医生在临床查房时全面掌握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及时调阅医嘱、电子病历、检查影像、检验结果、体征信息等数据,改变以往医生查房需要携带大量手写病历、纸质资料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无纸化和无胶片化的移动办公。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护理系统主要基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无线网络、条码识别等科学技术,弥补目前床旁最终二十米信息空白、完成医嘱生命周期闭环管理、降低护士“三查七对”的差错、实现JCI中的“5R”标准。通过移动护士站,护士在床旁快速完成病人生命体征采集、护理文书、护理记录书写等工作。在诊疗过程中护士扫描病人腕带,自动提取医嘱信息、输液单、服药单、治疗单等,并通过打描带有条码的药品袋、输液袋、护士条码胸牌,自动记录医嘱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完成医嘱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杜绝临床医疗差错。ICU信息管理系统ICU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重症病人的诊治与护理过程中医疗数据的采集、显示、编辑、分析、传输并生成报告;实现有效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实现信息共享及高效的信息应用。实现患者生命体征的自动采集和处理,自动采集床边设备数据(如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液泵等),完成医嘱执行流程电子化处理,自动生成符合医疗政策的医疗文书等功能。手术示教系统手术示教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全高清视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医学影像数据传输技术等有机结合,对手术室内医生的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室内的各种医疗设备的视频资料进行在线实时采编录像和网络直播,并通过整合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调用病人的基本信息,实现专家在线会诊、观摩教学、手术资料存档、历史手术回放等功能,形成了医学专家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一种全新的诊断模式。手术部物联网感测系统手术部物联网感测系统将RFID芯片嵌入手术室内的关键医疗器械、物品、患者腕带和医护人员胸口中,手术室、麻醉室和楼道内都布置RFID阅读器和无线覆盖方式的无线局域网,建立医疗设备、患者、医护人员和信息系统互通的手术“物联网”平台,实时获取医疗资源的使用状态,建立手术医疗资源追溯系统,实现手术物品的自动核对和计费,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透明、安全的手术医疗服务。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在医院内隔离区室内室外架设基站,给每个病人发放一个可以代表自己唯一身份的腕带式标签卡,系统将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实现对患者位置信息的实时掌握。如有患者离开隔离区域时,系统会发出提示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医疗垃圾处理跟踪系统医疗垃圾处理跟踪系统首先医疗单位在医疗垃圾运出之前,先上网申报,并将申报数据等相关信息写入RFID标签,粘贴在医疗垃圾包装上;其次在废弃物到达集中处理场后,RFID读写器读取垃圾包装贴附的RFID数据信息,并将医疗垃圾的信息资料传送给相关监管部门,最后由垃圾处理部门上按照与废弃物类别相对应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医疗垃圾RFID处理跟踪系统实现整个医疗垃圾全程监管力度,提高医疗垃圾的信息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医院公卫人员所需业务系统功能院内救治会诊平台院内救治会诊平台作为电子病历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功能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基于电子病历的院内会诊系统在设计中充分了解了传统会诊中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完成传统会诊能具备功能的基础上,还顺应时代特点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医疗救治会诊平台医疗救治会诊平台包括会诊流程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影像共享服务、病历共享服务、病历讨论区等核心子系统,主要支持以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为实体的多方在线病例会诊,也可以为联网的基层医疗机构、移动会诊车提供在线会诊。医疗救治体系支持系统医疗救治体系支持系统由医疗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治专业队伍。医疗救治信息是医疗救治资源信息和有关的病情信息,能为发挥医疗救治体系整体应急功能,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为领导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传染病人后期跟踪系统传染病人后期跟踪系统对出院的传染病患者进行随访和恢复情况跟踪,不同于对普通患者的随访,传染病人的后期管理重点对恢复情况持续跟踪,建立专门健康档案,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就医、生活,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医院领导所需业务系统功能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和临床辅助决策支持两部分。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提供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统计信息、指标变化趋势、指标间相关性等决策依据信息,选择适宜的数学模型验证及预测医疗救治预案效果。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病例智能检索、警报预警、辅助诊断、提示提醒、疗效评判、诊疗方案建议等功能,进一步可以完成疾病感染监测、药物副作用事件监测、抗生素治疗监测、药物剂量监测、处方点评、疗效分析、临床路径等,实现临床诊疗过程的高级应用支持。科研支持系统科研支持系统是一个临床数据仓库综合利用平台,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现代化、提高科研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本系统主要包含课题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著作管理、新技术管理、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等模块,这些模块信息都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获得的工作人员主索引进行关联的形成的科研绩效为个人、科室综合绩效评估提供依据。该系统不仅能够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工作平台,而且实现了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了科研过程管理。院内集成所需业务系统功能信息集成平台信息集成平台是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的中间件,信息集成平台以企业服务总线(ESB)、业务流程管理(BPM)、数据服务总线(DSB)为核心组件,从数据层面、应用层面、流程层面进行全面的应用集成。