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教育学》第四章-学生2_第1页
《新编教育学》第四章-学生2_第2页
《新编教育学》第四章-学生2_第3页
《新编教育学》第四章-学生2_第4页
《新编教育学》第四章-学生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学生的基本属性学生观(历史、当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地位思考与练习课外自学与训练方案学生的根本属性

〔一〕社会人、自然人〔二〕未成熟的人,具有开展潜能的人〔三〕接受教育的人,自觉能动的人

历史上的学生观1、“性善”观2、“性恶”观3、“白板”观4、“自然”观5、“烈性”观6、“儿童中心”观当代学生观(自学)1、评价性的“学生观”2、移情性的“学生观”3、学生主体观“白板”观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由此得出结论:人的天赋都是平等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于受教育的不同。《教育漫话》:“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好与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鬼怪与黑暗和光明本来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一个人假设从小被灌输黑暗里有鬼怪,那么他长大后就很难将鬼怪与黑暗分开”。--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著名教育家洛克〔J.Locke〕“自然”观儿童只有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开展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儿童的堕落、道德的沦丧是由于社会的腐败所致。在卢梭看来,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是自由,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由开展,把儿童培养成为自由的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会变坏了。”〔卢梭《爱弥儿》〕--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J.J.Rousseau〕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处处趋使的不驯服的烈性”,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这种“烈性”会经常“扰乱成人的方案,也把儿童的未来人格置于许多危险之中。”他认为,要通过管理,约束其“烈性”,制止这种“危险”。因此,他主张在儿童尚未树立道德观念之前,要采用强制性的手段,甚至用暴力维持学校的纪律。五种管理措施:〔1〕惩罚性威胁。〔2〕监督。他认为“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是培养不出“伟大人物”来的。〔3〕命令和禁止。他要求儿童要像军队那样绝对服从命令。〔4〕惩罚。他主张用“站墙角”、“禁食”、“禁闭”和“打手”等粗暴手段来体罚学生。〔5〕安排内容丰富而紧凑的活动,使儿童无暇去干蠢事或坏事。--德国资产阶级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烈性观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他认为教师要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当作教育过程的素材和出发点,坚决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开展规律等错误思想,并进而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那么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着他们组织起来。”杜威又指出:“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愈不觉得一方面是在那里教,那么,所得的结果愈好。”在教师作用问题上,杜威认为教师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助手作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Dewey〕儿童中心观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有独立的社会地位2、学生享有合法权利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强调儿童作为社会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和需要社会给予保障的权利。表达这一精神的根本原那么是:1.儿童权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国际法中确立的学生地位4/18/2024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获得物质保障的权利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获得尊重的权利获得平安的权利申请法律救济的权利我国法律赋予学生的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的义务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尊重师长的义务我国法律要求学生承担的义务学生的开展1.开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身心开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开展的不平衡性4.开展的个别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开展的规律1.根据身心开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2.根据身心开展的不平衡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适时而教3.根据身心开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既求稳又善变4.根据身心开展的个别差异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概念我国的学习过程理论〔自学〕学习过程理论学生的学习原那么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广义:靠后天习得的行为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狭义:专指学生的学习。1.学习是人通过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持久的变化2.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工具,主动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的过程3.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案、有方向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的过程概念学习过程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过程理论巴甫洛夫〔俄〕;桑代克〔美〕;斯金纳〔美〕认知学派布鲁纳;美国:加涅〔R.M.Gagne〕将学习内部活动与外部事件结合起来,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八阶段理论。1、动机阶段5.回忆阶段2、选择阶段6.概括阶段3.获得阶段7、操作阶段4、保持阶段8、反响阶段人本主义罗杰斯“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学生的学习原那么〔1〕全神贯注原那么〔2〕循序渐进原那么〔3〕思与问相结合原那么〔4〕博与专相结合原那么〔5〕学与用相结合原那么学归专一西汉名将李广射虎时,由于精力高度集中,竟无意中把整个箭头射进一块石头,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在谈到学习时曾用凸透镜作比喻。他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象这块透镜一样”。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形成白热的焦点,能点燃纸片,人的精力集中到一点,就可以产生不寻常的力量。老子用大树、垒台、行路作比喻,说明学习要从根底开始,逐步前进。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朱熹那么明确指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并以登山为喻,说明要登上科学知识的顶峰,就要从知识的山脚起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华罗庚在《寄语青年人:超过华罗庚》一文中说:“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循序渐进的道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思与问孔子强调指出:“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学须疑也,非学无以成疑,非问无以成学”,“小疑那么小进,大疑那么大进”,“于无疑处有疑”。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翻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都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学习始于疑问和惊奇。”知与行墨子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王充认为,学习中只会死记教条而不会用,无异于“鹦鹉学舌”。朱熹认为:“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守仁那么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毛泽东同志也十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1〕 PQ4R法托马斯〔E.L.Thomas〕和鲁滨逊〔H.A.Robinson〕提出的,是以学习的六个步骤命名的预习〔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ing〕-思考〔Reflect〕-复述〔Repeat〕-复习〔Review〕〔2〕SQ3R学习法Survey〔纵览〕、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背诵〕、Review〔复习〕这是一种在美国大专院校广泛流行的方法〔3〕试误法试误法又称尝试错误法,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所首倡,他用动物实验证明,在学习过程中,最初总要经历一些错误的尝试动作,以后随着不断的反复,错误动作逐渐减少,成功的动作逐渐增多,最后完全获得成功。〔4〕发现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发现法与创造创造不同,主要不在于发现新事物,而在于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把学习过程作为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替换和应用的过程〔5〕模仿法模仿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去进行学习的方法。模仿可以是无意的、被动的。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涅克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怀着今后尽力以同样的类似方式行动的意图去注意观察另一个人的行动时,他就是在进行有意的模仿”。当一个人偶然学到另一个的作风或行为而没有意识到他是这样做的时候,他就是在进行不自主的模仿。〔6〕归纳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就是点、线、面结合的方法。“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即“竖成线,横成片”。任何事物都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局部、特征、因素等。分别加以考察,然后再分别学习书本的各单元,再归纳成一个整体。对于书本各章节内容要随时串到线上去理解,找出点与点、点与线、线与面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一学科或一个专题来说,同时有许多知识内容需要学习时,也可以先分析,再综合,先学一局部或几局部相关的内容,再学其他局部的内容,由少到多,逐步推进,然后归纳成整体知识结构。〔7〕总结学习法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一段一总结,一段一提高。在提高的根底上再总结再提高。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就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总结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活动从一个阶段向更高的一个阶段升华。五、思考与练习

1、从现代学生观的角度,阐述学生的根本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