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1.本文概述《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一文深入探讨了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内激烈的价格竞争现象,旨在揭示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竞争策略演变、市场结构变迁以及政策环境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与评述,本文构建起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旨在全面剖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的本质特征与动态规律。文章开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详尽的回顾与评价,识别出既有理论在解释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现象上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研究定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有的寡头竞争格局,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的价格竞争形态与策略选择,包括直接价格战、捆绑销售、差异化服务定价等多元化的竞争手段。本文聚焦于不对称管制对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塑造作用。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演变,特别是针对主导运营商的特殊管制措施的实施,如何理解这些政策对市场参与者定价决策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业租金分配变化、市场进入壁垒调整等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通过实证分析与案例解读,文章揭示了不对称管制作为触发行业降价的重要机制,如何促使运营商调整其竞争策略,进而重塑市场结构。再次,本文深入探究了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中的非合作博弈特性,借鉴经济学中的博弈论模型,如“囚徒困境”,来模拟和解释运营商间在价格决策上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文章揭示了在市场选择与政府监管双重作用下,价格竞争如何在短期非理性行为与长期市场秩序之间寻求平衡,并提出在有效竞争与消费者福利提升的双重目标下,行政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合理边界。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最新数据和发展趋势,对未来价格竞争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应对策略建议以及对监管政策优化的思考。强调在技术进步、用户需求多元化、新兴业务崛起等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将呈现出更为复杂且动态的特征,要求运营商不断创新竞争模式,监管机构则需适时调整政策工具,以适应行业变革并确保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研究》不仅是一部系统性梳理和评价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现象的学术著作,更是一份为业界实践者、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的重要文献,对于理解我国通信行业市场化进程中价格竞争的深层逻辑,以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2.中国移动通信业概述中国移动通信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历了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再到3G、4G、5G的快速迭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移动通信业不仅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还经历了市场的快速扩张和行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中国移动通信业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新高峰。当前,中国移动通信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产业链。截至2024年,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超过16亿,其中4G和5G用户占比逐年上升。在技术层面,中国移动通信业已经形成了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在5G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格局经历了从双寡头到多寡头的转变。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以虚拟运营商为代表的新兴力量也在逐渐崛起。在价格竞争方面,各大运营商通过不断降低通信资费、推出优惠套餐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频谱资源分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税收优惠等。同时,监管机构如工信部对市场价格竞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政策与监管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移动通信业实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5G技术的深入应用、物联网的广泛布局、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竞争行为将继续存在,但也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提升。3.价格竞争理论框架价格竞争在电信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高度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移动通信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其价格竞争的动态尤为复杂。本节将概述电信业价格竞争的基本概念,包括价格战、非价格竞争与价格竞争的相互作用,以及中国移动通信业在价格竞争方面的特点。本节将探讨价格竞争的理论基础,包括经典经济学中的价格竞争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相关观点,以及博弈论在价格竞争中的应用。这些理论为理解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节将构建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模型。该模型将考虑中国移动通信业的特点,如市场结构、监管环境、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等因素,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价格竞争的动态。为了验证和完善上述理论框架,本节将选取中国移动通信业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我们将探讨价格竞争如何在实际市场中发挥作用,以及它对市场参与者、消费者和市场整体的影响。总结本章节的主要发现,强调价格竞争理论框架在理解和分析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行为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4.中国移动通信业价格竞争现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自21世纪初以来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当前,市场主要由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主导,形成了一种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几家大公司控制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价格竞争成为运营商争夺市场份额和提升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在寡头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运营商采取的价格竞争策略多样化。主要策略包括:价格战:通过降低资费、提供套餐优惠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新用户吸纳和竞争对手客户争夺方面。差异化定价: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如学生套餐、商务套餐等。捆绑销售:将通信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如手机、流媒体服务等)捆绑销售,通过提供整体价值吸引消费者。价格竞争在提高市场效率、降低消费者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包括:提高消费者福利:价格竞争使得通信服务更加亲民,提高了消费者的通信服务使用率。促进技术创新: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运营商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如5G网络的建设和优化。盈利能力下降:长期的价格战可能导致运营商的利润率下降,影响其长期投资能力。服务质量压力:为了降低成本,运营商可能在某些服务领域牺牲质量,影响用户体验。政府对通信行业的监管政策对价格竞争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健康的市场竞争,防止恶性价格战,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这些政策包括:价格监管:对通信资费进行合理监管,确保价格竞争不会损害消费者利益。鼓励创新与投资: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鼓励运营商在技术研发和服务质量上投入更多资源。服务差异化: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运营商将更加注重通过服务差异化来吸引和留住用户。