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_第1页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_第2页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_第3页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_第4页
2022高考生物复习《遗传》学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冲刺专题遗传专题课堂笔记:DNA的复制究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1958年,Meselson和Stahl()实验。DNA分子复制过程及其特点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所需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表达遗传信息1.转录场所_____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录产物及去向mR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R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R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场所_____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㈠两大遗传定律研究的对象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有几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非等位基因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定律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注两大遗传定律中出现的比例1.分离定律需要关注的比例和遗传图解分离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2.自由组合定律需要关注的比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需要关注的比例三、解决遗传问题的“杂交”方法1.如何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2.如何判断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自交实验:若自交后代发生()则为杂合体.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出现()的两种性状则为杂合体.3.如何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设计实验检测南瓜果形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多少?若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该是多少?若由两对基因控制呢?F1自交,分离比为3:1,符合();分离比为9:3:3:1或其变形,符合();F1测交,分离比为1:1,符合();分离比为1:1:1:1或其变形,符合();4.如何判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四、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2.3.4.五、如何进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先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然后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最后根据遗传定律进行分析计算六、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概率理想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恒定

对应练习一、单选题1.北大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长约30kb的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该项研究最能说明()A.该DNA片段控制甘油三酯的合成B.该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C.该DNA片段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动脉硬化是单基因遗传病2.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表是对该家系中1~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用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图中4号个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编号abcd条带1条带2条带3A.由图可知,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由图、表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C.3号个体是该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2/3D.5号个体基因检测的电泳结果是编号b的条带类型3.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4.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其中“方法与现象”和“观点或结论”相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现象观点或结论A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动植物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DNA是遗传物质A.A B.B C.C D.D5.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成功使用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病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目前这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病菌进化并形成新的物种B.病菌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对病菌都是有害的C.抗生素诱发病菌基因突变,导致产生抗性基因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6.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TGC导致某种遗传病。根据下列所附的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推测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的氨基酸应该是()A.酪氨酸(UAC) B.半胱氨酸(UGC)C.甲硫氨酸(AUG) D.苏氨酸(ACG)7.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A.倒位染色体畸变 B.缺失染色体畸变C.倒位基因突变 D.缺失基因突变8.研究发现,果蝇的眼型受某染色体上的一个小片段控制,受精卵中不存在该片段时,果蝇会在胚胎期死亡。已知野生型果蝇均为正常的圆形眼。现偶然发现一只无眼雌蝇,欲研究相关性状的遗传,科研人员让该无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得F1全为正常眼;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雌蝇:正常眼雄蝇:无眼雌蝇:无眼雄蝇≈12:9:4: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控制果蝇眼型性状的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雄蝇的比例理论上接近于2:1D.F2正常眼果蝇相互交配,子代中无眼果蝇占4/99.我国目前已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在提高人口生育率的同时,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提高人口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下列与人类遗传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通常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与环境无关B.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C.产前诊断只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D.适龄生育可降低某些类型遗传病的发病风险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下列关于科学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不可以用来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B.标志重捕法的原理是基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和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C.在“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常用95%的酒精固定和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D.要调查一个地区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须选择有该种遗传病的家族进行调查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取低温诱导处理的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联会现象B.观察叶绿体时可以直接镊取黑藻幼嫩的小叶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C.若用甲基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能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的过程12.如图甲、乙、丙三个精原细胞,其中甲为正常细胞,乙、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丙细胞中染色体1的部分片段转移到染色体3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B.乙经减数分裂形成2种配子,一种配子正常,一种配子不正常C.丙中发生的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乙和丙的变异类型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若倒位则观察不到13.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变异类型,其中丙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乙都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丙中的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图丁中的变异有可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图甲、乙、丁中的变异都不会产生新基因14.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DNA分子在细胞核中合成,RNA分子在细胞质中合成C.同一种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D.相同的DNA分子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录产物可能不同15.玉米和豌豆的茎秆都有高矮之分,分别将两者的纯种高茎和矮茎植株间行种植并进行相关研究。若不考虑变异,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相关推断,正确的是()A.矮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B.高茎玉米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矮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C.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矮茎对高茎为显性D.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高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16.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宽叶雌株的比例为()A.9/28 B.3/28 C.13/28 D.5/1617.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家族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B.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概率为1/2C.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一个男孩,这个男孩身材矮小的概率为1/8D.I1、II2、IV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818.噬藻体是侵染蓝藻的DNA病毒,其增殖过程与噬菌体类似。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标记噬藻体;②噬藻体与蓝藻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或32P中的蓝藻,以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蓝藻B.标记噬藻体时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蓝藻,再用此蓝藻培养噬藻体C.侵染蓝藻的噬藻体利用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藻体D.步骤③可让噬藻体(外壳)和蓝藻分开,噬藻体(外壳)和蓝藻分别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19.图是DNA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上的所有基因的模板链都相同B.图中所示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向右C.核糖体上脱落下来的是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质D.图中合成的4条肽链氨基酸序列组成可能不相同20.研究发现,CyclinB3(蛋白)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当CyclinB3缺失时雌性小鼠不能产生后代个体。为揭示CyclinB3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对CyclinB3缺失雌鼠和正常雌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对比,并绘制了下图。据此推测CyclinB3的功能是()

