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ppt_第1页
马铃薯种植技术.ppt_第2页
马铃薯种植技术.ppt_第3页
马铃薯种植技术.ppt_第4页
马铃薯种植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 铃 薯 李军李军 马铃薯马铃薯别名: 土豆、地蛋,香港、广州叫薯仔,意大利叫地豆,法国叫地苹果,德国叫地梨,美国叫爱尔兰豆薯,俄国叫荷兰薯 真核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马铃薯种 一年生草本,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四倍体栽培种最初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 一百多年前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传入我国 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东北和内蒙。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2、 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马铃薯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 100g马铃薯中含热量66-113qk,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

3、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含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 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 马铃薯鲜薯可供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 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100多种 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 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的赖氨酸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

4、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 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乳酸、草酸等 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 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马铃薯味甘、性平、微凉,有和胃调中,健脾利湿,解毒消炎,宽肠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抗衰老之功效 主治胃火牙痛、脾虚纳少、大便干结、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还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

5、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 和中养胃、健脾利湿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 宽肠通便宽肠通便:马铃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降糖降脂、美容养颜降糖降脂、美容养颜:马铃薯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和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中和体内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补充营养、利水消肿补充营养、利水

6、消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 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 彩色马铃薯还可作为特色食品开发 由于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经高温油炸后彩薯片仍保持着天然颜色。另外,紫色马铃薯对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长时间保持原色 目前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可达到1000至1500

7、公斤 黑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菁素,而花菁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主秆发达、分枝少、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特点,亩产达公斤,比普通马铃薯品种增产左右。同时,由于该品种抗病性的提高,在生产中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有利于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马铃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 在现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重要性凸现,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马铃薯还可制作生物燃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

8、8日推出了“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的重要角色 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 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 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 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 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

9、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 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10,最高平均气温21左右 我国的西南山区、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区,接近马铃薯原产地的气候条件 不过马铃薯栽培种经过多年

10、的人工选择,已有早、中、晚熟期不同的品种类型,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可以种植 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19,温度低于2和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 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两种块茎生长反常现象 第一种是播种后块茎上幼芽变成子块茎,也称闷生薯或梦生薯。是由于播种前块茎贮藏条件不好,窖温偏高 窖温在4以上,块茎休明期过后即开始发芽。有的窖温在10以上,块茎上芽子长得很长。把块茎长芽去掉后播种,块茎内养分向幼芽转移时遇到低温,幼芽没有生长条件,所以又把养分贮藏起来形成了新的小块茎。如果播种时土壤温度低,这时块茎还没有发芽,薯液还未活动,在没有生长条件时,块茎不发芽或只是开始萌芽而不生长,待温度升高后才

11、正常生长,这样就不会产生子块茎 第二种是在块茎遇到长时间高温时即停止生长。待浇水或降雨后土壤温度下降,块茎又开始生长,即二次生长。有的块茎像哑铃,有的像念珠状,出现各种畸形 高温敏感品种遇到干旱、土壤温度高时,二次生长块茎特别多,耐高温品种可不出现或少出现。还有的品种在土壤温度高时,块茎发芽后长出地面变成枝条,影响产量和品质。要及时灌溉降低土温 萌芽阶段萌芽阶段在温度不低于4时,已通过休眠的块茎就能萌发,但幼芽不能伸长;在5-7时,幼芽开始萌发伸长,但非常缓慢,如长期处于此温度下,幼芽就会形成极短的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薯,或直接从块茎芽眼处长出仔薯(梦生薯);当温度上升到10-12时,幼芽生

12、长健壮、迅速;在温度18左右时,最适于幼芽生长;超过36,幼芽不易萌发,且常常造成大量腐烂 茎叶生长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7-21。当温度低于7或高于42时,茎叶停止生长;当日平均气温为25-27时,茎叶生长将受到一定影响 块茎形成和发育块茎形成和发育在7-21都能形成块茎,而最适温度是17-19,超过21块茎形成受抑制;当温度低于2或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并会引起匍匐茎长出地面转变成茎叶生长。低温可以提早块茎的形成,高温容易引起块茎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小薯 开花结实开花结实开花最适温度为15-17,低于5或高于38不开花。花在-0.5时受冻害,在-1时致死。夜温在16以上开花良好,12以下形

13、成花芽但不开花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 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块茎膨大期外界温度超过25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必须有90天-100天的适宜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 马铃薯减产主要是种薯退化所引起的,而种薯退化高温起主导作用 在任何耕作区只要把马铃薯生育期安排在低温冷凉气候条件下就能获得优质高产。高温不但严重影响产量,而且严重影响质量。如块茎产生畸形、龟裂、水薯、芽眼突起、食味变劣等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

