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日: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
也,冬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枣
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断断◎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
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
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
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
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咒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土氐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
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注释】①断断(yinyin):形容争辩的样子。②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
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灌水之阴有溪焉
⑵名之以其能________________
⑶得其尤绝者枣焉
⑷咸"愚辱焉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D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
(2)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作者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来命名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
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试分析作者这样命名的用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页共26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琳(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土氐,为屿,为崎,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君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着空游无所依
A.荐为佣耕,何富贵也?
B.曾不荐孀妻弱子。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荐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3.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一一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一一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明写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第2页共26页
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三、贺铸,字方回,卫州人。三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
少加隐括①,皆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喉。”初,监太原工
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铸廉②得盗工作物,摒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
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贵人子惶骇,谢:“有之。"铸曰:“能
从吾治,免白发曳”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
力颉顺®者,皆侧目不敢仰视。家贫,贷子钱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文苑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隐括:润色修改。②廉:查访,侦查。③白发:告发。④颉顽(xi6hang):
倔强,自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少加隐括________________
⑵奔命不喉________________
⑶区之数下
⑷大笑弹去________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3.翻译句子。
(1)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
(2)贵人子惶骇,谢:“有之。”
4.简要说明贺铸惩罚“贵人子”达到的效果。
四、阅读古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3页共26页
【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
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气”陈曰:“武王式③商容之闾,
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
【注释】①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②廨:官署。
③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才美不外星________________
⑵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
⑶登车揽售________________
⑷吾之礼装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4.甘为“常马”,也不期待“太守”的赏识,你能否接受?请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会昌民素
不知若饮,汲于河流,故多疾彷;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
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方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乃创学舍,
礼师儒,劝民斥腴田?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划®宿弊,奸欺不容,细民麴焉。转抚州路宜
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掘②奸伏,郡无冤狱。金溪县
民陶甲,厚积加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
一郡。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
贿,缓其狱。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
如法。由是豪猾屏迹,良民获安。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所去,民皆立石颂之。以朝
列大夫篡住,年七十四卒。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九》,有删节)
【注释】①划(chin):同“铲"。②摘(ti):揭发。③惠政:爱民的政绩。
第4页共26页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后文“穿井以饮”推断,“不知井饮”中的“井”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挖井。
B.“细民赖焉”中的“赖”意思是耍赖,不讲道理。
C.“一不顾”中的“一”与《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中的“一”意思相同,为“全、
一概”。
D.“致仕”意思是将官职退还给朝廷,古代指官员退休。
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劝民斥腴田以膳士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
(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I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厚积而凶险
.[野芳发顶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
4.杨景行的“惠政”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禳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缰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
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
第5页共26页
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
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
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天下缩.素.,尽日是也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3)徒.以有先生也
(4)臣请完.璧而归之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D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头抢地耳/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夫专诸本刺王僚也/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C.何至于此/休褛降于天
D.长跪顶谢之曰/顶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甲】文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5.从人物形象或者写法的角度,说说【甲】【乙】两文的相同之处。
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
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第6页共26页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一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
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
离道。穷不失义,故土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
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
得。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厚暮冥冥________________
⑵去国怀乡
⑶吾洋子游________________
⑷人知之,亦嚣嚣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苏民穷则独善基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装则可以嚣嚣装
3.翻译下列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
5.“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你
第7页共26页
认为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
母,请设馔以候之0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
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式仕为郡功曹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日:“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
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
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
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T©,将叟巴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
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日:“是必范
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
涕。式因执统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犷(ku&ng):墓穴。⑤堂
(bian):落葬下棺。⑥柩(jiCi):棺材。
1.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共宓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自母一一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注厚——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士”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I).偎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3.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小题。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第8页共26页