卵原细胞间期减数分裂I中期减数分裂I后期减数分裂II中期正常雌鼠CyclinB3缺失雌鼠A.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B.促进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促进DNA的复制 D.促进着丝粒的分裂二、综合题21.有些人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LCT),无法充分消化牛奶中的乳糖,会导致喝奶后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培育出了可产低乳糖牛奶的拉克斯牛,培育过程如图所示,A~C表示操作步骤。(图中胚胎成纤维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产生的一类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1)通过步骤A获取重组质粒T时,除需要限制酶BamHI外,还需要等酶的参与。实现步骤B常用的方法是,步骤C中的技术被称为。(2)动物基因工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而在拉克斯牛的培育过程中选择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此举有何意义:。(3)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直接将重组细胞1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必须获取重组细胞2后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原因最可能是。A.重组细胞2的细胞核才具有全能性B.重组细胞2的核DNA与重组细胞1不同C.重组细胞2中核基因的表达情况与重组细胞1不同D.卵细胞较大,便于操作(4)下列对拉克斯牛的分析中正确的有。A.拉克斯牛体内的神经、肌肉和乳腺细胞中均含有乳糖酶基因B.除乳糖酶基因外,拉克斯牛的核基因与图中黑白花奶牛相同C.对图中拉克斯牛进行克隆繁育,无法获得雄拉克斯牛D.导入了乳糖酶基因的重组细胞2,一定能培育出拉克斯牛(5)科研人员发现,拉克斯牛所产的牛奶除乳糖含量低之外,还含有高活性的乳糖酶,可用于生产工业用乳糖酶。在此生产过程中,用于将乳糖酶与乳清蛋白分离的操作技术是。22.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神经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病情严重者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图为CMT单基因遗传病家庭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据图判断,CMT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若1号不携带CMT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C.Y染色体 D.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3)经过基因诊断,1号个体携带有CMT基因,则1号的基因型是,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个致病基因。(4)则3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A.0 B.25% C.50% D.100%(5)对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患者某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异常。则造成这种异常的基因突变类型最可能是。A.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 B.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C.基因中缺失一个碱基 D.基因中替换了一个密码子23.如图①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②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中a过程为,b过程的实质是,其直接作用对象是,地球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2)图②中在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答案部分1.B 2.C 3.C 4.A 5.D6.B 7.B 8.D 9.D 10.B11.B 12.B 13.A 14.D 15.A16.A 17.C 18.C 19.B 20.B21.(1)限制酶HindⅢ、DNA连接酶;显微注射;细胞核移植技术(2)基因工程成功率较低,而受精卵数量少。胚胎成纤维细胞能够分裂增殖,便于为基因工程提供大量受体细胞,有利于筛选(3)A(4)A;C(5)层析22.(1)A;C;D(2)D(3)Aa;2(4)D(5)B23.(1)地理隔离;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生殖隔离(2)QR;不一定(3)10%

