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建筑与室内设计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一节
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与意大利的罗马建筑、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古代建筑体系。中国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祭天、祭社稷、祭祖被认为是最重大的祭祀活动,称为国之大典,合称“三大祭”。
一、敬天祀祖
天坛祭天、祭祖、祭社稷的坛庙建筑
社稷坛
太庙
皇宫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在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二、皇权至上
故宫鸟瞰图
故宫三大殿
在国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
三、以中为尊
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两侧。
故宫明显的中轴线
自然界方位数字其他颜色阳天日高上左东南前山南奇数正面强胜升实红、黄阴地月低下右西北后山北偶数反面弱败降虚蓝、紫四、阴阳五行
阴阳引申到自然界及方位等的表示五行木火金水土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色青赤白黑黄四时春夏秋冬四神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五方、五色、四时、四神与五行的关系五行属性示意图一、原始社会时期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我们了解到原始祖先在解决住的问题上大约是通过从空中到地面和从地下到地面的两条发展途径,最后创造了有基础、有墙壁、有屋顶三大部分结构的地面建筑。
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沿革
从构木为巢,穴居野处发展到营建地面房屋,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
巢居穴居半穴居二、奴隶社会时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阶级得以集中社会财富据为己有,以营建自己的城垣、宫殿、坛庙等。
奴隶主还得以集中大批建筑工匠,专门从事建筑工作,使建筑技术与艺术得以迅速地提高。奴隶社会的后期还出现了被尊为土木工程之祖的著名匠师鲁班。
合金青铜的冶炼技术造出了坚韧锋利的刀、斧、锯、凿等工具,为木结构构件的制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西周已出现了板瓦和筒瓦。
奴隶社会时期在建筑上突出的类型是城市和宫殿。
春秋时期成书的《考工记》上最早记载了王都规划的模式,它一直不断影响两千多年来的古代城市规划格局。这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的重要文献。
三、封建社会时期1.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
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木结构和石作以及装饰雕刻的技术,从而使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的若干特点到汉朝已基本形成。
木构架的结构技术到秦汉时期已日渐完善,两种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
抬梁式穿斗式
汉朝由木构架结构形成的屋顶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和歇山。囤顶
在东汉和三国时期,斗拱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适用范围相当广泛。
斗拱一斗二升一斗三升
汉朝建筑已经综合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达到结构与装饰的有机结合,成为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手法之一。2.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在砖瓦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与金属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砖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
石工的技术,到南北朝时期,无论在大规模的石窟开凿上或在精雕细琢的手法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云冈石窟
勾连搭
这时期歇山式的屋顶更多地出现了,同时屋顶的组合也增加了勾连搭的形式。
莲花柱础莲花是南北朝佛教建筑上最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
3.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建筑的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是中国建筑史上继长城之后的又一壮举。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河北赵州安济桥,造型美观,雕刻精美,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
唐朝的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兴建了大量佛教的寺、塔、石窟。
柱身较矮、斗拱雄大和出檐深远等,是构成唐朝简洁、雄浑的建筑风格之一。
唐朝盛行板门和直棂窗,直棂窗便于室内采光。
唐代建筑风格佛光寺
