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3033-2016 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1页
FZT 13033-2016 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2页
FZT 13033-2016 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3页
FZT 13033-2016 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4页
FZT 13033-2016 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Cottonandpolyesterfilamentinterweavedgreyfabric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1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06—2008棉本色布GB/T2910.1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10004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检验规则FZ/T10006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FZ/T10009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标志与包装3分类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根据用户需要,按附录A规定。4要求4.1项目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织物组织、幅宽偏点一项。4.2分等规定4.2.2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评等以匹为单位,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布面疵点按匹评等,密度偏差率、纤维含量偏差、断裂强力、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按批评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品等为该匹布的品等。4.2.3成包后产品的长度按双方协议规定执行。2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内在质量的分等规定按表1、表2。表1内在质量分等规定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织物组织按设计规定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幅宽偏差率*/%按产品规格纤维含量偏差/%按产品规格密度偏差率/%按产品规格经向纬向断裂强力/N注1:织物组织对照贸易双方确认样评定。注3:密度偏差率规定降到二等为止。·当幅宽偏差率超过+1.0%时,经密偏差率允许为-2.0%。表2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分等规定织物分类织物总紧度/%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优等品一等品优等品一等品精梳织物85以下2885及以上4非精梳织物细织物75以下475及以上5中粗织物80以下680及以上7粗织物80以下880及以上8注1: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超过表2规定降到二等为止。注2: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按经纱线密度分类,特细织物:10tex以下(60°以上);细织物:10tex~20tex(60°~29');中粗织物:21tex~29tex(28*~20°);粗织物:32tex及以上(18°及以下)。4.4外观质量4.4.1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的规定4.4.1.1每匹布的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规定按表3。3A=(a×L×W)/100 式中:a——布面疵点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²);L——匹长,单位为米(m);4.4.1.3一匹布中所有疵点评分加合累计超过允许总评分为降等品。4.4.2.1布面疵点评分规定按表4。表4布面疵点评分规定疵点分类1234经向明显疵点纬向明显疵点横档— 半幅及以下半幅以上严重疵点根数评分3根-4根及以上长度评分——注1:布面疵点具体内容见附录B,疵点名称说明见附录C.注2:严重疵点在根数和长度评分矛盾时,从严评分。注3:不影响后道质量的横档疵点评分,由供需双方协定。4.4.2.21m内严重疵点评4分为降等品。4.4.2.31m中累计评分最多评4分。4.4.2.4每百米内不允许有超过3个难以修织的评4分的疵点。4.4.3布面疵点的量计4.4.3.1疵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量计。4.4.3.2经向明显疵点及严重疵点,长度超过1m的,其超过部分按表4再行评分。4.4.3.4共断或并列(包括正反面)是包括隔开1根或2根好纱,隔开3根及以上好纱的不作共断或并列(斜纹、缎纹织物以间隔一个完全组织及以内作共断或并列处理)。4.4.4布面疵点的评分说明4.4.4.1有两种疵点混合在一起,以严重一项评分。4油锈疵及评4分的破洞、跳花要评分,如疵点延伸在距边1cm以外时应加合评分。无梭织造布布边,绞边的毛须伸出长度规定为0.3cm~0.8cm。边组织有特殊要求的则按要求评分。4.4.4.3布面拖纱长1cm以上每根评2分,布边拖纱长2cm以上的每根评1分(一进一出作一根计)。及以上的杂物及金属杂物(包括瓷器)评4分(测量杂物4.4.5.4杂色坯不洗油的浅色油疵和油花纱不评分。4.4.5.6加工坯距布头5cm内的疵点不评分(但六大疵点必须开剪)。4.4.6布面疵点处理的规定4.4.6.3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疵点应修好后出厂。4.4.7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4.4.7.1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或3分不可修织的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4.4.7.2凡用户允许假开剪和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假开剪的处数,按二联匹不允许超过两处,三联匹及以上不允许超过三处。4.4.7.3假开剪和拼件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4.4.7.4假开剪布应作明显标记,包内附假开剪段长记录单。5试验和检验方法5.1试验方法5.1.2纤维含量测定按GB/T2910.11、FZ/T01057(所有部分)执行,纤维含量结果以净干质量结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的公定质量百分率表示。5.1.3密度测定按GB/T4668执行。5.1.4断裂强力测定按GB/T3923.1执行。5.1.5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棉结疵点格率检验按FZ/T10006执行。5.2布面疵点检验条件和方法5.2.1检验时,布面上的照度为400lx±100lx。5.2.2布面疵点评分以布的正面为准,平纹织物和山形斜纹织物以交班印一面为正面,斜纹织物中纱织物以左斜(\)为正面,线织物以右斜(/)为正面,也可根据需要按照客户要求确认织物正面。56检验规则按FZ/T10004执行。7.1标志和包装:按FZ/T10009执行。成件要求卷装,不允许匹装。7.2运输和贮存: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包装破损,产品受潮。产品应贮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确保产品不发生霉变等变质现象。8其他6FZ/T13033—2016(规范性附录)技术条件制定规定A.1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技术条件的制定,除下列规定外,均按GB/T406—2008附录A执行。A.2棉与涤纶长丝交织本色布的原料代号为:棉为C,涤纶为T。A.3棉公定回潮率8.5%,涤纶长丝的公定回潮率0.4%。A.4棉纱线的公英制线密度按式(A.1)换算,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A.1)式中:T,——棉纱线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N.——棉纱线的英制支数,单位为支()。A.5涤纶长丝线密度换算为1dtex=0.9D,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7(规范性附录)各类布面疵点的具体内容B.1经向明显疵点B.2纬向明显疵点B.3横档B.4严重疵点破洞、豁边、跳花、稀弄、经缩浪纹(三楞起算)、并列3根吊经、松经(包括隔开1根~2根好纱)、不幅中满10个结头或边撑疵。B.5其他B.5.2如布面上出现上述未包括的疵点,按相似疵点评分。8(规范性附录)C.8双经:单纱(线)织物中有2根经纱并列织入。C.17星跳:1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根~4根形成星点状的。C.18跳纱:1根~2根经纱或纬纱跳过5根及以上的。9C.50脱纬:一梭口内有3根及以上的纬纱织C.51双纬:单纬织物一梭口内有2根纬纱织人布内。C.53毛边:由于边剪作用不良或其他原因,使纬纱不正常被带入织物内(包括距边5cm以下的双纬C.61百脚:斜纹或缎纹织物一个完全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