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赵棚中学2023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
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
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
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
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
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
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
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
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
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
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
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
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
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
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
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
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
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
“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
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
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
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
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
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
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
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完全是因为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
孟又怀抱起死回生之力,希望借此行道。
B.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
士、逸民都希望或者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
C.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由做官是为了“养
民”“爱民”异化为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
变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段从文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我"之别,引出
文章讨论重点“士人为何必须出仕”。
B.③④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家
体系的依附不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
C.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系
的性质、官员为官意识与习气的转变。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
化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
选择。
B.原始儒家所推崇的士人,常常怀抱“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和“仁者不忧”的精神境
界。
C.如果想要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习
气。
D.按照原始儒家的论断,范仲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者不忧”,是抱有淑世理想的士
人。
参考答案:
1.B2,D3,C
1.试题分析:A项,”完全是因为……”以偏概全,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因还
有“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C项,强加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
文是“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
‘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D项,张冠李戴,由
原文可知,“‘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
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而选项内容是对“策名委质”转
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的论述。
2.试题分析:D项,无中生有,“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对
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由原文可知,文章并没有探寻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
点睛: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
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
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
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
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
各个选项,找出答案。C项,推断不成立,由原文来看,第五段分析了“官员为官意识、
习气的三大转变”,列出的是表现,没有提出解决办法,所以选项中说“纠正”表现,并
不意味着就解决了根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雨辰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
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
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
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
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
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
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
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芹菜、马兰头、艾草、泥胡
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
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
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满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
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
可要当心哪!”
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塘。原本静
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
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
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鳍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
不了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侯蜕下的
皮,软不拉直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
着。
向来靠天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
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普遍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犁田的机
器轰鸣声、锄地的人声、高处的广播声,已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
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片又一片,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谚道,
“九尽杨花开,农话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
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的防寒措施。如
能将这些环节真正把握好,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一年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惊蛰时节,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
捉春的诗意,去理解生物的奥秘以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
(《光明日报》2018年03月10日15版)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作者借“第一声闪雷”宣告了惊蛰的到来,引出下文对这一时节的描述。
B.文中第五自然段,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惊蛰到来时,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悠然,其
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C.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本文多处引用农谚,意在说明“惊
蛰”这个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手法,语言准确生动,清新典雅,情感鲜明,富
有韵味。
8.“惊蛰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去理解生物的奥秘以及'一年之计
在于春'的意义。”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9.结合本文,谈一谈你对“惊蛰”这一节气文化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