歇山顶的形制、收山较大,山花部分向内凹入很深,下部博脊也随之凹入,上部施博风板与悬鱼。
隆兴寺摩尼殿博风板与悬鱼4.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宋朝在建筑方面:首先,城市布局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其次,宋朝的建筑规模一般比唐朝小,无论组群与单体建筑都没有唐朝那种宏伟刚健的风格,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
辽基本上继承了唐朝简朴、浑厚、雄壮的作风。在整体和各部分的比例上,斗拱雄大硕健,出檐深远,屋顶坡度低缓,曲线刚健有力。细部手法简洁朴实、雕饰较少。
开封祐国寺琉璃塔(开封铁塔)
宋代的琉璃瓦,现存的实物为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祐国寺的琉璃塔。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
辽开始的减柱、移柱作法,在金代遗物中屡见不鲜。如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等。
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善化寺北京芦沟桥
在砖石结构技术方面,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建造的芦沟桥是典型代表。开元寺双塔(南宋)
从宋、辽、金时期的砖塔结构可以看到当时砖结构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这时期建造的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是八角五层,各层柱、枋、斗拱和檐部结构,全部模仿木结构的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
正定隆兴寺
在建筑艺术方面,这时期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唐朝不同的是组群沿着轴线排列若干四合院,加深了纵深发展的程度,如正定的隆兴寺。
5.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在统一的元帝国中,由于民族众多,各民族经过互相交流,给传统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增加了若干新因素。这时宗教建筑相当发达,特别是从西藏到大都建造了很多喇嘛教寺院和塔,带来了一些新的装饰题材与雕塑、壁画的新手法。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获得了不少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明代的宫苑、陵寝的规模都很宏大,而清代的离宫园林,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又都超过明代。
明代末年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除了汉族建筑以外,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在不断发展。
公元1645年重建和扩建的布达拉宫
明、清两代琉璃瓦的生产,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不过瓦的颜色和装饰受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黄琉璃瓦只能用于宫殿、陵寝和高级的祠庙。北海九龙壁(局部)北海琉璃牌楼(局部)
明清时期的楼阁建筑,都将内柱直接升向上层,而去掉了辽金楼阁建筑常见的上下层间的斗拱。这种结构方式在楼阁结构的整体性上具有更大的优点,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普宁寺普宁寺大乘阁
这时期四合院的空间组合方式也和以前朝代有不同特点,即废弃唐宋以来以低矮的廊院围绕主体建筑的手法改为由正房和厢房、墙、门等组成封闭的空间,并通过不同空间变化来突出主体建筑。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就是这种院落组合的典型。北京故宫鸟瞰图天坛鸟瞰
在造型艺术方面,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比官式建筑更为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尤以各民族建筑经过密切交流以后,出现的一批新风格的建筑为最,如承德的“外八庙”就是很成功的作品。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第三节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组合和外部形态。我国的古代建筑结构,自穴居和巢居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建筑以来,逐渐创造了木构梁柱式的结构体系。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梁柱式结构以其各方面的优越性,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主流,井由此而形成了它的独特艺术风格。穿斗式构架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处理,经过几千年的努力和经验积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普乐寺旭光阁藻井北海小西天小西天藻井屋顶形式第四节
古代建筑的等级
一、有关术语1.正脊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成的屋脊,叫做正脊。
