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自考00745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2016年4月自考00745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2016年4月自考00745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2016年4月自考00745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2016年4月自考00745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画论年月真题

0074520164

1、【单选题】研究青铜器的工作开始于宋代,欧阳修把青铜器、石碑、石刻搜集在一起,编写

了《集古录》着重于收藏,评论较少。宋代还有赵明诚和()从事过青铜器的研究。

文同

苏轼

A:

李清照

B:

米芾

C:

答D:案:C

解析:研究青铜器的工作开始于宋代,欧阳修把青铜器、石碑、石刻搜集在一起,编写了

《集古录》着重于收藏,评论较少。宋代还有赵明诚和李清照从事过青铜器的研究。

2、【单选题】五代时期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这幅画是他暗地里潜入韩熙

载家里观察默记之后,回来画的。

顾闳中

张萱

A:

阎立本

B:

孙位

C:

答D:案:A

解析: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著名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是以南唐中

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为题材绘制而成。

3、【单选题】时至东晋,书法艺术的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代表人物是被誉为“书圣”的

王羲之

王献之

A:

顾恺之

B:

卫夫人

C:

答D:案:A

解析: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单选题】继谢赫之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作为《古画品录》的续篇。发前人

所未发的()论,就是在《续画品录》中提出来的。

外师造化

心师造化

A:

中得心源

B:

造化为师

C:

答D:案:B

解析:南陈姚最写了续画品录,作为《古画品录》的续篇,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

5、【单选题】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画功能论,基本思想是肯定艺术的()作用。

审美

社会

A:

美感享受

B:

教育

C:

答D:案:C

解析: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画功能论,基本思想是肯定艺术的美感享受作用。

6、【单选题】“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

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古之人之名世,果得于暗中摸索

邪?彼务于转摹者,多以素纸之识是足,而不之外,故愈远愈伪,形尚失之,况意?苟非识华山之形,

我其(应为岂)能图耶?”这是一段阐述师造化的重要性的话语,出自于

《历代名画记》

《华山图序》

A:

《画品》

B:

《画鉴》

C:

答D:案:B

解析:《华山图》是中国绘画史上少有的大规模地对景写生,王履用绘画和诗文记录了自

己登华山的见闻感受.他为该图册写的《华山图序》,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成了中国美学

的经典文献.这篇小小的序言,从思想深度和清晰度上来讲,超出许多长篇大论,值得深入研

究。

7、【单选题】宗炳的()的透视理论是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提出的,比其他国家要早得多。

焦点

散点

A:

近小远大

B:

近大远小

C:

D:

答案:D

解析:宗炳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理论是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提出的,比其他国家要早得多。

8、【单选题】张彦远认为“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吴”是指

吴带当风

吴道子

A:

吴镇

B:

吴派

C:

答D:案:B

解析:常有山水背景,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他很早就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吴道子这自为一家非同小可,张彦远说: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9、【单选题】郭若虚的用笔三病中,是说运笔的腕力弱,笔力呆钝,缺乏取舍,描画物象没有立

体感。

A:

B:

C:

答D:案:A

解析:版是说运笔的腕力弱,笔力呆钝,缺乏取舍,描画物象没有立体感。

10、【单选题】“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

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这首

题画诗出自于()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苏轼

苏洵

A:

欧阳修

B:

邓椿

C:

答D:案:A

解析:《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题画诗。

第一首诗从诗画创作理论谈起,由大处入笔,然后层层推进,最终归结到王主簿的折枝

画。

11、【单选题】《鹊华秋色图》的作者是

刘松年

李思训

A:

赵孟頫

B:

李昭道

C:

答D:案:C

解析:《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

12、【单选题】明代的大花鸟画家(),一生穷困潦倒,他画的《墨葡萄》上题字:“墨点无

多泪点多”正说明了他的人生经历。

陈淳

周之冕

A:

徐渭

B:

林良

C:

答D:案:C

解析:明代的大花鸟画家徐渭,一生穷困潦倒,他画的《墨葡萄》上题字:“墨点无多泪点

多”正说明了他的人生经历。

13、【单选题】钱选认为绘画要具有文人气派,必须以()用笔。

骨法

书法

A:

诗文

B:

笔墨

C:

答D:案:D

解析:钱选认为绘画要具有文人气派,必须以笔墨用笔。

14、【单选题】邹一桂的花卉理论,见于他著的《小山画谱》他的画论同恽格的()正好是

一个反面,即主张表现自然物形色的美,强调画物的神,不是借物抒作者的情。

主意说

主情说

A:

怡情说

B:

怡意说

C:

答D:案:B

解析:他的画论同恽格的主情说正好是一个反面,即主张表现自然物形色的美,强调画物的

神,不是借物抒作者的情。

15、【单选题】“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

百年来,遂使今人不能出一头地也。”这段画论,石涛讲的是艺术规律。

“有法必有化”

“一画”

A:

“有法到无法”

B:

“我用我法”

C:

答D:案:D

解析:山水画经过唐宋元明近千年的发展,到清代已形成了巨大的传统重负,石涛时代,

绘画基本上笼罩在明末董其昌倡导的“南北宗论”影响之中,摹古之风盛行,绘画千人一

面,而石涛强调“我自用我法”,在其千古一唱的《石涛画语录》中大声疾呼:“古人未

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

人,不能出一头地也。

16、【多选题】作为唐宋之间山水画技法短论的《山水诀》与《山水论》,其文字通俗,议论

具体,有些见解也是精辟的,主要体现在方面。

观察自然景物的细致入微

布局的合理安排

A:

透视的远近

B:

物象变化的得宜

C:

色彩的对比变化

D:

答E:案:ABC

17、【多选题】荆浩提出用笔有两病,分别是

有形之病

用笔之病

A:

无形之病

B:

笔墨之病

C:

刻板之病

D:

答E:案:AC

18、【多选题】《淮南子》“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中的毛是指

局部

细节

A:

毛发

B:

C:

须发

头发

D:

答E:案:ABC

19、【多选题】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三远”论指的是

高远

纵远

A:

深远

B:

平远

C:

三远

D:

答E:案:ACD

20、【多选题】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

《魏晋胜流画赞》

《画断》

A:

《论画》

B:

《画品断》

C:

《画云台山记》

D:

答E:案:ACE

21、【判断题】“迁想妙得”论是谢赫在《古画》里提出来的。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了“迁想妙得”

22、【判断题】顾恺之的绘画理论贡献主要是针对山水画而言的。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顾恺之关于山水画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所画的山有受光面、背影,水有倒影,

祥云可成为东与西的重要观照,水天“空青”衬托出有太阳的天气。

23、【判断题】张彦远论六法,在谢赫的基础之上,不仅把骨法用笔和应物象形的关系作了明

确的解释,而且在立意上作了新的补充。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张彦远论六法,在谢赫的基础之上,不仅把骨法用笔和应物象形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解

释,而且在立意上作了新的补充。

24、【判断题】宋代的著名山水画作品《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李成。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25、【判断题】“山形步步移”的理论是清代的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提出来的。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26、【判断题】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颢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

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颢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

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画派的理论。

27、【判断题】恽格是诗、书、画兼能的艺术家,在他的思想中容纳了宋以来文人画家的一

些观点,主张“淡然天真”,反对“纵横习气”,看重诗情画意。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恽格是诗、书、画兼能的艺术家,在他的思想中容纳了宋以来文人画家的一些观点,

主张“淡然天真”,反对“纵横习气”,看重诗情画意。

28、【判断题】齐梁时代的两部重要文学评论著作,部是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另一部是

梁钟嵘写的《诗品》。

正确

错误

A:

答B:案:A

解析:齐梁时代的两部重要文学评论著作,部是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另一部是梁钟嵘