7.B
8.①使者:万物复苏的动员令,拉开了春天的序幕。②春的诗意:惊蛰到来,天气变得
清新、温润。(惊蛰到来,驱走了轻寒,天气变得清新、温润)③奥秘:惊蛰到来,各种
地下植物已被唤醒,以鲜绿争相点缀沃野;各种动物充满生命的活力,争早春的态势正在
生动地上演着。④意义:惊蛰到来,农人抓住耕种良机,辛勤劳作,展现出一幅生动的
“早春耕种”图。
9.①(时间意识)珍惜时间,春天是一年之初,那第一声闪雷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启示
人们要抓紧时间。②(生命意识)生命觉醒,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带给人们对新的生命
与希望的欢愉与喜悦。③(生存意识)顺时而动,应势而为,顺应自然规律,把握节令变
化,努力劳作,才能有美好的收获。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
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
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
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其
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曲解文意,结合文本,其目的是表现惊蛰到来
时节气的特征。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首先要通读文章理
解文本的主旨和中心,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所给句子含义,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认真揣
摩仔细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惊蛰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
意,去理解生物的奥秘以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出现在文
章最后,有总括全文,点明题旨的作用,各个分句对应文中相应的段落。仔细阅读文本,
“惊蛰是春天的使者”,重点理解“使者”,第一段说“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
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这里突出了惊蛰是万物复
苏的动员令,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重点理解''诗意",由
“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
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可见惊蛰到来,驱走了
轻寒,天气变得清新、温润。“去理解生物的奥秘”重点是“奥秘”,文章第三段写各种
植物被惊蛰唤醒,以绿色装点原野,第四五段写各种动物充满生命的活力,早春的景象充
满着生机和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中重点理解“意义”,“一年之计在于
春”强调要早,第六段写惊蛰到来,农人们抓住耕种的最佳时机,辛勤劳作,展现出一副
忙碌喧腾的早春耕种图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意蕴」能力。解答时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
义和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
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本题要求结合
本文,谈一谈你对“惊蛰”这一节气文化内涵的理解。文章题目是“三月惊蛰春始开”,
这实际是变相考查理解文章题目的内涵。仔细梳理文章所写内容可见,的一部分写“惊
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
幕",可见凸显了时间意识,告诉我们春天是一年之始,惊蛰好比是动员令,拉开序幕,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第二部分写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都因惊蛰而动,凸显
了一种生命意识,写出惊蛰到来,生命觉醒,万物复苏,世界换发勃勃生机,给我们带来
对新的生命与希望的欢愉与憧憬。第三部分写农人们因惊蛰而顺时而动,一年之计在于
春,顺应自然规律,把握时令变化,努力劳作以求得好的收成,这里突出了一种生存意
识,只有应时而为,才能更好地生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沈通明事
汪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
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
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
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
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
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
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钱,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
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
“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
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
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
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
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
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
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
焉。及一旦债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弓|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
6.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
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
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
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馨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
好,于是彭子餐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
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方罢巡抚
家居,独闻而异之。
⑶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参考答案:
5、【答案和解析】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
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高大)均正确,错误设置在D.“率倜傥非常之
人,,”率,,为”率领,,,实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
6、【答案和解析】A【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
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解析】抓住表现
沈通明“有情”“有义”即可。
7、【答案和解析】C【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考查对文
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解析】C项“彭子馨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
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簌免除了他的罪责,
将他释放”中后半部分的分析明显不合文意。
8、【参考答案】
⑴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⑵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簌)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⑶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
点。
【解析】第⑴句“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重点落实在“购”(悬赏缉
捕)、“妻子”(妻子儿女)和“踪迹”(追踪行迹)上;第⑵句“方罢巡抚家
居,独闻而异之”主要点在“家居”(在家居住)、“异之”(认为他是奇特
的);第⑶句“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分别落在“然而”(虽然这样,
那么)、“卒”(最后)和“与”(通“欤”)上。文言文材料面孔似乎陌生,但
实际阅读难度并未增大,与前两年持平。
翻译:
淮安的沈通明,曾经做过前明朝的总兵官。他行侠仗义,重义轻财,士大夫都
称道他。顺治二年,先前有个巡抚叫田仰的人,一向知道沈通明的为人,很是礼待
他;等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即将灭亡,于是就把家人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浮海远
去。沈藏通明匿田仰的妻子和孩子到其他地方。
已经不出门很长时间了。围捕的人包围了沈通明的住所,沈通明来到卧室,饮
酒几碗,撕裂束帛缚上他的爱妾,背在背上,持上骑手的弓箭出门,大叫道:“你
们也知道沈将军吗!”于是上箭对准围捕的人,围捕的人都左右躲闪后腿。沈通明
迅速地跑开,和他的爱妾斗得以脱险。租赁房屋定居到苏州,改变姓名,以卖卜糊
口。不久爱妾死了,很是无聊,削发为和尚。后来,又脱去僧服,去北方邓州拜访
老朋友。
沈通明,是个身材高大的大丈夫,有漂亮的胡须,把饮酒作为豪爽的事情。每
次喝醉之后就在邓州的街市上大呼小叫,全街上得人都认为他是个狂人。彭公子
赣,邓州人,向来在江淮间有声望,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簌)听到
这件事而感到惊奇。了解到沈通明的住址,徒步前往和他交谈,沈通明默不作声。
等知道是彭巡抚,才非常高兴地如实相告。彭公抓住他的手说:“先生的状貌稍
畀,一定有物色的,不是我其谁为鲁朱家呢?”带着沈通明一起回家,日夜与沈通
明纵酒,非常高兴。住了很长时间,遇大赦才得以外出。沈通明少年以勇
力著名,曾经和强盗决斗,强盗用箭射中他的胸部,沈通明即拔箭撕开甲裳裹好他
的创口,去追逐开弓的强盗,最后杀了那人才回来,一军将士都钦佩他。如今年已
八十多岁,膂力稍衰减了,饮酒还不减少时,任侠自喜,还像过去一样。
明朝末年正当战争的时候,四方奇才辈出,像沈通明这样的人,全都是倜
傥非常之人,这都是我向来所听到的。其他流落淹没,不被我所听到而不能够以纪
记载下来的人,又不知多少人。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
(什么原因)呢?当这个时候,或有这样的人而不被重用,或任用他们而不能够用尽
他们的才能。至于庙堂执事的大臣,不是淫邪朋比就是怀禄耽宠之流。当天下一旦
有事,这些奸臣不独掣那些人的肘,一定还要添油加醋,落井下石。等到一旦大势
已去,束手无策,就会笼统地诬称天下没有贤能的人才。哎!难道是真的天下没有
贤才吗?
