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做好古代诗词鉴赏题?
第1页第1页答题基本策略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示技巧;3阐明表示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第2页第2页一.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如何一个意境?或抒发了如何情感?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如何画面?表示了诗人如何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个最常见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让人产生想像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第3页第3页1景:此诗描绘了一幅....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争优美。2境:渲染了(孤寂,凄清,喜悦)...气氛;普通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比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特点和情调。3情:抒发了作者...情感。比如: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如何情感?切忌空洞,要答详细。比如光答“表示了作者感伤情怀”是不行,应答出为何而“感伤”。第4页第4页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通过“一岁四行役”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如何景物?表示了诗人如何感情?请简明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环节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春景图(环节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心境(环节三)。第5页第5页二.分析诗眼型提问方式:某一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何?
解答分析: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还原到句中描述景象;2点出该字所传达出意境或感情。答题示例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第三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何?
答:“咽”和“冷”字用好。1山中泉水由于岩石阻拦,发出低鸣、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日色,由于山林幽暗而显得阴冷;(环节一)2“咽”和“冷”利用了拟人,通感修辞,烘托了中幽深孤寂景象。(环节二)第6页第6页三.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如何表示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有何效果?答题环节:1点明表现手法;2阐释手法在句中是如何利用?3写出作用(烘托了或表示了...)。〈1〉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3托物寓理;4怀古伤今;5寓情于景;6以景结情〈2〉描写手法:1,烘托: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或反衬人物内心活动。2,虚实结合(联想、想象);3,白描、对比;4,动静结合;〈3〉修辞手法:1,用典:含蓄凝练、丰富内容、富于文采;2,比方:1写出本体相同性;2“形象生动写出了....”;3,比拟:含蓄凝练;4,夸张:强调突出;5,对偶:含蓄凝练。第7页第7页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题示例: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环节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沉寂(环节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孤独寂寞(环节三)。第8页第8页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利用艺术表现手法作简明分析。[参考答案]第三联利用了夸张手法(环节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环节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情景(环节三)。第9页第9页四.分析主旨型提问方式:表示了如何思想感情?这首诗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应了如何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如何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环节:
(1)诗歌各句(或相关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利用了何种表示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第10页第10页(1)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闲适美好,表示对世俗与现实不满、向往宁静平和归隐思想,或表示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情怀。(2)边塞征战诗:1挖苦统治者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和草菅人命;2挖苦军中苦乐不均,表对战士同情;3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4征人念远思归、思乡怀亲;5憧憬美好生活、向往和平;6投笔从戎、建功立业;7奋勇杀敌、以身许国;8描写塞外生活艰苦;(3)咏史怀古诗:1凭吊古迹古人,感慨身世,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苦闷;2追慕古贤,表对古人缅怀之情,渴望像古人同样建功立业;3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怀古伤今,挖苦社会现实;4表示对国家命运深切忧虑惯用手法:用典(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念故乡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描写)(5)咏物抒怀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利用比方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抱负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第11页第11页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劳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快作生活,发出了“人间辛劳是三农”感慨,(环节一)(由于没有什么尤其表示技巧,因此环节二跳过)表示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心情。(环节三)第12页第12页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主要节日。作者是如何写“思家”?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环节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画面,(环节二)来表现“思家”。(环节三题目已经阐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第13页第13页五.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此诗在语言方面有何特色(风格、艺术)?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语言风格。谈谈此诗语言艺术。答:1点明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 2写出其表示效果。答题环节:(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相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如何感情。
第14页第14页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环节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由于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美梦(环节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思念之情(环节三)。第15页第15页答题示例: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另外更何求?请简明分析这首诗突出语言特点。[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环节一),描绘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天真无邪,弥足可爱(环节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环节三)。第16页第16页六、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是什么字?为何?提问变体:某字从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字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环节:(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如何意境,或表示了如何感情。
第17页第17页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日常,事实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环节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屡屡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形象(环节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酸楚(环节三)。第18页第18页答题示例1: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请谈谈“侵”“拂”两个字妙处。[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步消退过程(环节一),呈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生动情景(环节二)。“拂”字利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环节一),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环节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爱慕与留恋(环节三)第19页第19页答题示例2: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两个虚词“岂”“应”使用妙处。[参考答案]“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意思是“(我)名誉哪里是由于文章而显扬呢?(我)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环节一)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而一个“岂”字说,表示了内心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示了受排挤被罢官无可奈何情绪(环节二)“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环节三)第20页第20页七、关键词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关键,为何?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线索,全诗感情基调、全诗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能够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把握程度。答:○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作用考虑。第21页第21页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二字是全诗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何?
答:“折柳”寓意是“惜别怀远”;同意。1诗歌主旨正是思乡之情,与折柳寓意相符;2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笛声引起。可见“折柳”是全诗关键.第22页第22页答题示例2: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见解?请作简明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环节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矛盾心理,充足表示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极度悲愤之情(环节二)。第23页第23页八、比较评价题型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思绪:(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写法,包括作家作品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办法等)来寻求诗词差别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详细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第24页第24页例:(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之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乡村庭院收购合同样本
- 内勤聘任合同样本
- 如何与家人沟通财务问题计划
- 公司车贷合同样本
- 推广绿色医院建设的计划
- 隧道涂装钢管架施工方案
- 产权车位定金合同标准文本
- 价格保护合同样本
- 2025年钢材购销(订货)合同范文
- 2025至2030年石榴养生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MicroLED显示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螺旋埋弧焊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七年级数学新北师大版(2024)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检测习题(含简单答案)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第七章_材料显微断口分析
- 软件测试(验收)大纲【精选文档】
- 创伤护四项技术
- dse7320软件操作手册
- 超分子课件第2部分
- 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执行标准(20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