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价格竞争现状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现象,涉及市场结构、竞争策略、政策监管等多个方面。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制定有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5.价格竞争对行业的影响价格竞争作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一种主要竞争手段,对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价格竞争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降低价格,各大运营商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从而促进了市场的扩大和业务的增长。这种竞争态势也激励了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价格竞争也加剧了行业的洗牌和整合。在价格战的压力下,一些实力较弱、经营不善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这种整合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效率,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价格竞争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过度的价格竞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从而影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价格竞争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正当竞争行为,如虚假宣传、恶意降价等,损害了行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移动通信业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意竞争。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引导,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共同努力,中国移动通信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6.价格竞争中的政府角色与政策监管与规范:介绍政府如何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市场,防止不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阐述政府如何通过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价格战导致的低质量服务。政策目标:分析政府制定价格政策的目标,如促进竞争、保障服务质量和公平等。政策工具:讨论政府使用的政策工具,如价格上限、补贴、税收优惠等。执行与监督:探讨政府如何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包括监管机构的角色和监督机制。市场结构:分析政策如何影响市场结构,如促进新进入者或维护现有企业的市场地位。价格动态:讨论政策如何影响价格水平和价格变动,包括短期和长期效应。创新与投资:评估政策对行业创新和投资的影响,特别是在新技术和服务方面。价格透明度:探讨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提高价格透明度,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选择。国际比较:将中国的政策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政策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政策路径的优势和局限。未来政策建议:提出基于研究的未来政策建议,以促进健康的价格竞争环境。7.结论这个框架旨在提供一个清晰、逻辑严密的结论部分,每个小节都聚焦于不同的方面,从总结研究内容到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再到讨论实践意义,确保文章结尾部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您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内容和发现来调整和填充每个小节的具体内容。参考资料: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竞争日趋激烈。四川移动通信公司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通信服务提供商,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多重挑战。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是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行业环境分析:通信行业正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普及,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变革。竞争对手分析:四川移动通信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内大型通信企业,以及、中兴等通信设备制造商。这些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实力,对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构成巨大挑战。市场分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同时,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重视也为通信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技术创新战略: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应加大在新一代通信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差异化战略: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应注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定制化的套餐服务,提供多样化的终端设备等。合作战略: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可以采取合作战略,与其他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共享市场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例如,可以与设备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移动通信设备;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提供更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品牌战略: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应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可以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提高品牌在目标市场的曝光度。人才战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应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组织保障: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战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公司战略。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公司的各项制度和管理规章,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为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资源保障:合理配置和利用公司的各项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确保战略的实施所需的资源得到有效保障。风险管理: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挑战,确保战略的稳定实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四川移动通信公司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以取得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差异化、合作、品牌建设和人才管理等战略的实施,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保障战略的有效实施,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在4G业务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增长,中国移动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本文将对中国移动4G业务竞争战略进行研究。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运营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广泛的网络覆盖范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移动在4G业务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增长,中国移动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目前,中国移动在4G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广泛的网络覆盖范围,同时还在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和服务,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移动在4G业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质量不稳定、服务水平不高、用户满意度不高等。