【解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
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大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
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
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
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
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
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
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缱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
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
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
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
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
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
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
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
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
北三十里。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
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
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谍知之。曰:
“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
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举火,敌惊扰奔窜,生擒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
二十三人。嘉定元年,除左骁卫上将军。和好成,累疏乞归田里,赐诏不允,除保康军承
宣使,降诏奖谕,寻令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
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一》,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假:借(道)
B.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绝:渡过,横渡
C.逐北三十里北:逃跑的人
D.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间:秘密地,暗中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毕再遇卓越军事才能的一项是(3分)
①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
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
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
④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
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
⑥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
A.①②⑤B.①④⑤C.③④⑥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毕再遇的父亲经多次提拔,最后升到武义大夫。毕再遇则是借父亲的恩荫做的官,
后来又因武艺出众,受到孝宗皇帝的喜爱和赏赐。
B.毕再遇用声东击西、分化瓦解等策略,很快攻下泗州的东西两城。当上级奖赏他
时,他却表现出一种以国事为先、不重名利的胸怀和气度。
C.攻打宿州的郭、李部队出师不利,毕再遇听说后赶快引兵驰援,与陈孝庆部会合,
截击前来追赶的金军,杀敌众多,使金军溃败,然后火焚灵壁,安全撤离。
D.战事平息,宋金讲和,毕再遇屡次上疏,表达告老还乡的愿望;可是南宋皇帝对他
仍是极力挽留,不仅表彰奖励,还多次为其加官晋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5分)
(2)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5分)
参考答案:
4.Do间,从小路。(3分)
5.A„③说明毕再遇心系国家,不重名利。④说明毕再遇以身许国,视死如归。(3分)
6.C„“诸军发灵璧,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璧”可知,“火烧灵璧”
是毕再遇军独自所为。(3分)
7.文言文翻译(共10分)
(1)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他们,进军逼近泗州城。(5分)
飨:“犒赏”1分;薄:“迫近”1分;“激以忠义”,倒装句“以忠义激”1分;句意通
顺2分。
(2)宿州一战虽然没有取胜,但是兵家胜败没有常规(或没有常态),怎么能如此快地
挫伤自己的锐气呢!(5分)
