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费社会学期末考试作业课程小论文1、题目:自拟2、内容:经过对《消费社会学》课程学习,结合实际,选取某个详细消费现象,用社会学视角,提出自己看法和看法。
3、要求:
字数在1500字左右,不能网上下载。4、主要书目:《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视角》《消费秘密》
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消费社会学作业总结1、《消费与时尚》2、《关于农民工消费社会学思索》《关于网络游戏消费动机分析》《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民工回乡潮》《浅析奢侈品消费成因》《高校贫困生超前消费现象探析》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
社会心理学1、考试课,48课时。2、卷面成绩(70%)加平时成绩(30%)3、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讲话+到课+作业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课程导入
社会心理学对于大家来说,在理论上是一门全新课程。但实际上社会心理活动随时都伴随我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地处于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以也就无时无刻地发生着这么或那样社会心理活动或现象。 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当代研究
本章主要讨论问题包含:1、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2、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原因3、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4、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重难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相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一门当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基础上形成一门带肯边缘性质独立学科,现有极其深厚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应用价值,它力争对人形形色色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改变过程及其规律作出解释。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中国学者代表性观点(1)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改变发展科学。”这一定义力图将人社会心理发生、发展置于较为广泛社会生活中去考查,在一定程序上揭示了社会心理本质属性,但这一定义却带有显著示心理学化倾向。在这里,社会心理学只是关于个体一个研究,尽管定义提及了“若干个体”,但这个“若干个体”显然不能象有些人说那样就是“群体”。因为这个“若干个体”至多是个体一个算术总和,而群体(不论是大群体还是小群体)是不能归咎为这种算术总和。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中国学者代表性观点(2)沙莲香:“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主体反应”,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心理基本过程及其改变发展条件和规律详细科学。”商榷:1、认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指内行为只是一个“脑电反应或心电反应和生物介质异常传递”(换言之,是一个生理水平反应),因而决不是社会心理内过程说法是缺乏依据;2、将社会心理内过程等同于个体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外过程等同于群体社会心理观点是错误,它解释不了马克思、恩格斯说“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动机”那样一类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中国学者代表性观点(3)王康:“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思想、感情、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学科”孙晔、李沂等人简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一门科学。”并列使用“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两个概念不但简单明了,而且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心理视为内隐过程,行为视为外显过程习惯。不过,它轻易给人造成这么误解,似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两个独立存在成份。而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从内隐到外显“连续统”。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中国学者观点基本特征尽管除吴江霖、时蓉华著述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应该包含群体和群体心理,但他们对群体心理叙述是不一样于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假如说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关注是群体内部社会互动,那么,我国大多数学者关注则是群体对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影响。与此对应,在上述著作中,用来说明社会心理现象基本概念都与个人特征或个人内在人格与心理倾向亲密相关,人格和自我、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印象以及社会态度等章节组成了这些著作主要内容。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西方学者经典要求(差异)不一样取向社会心理学家之间有所不一样:心理学家重视个体,欲图经过个体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社会影响)来解释人行为;而社会学家则重视群体(早期为大群体后期为小群体),欲图经过人们在群体中互动来解释人行为。1908年出版两部分别由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撰写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显著反应出上述分歧:“罗斯著作表明他是集群行为研究先驱,而且他并不强调社会背景中个人;相反,麦独孤则强调个人行为,他研究了行为机制和先天倾向”(RaymondJ.Corsini,Ed.,1984:342)。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西方学者经典要求(最早差异)1920年代,心理学家、试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F.奥尔波特和社会学家C.A.埃尔伍德深入将上述分歧明确化:奥尔波特认定“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Allport,F.H.Socialpsychology,1924:12)而埃尔伍德则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研究”,它所关心“是人类群体行为心理学解释”(Ellwood,C.A.,1925:16,11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心理学家观点:解释个人行为心理学家肖和康斯坦佐:“社会心理学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个人行为科学研究”;G.奥尔波特:“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社会心理学意在了解或解释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想象和隐含存在影响”(Allport,G.,1968)。