2.垂脊庑殿屋顶正面与侧面相交的屋脊,歇山、悬山和硬山前后两坡至正吻沿博风板下垂的屋脊都叫垂脊。3.戗脊歇山是悬山和庑殿结合而成,因此有九条脊。除正脊外,上半是四条垂脊,下半自博风板到套兽间,就叫戗脊,它与垂脊在平面上成45°角。4.博脊歇山的山花板与下边山面屋面接缝处,按前后方向平置的屋脊,叫做博脊。5.角脊垂脊的垂兽之前的三分之一部分,叫兽前,也叫角脊、岔脊。此外,庑殿或歇山重檐的四角,亦称角脊,脊饰同上檐。6.元宝脊卷棚顶的两坡相交处,不像通常那样做一条正脊,而是做成弧线形曲面,叫元宝脊,也叫罗锅脊。7.山在建筑物左右两侧,由前屋顶和后屋顶的斜坡形成的三角形部分,很像古体的山字,在古代营造术语中,称之为山。8.山花
歇山屋顶两端博风板下的三角形部分,在明代以前多为透空,仅用悬鱼、惹草等加以装饰。明代则多以砖和琉璃,清代多以木板封闭透空部分,并施雕刻或花卉装饰于其上,谓之山花。9.推山加长庑殿正脊,并向两山推出的做法,叫推山。因为两山的坡度与前后的坡度如果相同,那么垂脊只能是一条呆板的直线;而把正脊加长,使两山向两端外推,并使它的坡度比前后的坡度陡一些,则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垂脊都是曲线,推山的做法使屋顶的线条富有曲线美。推山只适用于庑殿屋顶。10.博风板悬山和歇山屋顶,桁(檩)都是沿着屋顶的斜坡伸出山墙之外;为保护这些桁头而钉在它上面的木板,叫做博风板。11.重檐在同一层高度内,有两重屋檐的建筑,叫做重檐建筑。二、建筑物的等级
我国古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它们在建筑的格局上讲求均衡整肃、对称协调。各类建筑物不仅在方向、位置的设定上有规矩,而且在建筑物的形式、尺度乃至色彩和彩绘的图案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官式”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中最光辉、灿烂的瑰宝。它是被官方规范化了的建筑形式,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体现。(一)屋顶1.屋顶形式故宫角楼想一想:角楼是由哪几种基本屋顶形式组成的?隆兴寺摩尼殿鸱吻戗脊吻兽戗(垂)脊兽数目实例3.琉璃瓦的颜色
在五行中,黄色居中,故黄色在我国是最尊贵的色彩。自唐代始,黄色被定为皇室特用的色彩。因此,黄色级别高于绿色,绿色又高于其他颜色。黄色绿色其他颜色(二)台基
台基是一种高出地面的台子,作为建筑物的底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台基根据建筑物的级别而有不同,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1.最高级台基太和殿2.高级台基乾清宫3.一般台基中山堂(三)面阔间数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以“间”作为计数单位。在建筑物的平面上,就是由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称为“间”;一间的宽度,叫面阔。而整个建筑物正面若干间加起来的宽度,叫通面阔,一般简称面阔。如10根柱子就是面阔9间,6根柱子就是面阔5间。建筑物侧面间的深度叫进深。若干间合起来的深度叫通进深,简称进深。
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高。为保持建筑物正中开门的特征,所以一般面阔间数为奇数。在间数中,往往以“九五”象征帝王之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面阔五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四)柱色天坛祈年殿内金色的级别最高,其次为红色,再次是黑色。
(五)门色及门钉清朝规定:皇宫正殿门为红色。一至三品官员府第门为红色。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至清朝时,门钉根据建筑物的等级也有了具体规定:皇宫大门纵横各九路(即9×9);亲王府大门纵九横七(即9×7);一至三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七路(即7×7);四至五品官府大门纵横各五路(即5×5);五品以下官府大门不准设门钉。天坛长廊大门(六)斗拱
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特有的构件,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我们从约3000年前的周代青铜器图案中就可看到它的形象。
在建筑物的部位关系上,斗拱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一种在柱之上;一种在柱间额枋之上;另一种在屋角柱头上。
斗拱在结构上主要有四种部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垂直的叫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与翘的相交处,在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形立方块叫做升;在翘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翘间的斗形方块叫做斗。升与斗的形状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他们的位置不同。斗拱的构造隆兴寺摩尼殿斗拱北海如意斗拱牌楼北京中山堂斗拱(七)彩画
