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教案02_第1页
无机化学教案02_第2页
无机化学教案02_第3页
无机化学教案02_第4页
无机化学教案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要求1.掌握化学反响速率的根本概念及表示方法。2.掌握有效碰撞理论,了解过渡状态理论,理解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及其意义。3.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4.了解化学反响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概念。5.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的有关计算。6.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了解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来选择合理的生产条件。教学时数1010学时化学反响研究的重要问题1.反响的方向性;2.反响的转化率,化学平衡问题;(热力学问题)3.反响所需时间,反响的速率。(动力学问题)第一节化学反响速率1.1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任一化学反响的反响速率都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为使反响速率是正值,当用反响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时,要在反响物浓度的变化值△C前加一个负号。例如,对于化学反响:A+B→Y+Z,其反响速率v=△c〔Y〕/△t,或v=-△c〔A〕/△t。浓度单位通常用mol·L-1,时间单位常用s、min、h等,反响速率单位那么为mol·L-1·S-1、mol·L-1·min-1或mol·L-1·h-1等。例:在某一定条件下,与一恒容容器中氮气与氢气反响而合成氨,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N2(g)+3H2(g)→2NH3(g)开始浓度/(mol·L-1)1.03.00第二秒末浓度/(mol·L-1)0.82.40.4计算反响开始后2秒钟内的平均速率。解:vN2=-〔0.8-1.0〕/2=0.10mol·L-1·S-1vH2=-(2.4-3.0)/2=0.30mol·L-1·S-1vNH3=(0.4-0)/2=0.2mol·L-1·S-11.2平均反响速率与瞬时速率:1.平均速率v=︱ΔcB/Δt︱2.瞬时速率v=︱dcB/dt︱P18图2-1是五氧化二氮在四氯化碳中分解时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两个时刻之间的浓度变化与时间变化之比就是在此时间间隔中的平均速率。在某一时刻时曲线上的切线斜率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影响反响速度的因素:反响物的本性,此外,还受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影响。2.1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1.基元反响和非基元反响:根据反响机理,一步就能完成的反响为基元反响,分几步进行的反响为非基元反响。2.基元反响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当温度一定时,基元反响的反响速率与反响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对于一般的基元反响:aA+bB=yY+zZ其速率方程式为:假设为气体反响:其速率方程式也可为:注意:①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响。②多相反响中,固态反响物浓度不写入速率方程。如:C(s)+O2(g)=CO2(g),3.非基元反响的速率方程由实验决定2.2温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显著,温度升高,一般都使反响速率加快。对多数反响而言,温度升高10度,反响速率大约增加到原来的2-4倍。2.3催化剂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催化剂:能显著加快反响速率,而本身在反响前后组成、性质、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正催化:加速反响速率;负催化:减慢反响速率催化剂的特点:〔1〕反响前后组成、性质、质量都不发生改变〔2〕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同的反响常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同样的反响物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当一个反响可能有几个平行反响时,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来增大某个指定反响的速率,对副反响加以抑制。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变了反响的历程,降低了反响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响速率增大。2.4影响反响速率的其他因素非均匀系统中的反响,还与反响物接触面的大小和接触时机有关。第三节活化能3.1碰撞理论活化能1.碰撞理论主要论点:(1)反响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化学反响进行的先决条件,(2)碰撞中局部能发生反响的分子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分子无限接近时电子云之间的斥力,从而使分子中的原子重排,即发生化学反响。这种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3)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还必须在取向适当的方位上才能发生有效碰撞。