目前,中国移动在4G业务领域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国内其他通信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也在积极推广4G业务,与中国移动争夺市场份额。国际通信运营商如沃达丰、AT&T等也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给中国移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涉足通信领域,如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用户基础,对中国移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中国移动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公司应该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包括加强基站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工作。公司应该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业务和服务。例如,可以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移动终端、推广移动支付、拓展物联网等领域的新业务。公司还应该加强品牌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包括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加强用户反馈和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中国移动在4G业务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并持续增长,公司需要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通过加强网络建设、产品研发和创新、品牌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努力,中国移动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持续增长。公司还应该不断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竞争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信业,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行业,如邮政通信业。电信(telecommunication):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式,例如:无线电,电报,电视,电话,数据通讯以及计算机网络通讯等。国际电联的定义是:“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它电磁系统的通信。”按照这个定义,凡是发信者利用任何电磁系统,包括有线电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光学通信系统以及其它电磁系统,采用任何表示形式,包括符号、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由这些形式组合而成的各种可视、可听或可用的信号,向一个或多个接收者发送信息的过程,都称为电信。它不仅包括电报、电话等传统电信媒体,也包括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电信媒体,不仅包括上述双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也包括广播、电视等单向信息传播媒体。通信: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通信的方式:以视觉声音传递为主的古代的烽火台、击鼓、旗语、现代电信等及以实物传递为主的驿站快马接力、信鸽、邮政通信等。古代的通信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代通信往往以电信方式为主如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注重即时通信,做为自然科学来说邮政通信更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但在现今注重经济利益的时期往往不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使邮政通信相对即时通信不宜接受。包括经营各种信函、包裹、汇兑、邮票发行、集邮和邮件运输、报刊发行等邮政业务活动。包括经营电话、电报、移动通信、无线寻呼、数据传输、图文传真、卫星通信等电信业务和电信传输活动(如服务、微波总站系统单位等)。(1)销售邮务物品是指邮政部门在提供劳务同时附带销售与邮政业务相关的各种物品(如信封、信纸、汇款单、邮件包装用品等)的业务。(3)销售电信物品是指在提供电信业务的同时附带销售专用和通用的电信物品(如电报纸、电话号码簿、电报签收簿、电信器材、电话机等)的业务。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的确为我们带来了不少享受。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用户也因此有理由期待这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说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少人肯定不是很清楚,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这种技术。大家知道,所有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从GSM、GPRS到第4代,需要不断演进,而且这些技术可以同时存在。我们都知道最早的移动通信电话是采用的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这种技术只能提供区域性话音业务,而且通话效果差、保密性能也不好,用户的接听范围也是很有限。随着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传统的通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通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GSM通信技术,该技术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它是根据欧洲标准而确定的频率范围在900~1800MHz之间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频率为1800MHz的系统也被美国采纳。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也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不过它能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仅为6kbit/s,和六年前用固定电话拨号上网的速度相当,而当时的internet几乎只提供纯文本的信息。而时下正流行的数字移动通信手机是第二代(2G),一般采用GSM或CDMA技术。第二代手机除了可提供所谓“全球通”话音业务外,已经可以提供低速的数据业务了,也就是收发短消息之类。虽然从理论上讲,2G手机用户在全球范围都可以进行移动通信,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给手机用户带来诸多不便。针对GSM通信出现的缺陷,人们在2000年又推出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GPRS,该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的推出标志着人们在GSM的发展史上迈出了意义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在这之后,通信运营商们又将推出EDGE技术,这种通信技术是一种介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网络与第三代移动网络之间的过渡技术,因此也有人称它为“二代半”技术,它有效提高了GPRS信道编码效率的高速移动数据标准,它允许高达384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EDGE提供了一个从GPRS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渡性方案,从而使现有的网络运营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设备,在第三代移动网络商业化之前提前为用户提供个人多媒体通信业务。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象征着3G通信的标志技术WCDMA也将成为未来通信技术的主流。该技术能为用户带来了最高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的传递。WCDMA通过有效的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的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此外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像。人们之间沟通的瓶颈将由网络传输速率转变为各种新型应用的提供:如何让无线网络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而不是给人们带来骚扰,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从信息的海洋中快速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能够方便的携带、使用各种终端设备,各种终端设备之间如何更好的自动协同工作等等。在上述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技术最终将迈向4G通信技术时代。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任务已经达成,而现阶段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时代,今后十年将会是3G移动通信系统正兴的时期,或许到了十年以后将会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天下。但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均会有重复性的时间点,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项技术更新,不过随着通信科技的日新月异,或许转变会更快、时间也会更短。