彩画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明代规定,庶民居舍不许饰彩画。清代官式彩画是我国建筑彩画发展最活跃、硕果最丰富的全盛时期。1.有关术语(1)枋心:梁枋彩画的中心部分叫枋心,占整个梁枋的三分之一。(2)箍头:梁枋彩画的左右两段的外端,叫箍头,箍在枋的两头的意思。(3)藻头:梁枋彩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叫藻头,俗称找头。(4)盒子:彩画箍头内,略似方形的部分,叫盒子。其边线,可用金线或墨线。若枋木太长,则在箍头和藻头之间做盒子,内画龙、凤、麒麟等。盒子也有菱形和其他形状。(5)包袱:苏式彩画枋心的一种形式。它从梁底沿梁的两侧向上裹起,有如包袱,故名。包袱的形状有菱形和圆弧形两种,轮廓框线青、绿色退晕。(6)退晕:彩画内同颜色逐渐由深变浅地晕出的画法,谓之退晕。(7)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找头内由三层或两层漩涡状几何图案组成的大花团。因最外一层花瓣呈漩涡状,故名旋花。(8)旋眼:旋花的中心。(9)旋瓣:旋子花图案由三层或两层漩涡状几何图案组成的大花团,最外一层为一路花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花瓣。(10)一整二破:旋子彩画的一种基本构图形式。即由一个整圆旋子花、两个半圆旋子花组成,所以叫“一整二破”。(11)“勾丝咬”:旋子彩画的布局方法之一,当找头部分的长度小于一整二破的旋花长度时,即只用一路互相勾连的旋花瓣组成的图案。也称“狗死咬”。(12)“喜相逢”,旋子彩画的布局方法之一,当找头部分的长度小于一整二破的旋花长度而又大于“狗死咬”图案的长度时,即由整旋花与半旋花公用一路旋花瓣儿组成的图案。2.彩画的等级(1)和玺彩画清代官式彩画主要有三种,分别表示三个等级。
是清代古建筑中最高等级彩画。和玺彩画也分为数级,重点有以下几种:
①金龙和玺:梁枋大木上整组图案全部绘以各种姿态的龙纹。②龙凤和玺:其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有龙凤两种图案组成。③龙草和玺:其级别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金龙和玺彩画(2)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的等级次于和玺彩画,清代旋子彩画是在明代旋子彩画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这类彩画品种繁多,使用广泛,是清代彩画中的一个主要类别。
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是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其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浑金旋子彩画、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五墨、雄黄玉等。旋子彩画(一整二破加一路)旋子彩画(上:一整二破下:一整二破加两路)旋子彩画(勾丝咬)(3)苏式彩画
是装饰园林和住宅建筑的一种彩画,它源出于江南水乡苏州一带,传至北方进入宫廷即成为官式彩画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苏式彩画的等级主要分为下面几种:①金琢墨苏画:这是苏式彩画中最为富丽华贵的一种。②金线苏画:主要线路为箍头线、包袱线、聚锦线均沥粉贴金,活箍头与卡子亦多沥粉贴金。这是最常见的苏式彩画。③海曼苏画:这种彩画多用于次要部位,无枋心、包袱,梁枋的箍头或卡子之间通画一些简单的花纹。包袱式苏画枋心式苏画中:枋心式苏画左右:包袱式苏画垂花门第五节附属建筑物
我国古代建筑中用来衬托主体建筑的各种附属建筑物,如宫殿、坛庙等建筑群门前的“阙”,桥两端的华表,各种牌楼、影壁、石狮等,都为建筑物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阙的演变一、阙
在汉代,阙成为宫殿、陵墓、宅邸等入口的标志。阙是由阙基、阙身和阙顶三部分组成。
经南北朝到隋唐,阙的使用范围日渐缩小。宋以后,只有皇室正门有阙。金元时代,阙的外形也在演变。到明代,阙逐步通过“左右连阙”演化为平面布局成“凹”字形的宫阙,成为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北京故宫的午门(俗称“五凤楼”)即是典型的实例。它具有实用性、防卫性和礼仪性。四川雅安县高颐墓阙故宫午门故宫午门五凤楼二、牌楼
在我国,无论走到皇家园林、佛寺道观、帝王陵墓、风景胜地、街坊乡里等地,都可以看到牌坊或牌楼。牌楼的结构(一)从形式上分,牌楼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这种牌楼的每根楼柱都“冲”出脊外,柱顶覆以云罐(也叫毗胪帽)以防风雨侵蚀木柱。另一类是“柱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处是明楼的正脊。如果以每座牌楼的间数和楼数的多少为依据,无论是“柱出头”式或“柱不出头”式,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十一楼等形式。(二)从牌楼的材质分,可分为以下几类1.木牌楼:这类牌楼数量最多。2.琉璃牌楼:这类牌楼因其厚重的造型,最适合建筑在庄严肃穆的寺庙的前方。3.石牌楼:这类牌楼以陵墓神道前、坛庙中较常见。4.彩牌楼:每当有重大的历史事件、隆重节日或纪念活动时,非常漂亮的彩牌楼就会出现在会场或街头。5.水泥牌楼:改革开放后,国人大力发展旅游业,一些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国家重修、恢复了许多牌楼,一些城市和乡村,也新建了许多牌楼。这些牌楼都是利用现代工艺,用水泥仿制的牌楼。柱出头式牌楼四柱三门七楼式牌楼十三陵石牌楼(六柱五门十一楼)北海琉璃牌楼南京夫子庙牌楼(四柱三门三楼式)三、华表天安门前华表
华表在明、清时,主要立于宫前和陵墓神道的前端,也有个别立于桥头的,如北京的卢沟桥。华表既是装饰物,也是标识物。立于宫门前,以示尊贵,同时也是皇权和皇家建筑群的标志。
十三陵华表四、影壁
正对大门,但离大门有一定距离的一段独立的墙壁,叫影壁。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影壁古代叫萧墙,影壁在南方又叫照壁或照墙。
按影壁的位置有内外之分,其作用也各有不同。放在大门之内的影壁,称为内影壁,作用主要是挡住外人的视线。宫殿、庙宇、府第等,往往在大门的对面立高大的影壁,这种影壁称为外影壁。这种影壁常和大门外左右的牌楼一起组成门前广场,对整组建筑起到“序幕”和先导的作用,同时用以象征权势。
影壁主要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壁顶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等。通常我们所见到的砖砌影壁,壁身中心和四角常有砖雕花饰;佛寺的影壁壁身多为红黄色,其上有“南无阿弥陀佛”等佛教习语。宫殿、皇家园林的影壁一般多用琉璃镶砌,壁顶多为庑殿式或歇山式,壁座采用须弥座,壁身饰以龙纹。颐和园砖雕影壁