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通过唯一的患者标识将多个医疗信息系统有效地关联在一起,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对同一个患者,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建立患者最佳记录,并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各系统中的患者建立交叉索引,达到全院系统患者的唯一性。主数据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建立规范全院的术语编码体系,对人员、科室、病区、疾病分类字典、手术与操作字典等进行统一维护,现有系统的编码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建立交叉索引实时同步,保证系统交互时的精确匹配,保证CDR的数据一致性。系统性能分析数据准确性信息的数字化、加载、管理、查询、发布、统计分析、制表制图等功能必须准确。具体指标:要求数据错误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处理速度要求保证每日更新信息的及时获取、处理、入库与发布。具体指标:在与服务器同等网络条件下,获取、处理、入库一次信息的平均时间要求不超过8秒。并发处理能力要求保证高数据量并发处理能力,系统每天要同时处理600个左右规模不同的明细数据上报,必须设计出快速稳定的接口程序,以保证数据接收的响应时间,并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具体指标:系统应能支持200个以上并发用户的访问。容量要求要求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大容量存储系统。对数据库记录数的增长没有限制,并且保证大容量数据库的可操作性。具体指标:保证五年内数据库记录数的增长,并且保证大容量数据库的可操作性。查询速度要求由于系统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信息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对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的查询能力和查询算法是一个挑战。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和查询算法,以保证查询的响应速度,并不随记录数的增长急速下降。具体指标:在与服务器同等网络条件下,千条数据以内的数据加载和存储,平均响应时间在4秒之内;千条数据以内的统计,平均响应时间在6秒之内。应用系统性能应用系统应满足业务处理流程的要求,实用、安全、稳定、可靠、开放、可扩,人机界面友好,输入输出方便,检索查询简单快捷。具体指标:1.运行时间要求:要保证能够在7天×24小时的时间内提供服务,系统的可用时间百分比不低于99%。2.系统故障率: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平均修复时间:不超过5小时。计算能力本项目不仅数据量大,而且数据类型多样,包括文本、图像、多媒体等信息类型,因此,对处理系统的计算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具体指标:在与服务器同等网络条件下(考虑到不同网络之间存在访问限制),常用报表及汇总分析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复杂报表及汇总分析响应时间不超过30秒。信息量分析和预测信息量估算诊疗数据信息量估算常州市三院日均门诊量1641人次(根据卫计委卫生计生2015年统计数据),日均住院量73人次(根据卫计委卫生计生2015年统计数据),每次门诊产生0.1MB数据,每次住院产生1MB数据,所以每年诊疗数据估算如下:每天诊疗数据量:1641X0.1MB+73X1MB=237.1MB每年诊疗数据量:237.10MBX365=86.55GBLIS/PACS/心电报告信息量估算常州市三院日均门诊量1641人次(根据卫计委卫生计生2015年统计数据),日均住院量73人次(根据卫计委卫生计生2015年统计数据)。参照卫生部相关技术指引测算,日均门诊和住院总人数中,平均每1.5人需进行一次化验,每4人约需进行一次影像检查,每8人约需进行一次心电检查。每份检验产生0.2MB数据,每份检查平均产生20MB数据,每份心电报告产生10MB数据,所以每年LIS/PACS/心电报告信息量估算如下:每天LIS数据量:((1641+73)/1.5)X0.2MB=228.53MB每天PACS数据量:((1641+73)/4)X20MB=34280.00MB每天心电报告数据量:((1641+73)/8)X10MB=2142.5MB每年LIS数据量:228.53MBX365=83.41GB每年PACS数据量:34280.00MBX365=12512.2GB每年心电报告数据量:2142.5MBX365=78.21GB索引信息量估算常州市三院日均门诊量1641人次(根据卫计委卫生计生2015年统计数据),日均住院量73人次(根据卫计委卫生计生2015年统计数据),每份患者信息数据产生0.2MB,所以EMPI信息量估算如下:每天患者索引数据量:(1641+73)X0.2MB=342.80MB每年患者索引数据量:342.80MBX365=125.12GB信息量分析根据上述业务理预测,本次项目建设各项业务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大小预测如下:序号数据项目年在线存储5年在线存储备注1诊疗数据86.55GB528.40GB每年10%递增3LIS83.41GB509.23GB每年10%递增4PACS12512.2GB76388.23GB每年10%递增5心电报告78.21GB477.48GB每年10%递增6EMPI125.12GB763.87GB每年10%递增合计:12.93TB78.76TB总体建设方案建设原则整体规划,科学管理中心主导,合力建设。发挥卫生计生委在全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信息化规划、投入、管理和考核职能。整合全系统信息建设资源,统一建设步调,形成建设合力,促使信息化建设整体、高效推进。规范管理、确保安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分级负责、规范管理,法人代表是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建设经费要列入预算管理。同时,信息系统的运行涉及医院稳定运营、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必须把系统与数据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安全可靠。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统一标准是全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必须坚持统一的功能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数据定义与编码、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卫生行政部门已颁布的标准必须遵循,尚未颁布的,卫生计生委要着力进行标准制定、推广和示范,力争成为行业标准。各直属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遵循卫生计生委制定的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到位。整合利旧,厉行节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常州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整个地区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信息化已经初具规模,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管理经验。