对于移动通信服务业者、系统设备供货商或其他相关产业来说,必须随时注意移动通信技术的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专网通信行业产业链已经比较成熟,专网通信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塑胶与五金结构件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下游为政府与公共安全部门、公用事业以及工商业等。全球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00亿元左右,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规模较大。例如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家都拥有TETRA、GSM-R等全国性的无线专网,专网用户上百万;“数字莱茵河”信息化专网也有近万船只、数十万用户;意大利电力信息化专网拥有约3000万智能终端(意大利全国人口约5800万);沃尔玛、福特等大型企业都有发达的信息化专网。中国专网通信尚未形成大的产业规模,专网技术标准以引进国外技术标准为主,绝大多数中国专网厂商不掌握核心技术,位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网领域中国还没有形成大的龙头企业。2011年,整个专网通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4亿元。固网与移动的高度融合,已成为通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移动、资历最老的中国电信、还是得益于政策照顾的中国联通,未来都不可能仅仅凭少数几种业务,就能雄霸天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带来经济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加上消费者对宽带数据类、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通信接入方式也呈多元化发展。传统的窄带通信和第二代GSM移动通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通信接入方式演变得更加多样化,既有基于传统固网铜缆的xDSL(各类数字用户线路的统称)技术、还有更先进的基于固网光纤通信的FTTx(各类光纤接入技术的统称)宽带接入、和更灵活的WiFi(一种无线互联技术)热点与WLAN(无线局域网)接入。除了传统语音通信外,和各类视频业务、点播业务、短、彩信、即时通讯业务、虚拟专网业务早已走向前台,并随着网络的改造和升级、数据传输带宽快速提升,基于固网的宽带数据业务开始焕发新的生机。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1-10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323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较1-9月提高1个百分点。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为12271亿元,同比增长7%。固定通信业务收入较快增长,移动通信业务收入降幅继续收窄。1-10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实现固定通信业务收入3872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但较1-9月下降3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实现移动通信业务收入7451亿元,同比下降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3个百分点,较1-9月收窄1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平稳增长,支撑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1-10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和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分别为1923亿元和5180亿元,同比增长3%和5%,增速较1-9月均回落2个百分点,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分别为17%和7%,分别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和1个百分点。新兴业务收入增势突出,有力推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1-10月共完成固定增值业务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2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7%,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保持稳定,4G用户占比持续提升。截至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亿户,同比增长1%。其中4G用户数为96亿户,同比增长1%,比上年末净增1392万户;4G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占比为9%,占比较9月末提高1个百分点。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千兆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持续增加。截至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81亿户,同比增长4%,比上年末净增3153万户。光纤接入(FTTH/O)用户49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4%。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7亿户,占总用户数的7%,占比较9月末提高5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99万户,比上年末(87万户)净增412万户。蜂窝物联网和IPTV用户较快增长,手机上网用户对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稳中有升。截至10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手机上网用户数达47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1%,较上年末提升9个百分点。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8亿户,同比增长9%,比上年末净增5236万户,其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4%、19%、7%。IPTV(网络电视)总用户数达12亿户,同比增长2%,比上年末净增1813万户。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10月DOU值再创新高。1-10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338亿GB,同比增长34%,增速较1-9月提高5个百分点。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270亿GB,同比增长6%,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10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46GB/户,比上年12月和今年平均值高87GB/户和19GB/户。移动电话通话量降幅持续收窄,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增速继续回升。1-10月,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86万亿分钟,同比下降7%,降幅较1-9月收窄6个百分点;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852亿分钟,同比下降6%,降幅较1-9月收窄3个百分点。1-10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6%,增速较1-9月回落5个百分点;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增幅较1-9月提高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领先,分省DOU值差距拉大。1-10月,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达到3亿、2亿、4亿和1亿GB,同比增长5%、6%、7%和1%,西部地区增速持续领先全国。西藏、云南、青海、贵州和宁夏5省10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超过15GB/户;各省DOU值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36GB/户,差值较去年同期扩大53GB/户。东北地区百兆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领先,东、西部地区千兆以上用户数较多。截至10月末,东、中、西和东北地区100Mbps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分别达到18455万、10560万、11063万和2594万户,占本地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9%、5%、1%和90%,东北地区占比领先全国。各省百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最高占比与最低占比之差为6个百分点。东、中、西和东北地区1000Mbp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合同纠纷处理
- 轮胎采购合同示范
- 软件技术合作与开发合同
- 软件购置合同格式示例
- 轻松学好高中化学
- 进口手表零售购销合同
- 进度合作合同协议
- 迟到员工的决心与誓言保证书
- 配电箱设备安装施工合同工程地点
- 酒店转让合同的履行监管
- 2023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建筑施工合同模板(住建部制定)
- 防凝冻安全教育
- 《如何带好团队》课件
- 定制合同范例 博客
- 2024-2030年中国锅炉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西藏自治区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全攻略》
- 2024-2030年中国激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三)(期中)地理 含答案
- 部编小语六上《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 工余安健环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