14、生长期间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有利于光合作用 栽培的马铃薯品种,基本上都是长日照类型的。光照充足时枝叶繁茂,生长健壮,容易开花结果,块茎大,产量高 特别在高原与高纬度地区,光照强、温差大,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积累,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光照可明显地抑制块茎上芽的生长 窖内贮藏的块茎在不见光的条件下,通过休眠期后窖温高长芽 把萌芽的块茎放在散射光下,即使在15-18的温度下,芽子长得也很慢 我国南方架藏种薯和北方播种前催芽,都是利用这一特点来抑制芽子过皮生长的。而且变散射光下对种薯催大芽,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 马铃薯的需水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

15、切而复杂 马铃薯每制造1干物质约消耗水708升。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时,生产1干物质最低需水666升,最高1068升,而在砂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的需水量为1046-1228升 一般每亩生产2000块茎,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和干物重20计算,每亩需水量为280t左右 马铃薯生长过程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花期 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最高峰。水分不足,影响植株发育及块茎产量 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块茎增长量最大,植株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会妨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 经常保持足够的土壤水分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条件 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比较合适。土壤水分超过80对植株生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16、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易腐烂。积水超过30小时块茎大量腐烂,42小时后将全部烂掉 在低洼地种植马铃薯要注意排水和实行高垄栽培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 块茎生长要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轻质壤土比较肥沃又不粘重,透气性良好,不但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而且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 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而且便于收获 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作高垄栽培 这类土壤通气性差,平栽或小垄栽培,常因排水不畅造成后期烂薯 土壤粘重易板结,常使块茎生长变形或块茎形状不规则 这类土壤只要排水

17、通畅,其土壤保水、保肥力强,种植马铃薯往往产量很高。对这类土壤的管理,掌握中耕、除草和培土的墒情非常重要,一旦土壤板结变硬,田间管理很不方便,尤其培土困难,如块茎外露会影响品质 这类土壤生产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一般偏低 沙性大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应特别注意增施肥料 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种植时应采取平作培土,适当深播而不宜浅播垄栽,因垄作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匍匐茎和块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 在沙土中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特别整治,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易于收获 马铃薯是较喜酸性土壤的作物,ph4.8-7.0,生长都正常;ph5.64-6.05有增加块茎淀

18、粉含量的趋势,ph4.8以下,植株叶色变淡,早衰、减产 ph7.0以上大部分不耐碱的品种产量大幅度下降;ph7.8以上不适于种植马铃薯 石灰质含量高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容易发生疮痂病,因这类土壤中放线菌特别活跃,常使马铃薯块茎表皮受到严重损害 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黑土ph5.5-6.0最为理想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也较多 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到高生长量,相应地块茎产量也高 马铃薯亩产1330-1650kg约吸收氮6.65-11.65kg、磷2.8-3.3kg、钾9.3-15.3kg 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要钾肥量最多,其次是氮肥,需要磷肥较少 氮磷钾之比为氮磷钾之比为2.22.2:1 1

19、:4.64.6 氮氮肥对马铃薯植株茎的伸长和叶面积增大有重要作用 适当施用氮肥,能促进马铃薯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对提高块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很大作用 氮施用过量会引起植株徒长,结薯延迟影响产量。枝叶徒长易受病害侵袭 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茎秆矮,叶片小,叶色淡绿或灰绿,分枝少,花期早,植株下部叶片早枯等,最后因植株生长势弱产量低 氮肥过多比氮肥不足更难控制 苗期氮肥不足,可追施补充,而氮肥过多,除控制灌水外,其他方法很难收效。而控制灌水常常造成茎叶凋萎,影响正常生长 在没有把握时宁可苗期追施,不可基肥过量 磷磷能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充足时幼苗发育健壮,促进早熟、增

20、进块茎品质,提高耐贮性 磷肥不足植株生长发育缓慢,茎秆矮小,叶面积小,光合作用差,生长势弱 缺磷时块茎外表没有特殊症状,而切开后薯肉常出现褐色锈斑。随着缺磷程度的增重,锈斑相应地扩大,蒸煮时薯肉锈斑处脆而不软,严重影响品质 钾钾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 钾充足植株生长健壮,茎秆坚实,叶片增厚,组织致密、抗病力强 钾对促进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有重要作用 钾肥往往使成熟期有所延长,但块茎大、产量高 缺钾马铃薯植株节间缩短,发育延迟,叶片变小,后期出现古铜色病斑,叶缘向下弯曲,植株下部叶片早枯。根系不发达,匍匐茎缩短,块茎小,产量低,品质差。蒸煮时薯肉易呈灰黑色 马铃薯还需要钙、镁、硫、锌、铜、钼、

