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历史科期中质量检测题

范围,第1—10课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注意: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

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2年国庆黄金小假期,小明去参观了金沙江边的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他此行的目的

地是()

A.云南元谋县B.广西防城港市C.浙江余姚市D.北京周口店

2.下图是《公元前7(X)0一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其中②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粟B.稻C.小麦D.玉米

3.《万古江河》讲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食用的植物与动物。书中划分新、旧石

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学会保留火种B.原始农业的兴起C.群居生活的出现D.打制石器的使用

4.“天地混沌谁凿开,华夏文明谁肇兴!指南车上,拨亮亘古迷茫。……渊源乎中华圣诞,泱泱乎轩辕茂功

这段文字赞美的是()

A.炎帝B.黄帝C.尧D.禹

5.《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按旧用

国家涵义,中国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6.文物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技术水平。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原始农耕文明出现B.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C.畜牧业的发达D.工商业的发展

7.今年是壬寅虎年,在书法展示活动中要求用最早的汉字字体来书写“虎”字,小丽应该写的字体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楷书

8.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

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起到的作用是()

A.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加强了南北地区交流

C.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D.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9.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B.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兼并战争连绵的不断D.国家不断分裂

10.战国时期连年战争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

展。材料强调秦统一的()

A.目的B.背景C.过程D.影响

11.下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2.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丞相B.刺史C.御史大夫D.太尉

13.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

起义的号角。后人因此纪念他们,是因为()

A.他们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B.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他们建立张楚政权,并领咸阳D.他们是反抗秦朝暴政的唯一人物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项羽曾亲率大军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此战役是()

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C.垓下之战D.长平之战

15.“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新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两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前205年

到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词条得

到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楚汉争霸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B.楚汉争霸的双方是陈胜吴广

C.仍属于农民起义的性质D.胜利者建立了东汉

第n卷(非选择题共30分)

16.(10分)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可以通相关史料去感受先民留下的痕迹和灿烂的文明。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929年冬的那个傍晚,随着第一个完整头盖骨以及该地区后续众多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

的发现,一切豁然开朗:它们代表从猿到人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直立行走能力,猿人真正“站”起来了!他

们生活过的洞内还发现了许多处厚厚的灰烬层,有些还含有动物的骨骼和烧过的石块。

——摘编自《新华网》

图图2

材料三: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

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

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个原始人类?(1分)”厚厚的灰烬层”证实了什么?(1分)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

历史意义?(I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的原始居民。(2分)这两个原始居民房屋结构不同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黄帝”、“炎帝”是位于我国哪一大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1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

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什么?(1分)

(4)材料四中的华夏族是今天那个民族的前身?(1分)指出材料四中华夏族形成特点的句子。(1分)

17.(10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政治局面错综复杂的变革时

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铁制农具图2春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

祝聘(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转》

材料三: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承,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

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1分)它将中

国的青铜时代推进到什么时代?(1分)

(2)材料二讲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情况?(1分)这一情况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1分)

(3)材料三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指出材料中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1分)用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

这一变法对秦国的影响?(1分)

(4)材料四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1分)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民族传承的理念有何意义?(1分)

18.(10分)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偶,每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措游与时俱进,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两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

“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材料二: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

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四:秦亡足已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三主感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指的是什么制度?(1分)在此之前,联盟首领

的产生,采用何种方式?(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1分)概括材料中实行该制度的原因。(1分)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概述西周实行的这个制度有何积极作用?(1分)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1分)根据材料三中图2,结合所

学知识写出秦朝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2分)

(4)结合材料四概括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从秦朝的衰亡中你有哪些认识?(1分)

2022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历史科期中质量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BBBABAABBACBBA

第n卷(非选择题共30分)

16.(10分)

(1)人类:北京人。(1分)证实: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1分)意义: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1分)

(2)图1:半坡居民。图2:河姆渡居民。(2分)原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1分)

(3)河流:黄河流域。(1分)尊称:人文初祖。(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