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_第1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_第2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_第3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_第4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页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常见并发症气道内分泌物吸引人工气道湿化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页人工气道概念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气体通道。当前惯用人工气道包含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依据插管路径不一样,气管插管又可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页建立人工气道目标改进通气、纠正缺氧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确保气道通畅,有效去除呼吸道分泌物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页人工气道最基本要求定位通畅性封闭性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5页建立人工气道方法简易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6页建立人工气道方法(1)简易人工气道

口咽导管鼻咽导管目标: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7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8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9页建立人工气道方法(2)气管插管适应症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气道分泌过多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道漏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0页会厌声带气管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1页插管前准备物品准备(简易人工呼吸器、负压吸引器)病人准备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2页插管路径

经鼻

经口优点1.易耐受,留置时间长1.插入轻易,适合抢救2.易于固定2.相对管腔大,吸痰轻易3.便于口腔护理缺点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1.轻易移位,脱出2.不易快速插入,不适合抢救2.不易长久耐受3.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3.口腔护理不便4.可有鼻窦炎.中炎等并发症4.可引发牙齿.口咽损伤5.清醒状态不易实施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3页Question经过什么方法确定气管导管位置?假如对导管位置仍有疑问怎么处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4页经过以下方法确定气管导管位置

--听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测定 --观察胸廓抬起情况--用棉花絮放在导管外端,观察飘动情况假如对导管位置仍有疑问:--拔除导管 --辅助通气后重新插管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5页气管插管和气管套管选择气管插管大小与病人食指粗细相近。

(1)1岁以内用内径为4mm插管。

(2)2岁用内径为5mm插管。

(3)>2岁儿童插管内径(mm)=(年纪/4)+4mm。

(4)成人用内径32F-36F(1F=0.33mm),惯用为7、8、8.5号。男性≥8mm,女性≥7.5mm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6页气管插管深度

(1)口插管深度:男性22-24cm,女性21-23cm。

儿童(cm)=(年纪/2)+12。

(2)鼻插管深度:在口插管深度基础上加上2-3cm。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7页插管固定鼻插管固定时不要压迫鼻腔,可直接用布胶或3M胶带“H”形或“一”字形固定;口插管应将气管插管与牙垫共同固定,气囊导管固定于二者,再与鼻插管同法固定;男性病人剃净胡须,预防胶布粘帖无效,造成意外拔管;任何插管禁用纸胶固定。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8页气管导管固定器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19页建立人工气道方法(3)气管切开适应症无法进行气管插管需长时间机械通气需长时间保留人工气道不能首选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0页建立人工气道方法(3)气管切开优点:死腔小阻力低吸痰轻易患者易耐受进食?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1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2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3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4页人工气道建立后监测基本监测:

生命体征胸部物理检验呼吸系统:呼吸困难缺氧表现床旁仪器监测:

ECGSaO2EtCO2…试验室检验:

X-ray…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5页人工气道并发症插管期间并发症时间过长>3min

缺氧、抽搐、心跳停顿2.

插入食道3.

插入右主支气管4.鼻出血5.自行拔管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6页人工气道并发症与处理口腔感染切口出血、感染气道粘膜损伤气管狭窄气道出血鼻窦炎肺炎声嘶、声带水肿纵膈气肿皮下气肿气管食管瘘脱位气道阻塞漏气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7页气道管理气道湿化气道吸引气囊管理意外拔管处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8页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与排出,防止痰痂形成,从而确保呼吸道通畅,改进通气功效.当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确保有效分泌物引流.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29页气道湿化方法滴注湿化液间断推注湿化法

连续滴注湿化法蒸汽加温加湿雾化湿化法人工鼻空气湿化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0页间断推注湿化法使用注射器吸收湿化液,在病人吸气时脱下针头后将湿化液沿着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管壁缓缓注入,每次3-5ml,间隔30-60min一次。大多数人认为此法因为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引发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等并发症。同时,因为刺激性咳嗽,把部分滴入湿化液咳出,影响湿化效果。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1页连续滴注湿化法输液管连续滴注温化法:头皮针软管剪去针头后插入人工气道内壁,OT5-8cm,ET15-18cm,以每分钟0.2-0.4ml速度连续滴注。泵注连续湿化法:

用输液泵或微泵连续注入湿化液,能改变输液管连续滴入不易控制湿化过程缺点。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2页蒸汽加温加湿用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进行湿化,将湿化器温度调控在32-35℃,热湿化器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吸入气中,起到加温加湿作用。使用时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要及时添加。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3页雾化湿化法临床上依据病情,痰量、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用不一样药品放入雾化器中,到达稀释痰液、消炎、解痉目标。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4页人工鼻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机制所制造替换性装置,可截留患者呼出气热量和水分,防止呼吸管路干燥;又可过滤和吸附呼气中细菌,降低VAP发生率。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5页空气湿化保持病房内温度22℃,相对湿度60%,也是一个间接湿化方法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6页湿化液选择生理盐水.0.45%盐水.无菌蒸馏水:

等渗0.9%氯化钠,国外许多研究证实对稀释和溶解痰液是无效.主张用0.45%盐水或无菌蒸馏水代替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沐舒坦Α糜蛋白酶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7页人工气道湿化标准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经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湿化不足:为气道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呼吸困难、紫绀加重;湿化过分:则可见分泌物过分稀薄而咳嗽频繁,需要不停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紫绀加重。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8页有效气道抽吸吸痰指征:病人咳嗽有痰肺部听诊有痰鸣音呼吸机送气压力高拔除气管插管前吸引不因作为常规操作,提倡适时吸痰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39页气道内分泌物有效吸引吸痰管直径长度(切开30cm、插管45cm)无菌时间<15s氧儲备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0页吸引不妥后果气道粘膜损伤缺氧肺不张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1页气囊管理是否要定时放气?气囊漏气表现?气囊漏气有什么后果?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2页气管插管及气管套管种类小容量高压套囊

大容量低压套囊(理想气囊压力20~30mmHg)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3页气囊管理适度充气:囊内压不超出30mmHg,达防漏气和误吸效果。套囊充气量多少不应固定不变,普通以喉部刚才听不到漏气声为宜。导管越粗,充气量可越小,注气要迟缓,普通不超出8ml。现在通用高容积、低压套囊不用定时放气,因囊内压维持在25mmHg以内,不会引发气管粘膜损伤。气囊压力已够但仍出现漏气,不宜再往气囊内注入气体,应查看插管深度是否适当,插管管径是否过小。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4页气囊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5页意外拔管定义: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拔除或插管/气管切开导管从气道滑出。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6页意外拔管何时轻易发生?

插管固定不妥时更换体位时病人转运时口护时病人躁动时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7页意外拔管预防►固定牢靠,要有警示标识;

►吸痰等护理操作时时防止推拉气管插管以预防位置移动;

►应每班统计插管距门齿距离;

►有些人工气道患者常规进行双上肢约束和必要时用镇静剂。

►进行宣传教育。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专家讲座第48页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气管插管意外拔除和滑出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