(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4.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西山小记
李流芳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
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匍匐①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
翠峰,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予信宿②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③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
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乐之,殆不能去。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④
隐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选自《檀园集•卷八》)
【注释】①匍葡(9。dd):重叠的样子。②信宿:连宿两夜。③蹇(jidn):此处指马。
④顾:所以。⑤七香:本指七种香料,此处是繁华的意思。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可十余里
⑵折而北,有平堤十里
⑶顾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做予此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跨蹇而归
•[濯清涟顶不妖
[子将挟西湖为己有
民[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9页共26页
[眼界则高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I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DJ马之千里者
3.请用给句子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
4.同为游记,请分析选文在写景方法上与《小石潭记》有什么相同点。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云球Q字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惠夙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
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指,定昼夜,号刻不违分秒。
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
重价相购。天台文康裔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
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峻噌苍翠,万象半见,乃大诧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
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跟;万
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曰:“夫人有苦心,每不敢
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
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释】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穹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幼惠夙慧(具有)B.不容毫发(差错)
C.万象单见(完成)D.无微不明(看见)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B.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第10页共26页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D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2)神战,技至此乎。
4.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
5.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
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
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
十一、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始就学一蹴而旗
秋事论事功成名林
B.结友而别别来无恙
久川重逢依依惜别
C.无以窜远勤劳州富
闲情逸皇学以篡用
D.意与日去去国怀乡
第11页共26页
相去甚远去粗取精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
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
【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
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
【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则与“志”
有关。
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初,遇,善治《老子》。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从学
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
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
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
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⑨十一二。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遇:指董遇,东汉学者。②惩艾:惩治,惩戒。③曩时:从前。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①",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
“②”,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而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
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③
第12页共26页
参考答案
1.(1)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2)命名,取名
(3)安家⑷用,用来
2.(1)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据为己有,称它为愚泉。
(2)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
愚字玷污了它们。
3.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从溪、丘、泉等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它们仿佛全是
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
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愤激之情。
—、
1.C【解析】C.与例句都是“好像”的意思;A.作代词,意为“你”;B.“不若”是“不
如”的意思;D.意为“如果”。
2.A
3.B【解析】作者写小石潭及周围景物是由近及远、定点观察。
4.C【解析】作者被贬后无法摆脱内心的落寞。
三、
1.(D稍微(2)空闲(3)用杖打(4)释放
2.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3.(1)(贺铸)喜欢谈论当今的世事,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
(2)贵族子弟十分惊恐,告罪说:“有这些事。”
4.①打击了贵族子弟的气焰。②震慑了依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③展示了贺铸治理有方
等。
四、
1.(D同“现”,表现(2)正确方法(规律)
(3)嚼子和缰绳(4)贤士
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甲】文为千里马抒
发委屈和不平,【乙】文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4.示例1:能接受。各行各业,需要大量踏实、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从古至今,真正
能够超越普通人成为精英,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我情愿默默无闻,做好自己。
示例2:不能接受。人生一世,只此一回,不能重来,机会不能错过。碌碌无为,平庸度日,
不是我的选择。一定要拼搏努力,轰轰烈烈,千里驰骋,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13页共26页
五、
1.B【解析】B.句意:贫穷孤弱的百姓得以仰赖。所以“赖”是“仰赖”。
2.A【解析】A.来,用来;B.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表并列,
并且/表顺承,就:D.于是/竟然。
3.金溪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僧人名叫云住,挖掘人家的坟墓盗取财物,事情败露之后,官员
收受他的贿赂,拖延对他的审讯。
4.①教百姓们凿井饮水,用陶瓦建屋;②惩治豪民,保护百姓安全;③创办学舍,劝导百
姓们礼敬儒生,培养士人;④摒除朝廷弊政,明察冤狱错案;⑤严惩地痞恶霸,拒绝豪强贿
赂。
六、
1.(1)穿丧服(2)道歉(3)只(4)完好
2.(1)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2)秦王认为他有贤才,(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而没有杀他,(反而)礼待他,送他回国。
3.B【解析】A.用/凭借。B.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C.至U/从。D.表示顺接关系,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可是。
4.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通过写秦王屈服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进一步衬托出唐雎英勇
无畏的精神。
5.示例1:两文都塑造了狡猾、贪婪的秦王形象,都塑造了不畏强暴、有勇有谋、不辱使
命的正义之士的形象。
示例2:两文都用了衬托的手法,都用秦王最终屈服,礼待对方的态度,衬托人物的英勇无
畏。
七、
1.⑴迫近⑵国都⑶告诉(4)理解(或“了解,赏识”)
2.B【解析】A.“其”均为代词,意为“他”;C.“则”均为“就”之意;D.“矣”均
为句末语气词,意为“呀”;B.前者为结构助词,意为“的”,后者为代词,意为“它”。
3.(1)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2)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义,得志的时候不背离道义。
4.洞庭风雨图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喜悦
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八、
1.D2.D
3.(1)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2)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4.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
第14页共26页
故事富有传奇色彩,凸显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九、
1.(1)大约⑵向北(3)以……为乐(4)不屑,轻视
2.D【解析】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当作/向。C.就/如果:D.助词,定语后
置的标志,无实义。
3.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
道路两旁都种着老柳树,参差不齐,互相遮掩衬托,清澈的湖水大约有数百顷,一眼望去十
分辽阔。
4.都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如《小石潭记》写鱼“怡然不动”是静态,“俶尔远逝”是动
态;选文“朱门碧瓦”是静态,“鸥鹭翩翻”是动态。都按游踪顺序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都用了情景交融,景中传情的写法。
十、
1.C【解析】C.“万象毕见”的意思是:万物都看得清清楚楚。“毕”在此处意思是“全、
都”。
2.C【解析】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是出于自身的喜好,是因为他研制眼镜的技艺高超,
所以人们才不惜出重价相购。
3.(1)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2)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
4.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5.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
是妥当的。王叔远的核雕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作,以他为例不恰当。
H--、
1.B【解析】A.从事/完成/按照/达到;B.分别;C.达到/实现/情趣/招引,使达到;D.
