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说明_第1页
4.2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说明_第2页
4.2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说明_第3页
4.2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说明_第4页
4.2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报批稿)编制说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24年2月

目录TOC\o"1-2"\h\z\u一、工作简况 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极具光辉的文化财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起源、兴盛、交融、积累、传承,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并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新的历史时期,以治水实践为核心,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对水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治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加大水文化传播力度、增进全社会节水护水爱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水利工程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保护、传承、弘扬、利用治水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瑰宝,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努力向全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水利部印发《“十四五”水文化建设规划》提出,要“研究编制水利工程与文化融合建设标准与规范”,“在水利工程建设各环节中融入文化元素”,“对已建工程,充分挖掘历史、科技、管理、艺术等文化价值,重点收集整理工程建设历史资料、实物以及人物故事素材,配建、扩建或提升相应展示场所。对在建与新建水利工程,要在规划设计环节统筹考虑水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品位,依据工程特点配建水文化、水利科普、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场所或设施,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国情水情教育”;《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将水文化元素纳入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制订国家、行业水文化建设方面的规范和标准,鼓励社团和地方出台水文化建设领域的相关规范或标准。强化创新设计引领,鼓励发展体现中国文化魅力的水利工程设计,积极推动具有时代特色的水利工程建设”;《广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水文化水经济品牌”,“丰富提升水利工程的品味和内涵”,“结合万里碧道建设,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公园,将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851”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要求,要“打响岭南水文化这个品牌,打造广东靓丽水生态名片”。要实现这些规划和建设目标,就必须大力开展水利工程的水文化建设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关于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的技术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导致各地在开展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工作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水文化建设的需求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实施,随意性大,建设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实施效果不理想;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时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作指导,往往导致水文化建设内容难以纳入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当中,或水文化建设内容被大量删减,经费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制约水利工程的水文化建设。因此,制定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有助于规范我省的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工作,科学界定水利工程中水文化建设内容,明确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要求,提高水利工程水文化建设水平,对新时代广东水利水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水利工程的水文化建设,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促进水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同时也为彰显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共同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开展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工作,2022年8月27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2022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2〕379号)批准标准立项,确定标准主导单位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参与单位为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标准完成周期为两年。2.承担单位简介本标准由广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并由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39)归口。本标准主导单位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参与单位为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1)标准主导单位标准主导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简称广东水科院)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广东省水利厅,199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体现广东优势和特色的公益型研究机构”,2004年被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科技实力雄厚,专业齐全,具有现代化研究测试手段,综合实力排在全国水利系统科研院所前列的省级水利水电科研机构。广东水科院现有职工6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138人;博士学历44人,硕士210人;35岁及以下职工占总人数59%。在职职工中1人两次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次,囯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次(国家级人才);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1人次,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3人次,广东省丁颖科技奖1人次,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次,广东省水利科技杰出英才2人次);水利部水利青年拔尖人才1人次,珠江科技新星2人次,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1人次,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1人次,广东省水利科技英才苗子7人次;全国水利技术能手1人次,广东青年五四奖章1人次,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等各层次人才32人次。各类具备注册职业资格人员达80人,入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专家库180多个,专家达1200多人次。主导单位现拥有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论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机械电气、量测及金属结构)等甲级资质,测绘乙级资质;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评价[水利水电,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水运(含港口河海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水平评价5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4星;可承担大(2)型及以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大中型水闸和水库大坝的安全评价工作;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广东水科院勘测设计院拥有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以及工程设计水利行业乙级资质,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主导单位下设13个科研部门和广东水科院勘测设计院。建有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等15个国家或省级创新平台。