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社会学家观点:解释群体互动社会学家G.麦考尔和J.西蒙斯:社会心理学“关注于社会互动研究”,它所强调重点是各种“塑造群体”原因,如社会自我与社会化;尹恩·罗伯逊:“社会心理学研究有利于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在我看来“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群体和群体间互动及影响”。右图:群体互动与恐慌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5页新视角:人类学/跨文化研究W.J.伦那和J.W.巴里:“正如《跨文化对社会心理学挑战》一书标题所表示,社会心理学中跨文化研究已对所谓‘主流’心理学提出了挑战,促使它从不一样文化中获取自己发觉,超越传统过于狭隘资料基础去拓展自己远景。”一句话,从跨文化角度来看,人类行为不但受到社会原因影响,同时也受到文化原因影响。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等人从原苏联心理学特有活动标准出发也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受参加社会群体这一事实所制约、人行为与活动规律科学。”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6页相关社会心理学定义若干规律性认识首先,长久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其学科对象争论,焦点并不在是否研究社会行为上,而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在这点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原因(人格),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原因(群体与互动),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原因。其次,尽管有社会心理学家(如奥尔波特弟兄)使用行为概念是狭义,但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使用行为概念则是广义:它不但指能够为我们直接观察外部事件,而且包含了诸如情感、态度、思维这类虽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却能够为当代科学间接测量内隐过程。再次,尽管社会心理学家在早期曾形成了对大群体研究兴趣,但自20年代以后整个研究却基本局限于对个体(至多是小群体)社会行为探索之上,这在心理学家定义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7页我们关于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应该硕士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含有独特文化和完整人格结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社会刺激所作反应(包含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改变过程及其规律(周晓虹,1990)。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8页我们定义三点思索基础不论使用什么概念或是行为、或是心理、抑或是这二者,社会心理学都应以包含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人对社会刺激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研究对象,尽管其实际包括范围可能要小得多;反应主体不但是生活于群体中个人,而且包含由这些个人组成大小不等群体;个人或群体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原因制约与影响。这不但揭示了对社会刺激反应本质,而且也说明,在对这个反应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内部,为何会形成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对独立研究取向,以及为何会形成本能论和环境论长达一个多世纪争论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19页使用“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理由(1)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家都使用了而且是单单使用了“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来表述自己学科对象。(2)“心理”这一概念显然仅适合指代人内在反应过程,而且这个概念使用本身就基于古人对人类内在精神器官误解;(3)包含行为主义在内各派学者都认为行为既包含外显事件也包含内隐过程;在英文中,“behavior”原义是指“个体”、群体以及种系对其环境反应。”(Webster'sdiction-nary.1988:141)(4)并列使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这两个概念,符合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将心理视为内隐过程、行为视为外显过程习惯,但它却轻易使人造成这么误解,似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两个独立存在成份。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0页第二节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原因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1页社会行为涵义与特点(1)“社会行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含有独特文化和完整人格结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社会刺激所作反应”。这么一个定义包含哪些基本涵义,又从哪几方面要求社会行为性质呢?1、人是社会行为主体或曰物质负担者,而这个详细、现实人又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含有独特文化和完整人格结构。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2页社会行为涵义与特点(2)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我们能够将作用于人全部社会客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情境,这是与某个个体或群体直接发生联络其它个体或群体;另一类为社会文化环境,包含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地位与经济情况、社会规范、风俗、时尚、信仰体系、舆论、民族与阶级群体、交往方式等等,即我们通常说社会存在。社会情境对人作用是直接、简单,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刺激则是间接、复杂。社会心理学家所了解社会刺激应该说既来自前者,也来自后者。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3页社会行为涵义与特点(3)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回答或曰反应。比如,一个人从电视中看到约翰逊或崔建摇滚乐演唱会为之感到神情激奋;而在演唱现场观看成前上万歌迷们,因为相互间暗示、模仿和感染,会有相互一致、更为激烈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这种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刺激作用下发生体验与表现,就是我们所说反应。显然,在这里,刺激是引发人们产生反应前提,而反应则是人这个主体受刺激后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形式。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4页社会行为基本特征首先,社会行为是对包含他人行为在内社会刺激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刺激。换言之,社会行为既含有主动性又含有受动性,而且也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含有互动性。