21、铁、锰等微量元素 缺少这些元素时,也可引起病症,降低产量 绝大部分土壤中这些元素并不缺乏,所以一般不需施用 施肥原则施肥原则以生物有机肥为主,以基肥为主,早施提苗肥。 施足基肥施足基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沟施或穴施;每亩施生物有机肥40-60kg, 45%复合肥50kg 酌情施用种肥酌情施用种肥基肥不足或耕地前来不及施肥时,常于播种时施肥15-20kg作为种肥。种肥施用主要以沟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肥料不要与种薯直接接触,以免酌伤种薯 看苗巧施追肥看苗巧施追肥追肥要早要巧,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齐苗时,结合中耕培土,用腐熟人粪尿500-700公斤加水浇施;第二次在现蕾期,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需肥

22、量增多,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可亩施45%复合肥5-15kg。封垄后可不再追肥 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即使给以适宜的条件也不能发芽,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休眠”;这段停止发芽的时间叫做休眠期 块茎的休眠期休眠期在块茎形成后就开始了,而且幼嫩块茎的休眠期较完全成熟块茎的休眠期长 衡量品种休眠期长短,由于幼嫩的块茎差别太大,不好作比较,一般以植株生理成熟期收获的块茎作标准 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的特性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品种休眠期长达4-5个月,有的品种休眠期则很短,这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 休眠期的长短还与贮藏期温度的高低有关,适宜的贮藏温度是1-3,多数品种可保持长

23、期不发芽 在马铃薯栽培中,休眠期长的品种适合一季作地区种植和加工利用;休眠期短的品种适合二季栽培 因为春薯收获后至秋播时间较短,休眠期长的品种催芽困难,常延误播期或发芽不整齐,影响产量 实生种子也有休眠期,尤其是当年收获的浆果,即使果实成熟或收获后给予l-2个月的后熟期,选出的种子仍不能发芽,种子较块茎的休眠期长,一般需5-6个月 整薯播种整薯播种可避免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传病 有些接触传毒的病毒病,在切开薯块时液汁传毒,切刀成了传病的媒介。感病切块会出现病毒性退化,不仅减产而且不能作种薯 整薯播种催芽后出苗整齐,植株间结薯时期比较一致,生长的薯块整齐,商品薯率高 整薯播种比切块抗逆性强

24、,耐干旱,病害少,增产潜力大,有利于高产稳产 整薯播种的薯块不应太大,否则,用种量大,不经济 整薯播种用10-20g的小种薯就能获得高产 用小整薯播种要在播种前催壮芽,使根系早发育,有利于植株生长和高产 切刀切刀是细菌性病害传病的媒介,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都能通过切刀传病 尤其是青枯病和环腐病,一块种薯有病可通过切刀使几十个切块感病 病切块播种后腐烂缺苗断垄,污染土壤,造成土壤传病,影响后茬作物 有病的块茎如果在贮藏前不能清除,贮藏过程中还会腐烂,甚至“烂窖”,造成严重损失 马铃薯发芽后在基部出现根原基,从根原基伸出白根 出苗初期,地上部生长缓慢,根系发育迅速 幼苗幼苗出土10天左右,匍匐茎

25、从植株基部由下而上陆续长出,20天左右基本出齐并横向生长。1个月左右开始现蕾,匍匐茎顶端膨大并形成小块茎 现蕾现蕾后15天左右开花,茎叶生长进入旺盛期,叶面积迅速增大,茎叶制造养分向块茎中输送累积 盛花盛花期是茎叶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决定块茎大小和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 此后,茎上部生长趋于停止,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中输送,块茎继续增大,直到茎叶枯黄为止 马铃薯植株在地上茎开始出现分枝时,地下茎也相应地长出匍匐茎,多数品种在现蕾期块茎开始膨大 块茎是马铃薯植株的养分贮藏库,开花盛期叶面积最大,制造养分的能力最强,开花后20天左右块茎增长的速度最快 养分积累的高峰期,每亩马铃薯一昼夜能增长块茎重量1

26、00kg左右 马铃薯在生理成熟期收获产量最高 生理成熟的标志是:叶色由绿逐渐变黄转枯,这时茎叶中养分基本停止向块茎输送块茎脐部与着生的匍匐茎容易脱离,不需用力拉即与匍匐茎分开块茎表皮韧性较大、皮层较厚、色泽正常 实际有的时候不一定在生理成熟期收获 成熟的块茎表皮富有弹性,不易擦伤,幼嫩的块茎表皮易损伤 提前收获时,最好先割去茎叶,促使其表皮组织木栓化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二季作区春薯作种,必须在有翅蚜虫大量飞迁之前收获,或及时把薯秧割掉,防止蚜虫大量传播病毒,才能保证种薯质量 这和商品薯提前收获有原则上区别 商品薯为了高产,而种薯则要求无毒无病高质量,要求繁殖系数高,不要求高产大块。这是解决春