解析部分1.B【解析】A、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长约30kb的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说明该DNA片段抑制甘油三酯合成,A不符合题意;B、据题意可知,该DNA片段和抑制甘油三酯含量有关,具有遗传效应,B符合题意;<o:pC、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所以该DNA片段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是题干信息最能说明的还是该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能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C不符合题意;<o:pD、根据题意不能确定引起动脉硬化的具体原因,也不能确定动脉硬化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可能还有其他影响因素,D不符合题意。<o:p故答案为:B。<o:p(1)据题意可知,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长约30kb的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说明抑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干第8号染色体上。

<o:p(2)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

类型:<o:p2.C【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病致病基因为隐性,位于常染色体,A符合题意;B、分析可知4号个体基因型为aa,其进行酶切电泳得到的结果有两种条带,可推测致病基因a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可以酶切为两种大小的片段,B符合题意;<o:pC、4号为aa,1号、2号个体基因型分别为Aa、Aa,表中是1~4号个体基因检测的电泳结果,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图中4号个体aa,编号b和d结果相同,可知b和d分别对应基因型都是Aa的1号和2号,所以3号个体电泳结果是c,3号个体基因型是AA,所以3号个体是该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0,C不符合题意;<o:pD、表中是1~4号个体基因检测的电泳结果,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图中4号个体aa,编号b和d结果相同,可知b和d分别对应基因型都是Aa的1号和2号;据分析可知5号个体基因型是Aa,所以5号个体基因检测的电泳结果是编号b的条带类型,D符合题意。<o:p故答案为:C。<o:p1、分析遗传系谱图,1号和2号正常,其孩子4号患病,可知致病基因为隐性;4号女性患病,其父亲1号正常,可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用A、a表示,1号、2号、5号、6号个体基因型为Aa,4号、7号为aa,8号、9号都是1/3AA、2/3Aa;

2、分析表格:编号a中有条带2和条带3,对应的样品来自于4号个体,而4号个体是隐性纯合体aa,说明致病基因内部只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3.C【解析】A、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A正确;B、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B正确;C、由于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A和B的基因,后代不会有Aabb的个体,C错误;D、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故答案为:C。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4.A【解析】A、施莱登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施旺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因此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A正确;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尖端有关,B错误;C、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且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C错误;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故答案为:A。

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5.D【解析】A、抗生素的选择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B、细菌为原核生物,可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病菌的变异中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抗药性强的变异对病菌本身是有利的,B错误;C、抗药性变异是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存在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抗生素不能诱发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C错误;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正确。故答案为: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②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③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③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④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⑤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②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③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④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⑤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②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6.B【解析】ABL基因某条链的序列由TAC(编码酪氨酸)突变为TGC导致某种遗传病。结合表格中氨基酸的密码子可知,酪氨酸对应的密码子为UAC,说明ABL基因TAC所在的链为非模板链,因此突变后形成的TGC对应的密码子为UGC,则病变基因在这一位点的氨基酸应该是半胱氨酸,即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tRNA能识别并搬运氨基酸。7.B【解析】图示显示,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片段C和D从染色体中断裂,其余的染色体进行接合,接合后,CD片段丢失,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缺失,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染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目异常两大类型。

1、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2、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减。8.D【解析】A、有眼、无眼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A正确;B、分析F2性别比例,发现F2雌:雄=4:3,又由题干中“果蝇的眼型受某染色体上的一个小片段控制,受精卵中不存在该片段时,果蝇会在胚胎期死亡”,可知果蝇控制眼型的染色体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若用“X-”表示X染色体上不存在该片段,“X”表示存在该片段,则由F2雄性中有1/4致死可推知,雌性应产生3/4的X配子,1/4的X-配子,假设控制有眼无眼的等位基因用A/a表示,那么F1雌蝇的基因型应为AaXX:AaXX-=1:1,F1雄蝇的基因型应为AaXY,F1雌雄比例接近2:1,C正确;D、只考虑有眼无眼性状,F2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应为雌蝇1/3AA、2/3Aa以及雄蝇1/3AA、