拥有大型现代化试验厅和其他专业试验室20多个,面积逾10万平方米,配备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新型水力物理模型试验测控系统,并装备有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造波机、移动式二维造波机、风浪水槽、地震仪和地质雷达等先进科学仪器设备1000多台(套)。广东省山洪灾害预警与水旱灾害防治技术中心等9个综合事业及《广东水利水电》编辑部、水利部广东检索查新工作站、广东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处、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均设在广东水科院。(2)标准参与单位标准参与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负责全省大中型水利项目的技术审查工作,专业配套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并负责全省技术交流与推广工作,对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将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已成功推广包括多种生态型挡墙在内的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挂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牌子)是在2009年广东省水利厅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将原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中心、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广东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心、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交流合作中心整合后成立。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受委托承担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洪评价等项目的技术审查工作;承担水利水电科学技术、行业技术标准的推广、宣传工作;贯彻执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定额及费用标准,承担地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具体审核工作;负责广东省水利技术外援事务、水利水电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负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具体负责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的指导、管理等工作。3.主要工作过程2022年4月,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成立标准编制组,启动标准编制工作。2022年5月22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进行了立项审查。2022年8月27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粤市监标准[2022]379号”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进行了立项批准。2022年9月-2023年7月,编制组经过多次技术调研、研讨和修订,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初稿。2023年8月,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专家咨询稿。2023年10月17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进行了技术咨询。2023年11月,编制组经过多次技术研讨和修订,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2023年11月20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粤水标[2023]51号”文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29日,编制组针对征集到的37条意见和建议,经讨论,采纳33条,部分采纳1条,不采纳3条,修改后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2024年1月3日,广东省水利厅在厅网站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17日。2024年1月20日,编制组针对广东省水利厅网站征集到的3条意见和建议,经讨论全部予以采纳,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2024年1月30日-31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审定会,共邀请6名行业知名专家和1名标准化专家对标准进行审查。2024年2月20日,编制组结合标准审定会提出的50条意见和建议及专家复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讨论全部予以采纳,修改后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报批稿,上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2月22日~28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二次通讯会议,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报批稿)进行审查表决。经表决,《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报批稿)通过技术审查,同意该标准按程序上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立项的必要性(1)是努力丰富和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需要时代赋予水利新的使命、新的内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工程、水环境在满足除害兴利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其文化功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然而长时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局限于工程的结构设计和传统功能的发挥,较少考虑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多样化的要求。在生态环保意识、文化景观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力加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需要持续提升的时代,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水、河流、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实现水、水工程与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有机结合,疏浚河道,改善水质,活化水体,建设水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使一条条清新亮丽的河道成为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一座座独具匠心的水工程成为人们寻古访今的好场所,一处处显现文化品位的水景观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好风景,把文化的元素渗透到水利工程中,渗透到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展现现代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彰显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这是发展现代水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的必然要求。开展《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是努力丰富和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需要。(2)是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多年来的治水实践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存在的严重水资源问题,既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水的开发利用行为不当的结果,也是水文化缺失的重要表现。因此,在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善于从文化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转变水事观念,实现人水和谐。要增强全社会的水患意识、水资源意识、水生态意识、水危机意识、爱水惜水节水意识,引导人们逐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和价值体系,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要引导人们树立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理念,营造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的文化氛围,使河流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建设先进水文化,突破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冲破制约和影响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快完善有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展《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是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3)是切实加强传统水利遗产发掘和保护的需要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史积累了丰富的水利遗产,它们是我们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实证,是水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今天我们发展现代水利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要深入挖掘和整理水利遗产中的科学内核,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先进思想、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念等,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水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将其转化为服务于当代水利建设的文化资源。