普陀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北海“铁”影壁五、石狮
狮子是兽中之王,在古代是势力强大的象征。宋朝以前,石狮大都放置在帝王陵墓之前,既显示了帝王的尊严和权势,同时又起到威慑作用。到了元以后,石狮则被广泛地安置于宫殿、苑囿、官署等处,成为整体建筑的组成部分,起到了烘托整体建筑气氛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等级的象征。
由于历代石狮艺术造型的不同,也可作为我们欣赏、鉴定其雕刻年代的依据。昭陵走狮萧景墓前的石辟邪河南永熙陵走狮(宋)雄石狮(清)第一节城池的起源与发展一、古代城池的起源城池由城墙和护城河两部分组成。“城”指的是城墙;“池”指的是护城河。二、历代城池结构发展概述(一)城池结构的演变从商代起城和池已互相组合在一起。
战国时,为了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在城墙顶上出现了雉堞和女墙,在城门上设了用辘轳控制升降的“悬门”,还在城外壕沟上装置了可以起落的吊桥。到了秦代,在城门上又出现了门楼,在城的四角筑起了角楼。
汉代在城墙上又增筑了向外凸出的敌台(又称马面),以便在侧面防御外敌攻城。与此同时,还在城门口加筑“瓮城”。
北方汉代城墙的上下还有若干附属性设施,如在城垛上砌有名叫“转射”的活动射孔;在距城墙3米以内的地面上还埋设成排的细尖木桩,以防止敌人急速向城墙靠近。
魏晋南北朝开始在夯土城墙外包砌砖壁。
唐代城防设施开始制度化,瓮城得到普遍应用,使城门更易固守。
宋代加强城防建设,把唐代边城所用的瓮城等应用于都城。南宋中期创造出万人敌,为箭楼的前身。南宋末年对蒙古作战,由于火药的使用,为加强防御,城墙多用砖石包砌,城门也改为砖石券洞。
明初大肆建造地方城邑,大部分城都用砖石包砌,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夯土城至此已大部分为砖城代替,并在瓮城外创建箭楼和闸楼。
清代县城以上城墙多用砖筑。(二)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墙城墙护城河瓮城城门马面天安门城楼角楼箭楼敌楼马道北京钟楼北京鼓楼第二节城市的布局、古代城市的功能有关城市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是防御说;其二是集市说;其三是地利说。古代城市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城”是防御功能的概念;“市”是贸易、交换功能的概念。二、古代城市的布局(一)古代城市的选址
地形上要求平坦、高燥、靠近河流交汇处、或河流弯曲的内侧,但又不能过于低洼。东、西、南、北四面有山岭环抱,只有南面有水口(河流出口),呈北高南低的山间盆地(称为「聚」)。这种地形既利于军事防御,又能阻挡北方南下的寒流,从而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交通要方便;生产要发达。(二)古代城市的布局古代城市规划除适应作为大城市的经济生活和防御需要外,还充分显示了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许多古城市格局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礼制思想,也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城池建设以方形城池为准绳,方形城池是后期城池发展的主流。三、现存著名游览地(一)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平遥古城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二)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坐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因为它四面被青山环绕,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又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它盛于明清。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丽江古城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纳西古乐第三节古代都城
一、中国古代的定都原则地形有利;物产丰饶;位置便利;人地和谐。二、中国古都规划的文化内涵我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几个主要原则:(一)遵循传统规划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二)极尽奢华以壮皇威为了表示王权、皇权的至高无上,历朝历代在营建都城时,都不惜民力物力,极尽奢华壮美之能事。(三)象天法地以求安定“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象天法地”即依天象和地理方位营建国都。(四)阴阳八卦体现吉祥
阴阳八卦思想不仅用来占卜吉凶,指导政治活动和军事斗争,而且用来指导都城的建设与规划。
名
称功
能
特
色城与郭城是保卫国君,郭是看管人民城、郭在各朝代名称不同,或称子城、罗城;或称內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一般京城分为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外城筑城方法商代已採夯土筑墙,但易受雨水冲刷。唐以后出现砖包夯土墙的例子。到了明代砖产量增加,此方法才普及箭楼与瓮城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城门通常设有两道以上的城门,外边叫箭楼,里面称城楼,两者之间的空间便叫瓮,也叫瓮城。左右均有门洞,车马由门洞进出筑墙盆铺位于瓮城內,作防御辅助当敌兵来犯,夏天盆铺烧滚水向敌倾倒,冬天则泼水成冰阻止进攻。三、古代都城的建设特点名称功能特色左祖右社、前朝后市都城布局也可用以保证帝王安全根据战国时《考工记》载,都城九里见方,每边开三个门,纵横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为宫室,后为市场与居民区坊里制度加强对城內居民的控制。划分坊里,內设街巷,四周用高墙围起,派人看管。汉代里内设有“弹室”专管弹压平民。每街还设有亭长。闾(里门)早启,晚闭。宋代以前除江南繁华城市,大都实行此制度。宋以后,因经济发展而取消,改以“厢坊”、“保甲”等组织来控制城市居民商业与娱乐场所商业与娱乐用唐朝以前城内市集都集中于某几个坊里内,由市令管理。只有城外,才能自由设市。由于商业繁荣,市场在宋代时解放出来,形成开放的商业街。也出现庙宇内的市场买卖。汉以后城市居民出城踏青渐多,唐以前多为佛教寺院及郊区风景区。此外私家园林野外名胜也是出游胜地四、著名游览地