虽:“虽然”1分;无常:“没有常规或(没有常态)”1分;遽:“迅速、快速”1
分;句意通顺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毕再遇,字德卿,是兖州人。他父亲毕进,在建炎年间跟随岳飞守卫皇家陵园,
转战长江、淮河之间,一步步地升到武义大夫。再遇以恩庇补官,隶属侍卫马司(侍卫亲
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武艺超人。宋孝宗召见他,见后很高兴,赏赐给他战袍和金
钱。
开禧二年,皇帝下诏北伐,让殿帅郭倪招安山东、京东一带,派毕再遇和统制陈
孝庆攻打泗州。毕再遇请求选用新征的敢死军作先锋,郭倪将八十七人给了他。招抚司限
定期限进军,金人听说后,关闭边境的市场,堵上城门,作好准备。毕再遇说:“敌人已
知道我方增派军队的时间.兵以奇取胜,应当提前一天出击,出其不意。”陈孝庆同意他
的想法。毕再遇犒赏士兵,用忠义激励他们,发兵逼近泗州城。泗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
让人将兵器、旗帜、船只摆在石屯下,装作要攻西城的样子,却亲自带领部下从陟山直至
东城南面的城墙下,自己先登上城,杀死几百敌人,金人大败,守城的开北门逃走。西城
还在坚守,毕再遇竖起大旗,高喊:“大宋的毕将军在此,你们都是中原的百姓,赶快投
降。”很快有淮平县令用绳子从城上下来,请求投降,于是两座城都攻克啦。郭倪来犒赏
士兵,拿出皇帝授的刺史牙牌授予毕再遇,再遇推辞说:“国家黄河以南失陷了八十一个
州,现在攻下泅州两个城就得到一个刺史,按这样下去再拿什么来奖赏?再说您从朝廷那
里得来几个牙牌啊?”坚决不接受。不久被任命为环卫官。
郭倪调李汝翼、郭倬攻打宿州,又派陈孝庆等作后援。命令毕再遇用四百八十个
骑兵作先锋攻打徐州,到了虹地,遇到郭、李的士兵负伤败回,问他们,回答说:“宿州
城下有大水,我军不利,统制田俊迈已被敌人捉住。”毕再遇领兵紧急前往,驻扎在灵
壁,遇到陈孝庆屯兵在凤凰山,将带兵返回,毕再遇说:“宿州一战虽然没有取胜,但是
兵家胜败无常,怎么能这么快挫伤自己的锐气呢!我奉招抚的命令攻打徐州,经过这里,
宁可死在灵壁北门外,也不能死在南门外。”恰巧郭倪发信给陈孝庆,让他班师撤军,毕
再遇说:“郭、李两人溃败,敌人一定追赶。我们应当伏击他们。”金军果然用五千骑兵
分两路追来,再遇让敢死队二十人守住灵壁北门,自己领兵冲入敌阵。金人看见他的旗
帜,喊到“毕将军来啦”。于是逃跑。各路军马离开灵壁,毕再遇独自留下没动,估计大
军走了二十多里,就火烧灵壁。诸将问他:“夜间不点火,今天白天点火。为什么?”再
遇说:“夜间能照见虚实情况,白天看不见烟尘,他们已经败逃不敢追赶,军队就可以安
全行进,没有危险啦。你们哪里知道军队前进容易而撤退困难啊?”
金兵七万屯驻楚州城下,三千人守卫淮阴的粮食,又载着三千船粮食停泊在大清
河中。再遇谋划说:“敌人比我军多十倍,难以用武力取胜,可以用计打败他们,”于是
派统领许俊抄小路前去淮阴,夜间二更天衔枚到了敌营,各自带着火潜入,伏在五十辆粮
车间,听到哨声点火。敌人惊慌逃走,活捉了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嘉定元
年,授任左骁卫上将军。和议达成以后,多次上疏请求退休归乡,皇上赐诏书不允许,授
任保康军承宣使,下诏奖励表扬,随即命令他兼领职务奏论政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
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从武信军节度使职位上退休。去世时,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尉,累
积赠官为太师,谥号忠毅。
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4-7题。
郭瑞,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八年,授江南吴江知县。材力强韩,
善断疑狱。征赋行版串法,胥吏不能为奸。居官七年,治行为江南最。
二十五年,时河督靳辅请停溶下河,筑高家堰重堤,清丈堤外田亩以为屯田,谓可增
岁收百馀万。巡抚于成龙议不合,上令尚书佛伦往勘,主辅议。二十七年,诱疏劾辅治河
无功,偏听幕客陈潢阻溶下河。上御乾清门,召诸大臣,下诱疏,令会同察议。寻辅入
觐,复召诸大臣与议。诱申言屯田害民,辅坐罢,而擢诱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柄政,与
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诱疏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行私,详列诸罪
状,并及佛伦、傅拉塔与辅等交通状,于是明珠等降黜有差。诱直声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桂贪薮锌奏辨因及诱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
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狱未具,诱疏言:“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
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诏责诱疑揣。寻法司奏诱请正事实,当夺官。上以诱平日鳏直敢
言,改降五级调用。
三十八年,上南巡,诱迎驾德州。既还京师,谕大学士阿兰泰等曰:“原任左都御史
郭瑞,前为吴江令,居官甚善,百姓感颂至今。其人有胆量,可授湖广总督,令驰驿赴
任。”诱上官,疏言:“黄州、武昌二府兵米二万七千有奇,运给荆州、邮阳汛地①,悬
隔千里,就输②费不费,请改折色③。江夏等十三州县有故明藩产,田瘠赋重,数倍民
粮,请一律减徵。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江地,水蠡土除④,有赋无田者三百馀顷,请
豁免。”皆允行。
四十年,以病乞休,上曰:“诱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诱者有几人耶?”未
几,诱以病剧再疏求罢,仍慰留。五十四年,卒。