其次,社会行为是包含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连续统”,也就是说它既含有内隐性又含有外显性。在这里,内在体验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狭义心理过程)是外在表现过程(狭义行为过程)基础、潜在状态,或曰准备阶段。再次,社会行为主体既包含作为群体组员个体,也包含由这些个体组成规模不等群体,也就是说它既含有个体性又含有群体性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5页社会行为制约原因:社会能够从这么几方面来了解社会范围及其本质:社会是由人组成群体,人是社会主体。社会与组成它个人并不是对立;社会是人社会,而人则是社会人。马克思曾指出,“人实质也就是人真正共同体”,组成社会人并不是孤立个人,而是处于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社会是历史、详细,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社会。从空间角度说,这个由特定社会关系相联结而组成群体占有共同疆域;从时间角度说,社会又只能是“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社会”。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6页社会行为制约原因:文化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并为其组员所共有生存方式总和。这一定义最少包含以下几层涵义:文化不但包含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态度这类非物质形式,也包含了各种表达这些非物质文化意义物质表现形式。不论是非物质文化还是物质文化,都既是人们所赖以生存基本方式或曰伎俩,同时其本身也是人们主体生活产品或曰创造物。文化是有层次,我们将一社会中一些群体所含有既包含该社会主流文化同时又含有本身特点生活方式称为亚文化。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7页讨论:何为社会?社会与文化之区分社会:一个独特人群共同体,含有四大基本特征:。1、有共同生活区域;2、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3、能够自我繁衍;4、有自己独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或者说有自己独特文化。文化和社会对每一个详细、现实人来说,都是一个不以其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除自然条件以外全部生活环境,并也所以组成了人类行为全部客观制约原因,所以社会科学家在说明外在世界对人影响时,往往会混用或并列使用“社会”与“文化”这两个概念;不过,“社会”与“文化”毕竟又是有区分:社会由共享某种文化、受制于特定社会关系人组成,是一个人群共同体;而文化则是该社会或共同体共有生存方式,是人类生活产品或曰创造物。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8页社会行为制约原因:人格人格这个概念起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原意是“面具”,所以有心理学家就将人格定义为个人面具,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饰演全部角色综合;也有心理学家将人格看成是一个控制行为外部机制;还有心理学家将人格看成是个人所含有全部特征总和。赫根汉说:人格能够依据一个人一贯行为模式加以描述”。(1)人格是在个人社会化或曰文化濡化过程中形成包含各种生理、心理及其它含有社会意义内在特征在内完整、统一系统;(2)人格这个系统为人们在社会文化情境中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反应模式;(3)详细人格既包含了独特个人成份,也包含了由个人表达但又为某一群体组员所共有成份。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29页第三节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是相对于其它学科尤其是邻近学科而言。与社会心理学邻近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这些学科不但组成了社会心理学最直接理论起源,而且至今仍与社会心理学保持着千丝万缕联络。从与这些学科对比中,我们能够发觉,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独立学科,一样也是一门理论性极强应用学科。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0页社会心理学是含有边缘性质独立学科第一个观点以心理学家为代表,而且含有极大普遍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看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一样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一部分…”;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也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一个分支。”第二种观点以社会学家为代表,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吉丁斯、埃尔伍德看来“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最主要组成部分”,孙本文也曾说过:“就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及近时心理学与社会学趋向而言,我们似乎应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社会学一主要部门……,”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1页怎样了解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从社会心理学起源上看,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基础上形成边缘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在解释人类行为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关系时彼此靠近、相互渗透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是一门独立学科。社会心理学即使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基础上形成,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从属物,又不是上述学科简单拼凑和混合,形成后社会心理学含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所不具备全新性质和特点。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2页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应用学科社会心理学极强理论性,既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也表达在它本身提出一系列有别于其它学科独特理论体系与学术观点之中。尤为主要是,为提出和证实自己理论假设,秉承各种传统社会心理学家都单独或综合使用了各个学科技术专长,“在区分行为特征和观察行为细微改变上,做了艰难专业性尝试,”(舍伦伯格,198:6)进行了大量试验室与现场试验以及广泛社会调查。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建立很多社会心理学理论、尤其是那些“中层理论”,不但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诸学科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而且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3页社会心理学是否缺乏理论根基?人们所以会将社会心理学视为一门缺乏理论根基学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正在于,社会心理学所考虑问题同社会生活中男男女女有着最为直接联络。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家与普通大众所思所虑连续性,既是这门学科生命力与魅力所在,也往往是它受到人们轻视、嘲笑、不屑症结所在。