(一)洛阳—建都年代最早、王朝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前后在这里建都的共有13个王朝,105位帝王,共为都1650年(除陪都外,为都时间应为1100年左右)。白马寺(二)安阳——从殷都到邺城——七朝古都自盘庚迁殷以来,前后有七朝定都于此,历时399年。司母戊鼎(商)
(三)西安——从西周丰、镐到隋、唐的汉朝古都西安作为中国的古都,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丰、镐期,咸阳期、西汉长安期,隋、唐长安期。
在长达千年左右的时间内,西安地区先后有12个王朝在这一带建都。大雁塔(四)开封——分裂时代的七朝古都建都开封的七朝: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与金朝。开封铁塔(五)杭州——吴越国与南宋的都城公元907年,唐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钱鏐建立吴越国,以杭州为都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南宋高宗赵构正式定都杭州,改称临安。河坊街(六)南京——十朝古都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秦淮河
(七)北京——封建社会后期的六朝古都燕、辽、金、元、明、清。第四节长城、长城的历史演变与结构(一)长城的历史演变春秋时楚国最早修筑长城数百里,称“方城”。在我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开始到明代为止,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王朝修过长城,历时长达2700多年。(二)长城的结构城墙城墙为长城的建筑主体。城墙的位置,多选择蜿蜒曲折的山脉,在其分水线上建造。城墙敌楼敌楼烽火台
烽火台关隘
垛口二、长城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
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
(二)长度惊人
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
(三)工程浩大
(四)建筑高超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尤为艰难。要把长城修筑起来,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三、现存著名游览地(一)山海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二)嘉峪关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关隘,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关隘。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三)居庸关“燕京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四)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是开放最早的一段长城,城墙全长3741米。八达岭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司马台长城是万里长城中的精华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级珍品”的人类特级文化遗产。司马台长城是我国唯一一段没有修饰,保留明朝原貌的古建筑遗址。(五)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六)慕田峪长城慕田峪一带,长城内外都遍植树木,夏、秋季节,灰色的长城,如一条游龙,穿行在绿树丛中,虽不及八达岭长城雄壮,但却显得优美。
(七)老龙头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长城入海处,距山海关4公里。现存明朝时的长城东起老龙头,西至嘉峪关,全长6350公里,横跨崇山峻岭,蜿蜒似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第一节宫殿的起源与发展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宫殿的起源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相传在公元前20世纪,奴隶主即开始为自己修筑了宫殿。
建国后,发现了不少殷和早周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其院落式组合的平面布局与台基立柱等之构架,已奠定了后来宫殿建筑的基础。二、历代宫殿发展概述“宫”指一组宫殿之全部,“殿”则是指宫中的重要建筑。
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帝王宫殿,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二是沈阳的清故宫。第二节宫殿建筑的布局及审美、宫殿的布局(一)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侧的建筑低小简单。(二)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