27、季商品薯和种薯生产矛盾的关键 另外,有的农民为了把大块的马铃薯提早上市,常采取“偷”薯的办法,即先把每株上的大块茎摘收,而后加肥、培土、浇水 只要不损伤植株根系,马铃薯植株仍可正常生长,剩下的小块茎仍有较高的产量 马铃薯马铃薯收获以后,仍然是一个活动的有机体,在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仍进行着新陈代谢,这是影响马铃薯贮藏和新鲜度的主要因素 马铃薯的块茎收获以后,休眠与萌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薯块成熟期薯块成熟期,即贮藏早期。表现为薯块表皮尚未完全木栓化,薯块内的水分迅速向外蒸发,由于呼吸作用旺盛和水分蒸发显著增多,使薯块重量显著减少,加以温度较高,容易积聚水汽而引起薯块的腐烂 约经20

28、-35天的后熟作用后,表皮充分木栓化,随着蒸发强度和呼吸强度的逐渐减弱,而转入休眠状态 第二阶级,称为薯块静止期薯块静止期,或深休眠期,即贮藏中期 薯块呼吸作用减慢,养分消耗减低到最低程度 如果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可使薯块的休眠期保持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两个月左右,最长可达4个多月 如控制好温度,可以按需要促进其迅速通过休眠期,也可延长休眠期,进行被迫休眠 第三阶级,为休眠后期休眠后期,也称萌芽期,即晚期 此时马铃薯的休眠终止,呼吸作用又转旺盛 同时由于呼吸产生热量的积聚而使贮藏温度升高,促使薯块迅速发芽 此时,薯块重量减轻程度与萌芽程度成正比 保持一定的低温条件,并注意通风,使包装内的o2和

29、co2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使块茎处于被迫休眠状态而延迟萌芽,对延长保鲜贮藏期十分重要 发芽会使马铃薯块组织中所含的大量淀粉转化和造成外观萎蔫,同时马铃薯发芽部位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销售、加工损失,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贮藏期间,马铃薯所含淀粉与糖能相互转化。这些转化受温度制约 低温时,块茎中的糖分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呼吸作用转慢,糖作为基质在呼吸时的氧化比组织内淀粉水解的速度慢得多,所以形成的糖未被消耗而积累在组织中 相反,在高温下糖分又合成为淀粉,呼吸所消耗的糖也相对增加,因此糖分含量不断减少 在温度15-20,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马铃薯的机械伤口会在1周左右时间形成致密的木栓保护层,

30、阻止o2进入块茎内,也可控制水分的散失及各种微生物的侵入,有利于贮藏。因此,马铃薯入贮前可先进行以上处理 马铃薯成膜保鲜剂马铃薯成膜保鲜剂:用甲壳素、壳聚糖、麦芽糖糊精、魔芋葡萄甘露聚糖、褐藻酸钠、石蜡、蜂蜡蔗糖酯等成膜剂,加入一定的抑菌剂、抗氧化剂,通过浸泡成膜、刷膜或喷涂的办法进行被膜保鲜 被膜保鲜效果很好,兼有气调、抑制呼吸作用的功能,应用前景广泛贮藏条件贮藏条件 温度温度以0-3比较适宜。在4时,块茎芽眼里的潜伏芽就开始萌发,影响品质,o以下,会引起生理失调,出现低温伤害;冰点-0.61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90左右较为合适,湿度过大易引起发芽及腐烂,过小会使块茎失水萎缩 通风通风可调节贮

31、藏环境中温湿度和气体成分,宜灵活掌握 避光避光马铃薯变绿或变青紫,大多是由于在采收、处理和贮存过程中,块茎暴露在光下,使叶绿素在表皮发育而造成的 叶绿素本身无毒无味,但薯块变绿不受消费者欢迎 叶绿素增加的同时茄碱的含量也增加 茄碱集中在发绿薯皮和萌发的芽眼附近,含量超过0.02即可使人中毒贮藏方法贮藏方法 收获后在阴凉通风处预贮时,挑选无病虫伤,不萎蔫的块茎装筐,每筐装20-25kg。在冷库中码垛.垛内、垛间应留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入库一周内,每天用风机排风换气2-3次,直待块茎表皮干燥为止,以后逐渐减少通风 长期贮藏的适宜菜垛温度为2-3,冷库温度1-2 贮藏初期,隔2周左右应翻垛检查一次,剔

32、除腐烂块茎。以后每隔一个月左右检查一次 为了抑制贮藏后期萌芽,还可在收获后两个月左右时,用萘乙酸甲酯处理块茎。每10t马铃薯用药0.4-0.5kg,加15-30kg细土制成粉剂撒在薯块中。萘乙酸甲酯是一种挥发性物质,通过挥发起作用又通过挥发消失 射线辐照破坏生长素的合成,呼吸作用减弱,有明显的抑芽作用 在适宜条件下,马铃薯可贮存7-9个月马铃薯几个重要的生理生化特征参数马铃薯几个重要的生理生化特征参数:0-2时的呼吸强度1.7-8.4comg/kg小时呼吸量的温度系数,既温度每上升10 ,呼吸量增加的倍数,为0.5-10是2.1,10-24是2.2包装内氧气残留量不能少于10%,不能让水汽在马