2/3Aa,那么F2正常眼果蝇相互交配,后代无眼果蝇的比例为((1/3)a×(1/3)a=(1/9)aa,D错误。故答案为:D。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9.D【解析】A、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人类疾病,某些环境因素会改变人类遗传物质而导致遗传病的出现,A错误;B、多基因遗传病通常在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不一定属于遗传病,如传染病等,B错误;C、由分析可知,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和某些先天性疾病,C错误;D、适龄生育可降低某些类型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如21三体综合征等,D正确。故答案为:D。

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措施有: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提倡“适龄生育”。

(4)禁止近亲结婚。10.B【解析】A、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种群密度,也可以用来调查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的丰富度,A错误;B、标志重捕法的原理是基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和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从而该样地种群个体总数:标志数(第一次捕获)=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志个体数,B正确;C、在“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常用75%的酒精固定和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C错误;D、要调查一个地区某遗传病的发病率,须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错误。故答案为:B。

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种群个体总数=标志数(第一次捕获)×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志个体数。

2、调查研究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1)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的方法:a、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b、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2)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3、调查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11.B【解析】A、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在显微镜下不会观察到联会现象,A错误;B、观察叶绿体时需要选择富含叶绿体的材料,所以可以直接镊取黑藻幼嫩的小叶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B正确;C、甲基绿可以使DNA呈现绿色,C错误;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植物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的过程,D错误;故选B。

1、多细胞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一般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值,原始生殖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增值,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2、洋葱: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可以利用洋葱的管状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利用洋葱的根尖。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12.B【解析】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甲只是一个细胞,正常减数分裂,不考虑其他变异,最终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即RA、ra或Ra、rA,A错误;B、乙细胞中多了一条含a的染色体,不考虑其他变异,经减数分裂形成2种配子,即RAa、ra或Raa、rA或RA、raa或Ra、rAa,不论哪一种配子组合,都是一种配子正常,一种配子不正常,B正确;C、乙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错误;D、乙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都属于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倒位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也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错误。故选B。

1、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13.A【解析】A、图甲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乙表示易位,A错误;B、图丙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的缺失,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C、图丁中,若上面的染色体正常,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若下面的染色体正常,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正确;D、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图甲、乙、丁都不是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A。

1、可遗传的变异: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图甲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图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易位,图丙表示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图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和缺失。14.D【解析】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错误;B、DNA主要在细胞核内通过复制形成,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有合成,RNA主要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B错误;C、同一种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一致,所对应的密码子一致,因此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相同,C错误;D、同一DNA上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同的DNA分子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录产物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D。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类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DNA和RNA的异同: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RNA核糖核苷酸核糖