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三)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四)三朝五门
三朝就是外朝、治朝和燕朝;五门就是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二、宫殿内外的主要陈设(一)宫殿外陈设1.华表故宫前的华表2.石狮
石狮(或铜狮),有辟邪的作用。又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所以又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故宫铜狮
所谓“三王狮”,那是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而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凤凰是鸟中之王,牡丹是花中之王,故称“三王狮”。
3.日晷
晷即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象征皇权,表示控制着宇宙时间。故宫日晷日晷4.嘉量太和殿前的嘉量
我国古时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也有表示皇帝公正的含义。5.吉祥缸
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水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誉之为吉祥缸。故宫吉祥缸6.鼎式香炉
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故宫香炉7.铜龟、铜鹤
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
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8.社稷江山金殿
社稷江山金殿予国家以形象的表现,以象征江山社稷、国家政权均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提醒皇帝不忘社稷江山。社稷江山金殿9.御路石
位于宫殿前三出踏跺式台阶的中路斜坡上,两侧的台阶是轿夫走的,而皇帝进出时,大多乘坐轿子,所以,中间的御路石雕刻成龙纹图案。10.排水的龙头
宫殿汉白玉台基的栏杆下设有排水的龙头,暴雨时可形成千龙喷水壮观景象,用来显示皇威。(二)宫殿的室内装修与陈设御座蟠龙金柱太平有象
屏风
地平台
金砖墁地仙鹤
轩辕镜
藻井
第三节现存著名游览地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故宫经历了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统治和居住(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才给束了作为帝王禁城的历史。北京故宫俯瞰北京故宫纵观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
故宫角楼
石狮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房屋三百余间。这里的建筑布局分为中、东、西三个部分。二、沈阳故宫大政殿三、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中国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相传在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即王之意)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这里创建了宫室。它既是一座喇嘛庙,又是一座具有政权作用的宫殿,是中国古代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产物。
第一节祭祀与礼制建筑的产生、祭祀与礼制建筑的产生礼制建筑起源于祭祀。伴随着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和建筑,这就是礼制建筑。在古人心目中,礼制建筑是神灵与苍生的感应场,是进行人神对话与交流之圣地。二、祭祀的目的古人对天地祖先祭祀的具体目的有三:消灾——消除天灾人祸。自然灾害指旱、涝、虫、风暴、地震、瘟疫等;人事灾害指战争、盗贼、政变等。求福——祈求丰收、国泰民安、战争胜利。报谢——不论是消灾还是求福,事过之后要再一次祭祀神灵,报谢神灵的恩施。第二节我国古代的神谱系统与礼制建筑、我国古代的神谱系统我国古代华夏族把神谱系统分成三大类:天神——包括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地祗——包括社稷、五祀(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指祖先而言。包括民族祖先、氏族祖先、杰出人物等。
二、礼制建筑的类型(一)礼制建筑依其祭祀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类1.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电、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2.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制。官员和庶人的家庙或祠堂根据等级不同有相应的规定。3.先贤祠庙我国古时较多的庙,一为孔庙(又称文庙),另一为关帝庙(又叫武庙)。(二)礼制建筑依建筑形制不同也分为三类1.
坛祭坛建筑有着广义、狭义的分别。狭义的祭坛仅指祭祀的主体建筑——或方形或圆形的祭台,而广义的祭坛则包括了主体建筑和各种附属性建筑。包括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庙、祭祀先师孔子的文庙、祭祀武圣关羽的武庙、祭祀圣哲先贤和神灵的各类庙。2.
庙3.