33、铃薯表面凝结成水珠 马铃薯粉痂病马铃薯粉痂病 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茎也可染病 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 后随病情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 根部和匍匐茎染病,出现小坏死斑,后发展为乳白色瘿瘤,并使幼株萎蔫、枯死 鞭毛菌亚门粉痂真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土壤中越冬 粉痂病粉痂病靠病土、病肥、灌溉水等传播 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条件适宜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静止

34、后成为变形体,从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 变形体在寄主细胞内发育,分裂为多核的原生质团,到生长后期,原生质团又分化为单核的休眠孢子囊,并集结为海绵状的休眠孢子囊球,充满寄主细胞内。病组织崩解后,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 土壤湿度90%,土温18-20,土壤ph4.7-5.4,适于病菌发育 雨量多、夏季凉爽的年份易发病 马铃薯癌肿病马铃薯癌肿病 主要为害块茎,在茎基部、匍匐茎顶端和块茎芽眼附近出现白色至褐色突起物癌瘤,以后癌瘤不断增长,形状似花椰菜的花球,受害薯块表面常龟裂 癌瘤组织前期黄白色,露出土表部分变为绿色,后期变黑褐色。组织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味,有褐色黏液物 贮藏期间病薯仍能发

35、展,甚至造成烂窖 地上部受害,轻病株外观与健株差异不明显,但后期病株较健株高,保绿期限比健株长,分枝多,结浆果多 癌肿病癌肿病重病株叶片和茎分枝交界处也长瘤,叶片颜色淡,易早枯死,枝条短瘦,叶背出现许多无叶柄的小叶 常伴随粉痂病发生 内生集壶菌。病菌内寄生,不产生菌丝。病菌的休眠孢子主要在土壤中或感病的块茎中越冬 休眠孢子在马铃薯的生长期间形成孢子囊卡,放出游动孢子侵染块茎表皮,剌激表皮及韧皮部细胞变大并进行不正常分裂,造成癌肿组织 病菌在低温高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12-24温度条件下易于侵染 在干燥条件下,游动孢子囊处于休眠状态,在土壤中存活期长,抗逆性强,能存活20-30

36、年之久 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偏酸性的地块易于发病 品种间有抗性差异 癌肿病菌还是马铃薯x病毒的传播媒介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 主要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 叶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开始为一水渍状斑点,天气潮湿时很快扩大,病斑与健部无明显界限,在病斑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叶背更为明显 叶边缘向上卷曲、干枯,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 天气干燥时,叶片晚疫病晚疫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轮。如薄纸状,质脆易裂 薯块感病时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规则形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部分。病薯很容易为其他病菌侵染而发生并发症,常常由于细

37、菌感染而软腐。薯块会在田间发病,并烂在地里,也会在田间被侵染而入窖后腐烂 茎部很少直接受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展至茎部,在皮层上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也会产生白色霉层,病害发生严重时,茎和其他部分一样变褐坏死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鞭毛菌亚门疫霉菌,是一种寄生性很强的真菌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内越冬,借气流传播 分生孢子吸水后,可形成6-12个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萌发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寄主 分生孢子或游动孢子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到土壤中,从伤口或皮孔侵入块茎 致病疫霉寄主范围窄,除马铃薯外只侵染番茄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喜日暖夜凉的高湿条件,多雨的年份利于发病。病菌

38、有明显生理分化。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24直接萌发成芽管 病菌孢囊梗的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孢子囊形成要求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孢子囊常大量形成于晚间。孢子囊在湿度变化大时最易释放 一般在晴天上午8时开始脱落,10时达到高峰 叶片上必须有水膜或水滴,孢子囊才能萌发侵入 孢子囊萌发的方式和速度又与温度有关,温度低于13时,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泡子,3-5小时即可侵入,一个侵染点在条件适宜时可以在3天之内变成大斑,而在气候冷凉时则需6-7天 多在阴雨潮湿、气温偏低的地区与年

39、份发生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 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叶柄和块茎 受害叶生黑褐色、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的坏死病斑,严重时病叶变褐枯死 病斑通常在花期前后形成,到植株成熟时病斑明显增加。首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形成。也会引起枯黄,落叶或早死 叶柄和茎秆于分枝处受害,长圆形,黑褐色轮纹病斑 薯块发病,表生近圆形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干燥似皮革状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和种薯上越冬,靠风雨和气流传播, 通过表皮或伤口侵入 除马铃薯外,可侵染番茄、烟草、茄子等作物 成株期,特别是开花以后发病重 气温偏高25-28,相对