要高度重视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古代水利工程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继承和发展古代水利科学与传统河工技术,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充分发挥水利系统水文化遗产研究的优势,加大对水利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以充分发挥其传承水文化和纪实、存史、资治、教化等方面的功能。开展《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编制,是切实加强传统水利遗产发掘和保护的需要。三、标准框架和主要内容1.标准框架本标准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遵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及规范,并结合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特点来编写。2.主要内容本标准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资料收集、水工建筑物水文化设计、景观水文化设计、水文化科普设计、水文化遗产保护设计、水文化信息化设计、水文化建设投资等11章和1个附录。第一章:范围。界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新建、加固、改建和扩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水文化设计,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所引用的标准及规范。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列出了适用于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第四章:总体要求。阐述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布设要求、表现形式、设计内容等一般规定。第五章:资料收集。规定了水利工程开展水文化设计时需要收集的水利工程资料、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资料等资料要求。第六章:水工建筑物水文化设计。规定了水库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堤防工程、引调水工程(灌溉工程)等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水文化设计的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第七章:景观水文化设计。规定了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湿地生态景观水文化设计、滨水生态景观水文化设计、陆域生态景观水文化设计及人文景观水文化设计的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第八章:水文化科普设计。规定了水科学基本知识普及、水生态环保理念宣传、水文化传播与传承等水文化设计的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第九章:水文化遗产保护设计。规定了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名人轶事、建筑风格、红色文化等水文化设计的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第十章:水文化信息化设计。规定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中信息化设计的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第十一章:水文化建设投资。规定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中建设投资的组成及分析计算方法。附录:给出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专题(专章)报告》编制提纲以及附件内容要求。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上位标准关系本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现行法律法规不存在矛盾之处。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水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南》、《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水电工程景观规划设计规范》、《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等。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上述标准规范,与这些标准的关系界定合理,在相互协调、充分衔接的基础上,针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化、扩充和完善。本标准可为指导广东省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提供技术指导,是以上标准体系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五、标准有何先进性或特色性目前国内颁布了大坝、水电站、水闸、堤防、泵站等各类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门类齐全,已成体系,但有关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的相关标准仍是空白,国外也没有可供借鉴参考的技术标准,严重制约了水利行业的水文化建设事业发展。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属于水利与文化的交叉领域,既要体现时代特色,也要反映人文和地域特点,更要符合水利工程防洪安全要求,编制难度较大。在新时期推动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水利工程与文化融合,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要求下,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编制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该标准的编制填补了我国水利行业在该领域的空白,将推动我国水利行业在水文化建设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该标准除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资料收集等做出规定外,还结合水利工程和水文化特点,对水工建筑物水文化设计、景观水文化设计、水文化科普设计、水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等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定,此外,考虑到智慧水利建设需求对水文化信息化设计进行了规定,考虑到水文化建设能有效实施对水文化建设投资进行了专门规定,为便于实操给出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专题(专章)报告》编制提纲以及附件内容要求。标准的这些鲜明特色将有助于标准的推广应用,体现出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特点。六、标准调研、研讨、征求意见情况标准调研阶段:2021年4月19-21日,编制组有关人员赴省韩江流域管理局调研水文化建设工作。2023年5月11日,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张继涛率队到广州市水务局调研水文化工作,厅办公室、韩江流域管理局和编制组有关人员参与调研。2023年7月24-28日,编制组有关人员赴内蒙古调研水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咨询稿阶段:2022年11月21日,编制组在广东水利大厦B塔九楼会议室开会讨论导则框架结构。2023年8月3日,编制组召开视频会议讨论导则咨询稿。2023年8月19日,编制组在广东水利大厦B塔九楼会议室开会讨论导则咨询稿。咨询形成征求意见稿阶段:2023年10月17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东水利大厦A塔20楼会议室召开专家咨询会对导则咨询稿征询专家意见。2023年10月27日,编制组在广东水利大厦B塔九楼会议室开会讨论导则咨询稿修改。2023年11月19日,编制组在广东水利大厦B塔九楼会议室开会讨论导则咨询稿修改,形成导则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阶段:2023年11月20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粤水标[2023]51号”文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29日,编制组针对征集到的37条意见和建议,经讨论,采纳33条,部分采纳1条,不采纳3条,修改后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2024年1月3日,广东省水利厅在厅网站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17日。2024年1月20日,编制组针对广东省水利厅网站征集到的3条意见和建议,经讨论全部予以采纳,对《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版送审稿。专家技术审查:2024年1月30日-31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送审稿)技术审查会,共邀请6名行业知名专家和1名标准化专家对标准进行审查。2024年2月1日,编制组结合标准审定会提出的50条意见和建议,经讨论全部予以采纳,经修改后提交专家组复审。2024年2月20日,编制组共收到专家复审意见和建议8条,经讨论全部予以采纳,按专家复审意见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专家组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定,形成《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报批稿)。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议表决阶段:2024年2月22日~28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