(节选自《清史稿•郭瑞传》)
【注】①汛地:军队驻防之地。在清代兵制中,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
“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②独输:运输。a:同“挽”。③折色:旧
时指除米麦实物赋税之外的其他实物或货币,也称所征田粮等价的银钞布帛或其他物
产,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④水麹土陷:8,同“啮”,侵蚀。隆,同“堕”,山
t-L4
朋。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钮贪瓢/钮奏辨因及诱/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
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B.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钮贪跋/钮奏辨因及诱/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
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C.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桂贪薮/锌奏辨/因及诱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
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D.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钮贪瓢/钮奏辨/因及琰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
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这三个
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B.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
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C.总督是清朝时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又称为“督宪”“制
台”,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D.乞休,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此管退休有多种称谓,如“挂冠”“乞骸骨”“乞
身"“致仕""解绶"“移病”“告老”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督靳辅以屯田增收为由奏请停止疏通河道,修筑高家堰大堤。巡抚于成龙不赞
成此议。皇上派尚书佛伦前去调查,佛伦赞同靳辅的建议。
B.郭诱为官鳏直敢言,曾弹劾何督靳辅治河无功、大学生明珠与余国柱朋党、佛伦
等与靳辅勾结串通。查实后,皇上罢免了明珠等大臣的官职。
C.郭诱受山东巡抚钱社贪污牵连,上疏辩解,皇上责怪他胡乱猜疑。后来,经法司
查明,郭诱在贪污案中却有不妥之责,皇上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D.皇上南巡回京后,钦点郭玲担任湖广总督。郭诱上任后,上疏建议改变军粮供给
形式、或减免贫瘠土地的赋税,皇上全都同意了。
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明珠柄政,与余国柱比,颇营贿赂,权倾一时,久之为上所觉。
(2)左都御史马齐於会讯时多方锻炼,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
参考答案:
4.C
5.A
6.B
7.(1)大学士明珠控政,与余国柱来往亲密,大肆谋求贿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
上察觉。(2)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
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
4.
试题分析:文句大意: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钱珏上奏疳解,因为涉及郭璘曾给
钱钮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钱社拒绝了,于是郭瑶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皇
上下令法司审讯。“钱社贪球”作“劾”的京语,“高上达等”做“喔荐”的宾语,要放到前句,不要
做后句的主语.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
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
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
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钱社贪赎”作“劾”的宾
语,“高上达等”做“嘱荐”的宾语,要放到前句,不要做后句的主语。
5.
试题分析:删去“复试”,殿试才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
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
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删去“复
试”,殿试才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6.