40、湿度80%以上,肥力不足、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 品种退化,未成熟的块茎以及连阴雨天易感病 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区别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区别 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叶和薯块,晚疫病例还可危害茎。其区别如下 叶片上叶片上 早疫病早疫病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晚疫病晚疫病先从叶尖叶缘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迅速扩展,褐色,产生白霉,干燥病斑变褐干枯易裂 茎上茎上 早疫早疫很少有病斑或无病斑 晚疫晚疫除在茎上侵染外,还可在叶柄上染病,呈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时叶片萎垂,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 块茎

41、上块茎上早疫病早疫病在块茎上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晚疫病晚疫病在块茎上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病部皮下果肉呈褐包,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马铃薯白绢病马铃薯白绢病 主要为害块茎,有时亦为害茎基部 薯块受侵染后,病部密生白色绢丝状白霉,扩展后呈放射状,后期形成黄褐至棕褐色圆形粒状小菌核 剖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腐烂 茎基染病,初期略呈水渍状,病部亦产生绢丝状白霉,后期形成紫黑色近圆形粒状小菌核 半知菌齐整小菌核真菌 白绢病白绢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从根部或茎基部侵入,通过雨水、土壤、病株残体等传播 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或通过家畜消

42、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 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ph1.9-8.4,最适ph5.9 高温潮湿,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疏松砂壤土发病较多见 贮藏期高温高湿也易发生 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和萎蔫病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和萎蔫病干腐病干腐病块茎起初出现黑色、稍凹陷的病斑,后扩大到整个表面,腐烂的边界非常清晰在块茎的表面出现同心轮纹,外部菌丝体清楚可见在腐烂部分的表面,常形成由病菌菌丝体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凸出层,其上着生白色、黄色、粉红色或其他颜色的孢子团发病块茎皱缩变干,即干腐坏死组织变褐,有时呈现各种颜色,形成空洞

43、。在潮湿条件下则转为软腐萎蔫病萎蔫病底部叶片黄化,上部叶片有褪绿斑驳并萎蔫茎的维管束组织和块茎将脱色块茎表现出数种内部或外部的脱色,如顶部和芽眼的褐色凹陷坏死和圆环状的腐烂区温暖气候增加萎蔫半知菌亚门丝孢纲内多种镰刀菌,最常见的是腐皮镰孢,为土传真菌病害,主要在土壤内或病薯上,通过虫伤或机械伤侵入块茎;通常在块茎在收获时表现耐病,贮藏期间感病性提高。早春种植时达到高峰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15-20时干腐发展最快,0时仍可缓慢发展,通常70%相对湿度使病害减轻病害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发生,以15-20为适宜窑藏马铃薯较窖藏马铃薯发病重,当窖温较高、湿度较大时,大量贮藏的薯块发病较重。翻窖

44、、倒窖次数多,易造成新的机械损伤,对该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发病重此病与生长期的降雨量没有明显关系播种时土壤过湿易于发病。收获期间造成伤口多则易受侵染;较低的温度,加上高的相对湿度,不利于伤口愈合,会使病害迅速发展;伤口愈合能减少侵染;在细胞壁中的木栓质沉淀不能阻止侵染,可是伤口的表皮层可以阻止侵染在21,有充足的通气和湿度条件下,伤口的表皮层大约在3-4天内形成但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速度放慢在15时,侵染条件较为适宜,形成伤口表皮层的时间大约需要8天在15更低的温度下,伤口愈合没有效果土壤温度和湿度对马铃薯迅速萌芽和出苗合适,播后的种薯或芽块不致腐烂在种薯切芽块前,把冷藏的种薯放在20

45、-25的条件下存放一星期,可减少腐烂和促进芽的生长在种植前或播种后,被污染的芽块遇到低温或干燥的条件,持续几天或几星期,植株生长将受到严重的为害播种后土壤过湿,将增加病菌的继发侵染;相对湿度70%以下的湿度阻碍病原物侵染和病害发展收获运贮期间尽量避免薯块受伤,防止碰伤,减少侵染;收获后适当干燥待愈伤后入窖贮存;贮藏入窖前清除病、伤薯贮藏早期适当提高温度,搞好通风,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控制温度在1-4,减少发病在准备播种之前,不要移动贮藏的种薯在种植或切芽块之前,把冷凉贮藏中的块茎,移到20-25下处理一星期种薯切块后尽快播种适当晚播,地温升高利于伤口愈合 马铃薯炭疽病马铃薯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在

46、叶片上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坏死斑点,赤褐色至褐色,以后转变成灰褐色,边缘明显,相互汇合形成不规则坏死斑 病害严重时亦可侵染根部的块茎。引起植株萎蔫坏死和块茎腐烂,后期在病部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马铃薯炭疽病马铃薯炭疽病半知菌刺盘孢真菌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带病种薯亦可成为重要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引起侵染,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 高温潮湿有利于发病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遇雨、露、雾多的天气,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 田间管理粗放,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病害重 在培养基上生长适温25-32,最高34,最低6-7 半知菌亚门绒层尾孢真菌

