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读出液体的体积 D.取用大理石块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B.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3.恒温条件下,向两份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硫酸、Na2SO4溶液,分别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乙曲线所示。通过分析该图推埋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B.乙曲线N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生成大量水D.乙曲线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SO42﹣4.能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且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一组药品是A.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B.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C.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D.二氧化锰和氯酸钾5.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2P2O5 B.4Fe+3O22Fe2O3C.Mg+O2MgO D.C+2O2=CO26.安庆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和安庆地方特产相关的事物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潜山舒席 B.胡玉美蚕豆酱C.雪木画 D.小磨麻油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碳酸钠是碱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A.A B.B C.C D.D8.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研究分子运动 C.研究燃烧的条件 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9.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下列措施不利于建设“蓝天工程”的是A.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B.生产中加大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量C.加强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D.大力推行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10.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所用试剂A区分NH4NO3、NaOH粉末加水感受温度变化B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D除去CO中的CO2通过灼热的CuO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1)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甲烷比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8H18)容易充分燃烧,是清洁能源,其原因是。(2)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员醉驾将受到刑事处罚。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可用一种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在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3)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可重复使用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具有吸附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比较”)。将A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右图中(填字母)_____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14.如图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结束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气球的体积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____;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____(选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在中间”)。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碳酸钾是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兴趣小组对碳酸钾的化学性质探究如下。(比照实验)小组同学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ⅠⅡⅢ步骤现象无色溶液变红色左边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右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探究)实验Ⅳ:向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实验梳理)根据上述实验总结碳酸钾的化学性质(除实验Ⅰ外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实验Ⅰ_______________;实验Ⅱ________________;实验Ⅲ________________;实验Ⅳ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6)完善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在横线上方填写的数字为_____________。(7)通过上面的四个实验不难发现,碳酸钾与碳酸钠的的化学性质很是相似。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知识拓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草木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结构B所有可溶性盐溶液的pH=7CCO32-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D草木灰可与尿素混合施用16.如图所示的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知道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暖宝宝中除含有铁粉、木炭外,还含有食盐和水。①暖宝宝贴在衣服上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造福人类,请你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猜测暖宝宝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试题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D、取用块状固体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2、B【解析】

A、铁表面的氧化铁结构疏松多孔,不像氧化铝薄膜致密,故不能起保护作用,A选项错误;B、酸碱可中和,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故两者可中和,B选项正确;C、碳酸钠也可使石蕊试液变蓝,但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C选项错误;D、蔗糖的饱和溶液只针对蔗糖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仍可溶解,故D选项错误;故选B。3、A【解析】

A.在M点液体的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液体呈中性为无色,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呈碱性,液体为红色,选项B错误;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继续加稀硫酸,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多,选项C错误;D.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故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中混合液体呈什么颜色,要根据混合液体中的成分确定,甲曲线M点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酚酞在中性时呈无色;而乙曲线N点液体,因为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无论反应程度如何,溶液一定呈碱性,酚酞呈红色。4、B【解析】

A、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不能放于隔板上,则无法与双氧水脱离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B、块状大理石放在带小孔的隔板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活塞,长颈漏斗内的稀盐酸进入试管内与大理石接触产生气体;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内外产生压强差,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长颈漏斗内,二者分离,反应停止;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故选项正确。C、碳酸钙粉末是一种粉末状物质,不能放于隔板上,则无法与稀盐酸脱离接触,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为固体,且反应需要进行加热,不能用图中装置制取,故选项错误。故选:B。5、A【解析】

A、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也正确,故A正确;B、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正确,反应条件也正确,但配平错误,未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C选项错误;D、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正确,配平正确,但未加反应条件,故D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遵守四个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3)要正确使用箭头符号,不能忽视反应条件;(4)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调位”。6、B【解析】

A、潜山舒席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胡玉美蚕豆酱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雪木画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小磨麻油的磨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D【解析】A、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溶于水之后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错误;B、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现现象,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是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可以,错误;D、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故选D。8、A【解析】

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A正确;B、烧杯A中的酚酞试液和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属于对照试验,烧杯A置于放有浓氨水的烧杯附近;烧杯B置于空气中,在空气中没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烧杯A中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B错;C、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对照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同,白磷着火点低,红磷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从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错;D、纸花都是用石蕊溶液染成,都与二氧化碳接触,变量是一瓶内纸花中有水,一瓶内纸花中没有水,由实验可知没有水的纸花没变色,含有水的纸花变成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酸使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D错。故选A9、B【解析】A、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正确,减少了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错误;B、生产中加大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量,不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正确;C、加强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错误;D、大力推行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10、D【解析】

A、NH4NO3、NaOH粉末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温度升高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C、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错误。故选D。【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石油不可再生能源CH4+2O2点燃CO2+2H2O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2)+6(3)ACD(2分)【解析】试题分析:(1)燃料燃烧及其利用,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化石燃料主要有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由于它们都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形成周期非常长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相对煤、石油而言,甲烷是清洁能源,因为含碳量低,容易充分燃烧,其中所含的杂质也较少,燃烧生成污染环境的物质也较少(2)化合价的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K2Cr2O7中,K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可设Cr的化合价为x,+1×2+2x+(-2)×7=0,∴x=+6(3)据题可知:“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说明是一种碳单质,而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B错误,具有多孔结构(活性炭之所以具有吸附性,就是由于它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可以推断它也具有吸附性),D正确,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C正确,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A正确,所以选ACD考点:燃料燃烧及其利用,化合价的规律,单质碳的性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8g5%【解析】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解:设生成氧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CuSO4+2NaOH=Cu(OH)2↓+Na2SO48098142100g×8%xy=x=9.8g=y=14.2g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相等变小A【解析】

(1)由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的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2)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将A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1℃时,析出晶体,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3)由题意人们冬天捞碱,说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图中的A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14、变小物质是可燃物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向左偏【解析】

实验时,白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后,瓶内氧气消耗,气压减小,气球收缩,因此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

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空气进入瓶中,则天平指针向左偏。

故填:变小;物质是可燃物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向左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碳酸钾溶液呈碱性1二者均含有CO32-AD【解析】

[继续探究]实验Ⅳ:向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因为硝酸钡会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所以滴有酚酞的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实验梳理]根据上述实验总结碳酸钾的化学性质(除实验Ⅰ外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实验Ⅰ说明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