试题分析:“罢免”一词不正确,原文为“降黜有差”,明珠等大臣或被降级或被废黜。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
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都怪上命题,因对词语翻厚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
涉及到文竟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罢免”一词不正确,原文为“降学有差”,
明珠等大臣或被降级或被废当。
7.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柄政”“比”“颇营”“会讯”“锻炼”“实”。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
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
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
的“谨”“申”“不然”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
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被动句(2)中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还要
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郭诱,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十八年,授官江南吴江知县。机智能
干精明干练,善长判定诉讼案件。征收赋税推行版串法,官吏不能够狼狈为奸。做官七
年,他的政绩是江南一带最好的。
二十五年,当时河督靳辅请求停止疏通下河,修筑高家堰大堤,详细地测量堤外的田
地作为屯田,说可以增加年收入几百万。巡抚于成龙意见不合(议:意见),皇上让尚书
佛伦前往调查,佛伦赞同靳辅的提议。二十七年,郭诱上疏弹劾靳辅治河无功,听信幕客
陈潢的一面之词阻止疏通下河。皇上驾临乾清门,召集诸大臣,颁布郭瑞的奏疏,令诸大
臣一起审察商议。不久靳辅入宫觐见,(皇上)又召诸大臣一起议事。郭诱再次言明屯田
害民,最终靳辅被判免官,郭诱被提升担任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控政,与余国柱来往亲
密,大肆谋求贿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郭诱上疏弹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营
私,详细地列出了各条罪状,并且还有佛伦、傅拉塔与靳辅等勾结串通的罪状,于是明珠
等人相应地或被贬退或被废黜。郭诱的耿直敢言名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郭诱曾给钱
钮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钱钮拒绝了,于是郭瑞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
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判决还没有下来,郭诱上疏说:“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
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实:坐
实)。”诏书责怪郭玲怀疑揣测。不久法司上奏郭诱请求帮助举荐的事实,判处他免官的
刑罚。皇上因为郭诱平日耿直敢言,改为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X1-A4,史上金理,«?到中遥以后,(史上)下令大拿土忖工皋¥£,*雳住左邠
掷史弗喑.之苜是吴江♦■令.t1做得很”.方嫉另念量今.这个人有的,•.可以会于匍广总督的掣<i.
伞他X条舞马礁4Ht任罪德受♦上任.上必心・黄M、氏W局以军袱二万七千有余.运”■割升、fff«
泡地.,。&干JL.这9/用不可计步.才兴8LM收号.江夏等十工"■!■:<已亡明朝的不壬的产正.这些地
方土地赏疥*&策重,是百金产粮的歙停.•♦求金TMI少征收.江夏,)食、况2三县海临长江的地方.
浜水侵土地星球,木蚊机毒无法捕舁的土地才三为3/.请*Jt除遥经0电的魂机.”(皇上)郁谷良
*4T(彝博妁粼情)・
四十年,因为生病(郭诱)请求辞官,皇上说:“郭诱病得很严重,想要找一个能代
替的他的人都不可得到,能和郭诱一样的人有几个呢?”不久,郭诱因为病重再次上疏请
求辞官,(皇上)仍然劝慰挽留他。五十四年,郭诱去世。
6.阅读「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李元绒,字大纲。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
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皑①,元绒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绒大署判
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改好峙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开元
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摧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果,时权家皆旁渠立皑,筑堰争
利,元绒救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会户部杨场、白知慎
坐支调失宜,贬刺史,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练帝欲摧为尚书,宰相以资薄,乃
为户部侍郎。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赐衣一称、绢二百匹)明
年,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
元绒当国,务峻涯检2,抑奔竞,夸进者惮之)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
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绒及萧高,群臣无与比是时,废京司职田知,议者
欲置屯田元绒日:“军国不同,中外异制,若人闲无役,地弃不垦,以闲手拚弃
地,省馈运,实军粮,于是有屯田,其为益尚矣。今百官所废职田不一县,弗可聚
也;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若置屯,即当公私相易,调发丁夫调役则业废
于家,免庸则赋阂于国,内地为屯,古未有也一恐得不补失,徒为烦费”遂止
后与杜退不协,数辩争帝前,帝不泽,皆罢之,以元绒为曹州刺史,徒蒲
州,引疾去。后以户部尚书致仕,复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谧曰文忠。
元绒再世宰相,有清节。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蜩给
亲族。宋憬尝叹曰:“李公引宋遥之美,默刘晃之贪,为国相,家无留储,虽季文
子之德,何以加之!”