47、。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尤以秋季多雨连作发病重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马铃薯尾孢菌叶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地上部茎,块茎未见发病 叶片染病初生黄色至浅褐色圆形病斑,扩展后为黄褐色不规则斑,有的叶斑不太明显。潮湿条件下,叶背现致密的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马铃薯枯萎病马铃薯枯萎病 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 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半知菌亚门尖镰孢真菌。还可侵染番茄、球茎茴香、甜瓜、草莓等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 田间湿度大、

48、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初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初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初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

49、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带菌的病薯上越冬。翌年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或浇灌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田间湿度大、土温高于28或重茬地、低洼地易发病 马铃薯黄萎病马铃薯黄萎病或早熟病。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根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根茎处维管束已褐变,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维管束变浅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是典型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病菌以微菌核在土壤中、病残秸秆及

50、薯块上越冬,翌年种植带菌的马铃薯即引起发病。病菌在体内蔓延,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菌丝、菌核60经10分钟致死。一般气温低,种薯块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由伤口侵入。从播种到开花,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此间气候温暖,雨水调和,病害明显减轻。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此外有报道v.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 也可引起该病。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 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具有细胞壁,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真菌种类多,分布广,是蔬菜重要的病原物类群,在农业

51、生产许多病害如灰霉病、霜霉病、叶枯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性病、锈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鞭毛菌亚门鞭毛菌亚门 如腐霉菌、疫霉菌等,通常引起蔬菜根部和茎基部的腐烂或苗期猝倒病,霜霉菌在病斑表面形成霜壮霉层,白锈菌在病部形成白色疱状突起等。 子囊菌亚门子囊菌亚门 一般都在茎、叶、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在病斑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黑色颗粒物。 半知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一般都在茎、叶、果上形成明显的病斑,在病斑上产生各种颜色的霉状物或黑色颗粒物。 担子菌亚门担子菌亚门 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在病部形成黑色或锈色的粉状物。 接合菌亚门接合菌亚门 真菌引起的病害较少,一般引起薯、果软腐、或花腐,没有臭味真菌性病

52、害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用“三一”牌蔬菜专用生物有机肥40-80kg/666.7 m2底施作基肥 加强肥水管理,实施以营养植物为中心的栽培,优化群体,防止徒长,及时整理枝蔓,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增强土壤透气性,清除病残体 发病初期用402植物助丰液500-600倍液喷浇,5-7天1次,2-3次 病害流行时喷洒霜霉威、雷多米尔,普力克,甲霜铜, 杀毒矾、甲霜灵锰锌,菌核净,速克灵、扑海因,农抗120,武夷菌素,粉锈宁,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乙磷铝,苯菌灵,加瑞农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遍布于各产马铃薯国家 我国早在六十年代前,就已从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株中分离出x、

53、y病毒 除了一些高海拔冷凉山区发生较轻外,已成为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病毒病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高温为其侵染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病毒侵染为马铃薯退化提供了可能性,而高温是促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条件 主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即普通花叶病、条斑花叶病和卷叶病 普通花叶病普通花叶病叶片沿叶脉出现深绿色与淡黄色相间的轻花叶斑驳,叶片稍有缩小和一定程度的皱缩有些品种仅表现轻花叶,有的品种植株显著矮化,全株发生坏死性叶斑,整个植株自上而下枯死,块茎变小,内部有坏死斑;也有些品种感病后不表现任何症状,称为“带病者”条斑花叶病条斑花叶病又称条点病毒病、重花叶病、皱花叶病发病初期叶片出

54、现斑驳花叶或有枯斑,后期发展为叶脉坏死,严重时沿叶柄蔓延到主茎上出现褐色条斑,叶片全部坏死并萎蔫,但不脱落有些品种无坏死,但植株矮小,茎叶变脆,叶片为花叶症状并聚生成丛条斑花叶与普遍花叶复合侵染症状为皱缩花叶,叶片变小,顶端严重皱缩,植株显著矮小,呈绣球状,不开花,多早期枯死,块茎极小卷叶病卷叶病病株叶缘向上翻卷,叶片黄绿色,严重时叶片卷成筒,但不表现皱缩,叶质厚而脆,易折断重病株矮小,个别的早期枯死 病毒与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绝对的 有时候当植株被一种病毒侵染后,并不产生明显的症状。有时候植株有明显症状,但与健康植物相比产量并未显著减少 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可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变化情况 马铃薯

