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的答案标号涂黑。1.春秋战国时期被誉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

)A.各种变法B.百家争鸣C.儒家学说D.礼乐文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出现了很多思想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故答案是B。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政权,下列措施能在根本上体现中央集权的是(

)A.建立皇帝制度B.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地方推行郡县制D.焚书坑儒【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最能体现中央集权,故答案是C。3.下图所示的线路图曾在中外历史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早开启这条道路的使者是(

)\o"中国教育出版网\"A.班超B.张骞C.玄奘D.鉴真【答案】B【解析】由图片看出,这条道路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的大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古代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A东汉时期经营西域,C唐太宗时西行天竺,D唐玄宗时东渡日本,故答案是B。4.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象。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分析对出现这些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当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A.昭君出塞B.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人藏D.册封达赖、班禅【答案】B【解析】由“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象”可知,黄河流域指北方,多元文化融合指民族融合,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魏孝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A促进了汉匈的友好往来,C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D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故答案是B。5.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有因果关系的是(

)A.分封制——商鞅变法B.赤壁之战——三国鼎立C.玄奘西行——佛教传人中国D.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属于因果关系,A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富强,C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时期,D郑和下西洋是对外开放,ACD没有因果关系,故答案是B。6.下图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下列对此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o"中国教育出版网\"A.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B.起到了防洪灌溉的作用C.表明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北至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与图片相符故图片的工程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故答案是D。7.下列农具中,唐朝时期开始使用的是(

)A.\o"中国教育出版网\"B.\o"中国教育出版网\"C.\o"中国教育出版网\"D.\o"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我国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筒车和曲辕犁,A是二牛抬杠,出现于两汉时期,B是耧车,出现于西汉时期,C是提花机,出现于汉朝,D是曲辕犁,故答案是D。8.宋朝时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段描述反映出当时的经济重心位于(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答案】D【解析】由“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南宋时,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说明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即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答案是D。9.培根认为人类世界因为三种发明而改变,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以下属于在学术上改变世界的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培根说的三种发明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因此在学术上改变世界的是印刷术的发明,故答案是B。10.朱元璋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设三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故答案是C。11.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加强管理,清朝在西藏设置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驻藏大臣C.宣政院D.军机处【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A是西汉在新疆设置的机构,C是元朝在西藏设置的机构,D是清朝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故答案是B。12.甲午中H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然而结果却以中国失败告终,从根本上看,是因为当时中国(

)A.军备陈旧B.指挥无方C.制度落后D.腹背受敌【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我国是封建制度,落后的封建制度战胜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故答案是C。1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由“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BC学习的是西方的制度,D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文化,故答案是A。14.20世纪初,他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周恩来【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所以他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故答案是B。15.19世纪初,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到了民国这一陋习逐渐消失,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改变了落后的习俗,剪辫、废止缠足,取消了跪拜礼等,故答案是A。16.某校九年级学生整理历史笔记时,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蒋介石、叶挺独立团。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第一次国共合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共合作成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是北伐战争的总司令,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战争的先锋,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故答案是D。17.有人说:“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他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的成D.红军长征【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所以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A发生于1927年,B发生于1935年,D发生于1934年,ABD时间不符,故答案是C。18.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说法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B.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C.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有时间、事件组成,所以是史实,D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地位的评价,因此D是结论。故答案是D。19.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它反映了(

)\o"中国教育出版网\"A.新中国一五计划成果显著B.我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我国吸收外资进行经济建设D.当时我国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答案】B【解析】由“公私合营”可知,三大改造期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故答案是B。20.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的方针C.“求同存异”的方针D.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A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B是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D是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故答案是C。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在这一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我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上迈出了第一步,ABD都不是空间技术领域的成就,故答案是C。22.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o"中国教育出版网\"A.AB.BC.CD.D【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佛教起源于印度,故A搭配错误,B项中狮身人面像是故埃及的,故B搭配错误,C项中《汉莫拉比法典》来自古巴比伦,C搭配正确,D项中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D错误,故答案是C。23.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兴起于交通便利的地方,规模很大B.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C.城市里孕育了早期的资本主义D.所有城市通过武力斗争获得自治权【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一般都兴起于国王或教俗封建主的领地上,故A错误,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天主教在欧洲的传播,故B错误,西欧城市一般多是通过经济赎买的办法,从国王或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从而拥有自治权,故D错误,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孕育了早期的资本主义,故C正确。24.某一时期,肖像画中人物面部表情一改冰冷、僵硬的模样,出现温暖、细腻的表现形式,这主要体现出下列哪一种思潮(

)A.人文主义B.浪漫主义C.自由主义D.现实主义【答案】A\o"中国教育出版网\"25.有人这样评价拿破仑:“他是在那个时代中的非凡表现,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理由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C.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D.两次登上皇位【答案】C【解析】由“拿破仑是法兰西的骄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本原因在于拿破仑对内颁布《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典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故答案是C。26.19世纪末,德国开始争夺“阳光下的地盘”,最主要的原因是(

