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学校附近的居民,早上总能听到喇叭播放的跑操音乐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 C.音乐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D.声音的音调可用音量旋钮调节2.(2分)下列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谷雨时节雨的形成是凝固 B.白露时节露的形成是汽化 C.霜降时节霜的形成是凝华 D.大雪时节雪的形成是升华3.(2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4.(2分)在如图所示的跳水比赛中,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起跳过程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5.(2分)图示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其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大小变化的电流()A. B. C. D.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越大则其机械能越大7.(2分)目前很多学校配备了自动防疫检测系统,只有体温正常且戴口罩的人方可进入校园。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电路,当检测到进校人员体温正常时,开关S1会自动闭合,又检测到该人正确戴口罩时,开关S2会自动闭合,学校电动门才会自动开启。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A. B. C. D.8.(2分)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水中倒影说明了光的折射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9.(2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盛放在同样的容器中,将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浸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现将密度计从液体中取出甲、ρ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甲、Δp乙,则()A.ρ甲>ρ乙,Δp甲>Δp乙 B.ρ甲>ρ乙,Δp甲=Δp乙 C.ρ甲<ρ乙,Δp甲>Δp乙 D.ρ甲<ρ乙,Δp甲=Δp乙10.(2分)被斜向上抛出的小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经过不同位置时的能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A.经过B、D两位置时小球的高度相同 B.经过B、E两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C.C位置可能为最高点 D.从A到B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变化量小于重力势能变化量11.(2分)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作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如图所示,则()A.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 B.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甲杯和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12.(2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不超过20V,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30Ω1A”字样,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再将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另一个电表指针在所选量程最大刻度值的处,各元件安全且前后两次定值电阻R0的功率变化不小于1W。则()A.R0阻值为2.5Ω B.R0阻值为10Ω C.R0阻值为12.5Ω D.R0阻值为50Ω二、填空题(本题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2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使其发声,这种声音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14.(2分)“大树底下好乘凉”,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可知乘凉的区域实际是大树的(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其原理是。15.(2分)如图所示,当足球离开同学的脚后,足球的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足球(选填“有”或“没有”)做功。16.(2分)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效应工作的,其中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填“甲”或“乙”)。17.(2分)如图所示,两根水平玻璃棒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此现象说明。18.(4分)有一个物体重500N,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现用20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N,此时摩擦力的方向是,(选填向左或向右)当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结果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又改用4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19.(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将,电压表V的示数将,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0.(7分)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选填“右”或“左”)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的空格中。物理量/单位空杯的质量m/g杯和酸奶的质量m/g酸奶的体积V/mL酸奶的密度ρ/kg•m﹣3测量值(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实验产生的实验误差?。21.(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彩球温度计“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精美的居家装饰品,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温度计,可用于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如图甲所示,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之变化,每个彩球都标注有特定的温度。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液体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温度计”的上部(彩球体积变化可忽略)。图乙是某温度时彩球温度计中的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1)图乙“彩球温度计”中彩球(选填彩球编号)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2)如果图甲是另一温度时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则(选填“甲”或“乙”)“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3)彩球a标注的温度(选填“高于”或“低于”)彩球c标注的温度。三、解答题(共50分)22.(2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折射光线。23.(2分)某插排内部除了三孔插座外,还内置了一个USB供电模块,通过两根线和家庭电路相连,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4.(2分)用瓶盖起子开瓶盖,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处的最小动力F1及力臂L1和阻力F225.(2分)如图所示,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26.(7分)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将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的位置调整在。(2)将蜡烛移到0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移动。(3)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固定蜡烛,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选填“实”或“虚”)像。(4)小张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贴近40cm刻线时,然而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①如果蜡烛在40cm刻线左侧贴近,此时所成的像,成像特点类似于(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②如果蜡烛在40cm刻线右侧贴近,此时所成的像。27.(5分)探究小组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反映出来的;(3)对比丙、丁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无关”);(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组成员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某一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乎不变。