55、受病毒侵染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取决于受病毒及其株系侵染的植物基因型,病毒与寄主发生反应时所处的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很多,包括自然条件,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因素 马铃薯马铃薯x x病毒病毒 简称pvx,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症,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斑 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但叶片平展,不变小,不变形,不坏死 有的株系在其某些品种上引起过敏反应,产生顶端坏死,有的强株系可引起叶片皱缩,植株矮化 与a病毒或y病毒复合感染可引起卷曲、皱缩或坏死 主要通过汁液传播,寄主范围广,系统侵染的主要是茄科植物 病毒稀释限点10万倍-100万倍,钝化温度68-75,体外存活期1年以上马铃薯马铃薯y y

56、病毒病毒简称pvypvy,在马铃薯上引起严重花叶或坏死斑和坏死条斑敏感品种在叶片背面叶脉上形成坏死条斑。有的品种还可在叶柄、茎上出现条斑坏死当和pvx、pva复合感染时,常引起严重皱缩化叶由感病块茎长出的再感染植株,表现叶片簇生、矮化、叶片变小变脆病毒寄主范围广,侵染茄科多种植物病汁液稀释限点100-1000倍,钝化温度52-62,体外存活期1-2天y病毒是马铃薯退化的重要病毒pvy病毒主要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在几秒钟之内便可传毒至少有20多种蚜虫可以传播pvy,但最有效的介体是桃蚜pvy还可通过汁液和嫁接传播马铃薯马铃薯a a病毒病毒 简称pvapva,在马铃薯多数品种上产生轻微花叶、斑

57、驳,叶脉上或叶脉间早现不规则的浅色斑,叶面稍有粗缩 症状常因气候条件、马铃薯品种和a病毒株系不同而异 有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和pvy复合感染时引起皱缩花叶,造成严重减产 寄主范围较窄,仅侵染茄科少数植物 病汁液稀释限点10倍,钝化温度44-52,体外存活期12-18小时 在自然条件下,pva主要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 传播介体蚜虫至少有7种以上,还可通过汁液和嫁接传播马铃薯马铃薯s s病毒病毒 简称pvspvs,多数品种上引起叶脉颜色变深,叶片粗缩,叶尖下卷,叶色变浅 有的品种感病后产生轻度斑驳 有的品种感病后期变成青铜色,严重皱缩,叶面产生小的坏死斑 有些品种则常常无症状 寄主范围较窄,

58、系统侵染的植物仅限于茄科的少数植物 病汁液稀释限点1-10倍,钝化温度55-60,体外存活3-4天 pvs在块茎里长期存在,很容易通过汁液传播 接触传播是自然条件下的主要途径,也可通过嫁接传播 桃蚜、鼠李蚜可传播pvs马铃薯马铃薯m m病毒病毒简称pvmpvm。包括斑驳、花叶、皱缩和卷叶、枝条矮化,顶叶畸形、扭曲。严重程度和病毒株系、品种、环境条件有关 在某些品种上产生明显花叶,叶片严重变形和叶柄、叶脉、茎的环死 马铃薯卷花叶和脉间花叶是由pvm、pvs和pvx三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 m病毒分布广泛,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花叶病毒 pvm可通过汁液、嫁接传播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

59、传播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简称plrvplrv,病毒寄主范围主要是茄科植物在马铃薯上引起卷叶症,初期顶部叶片直立,黄化,小叶沿中脉向上卷曲,小叶基部有紫红龟边缘继发感染植株出苗后,下部叶片卷曲、僵直,逐渐革质化,边缘坏死,随后上部叶片也出现卷叶、褪绿,叶片背面变为紫红色,整个病株明显矮化、僵直、变黄。病株块茎呈网状坏死病毒稀释限点1万倍,钝化温度70,体外存活期12-24小时,2低温下存活4天卷叶病毒只能通过蚜虫传或嫁接传播传播卷叶病毒的蚜虫有10多种,桃蚜是最有效的传毒介体卷叶病毒为持久性病毒,蚜虫须经过较长时问饲毒才能成为带毒蚜一旦获毒,便可跨龄持毒,但不传给后代带毒无翅蚜可作近距离

60、传播。带毒有翅蚜可随气流迁飞作远距离传播 温度温度对马铃薯病毒的发育和症状的影响比对真菌或细菌病原影响更难预测。大多数病毒有一定的温度要求,温度影响很显著,会导致对症状的完全变化;不适宜的温度会限制病毒在植物组织内的侵染、累积和症状的产生当温度超过28或低于10-12时由pvx引起的花叶症状常常不能被检测出来,然而类病毒(pstvd)在温度达20以上时,叶片和块茎症状更严重,后者的类病毒浓度亦随之增加 同样接种皱缩花叶病毒的种薯在恒温箱内培养,25的病毒含量是15的4倍 高温使植株生长矮小,抗逆性降低,病毒急剧增殖,导致马铃薯严重退化而劣质低产 低温使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而优质高产 明脉明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