1.有效碰撞:能发生反响的碰撞。2.活化分子: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3.P22图2-4气体分子能量分布曲线:是活化分子应具有的最低能量,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4.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或:活化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通常活化能越高,反响越慢。3.2过渡状态理论简介理论认为:化学反响并不是通过反响物分子的简单碰撞完成的,在反响物到产物的转变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种过渡状态,即反响物分子活化形成活化配合物的中间状态:A+B-C→[A…B…C]→A-B+C活化配合物活化配合物的势能形成一个能峰;活化配合物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响物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活化能越大,能峰越高,反响速率越小。第四节化学平衡4.1可逆反响与化学平衡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的反响叫做不可逆反响,同时能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响叫做可逆反响。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响进行的最大限度。4.2标准平衡常数1.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假设都是溶液反响:aA+bB→yY+zZ,其平衡常数的表示式为:{{c(Y)/cΘ}y·{c(Z)/cΘ}z{c(A)/cΘ}a·{c(B)/cΘ}bbKΘ=在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使用的都是浓度与标准浓度之比,或分压与标准压力之比,因此标准平衡常数是一个量纲为1的量〔它们的单位都互相抵消〕。注意:〔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使用的必须是平衡态值。〔2〕假设有气相参与,用其分压〔p/pΘ〕代替浓度〔c/cΘ〕,其中的pΘ为100kPa,cΘ为1mol·L-1;假设有纯固相、纯液相参与,其浓度看作1。在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响,如反响有水参加,水的浓度可以视为常数,也不写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但在非水溶液中的反响,反响假设有水参加,那么水的浓度不可以视为常数,必须写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如:对于复相反响{p(H2)/pΘ}·{{p(H2)/pΘ}·{c(Zn2+)/cΘ}{c(H+)/cΘ}2bKΘ={p{p(NH3)/pΘ}2{p(N2)/pΘ}·{p(H2)/pΘ}3N2(g)+3H2(g)2NH3(g),K1Θ={{p(NH3)/pΘ}1{p(N2)/pΘ}0.5·{p(H2)/pΘ}1.5K2Θ=0.5N2(g)+1.5H2(g)NH3(g),显然,K1Θ=(K2Θ)2〔4〕平衡常数仅由温度决定。平衡常数的意义:①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是反响完全程度的标志,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响进行得越完全。②判断反响方向。{{c(Y)/cΘ}y·{c(Z)/cΘ}z{c(A)/cΘ}a·{c(B)/cΘ}bb反响熵Q=式中各量为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下的值。Q<KΘ反响正向进行;Q=KΘ平衡;Q>KΘ,反响逆向进行。例1.目前我国合成氨工业多采用中温〔500℃〕、中压〔2.03×104kPa〕操作。此条件下反响:N2(g)+3H2(g)2NH3(g)的KΘ=1.57×10-5.假设反响进行至某一阶段时取样分析,其组分的体积比为NH314.4%;N221.4%,H264.2%,试判断此时的合成氨反响是否已完成?解:先计算各组分的分压:p(NH3)=2.03×104kPa×14.4%=2.92×103kPa;p(N2)=2.03×104kPa×21.4%=4.34×103kPap(H2)=2.03×104kPa×64.2%=1.30×104kPap{NH3p{NH3)/pΘ}2{p(N2)/pΘ}·{p(H2)/pΘ}3(2.92×(2.92×103kPa/100kPa)2(4.34×103kPa/100kPa)(1.30×104kPa/100kPa)3==8.94×10-6因为:Q<KΘ,所以反响还没完成。4.3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平衡转化率假设反响前后体积不变,反响物的量也可用浓度表示:例2.硝酸银和硝酸亚铁两种溶液发生以下反响:Fe2++Ag+Fe3++Ag在25度时,将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溶液混合,开始时溶液中银离子和亚铁离子浓度都为0.100mol·L-1,到达平衡时银离子的转化率为19.4%。求:衡时Fe2+、Ag+、Fe3+的浓度;2〕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解:1).Fe2++Ag+Fe3++Ag起始浓度c0/mol·L-10.1000.1000变化浓度c0/mol·L-1-0.1×19.4%-0.1×19.4%0.1×19.4%=-0.0194=-0.0194=0.0194平衡浓度c0/mol·L-10.100-0.01940.100-0.01940.0194=0.0806=0.08060.0194(0.0806)0.0194(0.0806)2c(Fe3+)/cΘ{c(Fe2+)/cΘ}·{c(Ag+)/cΘ}KΘKΘ===2.99例3.