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C.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D.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28.(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0cm刻度线位置时,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在图甲中再次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则观察到的像是图丙中的(选填“1”、“2”、“3”或“4”),此时将蜡烛向(选填“左”、“右”)移动,观察到的像会变大;(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到刻度线处,光屏上可以再次呈现清晰的像;(5)实验小组又借来同学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如图丁),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眼镜。(选填“近视”、“远视”)29.(7分)小华同学用图甲的电路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10Ω、15Ω、20Ω,电源电压为6V不变,1A”。(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2)连接正确后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为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此时他眼睛应注意观察(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C.电流表D.电源(3)同组的两个同学先后进行实验,并作出I﹣R图象如图(2)所示,图(选填“甲”或“乙”)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是:;(4)按照上述正确的一组数据继续探究:小华用30Ω的定值电阻代替原来的电阻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选填“大于”或“小于”)3V,为了能够继续完成实验,并能使电压表示数调到3V。(5)在上述实验中当接入的定值电阻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和该电阻的功率之比为k1,若接入20Ω电阻时该比值为k2,则k1k2(选填“>”“=”或“<”)。30.(6分)小芳设想完成两个探究实验,首先她探究了某个LED发光的颜色与通过其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1所示。(1)该LED在两次实验中发光情况如图2所示,两次实验线圈均在转动,线圈1顺时针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2)如图3,导体棒a与该LED相连;在某磁场中(虚线为运动轨迹),LED交替发出红、黄光,则该过程a中电流方向(选填“不变”或”变化”),该磁场可能的分布包括图4中哪些选项(填序号)。(3)小芳还设想利用升降台让球越弹越高.将球从M点竖直向下以某速度抛出,球经静止在位置Ⅰ的台面反弹后,到达的最高点为N(图5中未标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比M高。球从N点下降时,台面已升至合适的位置Ⅱ并保持静止,球再次经反弹后(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比N高。31.(5分)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利用箱子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量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1)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大?(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N,求拉力的功率;(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32.(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10Ω,电流表量程为0~3A,小灯泡标有“6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滑动到某一位置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了10Ω,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1)电源电压是多大?(2)S闭合,S1、S2断开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多少?(3)S、S1、S2都闭合,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学校附近的居民,早上总能听到喇叭播放的跑操音乐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 C.音乐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D.声音的音调可用音量旋钮调节【答案】B【解答】解:A、喇叭播放的跑操音乐声是由于喇叭内纸盆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C、声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D、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2.(2分)下列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谷雨时节雨的形成是凝固 B.白露时节露的形成是汽化 C.霜降时节霜的形成是凝华 D.大雪时节雪的形成是升华【答案】C【解答】解:A、雨主要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选:C。3.(2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答案】C【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属于折射现象;B、钢笔移位”、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故选:C。4.(2分)在如图所示的跳水比赛中,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起跳过程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答案】D【解答】解:A、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说法正确;D、因为运动员在跳板上时,不属于平衡状态,故说法错误。故选:D。5.(2分)图示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其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大小变化的电流()A. B. C. D.【答案】C【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磁异探测器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大小变化的电流,符合磁生电的特点,可判断其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A、图示为奥斯特实验,故不符合题意;B、图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开关闭合后,切割磁感应线,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D、图中有电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越大则其机械能越大【答案】B【解答】解: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因为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故C错误;D、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机械能不一定大。故选:B。7.(2分)目前很多学校配备了自动防疫检测系统,只有体温正常且戴口罩的人方可进入校园。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电路,当检测到进校人员体温正常时,开关S1会自动闭合,又检测到该人正确戴口罩时,开关S2会自动闭合,学校电动门才会自动开启。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A. B. C. D.【答案】D【解答】解:进校人员在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电动机方可工作开启电动门,只闭合其中任一开关,故两开关串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选:D。8.(2分)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水中倒影说明了光的折射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答案】C【解答】解: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该选项说法错误。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属于光的反射;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该选项说法正确;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选:C。9.(2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盛放在同样的容器中,将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浸入甲、乙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现将密度计从液体中取出甲、ρ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甲、Δp乙,则()A.ρ甲>ρ乙,Δp甲>Δp乙 B.