A、C、G、U主要存在细胞质中15.A【解析】A、矮茎玉米植株既能自花传粉,也能接受高茎植株传来的花粉,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则矮茎对高茎为显性,A正确;B、高茎玉米植株可以自花传粉,也能接受矮茎植株传来的花粉,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有高茎和矮茎,则矮茎对高茎为显性,B错误;C、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花传粉且为纯合体,矮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矮茎,无论矮茎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会出现该现象,故无法判断显隐性,C错误;D、豌豆自然状态下只能自花传粉且为纯合体,纯种高茎豌豆植株中所结种子种到地上,长出的植株只有高茎,无论高茎是显性还是隐性,都会出现该现象,故无法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A。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6.A【解析】因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所以亲本窄叶雄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b∶Y=(1-50%)∶1=1∶2。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XBXb∶XbXb∶XBY∶XbY=1∶1∶2∶2。可见,F1的雌株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1/4XB、3/4Xb;F1的雄株的基因型为1/2XBY、1/2XbY,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B∶Xb∶Y=1/4∶1/4×(1-50%)∶2/4=1∶1∶4,即可育雄配子为2/7XB、1/7Xb、4/7Y。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宽叶雌株的比例为1/4×2/7+1/4×1/7+2/7×3/4=9/28,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属于特殊的分离定律。17.C【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该家族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根据Ⅲ代存在患病个体可知,II-1和II-2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XBXB)概率为1/4,B错误;C、IV-3的舅舅中有患者XbY,说明表现正常的外祖母为携带者,即Ⅳ-3的外祖母基因型为XBXb,则Ⅳ-3的母亲基因型为1/2XBXB、1/2XBXb,故Ⅳ-3的基因型为3/4XBXB、1/4XBXb,Ⅳ-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1/4×1/2=1/8,C正确;D、I-1、II-2、IV-2都是表现正常的男性,基因型均为XBY,即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D错误。故选C。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18.C【解析】A、实验开始前需要标记噬藻体,标记的方法就是先用35S或32P的标记蓝藻,然后再用噬藻体侵染,然后用标记的噬藻体侵染不含35S也不含32P的蓝藻,A正确;B、噬藻体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要培养32P标记的的噬藻体,必须先用含32P培养基培养蓝藻,再用此蓝藻培养噬藻体,B正确;C、侵染蓝藻的噬藻体利用蓝藻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藻体,C错误;D、步骤③是搅拌、离心,目的是让噬藻体(外壳)和蓝藻分开,使噬藻体(外壳)和蓝藻分别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D正确;故答案为:C。

1、噬菌体是一种病毒,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

2、噬菌体侵染病毒实验:(1)原理:要获得被35S或32P标记噬菌体,首先要获得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即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中培养获得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19.B【解析】A、一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的模板链不一定相同,A错误;B、由分析可知,图中所示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向右,B正确;C、核糖体上脱落下来的是多肽,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后才能成为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质,C错误;D、相同m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错误。故答案为:B。

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RNA聚合酶合成mRNA的过程。

(1)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2)模板:DNA分子一条链。

(3)原料: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4)酶:RNA聚合酶。

(5)能量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C-G,T-A。

2、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2)模板:mRNA。

(3)原料:21种游离的氨基酸。

(4)酶。

(5)能量.

(6)工具:tRNA。

(7)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C-G,U-A。

2、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的结构叫做多聚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20.B【解析】由图可知,与正常小鼠相比,CyclinB3缺失小鼠的同源染色体不能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能正常进行,由此可推测CyclinB3的功能是促进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Ⅰ: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Ⅱ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1.(1)限制酶HindⅢ、DNA连接酶;显微注射;细胞核移植技术(2)基因工程成功率较低,而受精卵数量少。胚胎成纤维细胞能够分裂增殖,便于为基因工程提供大量受体细胞,有利于筛选(3)A(4)A;C(5)层析【解析】(1)通过步骤A获取重组质粒T时,除需要限制酶BamHI外,还需要限制酶HindⅢ、DNA连接酶;步骤B是获得重组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步骤C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该技术称为细胞核移植技术。(2)动物基因工程中常用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受精卵的全能性高,易于表达,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实验的可行性和成功率;但是基因工程成功率依然较低,而受精卵数量少;而拉克斯牛的胚胎成纤维细胞能够分裂增殖,便于为基因工程提供大量受体细胞,有利于筛选。(3)在目前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因为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A正确。故答案为:A。(4)分析题图可知拉克斯牛体内的神经、肌肉和乳腺细胞中均含有乳糖酶基因可以合成乳糖酶,从而在体内合成乳糖;图中拉克斯牛为雌性,对其进行克隆繁育,无法获得雄拉克斯牛,AC正确。故答案为:AC。(5)科研人员发现,拉克斯牛所产的牛奶除乳糖含量低之外,还含有高活性的乳糖酶,可用于生产工业用乳糖酶。在此生产过程中,用于将乳糖酶与乳清蛋白分离的操作技术是层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其中人工合成中方法中包括反转录法,即可先提取人体细胞中的mRNA,以其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或DNA).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方法是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A杂交;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2.(1)A;C;D(2)D(3)Aa;2(4)D(5)B【解析】分析题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