(选自《新唐书•李元结传》,有删改)
①皑(wei):不磨、、②涯检:极力约束③职田: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
官吏作为体禄的土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趣:意向
2012年高考模拟卷•语
文共8页第2页
B.会户部杨场、白知慎坐支调失宜会:正好,恰巧
C.元绒救吏尽毁之救:告诫,嘱咐
D.免庸则赋闽于国阅:通“缺”,缺失,有损失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李元练关心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皑,元练还之民
②改好峙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
③元练救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
④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练
⑤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绒及萧篙,群臣无与比
⑥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元绒年轻时端庄谨慎,在京兆少尹任上,他不屈服权贵,面对太平公主的
权势,他无所畏惧,“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足见其坚决的态度。
B.有人在废置京官的职田后想设置屯田,李元统却认为军务与国政情况不同,
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在内地设置屯田,对国、对民没有益处。
C.李元绒为政能关心百姓生活,政绩卓著,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后来因与杜
逞不和,两人多次在皇帝面前争辩,皇帝不高兴,两人都被罢官。
D.宋憬曾称赞李元绒,说他引荐宋遥这样的人才,罢免刘晃这样的贪官,做了
国相,家里没有积蓄,即使季文子的德行,也不能超过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垂辅。(5分)
译文:
(2)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憧马敝弱,得封物碉给亲族。(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Ao趣:通“促”,催促。
5.Bo②是写李元绒当官有政绩。④是写公卿推荐李元绒。⑤是写李元绒因功
绩卓著被皇上嘉奖。
6.Ao不畏惧太平公主不是在“京兆少尹”任上。
7.(1)(他)列举(事情的)利害及政事的得失,皇帝认为他有才能,认为
能够担任宰相。(句前补主语“他”(李元助;)1分,“条陈”“才”“谓”每点
1分,句意1分)
(2)李元统执掌国事多年,不曾改修建造住宅,童仆与马匹疲弱,得到的封
赏都用来接济亲族。(“当”“改治”“敝弱”“蜩”每点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元绒,字大纲。年轻时端庄谨慎,出任雍州司户参军。当时太平公主权势震
慑天下,百官顺应迎合。她曾与百姓争夺水碾,李元统判定还给百姓。长史窦怀贞
大惊,催促他改判,李元绒在判状后面用大字写道:“南山可以移动,这个判状不
可改变。”改任好畤令,升任润州司马,以善于治理闻名。开元初年,任万年令,
赋役号称公平,升任京兆少尹。诏令疏通三辅渠,当时权贵之家都沿渠架设水碾,
蓄水筑堰争夺利益,李元绒令官吏全部捣毁,分水灌溉渠旁田地,百姓受到恩惠。
李元绒三次升任做了吏部侍郎。正值户部杨场、白知慎因支出失当获罪,贬为刺
史,皇帝寻求可以接替的人,公卿大多推荐李元绒。皇帝打算提拔他为尚书,宰相
认为他资历浅薄,于是任户部侍郎。他列举利害及政事得失,皇帝认为他有才能,
认为能够担任宰相,赐给他衣一套、绢二百匹。第二年,便授任李元绒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清水县男。
李元绒执掌国事,致力于严厉约束,抑止追求名利,浮夸钻营的人害怕他。五
月五日,皇帝在武成殿宴请群臣,赐给群臣衣裳,特别把紫服、金鱼袋赐李元绒及
萧嵩,众大臣无人能比。此时,废置了京官的职田,议论者想要设置屯田。李元绒
说:“军务与国政情况不同,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百姓清闲没有劳役,地荒
芜没有开垦,用剩余的劳动力耕种荒田,减少运输,充实军粮,于是设置屯田,它
的益处很大。如今百官所废置的职田不在一个县,无法集中;百姓的私田都努力自
耕,不能占取。如果设置屯田,就要公私相换,调发壮丁。调发劳役则家业荒废,
减免租税则国赋欠缺,内地设置屯田,自古以来没有过。恐怕得不偿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合同欺诈责任认定
- 本科锅炉课程设计
- 木塑门施工方案
- 2024年企业品牌营销策划合同
- 2024年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服务合同
- 2024年 edition 环保设备生产与销售合同
- 佳木斯大学《运动生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餐厅菜单设计与烹调方案
- 混凝土地面硬化合同(2篇)
- 加工承揽劳务外包合同模板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含答案)
-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综合测试卷(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2024年2024年离婚协议书模板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版)
- 福建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美甲师)参考试题及答案
- 在线学习新变革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航空器系统与动力装置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考英语过去将来时趣味讲解动态课件(43张课件)
- 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适应性检测试题 英语 含答案
- 江苏盐城射阳县招考聘用部分村(居)宣传文化管理员4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频炉维修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