)A.德国拥有的殖民地太少B.一战后德国领土被瓜分C.德、意、奥形成军事同盟D.德国工业化赶超英法【答案】D\o"中国教育出版网\"27.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竞选中承诺:实行新政,带领美国人民走出泥潭。此时的美国处于(

)A.虚假的经济繁荣B.严重的经济危机C.珍珠港事件后的恐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故答案是B。28.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就完了。”下列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战役D.攻克柏林战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9.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外部原因是因为()A.得到美国的帮助B.大力发展军工业C.推行科技立国战略D.谋求政治大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原因是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抓住新的科技革命的机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使经济迅速、持续增长。其外部原因是美国的援助,而B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C是日本80年代提出的政策,D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的政治欲望膨胀,与经济发展无关,故答案是A。30.从下列年代尺可以得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o"中国教育出版网\"A.世界格局的演变B.科技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D.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由“蒸汽时代”可知,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使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由“电气时代”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由“信息时代”,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联系更加密切,由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三次科技革命有关,故答案是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题,共40分)3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政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o"中国教育出版网\"材料二

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材料三\o"中国教育出版网\"材料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苦难中爬起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承并继续弘扬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伟大成就,也是我党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习近平《为什么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请回答:(1)图8军旗升起的地方指哪里?图9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中共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为什么要开创这样的革命道路?(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在抗日敌后根据地开展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在当时的意义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出建国以后,中共采取了哪些政策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综合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共建设最有自信的政党的历史契机有哪些?【答案】(1)江西南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受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因此,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其次,敌人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薄弱;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因此,中国革命要先农村后城市。(或答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大生产运动与整风运动;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和思想上的保证。(3)实施“五年计划”,建立起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富民强国;实行“一国两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我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②中国共产党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等举措取得了重大成功,这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③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等。(或: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承并继续弘扬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是建设最自信政党的历史契机。)【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农红军是由南昌起义开始组建的,决定以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建军节,南昌也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把红军带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创这条道路的原因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完全的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罢工的合法斗争权利,反动统治阶级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多次奋斗说明,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而广大农村却是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共产党人必须而且有可能首先占领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因此,中国革命要先农村后城市。(2)由“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可知,中共在抗日敌后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同时展开,巩固了党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和思想上的保证。(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行一国两制,收回香港和澳门,洗雪了百年国耻。(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我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②中国共产党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等举措取得了重大成功,这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③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等。或: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承并继续弘扬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是建设最自信政党的历史契机。32.全球化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此同时,反全球化相伴而生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o"中国教育出版网\"材料二

(19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过一个类似的全球化时期……(第一轮全球化时期)由于火车、汽车的发明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以更快、更便宜的价格进行更多的贸易……那次全球化的初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大英帝国的力量、英镑和海军。——摘自托马斯·弗里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三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四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琢经济与全球社会。——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l3摘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同答,火车、汽车的发明属于哪一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试分析第一轮全球化时期的大英帝国占支配地位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回答,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答案】(1)新航路开辟;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交通领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交通;英国海军强大,有海上霸主之称;对外殖民扩张,是最大的殖民国家,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等。(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强,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21教育】(4)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加剧了现有的贫富差距等。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全球化加深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拓展了活动的空间,实现了生产要素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各国经济的依赖性与不稳定性增,国际合作规则还不够完善等。【解析】(1)从图片上看到,欧洲到美洲的航线,欧洲到亚洲、非洲的航线,从欧洲出发回到欧洲的航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通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的发明有火车和汽车。英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了先机,大英帝国占支配地位,由“全球化的初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大英帝国的力量”可知原因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由“火车、汽车的发明可以在更多的地方以更快、更便宜的价格进行更多的贸易”可知,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便利了交通。由“全球化的初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大英帝国的力量、英镑和海军”可知,英国有强大的海军,成为海上霸主,通过对外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3)由“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可知,反映了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增长,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强,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低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等。如何理性看待经济全球化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全球化加深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拓展了活动的空间,实现了生产要素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促进全球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各国经济的依赖性与不稳定性增,国际合作规则还不够完善等。33.有观点认为:当今世界中、美、俄三国鼎立,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中、美、俄三国彼此有交集,在世界舞台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和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关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材料二

1981年,美国政府采取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1982年,美苏开始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谈判,但因美N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而中止。1985年,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国推行新的缓和战略,双方重开谈判。l988年底,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一一摘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期待。——11月9日,匡家主席习近平向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请回答:(1)材料一中越南战争时期,美、(苏)俄两国处于什么形式之下?美国与中国打交道谨慎克制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苏两国的战略措施出现什么变化?(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两国的利益共同点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你是否赞成当今世界是中、美、俄,三国鼎立的观点?清说明理由。【答案】(1)美苏争霸、冷战;美苏争霸,苏联占优势;美国需要拉拢中国,牵制苏联。(2)美国“以实力求和平”,推行新的缓和战略;苏联着手调整外交政策;美苏达成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初步协议。反映出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3)利益共同点: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繁荣。赞成。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