ρ甲>ρ乙,Δp甲=Δp乙 C.ρ甲<ρ乙,Δp甲>Δp乙 D.ρ甲<ρ乙,Δp甲=Δp乙【答案】D【解答】解:因为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则甲,由图可知,根据ρ液=可知甲甲<ρ乙;将密度计取出后,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又因为S甲=S乙,由Δp=可知甲=Δp乙。故选:D。10.(2分)被斜向上抛出的小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经过不同位置时的能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A.经过B、D两位置时小球的高度相同 B.经过B、E两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C.C位置可能为最高点 D.从A到B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变化量小于重力势能变化量【答案】D【解答】解:A.由图可知,B,小球的质量不变、D位置的高度相同;B.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BE位置的动能相同,所以经过BE两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大小相同;C.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C位置的重力势能最大,C位置可能为最高点;D.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小球中E位置的机械能小于A位置的机械能,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D。11.(2分)甲、乙两相同的容器中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同种材料制作的实心物体A、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如图所示,则()A.A的重力大于B的重力 B.A受到的浮力小于B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甲杯和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答案】A【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甲,将实心物体A,静止时液面等高,由图可知,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B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实心物体A,则密度相等,根据G=mg可知,故A正确;BC.由图可知,A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B处于悬浮状态,B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A受的浮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B由同种材料制作,则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D.由题可知甲杯中液体的体积等于乙杯中液体的体积,由m=ρV可知甲杯中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杯中液体的质量,甲杯中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液体的重力,甲杯和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两个杯子是相同的,所以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由p=,故D错误。故选:A。12.(2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不超过20V,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30Ω1A”字样,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再将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另一个电表指针在所选量程最大刻度值的处,各元件安全且前后两次定值电阻R0的功率变化不小于1W。则()A.R0阻值为2.5Ω B.R0阻值为10Ω C.R0阻值为12.5Ω D.R0阻值为50Ω【答案】B【解答】解: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由于滑动变阻器能够允许最大电流为1A,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3.5A,设电源电压为U。①若丙电压表选用0~4V量程,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2.5V定4=①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P定1=I定18R定1=(0.6A)2R定1,再将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其中一个电表指针刚好达到所选量程的最大刻度值处处。Ⅰ若满偏的是电流表,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滑1=×3V=1.2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定1=②根据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由①②解得U=7.2V,R定1=10Ω,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P定11=I定112R定8=(0.6A)5×10Ω=3.6W,则前后两次定值电阻R3的功率变化ΔP1=P定11﹣P定1=4.6W﹣(0.4A)2×10Ω=1.2W>1W,符合题意;Ⅱ若电压表满偏,则电流表示数为I定2=×0.5A=0.3A,则定值电阻的大小为R定12=,根据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可以列等式为R定12=,解得U=5.75V,R定12=2.5Ω,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P定12=I定127R定11=(0.43)2R定12=(4.3A)2×4.5Ω=0.225W,则前后两次定值电阻R4的功率变化ΔP1=P定1﹣P定12=(8.5A)2×6.5Ω﹣0.32W=6.305W<1W,不符合题意;②若丙图电压表选择大量程,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12.5V定8=③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为P定6=I定22R定8=(0.5A)7R定2,再将滑片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其中一个电表指针刚好达到所选量程的最大刻度值处处;Ⅰ若满偏的是电流表,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滑2=×15V=4.5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定2=④根据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由③④可得U=37.8V,电源电压恒定且不超过20V,舍去;Ⅱ若电压表满偏,则电流表示数为I定22=×2.6A=0.8A,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滑22==5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30Ω,故舍去,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2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使其振动发声,这种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答案】振动;空气。【解答】解: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使其振动发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14.(2分)“大树底下好乘凉”,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可知乘凉的区域实际是大树的影子(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答案】影子;光的直线传播。【解答】解:光沿直线传播,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大树的叶子挡住了部分光线,可供乘凉;故答案为:影子;光的直线传播。15.(2分)如图所示,当足球离开同学的脚后,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选填“改变”或“不变”)。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足球有(选填“有”或“没有”)做功。【答案】改变;有。【解答】解:(1)当足球离开同学的脚后,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足球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故答案为:改变;有。16.(2分)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红外线热效应工作的,其中乙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填“甲”或“乙”)。【答案】热;乙。【解答】解:红外线测温仪,它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工作的,故乙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故答案为:热;乙。17.(2分)如图所示,两根水平玻璃棒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两乒乓球向中间靠拢,此现象说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观察到两个乒乓球相互靠近,即两球之间的压强小,即两球外侧的压强大。故答案为:两乒乓球向中间靠拢;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8.