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雨中的宝贝》教案_第1页
小班科学《雨中的宝贝》教案_第2页
小班科学《雨中的宝贝》教案_第3页
小班科学《雨中的宝贝》教案_第4页
小班科学《雨中的宝贝》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科学《雨中的宝贝》教案汇报人:2024-01-13课程介绍与目标雨中世界探秘认识“雨中的宝贝”动手操作实践环节知识拓展与延伸活动课程总结与回顾课程介绍与目标01本课程以小班幼儿为对象,通过科学活动《雨中的宝贝》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好奇心。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幼儿将能够了解雨水的形成过程、认识雨中的生物和物品,并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目的教案背景及目的了解雨水的形成原理;认识雨中的生物和物品。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运用感官观察雨水及雨中的生物和物品;能够简单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雨水的形成、雨中的生物和物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故事、实验、观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雨水及雨中的世界。教材内容本课程分为导入、新课学习、实践探索和课程总结四个部分。导入部分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幼儿兴趣;新课学习部分介绍雨水的形成原理和雨中的生物与物品;实践探索部分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和实验活动;课程总结部分回顾学习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教材结构教材内容及结构雨中世界探秘02引导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雨滴,发现雨滴呈现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形状。通过比较不同雨滴的大小,让幼儿了解雨滴大小的差异,并引导他们思考雨滴大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观察雨滴形状与大小雨滴大小雨滴形状雨水温度让幼儿伸出手掌感受雨水的温度,引导他们描述雨水是冷的还是温的,帮助他们理解雨水温度与天气状况的关系。雨水触感鼓励幼儿触摸雨水,感受雨水打在皮肤上的感觉,让他们描述雨水是轻柔的还是猛烈的。感受雨水温度和触感植物生长解释雨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植物如何吸收雨水中的养分,并展示一些在雨水中茁壮成长的植物图片。水循环简单介绍水循环的过程,让幼儿了解雨水是如何从地面蒸发到空中形成云,再变成雨回到地面的。环境保护引导幼儿思考雨水对环境的影响,让他们了解雨水可以冲刷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有助于保持空气清新。同时,也要让他们意识到过度开发和污染可能会破坏自然的平衡。了解雨水对自然界作用认识“雨中的宝贝”03

寻找并观察不同种类昆虫昆虫种类带领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并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如蚂蚁、蜗牛、蚯蚓等。观察方法指导幼儿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鼓励他们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昆虫习性引导幼儿观察昆虫在雨中的行为表现,如寻找食物、躲避雨水等,并让他们理解这些行为与昆虫生活习性的关系。食物链通过简单的食物链游戏或故事,让幼儿了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如有些昆虫是益虫,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或捕食害虫。生活环境向幼儿介绍昆虫的生活环境,包括土壤、草丛、树林等,让他们了解昆虫是如何适应这些环境的。生长过程展示昆虫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昆虫从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并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奇妙和多样性。了解昆虫生活习性和特点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喜爱之情,让他们感受到昆虫的可爱和有趣。情感培养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昆虫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如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捕捉昆虫等。保护意识组织幼儿参加一些与昆虫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昆虫标本、设计昆虫保护宣传画等,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昆虫的了解和喜爱。实践活动培养对昆虫喜爱和保护意识动手操作实践环节04制作步骤在盒内放入昆虫食物和纸巾,为昆虫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在观察窗口处贴上放大镜,方便幼儿观察昆虫的细节。材料准备:透明塑料盒、放大镜、纸巾、昆虫食物(如树叶、水果皮等)在透明塑料盒的一侧剪出适当大小的观察窗口。将捕捉到的昆虫放入观察盒中,注意不要伤害昆虫。010203040506制作简易昆虫观察盒提供画笔和颜料,让幼儿在纸上自由创作昆虫形象。制作步骤材料准备:画笔、颜料、画纸、手工材料等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纹路等。或者提供手工材料,如彩纸、毛线、纽扣等,指导幼儿制作立体昆虫模型。绘画或手工制作昆虫模型0103020405010405060302组织形式:小组分享或全班分享分享内容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过程。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师对每位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分享意义: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分享交流各自作品成果知识拓展与延伸活动05亚洲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雨季01介绍亚洲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雨季特点,如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等,并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该地区雨季的景象。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02阐述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特点,如雨季和旱季的交替、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等,并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该地区雨季的景象。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雨季03描述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雨季特点,如雨季和干季的分明、降雨量的巨大差异等,并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该地区雨季的景象。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雨季特点介绍雨水收集系统的原理和作用,如通过屋顶、地面等收集雨水,经过过滤、储存等处理,用于冲厕、浇花等非饮用水用途。雨水收集系统阐述雨水花园的概念和作用,如通过植物、土壤等自然元素净化雨水,同时美化环境、提供生态栖息地等。雨水花园探讨雨水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合理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减轻排水系统负担,同时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雨水利用与生态保护探究人类如何利用雨水资源推荐与雨季相关的绘本或科普读物推荐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与雨季相关的绘本或科普读物,如《下雨啦》、《小雨滴的旅行》等,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雨和雨季。观看与雨季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选择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与雨季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如《小雨滴历险记》、《雨林里的秘密》等,让幼儿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内容感受雨季的魅力和奥秘。开展主题讨论或分享活动在阅读或观影后,组织幼儿进行主题讨论或分享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展相关主题阅读或观影活动课程总结与回顾06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动画,向孩子们解释了雨是如何形成的,包括水循环、蒸发、凝结等过程。雨的成因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雨,如毛毛雨、阵雨、雷雨等,并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加深对不同雨势的理解。雨的种类引导孩子们观察雨中的生物,如蜗牛、蚯蚓、青蛙等,并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雨天的。雨中的生物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自然科学知识的增长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对雨的成因、种类以及雨中的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了解雨水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孩子们逐渐形成了珍惜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观察能力的提升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雨中的生物和现象,学会了如何发现和描述自然界中的细节。分享孩子们在课程中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