不过,必须说明是,“指出社会心理学家和门外汉思想上连续性,并不等于说社会心理学家所持理论不过是从日常生活普通假设中套搬过来”(舍伦伯格,1987:8)。莫里哀:《醉心贵族小市民》(如尔丹先生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4页理论为何尚不完善呢?因为不能充分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本质,尽管大多西社会心理学家及其理论都认为社会行为取决于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且也确实从不一样侧面对人类行为进行了不一样程度研究,但却缺乏对人类行为本质鞭辟入里分析,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们实际上研究往往只是“亚社会情景甚至非社会情景中社会行为”。受到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观点影响,这些理论往往重视对局部微小问题研究,极少包括人和社会发展本质,“忽略了社会不平等、政治暴力、战争、不发达以及种族冲突”等重大社会问题,一句话,忽略了对包括社会发展本质较普通问题探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5页社会心理学应用性假如说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生活直接联络,造成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学理论性怀疑,那它却为社会心理学应用提供了天然便利。“在社会心理学中,应用工作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赶过’了基础研究”(安德列耶娃,1984:316)。事实也是如此。不但社会心理学产生从根本上说导源于人们为处理与现实生活相关社会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这使它一开始就带有显著“应用性”),而且社会心理学在日后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需要”中取得了巨大动力。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6页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人行为与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原因天然制约与被制约关系,不但决定了社会心理学“边缘学科”性质,实际上也决定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本身就属于能够从各个方向探索“边缘问题”。这一事实不但说明为何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以及晚近新兴社会生物学家都会对人类行为研究怀有共同兴趣,同时也说明他们为何还能分别相对独立地发展出自己社会心理学。为了不至于造成社会心理学学科分裂,我们将不一样学科学者发展出含有本学科特点社会心理学称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7页研究取向形成与综合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社会心理学就分为以罗斯和麦独孤著作所分别代表两支:社会学取向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取向社会心理学。兹后很快,当文化人类学家上述两大传统影响下,涉足文化与人类行为互动研究时,又产生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社会心理学。几十年过去了,在社会心理学取得长足发展和有目共睹成就同时,在其内部依然保留着不一样研究取向:心理学取向强调个体变量主要性,社会学取向强调社会或群体变量主要性,而文化人类学取向则强调文化变量主要性;70年代以后,还有些人从社会生物学立场出发,强调遗传变量主要性。难怪会有些人将社会心理学所遭际困难归咎为大多研究者往往倾向于“选择”某种取向,认为了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社会行为,有必要采取多重而不是单一研究取向.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8页综合尝试1946年帕森斯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更名为“社会关系系”,将社会心理学处于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并列地位,是学科整合标志之一。另一标志是密执安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课程制订。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39页整合尝试为何会失败?人们对这一失败给予了各种解释。麦考尔和西蒙斯怀疑今天社会心理学能否称得上已是一个界限分明学科,或许它依然只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间交叉重合一个亚领域;西奥多·纽科姆也曾将社会心理学历史形象地比作一条隧道开凿,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是分别从人类行为这座大山两面开始盲目掘进,所以,他们极难有打通隧道见面机会;而E·琼斯则认为,这种情况“可能和学术工作市场、出版机会以及内部策略有很大关系,而与理论性问题关系不大”。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40页心理学取向特点尽管该取向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众多,但这些理论无一例外都是将研究重点放在个体行为(主要是他人对个人行为影响)说明上。当前通行心理学取向社会心理学,主要是建构于社会学习理论基本框架之上。在这一体系中,说明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基本概念是“个人品质”或个体心理倾向,而“人格”又是囊括这些单一品质复杂功效单位。人格控制着详细品质激活,这些品质大部分是经过“社会学习”,即经过一个人同其环境中社会刺激(他人或群体)接触而产生影响取得。比如,一个人生活经历(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可能会使他形成一个“敌视”心理品质,这一品质形成后又会制约他对于一系列社会客体态度,诸如对其它种族敌视态度。社会心理学医学知识专家讲座第41页社会学取向特点关注群体以及试图经过群体内部互动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在社会学家理论建树中一样得到了最为充分反应。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角色理论以及参考群体理论这四种主要社会学取向社会心理学理论,能够说都是围绕着群体内部互动展开自己叙述。从当前较为流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来看,其基本概念体系主要来自社会角色理论。其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用样本推断总体5.2统计的简单应用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第3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比0小的数教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听评课记录1
- 特长生录取协议书(2篇)
- 生产制造外包合同(2篇)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八年级思想读本《3.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听课评课记录4
- 邮轮外部市场营销类型
- 2023年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效果评估指南
- 05G359-3 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工程与伦理课程
- CKDMBD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 苏教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能量》表格式教案
- 潮汕英歌舞课件
- 田字格模版内容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 热连轧带钢生产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