逝去/离开/距离/除去,除掉。
2.【丙】
3.①军中多务②苦渴无日③趁青春年少抓紧时间学习
【解析】第一空,根据“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的提示,从《孙权劝学》中寻找句
子•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鼓励吕蒙要多学习,而吕蒙却以“军中多务”找借口推托。第二
空,由题干中“跟随董遇学习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可以找到【材料
一】中的语句“苦渴无日”。第三空,秦观在这篇短文中叙述了他自己年轻时凭借记性好不
勤奋苦读,以致后来常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情况。他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意在告诫人们:
要珍惜青春岁月多读书,勤奋学习,以免老大徒伤悲。
第15页共26页
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
1.阅读《黄鹤楼》,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___________O
(2)《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
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
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
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秋思
第16页共26页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
“雁”字。
(2广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4.古诗阅读。
【甲】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气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乙】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阮]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②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喷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
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5.古代诗歌阅读。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第17页共26页
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濡上◎秋居
马戴
濡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濡上:这里指作者来京求职时的寄居之所,他在此久滞,一直不得职务。
(1)诗歌颔联的韵脚是:。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颈联。
(3)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汽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③清溪:
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⑴“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
(2)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18页共26页
(3)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都
峪
双样人献兄青人峨慰就影峨夜
卷4
T命斗唱下璞平眉花赞、眉
月
千
豚合卷囱渝ffil走山谛
不清千,1
玳三粗夕州三江月漆
礼凑JL月平
谕跌比半.;峡水平R
下旬H牛.尹
微世檄翰三思沫输
巳
渝三水街永■
出常发研2君亮秋
滋
杜
线不施暴,不要数州联设秋
①②③④
A.隶书篆书楷书行书
B.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C.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D.行书隶书楷书草书
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摊破浣溪沙①
[明]陈继儒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②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譬久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注释】①词牌名,为“浣溪沙”的别体。②棹:用桨划船。③鱼野:渔网。
(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一句的妙处。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的画面。
9.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
第19页共26页
说你的理解。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荐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荐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谷菜,左右茎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
11.阅读下面两首欧阳修的词,完成问题。
采桑子(其一)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
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其四)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濠濠,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
春空。垂下帘樵,双燕归来细雨中。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子(其一)》上片,“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将休闲委婉写出,“绿水逶迤”“芳
草长堤”两句写出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由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B.《采桑子(其一)》下片,主要接上片的“绿水逶迤”而写,水是如此的平滑,因此使得游人
“不觉船移”,不仅有诗情,且合乎逻辑,继而船动惊禽,为悠闲之旅平添兴奋点。
C.《采桑子(其四)》上片,暮春时节,百花凋落,柳絮飘舞,垂柳交杂,春事了了,虽西湖
景好,但作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惋惜。
D.《采桑子(其四)》下片,“垂下帘板,双燕归来细雨中”意思是: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
待着燕子的来临,直到双燕从蒙蒙的细雨中归来,才放下了帘子。
第20页共26页
(2)两首词在写景时都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选取一首作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从军行
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1)下列对两首诗词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以“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景把读者引入梦境,与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
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B.甲词上阕主要写军营生活情景,下阕主要写战斗场面,上、下阕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情感
落差,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C.乙诗中的一个“悲”字渲染了紧张的战斗气氛,一个“乱”字则写出了敌军溃败时一片混乱
的情景。
D.甲词中的“八百里”表明军营范围大,气势磅礴;乙诗中的“行人”指的是士兵,"名王''指
的是敌军的首领。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乙诗中“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所展现的画面。
(3)结合相关诗句,从写法和思想感情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两首诗词的异同。
1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①
[南宋]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②集瓜州。
诸公③谁听刍荒④策,吾辈空怀吠亩忧。
第21页共2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电商直播平台运营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异地离婚手续下载与婚姻登记服务合同3篇
- 消防管理学教育课件
- 班主任工作范文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12
- 食堂整改报告(31篇)
- 两个甲方 合同格式
- 理财签约协议书
- 放弃亲子关系的协议书
- 合同首页盖章最简单处理
- 合同审批财务意见常用语
-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VD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标识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 内科护理学-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
- GB/T 43232-2023紧固件轴向应力超声测量方法
- 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 铬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 部编小语必读整本书《西游记》主要情节赏析
- 企业工会工作制度规章制度
- 公路工程随机抽样一览表(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自动计算)
- 学生矛盾纠纷化解记录表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与形(1))数学广角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