(4分)有一个物体重500N,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现用20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但没有推动20N,此时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左,(选填向左或向右)当用40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结果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40N;又改用4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40N。【答案】20;向左;40;40。【解答】解:(1)用20N的力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由于物体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即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0N;(2)用40N的力推这个物体匀速直线前进,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0N;(3)若推力增加到45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仍为40N。故答案为:20;向左;40。19.(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将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将不变,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将变大。(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答案】不变;不变;变大。【解答】解:如图,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干路的电流;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压或电源电压;由于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2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干路的电流变小,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将变大。故答案为:不变;不变。20.(7分)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左(选填“右”或“左”)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的空格中。物理量/单位空杯的质量m/g杯和酸奶的质量m/g酸奶的体积V/mL酸奶的密度ρ/kg•m﹣3测量值33.482401.215×103(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实验产生的实验误差?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影响所测结果,要先测烧杯、酸奶总质量,再将酸奶倒入量筒测体积,并测倒走酸奶后烧杯的质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根据天平的调解原则:右偏左调,左偏右调。此时应该向左移动平衡螺母。故答案为左。(2)空杯的质量=20g+10g+3.4g=33.8g;杯和酸奶的质量=50g+20g+10g+2g=82g;酸奶的体积即量筒的读数为40mL;根据密度公式ρ=,酸奶的质量=总质量﹣空烧杯质量=82g﹣33.4g=48.8g;ρ酸奶==3.215g/cm3;单位转化:1.215g/cm4=1.215×103kg/m5故答案为33.4;403。(3)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酸奶的体积减小了,质量不变,密度值就增大了。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影响所测结果,要先测烧杯,再将酸奶倒入量筒测体积。这样就避免了误差的产生。故答案为偏大,要先测烧杯,再将酸奶倒入量筒测体积。21.(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彩球温度计“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精美的居家装饰品,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温度计,可用于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如图甲所示,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之变化,每个彩球都标注有特定的温度。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液体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温度计”的上部(彩球体积变化可忽略)。图乙是某温度时彩球温度计中的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1)图乙“彩球温度计”中彩球c(选填彩球编号)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2)如果图甲是另一温度时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则甲(选填“甲”或“乙”)“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3)彩球a标注的温度高于(选填“高于”或“低于”)彩球c标注的温度。【答案】(1)c;(2)甲;(3)高于。【解答】解:(1)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由图乙知;(2)玻璃管中液体对温度敏感,液体的质量一定时,液体膨胀,由ρ=;由图知,甲中彩球下沉,甲中彩球小于乙中彩球受到的浮力,由F浮=ρ液gV排可知,甲中液体小于乙中液体密度,即甲所处环境温度较高;(3)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当液体的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时,按小球上浮的先后顺序,对应标注的温度最高,对应的标注温度最低,a球标注的温度高于c球标注的温度。故答案为:(1)c;(2)甲。三、解答题(共50分)22.(2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折射光线。【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3.(2分)某插排内部除了三孔插座外,还内置了一个USB供电模块,通过两根线和家庭电路相连,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图补充完整。【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由题知,三孔插座和供电模块可以独立工作,而三孔插座和供电模块由总开关控制,且开关应接在火线上24.(2分)用瓶盖起子开瓶盖,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处的最小动力F1及力臂L1和阻力F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用起子开瓶盖时,根据使用情况可知;动力作用在A处,当动力臂等于OA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连接OA,即为动力臂L1,过动力作用点A作力臂OA的垂线,方向向上1;阻力作用在起子与瓶盖下面的接触点,方向向下25.(2分)如图所示,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电源右侧为正极,则电流由右侧流入,使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右侧为S极.如图所示:26.(7分)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将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1)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的位置调整在同一高度上。(2)将蜡烛移到0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左(选填“左”或“右”)移动。(3)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固定蜡烛,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光屏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实(选填“实”或“虚”)像。(4)小张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贴近40cm刻线时,然而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①如果蜡烛在40cm刻线左侧贴近,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特点类似于幻灯机(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②如果蜡烛在40cm刻线右侧贴近,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1)同一高度上;(2)左;(3)远离;实;(4)①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②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应将透镜、蜡烛火焰,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当蜡烛位于0刻度线处,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时,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像处于1倍焦距和4倍焦距之间;(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此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会延迟会聚,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仍为实像;(4)①如果蜡烛在40cm刻线左侧贴近,此时的物距略微大于焦距,应用为幻灯机;②如果蜡烛在40cm刻线右侧贴近,此时的物距略微小于焦距。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2)左;实;(4)①是倒立放大的实像;②是正立放大的虚像。27.