水煤气的转化反响为:CO(g)+H2O(g)CO2(g)+H2(g)在850时,平衡常数KΘ=1.0在该温度下于5.0升密闭容器中参加0.040molCO和0.040mol的水,求该条件下CO的转化率和到达平衡时的各组分的分压。解:设CO的转化率为αCO(g)+H2O(g)CO2(g)+H2(g)起始物质的量n0/mol0.0400.04000平衡时物质的量n0/αα0.040α0.040αp(CO)=n(CO)RT/V;p(H2O)=n(H2O)RT/V;p(CO2)=n(CO2)RT/V;p(H2)=n(H2)RT/V;{{n(CO2)RT/V}{n(H2)RT/V}{n(CO2)RT/V}{n(H2)RT/V}KΘ=={p(CO2)/pΘ}·{p(H2)/pΘ}{p(CO)/pΘ}·{p(H2O)/pΘ}n(CO2)·n(H2)n(CO2)·n(H2)===(0.040α)20.0402(1-α)2α2(1-α)2=1.0∴α=50%α2(1-α)2p(CO)=p(H2O)=n(CO)RT/V=[0.040(1-0.50)×8.314×1123]÷(5.0×10-3)=37.3kPa;p(CO2)=p(H2)=n(CO)RT/V=[(0.040×0.50)×8.314×1123]÷(5.0×10-3)=37.3kPa.第五节化学平衡的移动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使已达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响被破坏,引起反响系统中各物质的量随之改变,从而到达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5.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反响物浓度项在分母上而生成物浓度项在分子上。在一定温度下,平衡常数不随浓度变化。因此,当增加已达平衡的体系的反响物浓度时,生成物浓度也必然增大,那么平衡向正向移动。假设反响物及生成物浓度都有改变时,可通过比拟反响熵Q与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Q<KΘ平衡向右移动;Q=KΘ,平衡不变;Q>KΘ,平衡向左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响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朝正反响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响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有气体参加的反响,改变分压与改变浓度一样。例1.在例2讨论的平衡体系中,在恒温下将Fe2+浓度增至0.181mol·L-1时,问:1〕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2〕求新平衡后各物质浓度3)Ag+的转化率?解:1〕因为在原有的平衡体系中仅增加了反响物浓度,所以平衡向正向移动;设到达新平衡时将有xmol·L-1的亚铁离子被银离子氧化,那么Fe2++Ag+Fe3++Ag起始浓度c0/mol·L-10.1810.08060.0194平衡浓度c0/mol·L-10.181-x0.0806-x0.0194+xKKΘ===2.99c(Fe3+)/cΘ{c(Fe2+)/cΘ}·{c(Ag+)/cΘ}0.0194+x(0.181-x)(0.0806-x)x=0.0139c(Fe2+)=(0.181–0.0139)mol·L-1=0.167mol·L-1;c(Ag+)=(0.0806–0.0139)mol·L-1=0.0667mol·L-1;c(Fe3+)=(0.0194+0.0139)mol·L-1=0.0333mol·L-1;α(Ag+α(Ag+)=×100%=33.3%(0.100-0.0667)mol·L-10.100mol·L-1对于任何可逆反响,提高某一反响物的浓度或降低某一产物的浓度,都能使平衡向着增加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在生产中,常采取以下方法:为了充分利用某一原料,常常加大另一反响物的量,以提高其转化率;不断别离出生成物,使平衡持续向右移动,使反响进行得较彻底。5-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只对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总数发生变化的反响有影响。△n=∑n(g)生成物-∑n(g)反响物1.当△n>0,增大压力,平衡向左移动,如:N2O4(g)(无色)2NO2(g)(红棕)2.当△n<0,增大压力,平衡向右移动,如:2SO2(g)+O2(g)2SO3(g)3.当△n=0,改变压力平衡不移动,如:H2(g)+I2(g)2HI(g)结论:〔1〕压力变化只对那些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目有变化的反响有影响;在恒温下,增大总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总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方向移动。〔2〕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响,压力变化时将对化学平衡不产生影响。压力对固相或液相的平衡没有影响。例2.在1000℃及总压力为3000kPa下,反响:CO2(g)+C(s)2CO(g)到达平衡时,CO2的摩尔分数为0.17。求:1〕该温度下此反响的平衡常数;压减至2000kPa时,CO2的摩尔分数为多少?3〕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解:1〕先求平衡常数,在原有的平衡时:p〔CO2〕=3000kPa×0.17=510kPa;p〔CO〕=3000kPa×(1-0.17)=2490kPa;KKΘ===122(2490/100)2510/100{p(CO)/pΘ2}p(CO2)/pΘ2〕在2000kPa总压下的新平衡中,设CO2的摩尔分数为x,那么CO的摩尔分数为(1-x):p〔CO2〕=2000kPa·x;p〔CO〕=2000kPa×(1-x);KKΘ======122{2000(1-x)/100}22000·x/100{p(CO)/pΘ}2p(CO2)/p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