写的《诗品》。

29、【判断题】荆浩提出用笔有四势:筋、肉、骨、力。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五代荆浩提出笔有四势曰:筋、气、骨、肉。而“气韵”来于笔墨,笔墨来于学养、

来于人格、来于作者感时悯天的浪漫情怀。

30、【判断题】“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是苏轼对王维高度的评价。

正确

错误

A:

答B:案:B

解析: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

31、【问答题】简答诸子论美术的价值何在。

答案:诸子论美术的价值何在呢?尽管他们原意不在谈美术,议论也是只言片语,东鳞西爪,

不成系统,但提出了一些根本问题:如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即艺术的社会作用问题,艺术与

现实生活的关系,即怎样反映社会生活的问题,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问题,艺术创作中作

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关系问题等等。他们对这些问题阐述虽不详尽,但毕竟是提出来

了。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诸子的美术理论,起了先驱作用,拓

荒作用。有了这一基础,才可能产生魏晋以后的比较系统的美术理论。还要看到,有些观点

对后来影响很大,其价值就在这里,故应予以重视,应加以研究

32、【问答题】简答刘道醇提出的“六长”。

答案:刘道醇的六长比他的六要有价值。六长的理论价值在于其中包含着艺术形式美的对

立统一法则。一、粗卤求笔。是说在粗犷豪放中,要求有笔有墨,不能因为豪放而不讲究

用笔用墨。二、僻涩求才。是说在冷僻中,要求有法度。清代有人解释求才即是求通,这

一解释不太妥当。三、细巧求力。是说在细密纤巧中,要求表现出力量。纤巧的风格往往

细而无力,应当细而又有力,如顾恺之、李公麟的画,在纤细的用笔中充满力量,春蚕吐

丝也罢,游丝描也罢,细而不弱,把细与力两者统一起来了。四、狂怪求理。是说在怪诞

中,要合乎情理。像徐青藤等明清人画花卉,构图、笔墨狂怪,看上去却合乎情理。艺术

不反对怪,但要合情合理。五、无墨求染。是说在不着笔墨的地方,依然有形象。无笔墨

的地方不是白底子,而是以虚代实,计白当黑。六、平画求长。是说在平淡处,要求有深

长的意味。北宋和元人中有些山水画家讲究平淡天真,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六长归结起来

看,粗卤求笔、无墨求染,是属于笔墨问题。僻涩求才、细巧求力、狂怪求理、平画求

长,或是指笔法,或是指画风,或是指意趣。细巧与有力,狂怪与情理,平淡与深长,都

是不易统一的矛盾。在有成就的画家手里将它们完全统一起来。如宋代“减笔画”的开创

者石恪,刘道醇说他“笔法颇劲,长于诡怪”,还有后来的梁楷,他们都是粗卤求笔、狂

怪求理的体现者。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是达到了这种对立统一的杰出画家。

33、【问答题】简答张彦远论画的几个方面。

答案:张彦远也是首位对“六法”作了专题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分发挥的

人。(一)气韵生动,应物象形谢赫对“六法”的含义没有具体论述,也没有分出主次,

但张彦远对“六法”分出了主次地位,他认为“气韵生动”在“六法”中占据核心地位,

这一点是从他将形似、赋采与气韵相比较而得出的。在《论画六法》中,张彦远论述了形

似与气韵之间的关系,顾恺之讲求“以形写神”,而张彦远表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

在其间矣”。顾恺之认为形似乃气韵的外壳,张彦远却认为形似与气韵是相对立统一的。

他说古人推崇气韵而放弃形似,今人得形似而弃气韵,然则形似乃揭示事物的外貌特征

的,气韵是揭示事物内涵的,故而形似与气韵是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如此方合乎事

物之现象与本质关系的内在逻辑。对于张彦远所推崇的“气韵生动”是“六法”的核心这

一观点,之后的历代绘画理论家都是极为认可的。

34、【问答题】“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

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

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这段话出自于哪个朝代、哪位画家、哪本著作?阐述的是

什么样的绘画理论,并结合自己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