(5分)探究小组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液体压强计;(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反映出来的;(3)对比丙、丁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选填“有关”、“无关”);(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组成员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某一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乎不变A。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C.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D.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答案】(1)液体压强计;(2)液体深度;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3)无关;(4)A。【解答】解:(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液体压强计,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2)甲、乙两图中液体相同,故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反映出来的;(3)丙、丁实验中,容器形状不同,故对比丙、丁。(4)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水和煤油中的某一深度处,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几乎不变,液体对探头的压强几乎相等,就应该想办法。A、烧杯内的液体对探头产生的压强一定时,与U形管的粗细无关,故A符合题意;B、烧杯内的液体对探头产生的压强一定时,根据p=ρgh可知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C、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后,盐水对探头的压强更大,能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D、使探头在水和煤油中的深度加大,则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故答案为:(1)液体压强计;(2)液体深度;(3)无关。28.(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0cm刻度线位置时,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在图甲中再次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则观察到的像是图丙中的4(选填“1”、“2”、“3”或“4”),此时将蜡烛向左(选填“左”、“右”)移动,观察到的像会变大;(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到65.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以再次呈现清晰的像;(5)实验小组又借来同学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如图丁),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出现清晰的像近视眼镜。(选填“近视”、“远视”)【答案】(1)10.0;(2)4;左;(3)投影仪;(4)65.0cm;(5)近视。【解答】解:(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可知,当小灯泡距离透镜为50.0cm﹣40.0cm=10.3cm时,发现光屏上始终是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在图甲中再次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时、放大的虚像;要使观察到的像会变大,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像变大可知;(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图乙中物距u=50.0cm﹣35.8cm=15.0cm,v=80.0cm﹣50.3cm=30.0cm,根据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u=30.0cm时,故当凸透镜在65cm刻度线处,u=30.5cm;(5)实验小组又借来同学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如图丁),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该同学佩戴的是近视眼镜。故答案为:(1)10.0;(2)4;左;(4)65.6cm。29.(7分)小华同学用图甲的电路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10Ω、15Ω、20Ω,电源电压为6V不变,1A”。(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2)连接正确后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为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此时他眼睛应注意观察B(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C.电流表D.电源(3)同组的两个同学先后进行实验,并作出I﹣R图象如图(2)所示,乙图(选填“甲”或“乙”)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是: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电压不变;(4)按照上述正确的一组数据继续探究:小华用30Ω的定值电阻代替原来的电阻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3V,为了能够继续完成实验,并能使电压表示数调到3V换用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或减小电源电压)。(5)在上述实验中当接入的定值电阻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和该电阻的功率之比为k1,若接入20Ω电阻时该比值为k2,则k1=k2(选填“>”“=”或“<”)。【答案】(1)见解答图;(2)B;(3)乙;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电压不变;(4)大于;换用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或减小电源电压);(5)=【解答】解:(1)图中应该把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定值电阻的右端相连:(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固定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应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3)图甲中电压值为:5Ω×0.7A=10Ω×0.3A=15Ω×7.2A=3V,图乙中电压值:5Ω×0.6A≠10Ω×6.4A。所以操作乙不符合要求。(4)通过(3)中图甲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该固定为3V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要使电压固定6V不变,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电压表的示数要大于3V。(5)通过(4)中分析,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始终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电流相等,始终等于1。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B;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4)大于;(5)=。30.(6分)小芳设想完成两个探究实验,首先她探究了某个LED发光的颜色与通过其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1所示。(1)该LED在两次实验中发光情况如图2所示,两次实验线圈均在转动,线圈1顺时针转动顺时针(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2)如图3,导体棒a与该LED相连;在某磁场中(虚线为运动轨迹),LED交替发出红、黄光,则该过程a中电流方向变化(选填“不变”或”变化”),该磁场可能的分布包括图4中哪些选项①③④(填序号)。(3)小芳还设想利用升降台让球越弹越高.将球从M点竖直向下以某速度抛出,球经静止在位置Ⅰ的台面反弹后,到达的最高点为N(图5中未标出)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比M高。球从N点下降时,台面已升至合适的位置Ⅱ并保持静止,球再次经反弹后不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比N高。【答案】(1)顺时针;(2)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视频课件下载
-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 课件 任务2.4 制作风景图片
- 办理出国考察代办手续服务合同
- 药用辅料运输方案
- 城堡修缮方案
- 财务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综合服务协议
- 东南亚家居品牌国内加盟授权协议
- 娱乐场所安保人员招聘合同样本
- 市政规划应急方案
- 党课知识教学课件
- 2025轮轴装修工(技师)重点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针刺伤试题及答案
- 电脑硬件及产品供应计划策略
- 《数字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 会展策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英语试卷(含答案)
- 新产品开发流程和步骤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分享
- 基于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分析与仿真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