本项目将本着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建设医疗信息数据中心,尽可能避免撤换任何现有的正在运行的软件系统,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整合、交换、统一、协同的机制,提高现有系统对医疗信息数据的挖掘和再利用能力,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同时填补医疗信息行业现有系统的某些空白,在数据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再利用医疗信息的价值,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分步实施,急用先建做好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信息化资金安排与使用。各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讲究实效,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充分应用为目的。立足长远,适度超前,遵循标准、规范,切忌盲目投资、无谓超前、重复建设和信息多头采集。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当前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按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开展工作。建设步骤上要切合实际,分清轻重缓急,有序推进。要切实保证运行机制的畅通,确保实施一项、成功一项。实用为先,适度创新将在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平台服务模式的做法,开发公共服务软件组件库,以这种方式,屏蔽医疗信息共享和交换之间产生格式差异,让广大应用的开发人员,不需要关心医疗信息数据格式的细节,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用户功能需求方面来,以这种方式,解决复杂的社会性数据共享和交换问题。总体目标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的建设预计达到以下总体目标:满足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业务管理的需要,实现管理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预见性。满足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运行智慧化的需要,实现救治中心的流程自动化、业务智能化、环境人性化,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创造安全、舒适、智慧的医疗平台。满足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辅助决策的需要,为政府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战时决策和平时管理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撑。满足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需要,提供信息化手段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治远程支持和远程培训工作。满足传染病临床研究的需要,提供病例智能检索、样本分析、数据统计等信息化工具,支持临床研究工作。总体建设任务及分期建设内容总体建设任务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4631-2”的信息化总体框架和建设要求,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建设要求,结合常州市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实际和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信息化的总体框架,建设面向智慧化的医疗救治管理和临床业务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工程,服务于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辅助决策。常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信息化采用主流架构和成熟技术,规划适度超前,为打造智慧化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分阶段建设内容第一阶段序号项目分类名称系统名称1项目启动客户需求调研2网络环境调研3需求分析、详细方案制定4公共卫生门诊智慧化分诊导诊系统5手术部管理智慧化手术示教系统6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信息集成平台7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8主数据管理系统9辅助决策支持系统10科研支持系统11基础信息化系统升级新建HIS系统12EMR系统升级13LIS系统升级14PACS系统升级15心电信息管理系统16病理系统17院内系统接口建设第二阶段序号项目分类名称系统名称18公共卫生病房智慧化移动查房系统19移动护理系统20ICU信息管理系统21隔离区管理智慧化人员定位监测系统22医疗垃圾处理跟踪系统23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化院内医疗救治管理系统24医疗救治会诊平台25医疗救治体系支持系统26传染病人后期跟踪系统27院前救治管理系统28媒体情报监测预警系统29公共卫生资源管理平台绩效系统30供应链系统31公共卫生公众服务平台服务门户、移动终端32信息安全系统防火墙、安全管理平台、入侵检测系统、堡垒机本期工程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序号项目分类名称系统名称建设范围1基础信息化系统升级HIS系统新建HIS系统2EMR系统EMR系统升级改造3LIS系统LIS系统升级改造4PACS系统PACS系统升级改造5心电信息管理系统预约模块、心电图网关、心电图报告、统计查询等6病理系统标本管理、取材管理、报告管理等7系统接口建设集成平台和HIS、LIS、EMR、PACS、心电、病理等等多系统的接口8公共卫生门诊智慧化分诊导诊系统大屏显示、候诊提醒、分诊管理9公共卫生病房智慧化移动查房系统病历查阅、查房速记、床边医嘱10移动护理系统实时录入、结果记录、实时查询11ICU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分析和存储体征数据,智能评分、趋势分析、临床数据查询12手术部管理智慧化手术示教系统观摩教学、手术资料存档、历史手术回放13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信息化院内医疗救治管理系统传染病预检、分诊、留观、隔离、转诊、会诊、疫情报告,院感控制14医疗救治会诊平台会诊流程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影像共享服务、病历共享服务、病历讨论15医疗救治体系支持系统在线业务培训、远程医疗指导16传染病人后期跟踪系统患者信息库、病情跟踪管理模块17院前救治管理系统数据中心、调度指挥、资源管理、收费管理18媒体情报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挖掘、舆情监测、数据分析、生成报告19隔离区管理智慧化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实时定位、活动轨迹回放、越界提示20医疗垃圾处理跟踪系统医疗垃圾跟踪、运输过程管理21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信息集成平台实现院内系统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22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全院系统患者的唯一性管理23主数据管理系统人员、科室、病区、疾病分类字典、手术与操作字典等统一规范管理24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管理辅助决策、临床辅助决策25科研支持系统关键词、全文检索,支持不同层级CDA格式电子病历的筛选26公共卫生资源管理平台绩效系统绩效核算、综合考评、数据分析27供应链系统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财物一体化应用、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