祠
与帝王宗庙相对的是上至贵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的祖庙。这些庙被称作家庙、祠堂,简称祠。第三节现存著名游览地、天坛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场所,皇帝于每年冬至要到天坛祭天,新皇帝登基也须祭告天地,以表示他受命于天。天坛位于北京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圜丘祈年殿丹陛桥
皇穹宇二、社稷坛社稷坛,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社(土地神)和稷(五谷神)的地方。该坛坐南朝北,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占地24万平方米,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社稷坛坛面铺有黄、青、白、红、黑五色土壤,黄土居中,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以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象征"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及国家江山政权之意。
三、太庙太庙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改建。此后于清朝顺治八年、乾隆四年屡次修葺与扩建,太庙面积为139650平方米。位于天安门城楼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四、孔庙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大成殿内景
奎文阁奎文阁始名藏书楼,古代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古人把孔子比作天上奎星,故以此为名。奎文阁为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又是中国古代著名楼阁之一。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五、关庙解州关帝庙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六、妈祖庙湄洲妈祖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年),当时规模很小,只有几间平房。后经宋、元、明、清四代扩建,始成今日规模,并升级为天后宫。湄洲妈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界上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四面八方的妈祖信众赶赴湄洲寻根谒祖,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湄洲妈祖庙正殿妈祖妈祖像七、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晋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八、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我国现存武侯祠中规模最大而又最负盛名的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葬用的木筏湖中的水葬台悬棺葬二、陵墓类型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尸体,祭奠故人的场所的总称。若分开来讲,陵一般指地上建筑,墓则是地下部分。
陵墓景观可分为:无陵无墓、有陵无墓、有陵有墓三类。三、古代帝王陵园建筑布局的演化历代帝王陵墓的陵园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祭祀建筑群、神道、护陵监。四、帝王陵寝的地面建筑石牌坊大红门神道神功圣德碑这是一座体积巨大的、为帝王歌功颂德的碑石,其碑座为程质,碑上铭刻着帝王之种种“功绩”,以此歌颂含有功德无量之意。
朝房
朝房祭殿祭殿与配殿石五供方城明楼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第四节帝王陵寝的分布与选址、帝王陵寝的分布历代帝王陵寝的分布与其建都地点有关。二、帝王陵寝的选址在帝陵的选址中,以“藏风得水”、“聚气”为核心。第五节现存著名游览地、黄帝陵黄帝陵简称黄陵,是传说中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为全国第一号古墓保护单位,也称天下第一陵。它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千米的桥山之巅。二、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秦始皇陵秦始皇像
铜车马
兵马俑坑
将军陶俑
军吏陶俑
陶鞍马
铠甲俑
三、汉茂陵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四、唐昭陵、唐乾陵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昭陵首开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墓旁祭殿两侧有庑廊,“昭陵六骏”石刻就列置其中。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白居易诗中曾云:“太宗旨在振王业,王业艰辛告子孙。”为了告诫子孙创业的艰辛,同时也对与他相依为命的六匹骏马的怀念,李世民在贞观10年(公元636年)诏令画家阎立本先把“六骏”形象画出,然后令工艺家阎立德刻在石屏上,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之内。“昭陵六骏”采用高浮雕表现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昭陵六骏马【昭陵六骏马之一白蹄乌】
【昭陵六骏马之二特勤骠】【昭陵六骏马之三青骓】
【昭陵六骏马之四什伐赤】
【昭陵六骏马之五飒露紫】
【昭陵六骏马之六拳毛騧】
唐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因处于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唐乾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且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乾陵——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
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
五、宋陵中国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7个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于此。世称七帝八陵。宋陵
宋陵石雕
宋陵石雕
六、西夏王陵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以西约2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王陵包括西夏王朝的皇陵及其陪葬墓,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黄土筑成的八角塔形陵台,高达20余米,被誉为“中国金字塔”。
七、成吉思汗陵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八、明孝陵、明十三陵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迄今已近700年历史。明孝陵明孝陵明孝陵享殿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景陵明十三陵定陵
献陵碑亭明十三陵牌坊牌坊柱子
九、盛京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位于辽宁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称东北三陵,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陵区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占地近54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2座(组)。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
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小,占地仅1.1万多平方米,但列三陵之首。永陵始建于公元1598年,是满清皇族的祖陵,坐落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21公里处的永陵镇。(二)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清东陵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三、清西陵泰陵主殿清西陵石牌坊清西陵泰陵方城明楼慕陵龙凤门昌陵隆恩殿泰陵神道碑亭寺院的布局二、佛像艺术
(一)名称1.佛佛为梵文“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者”。佛能达到“三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佛像
2.菩萨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能达到自觉、觉他,即既能自我解脱,又能下救众生。印度佛教中的菩萨本为男子或中性形象,但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有的呈女子形象,如观音菩萨。菩萨3.罗汉全称为阿罗汉。修行果位在菩萨之后,只达到自觉,即自我解脱,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
4.护法神佛教中有许多护法神,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逐渐融入这些护法神的形象。今天在寺庙中常见的护法神有力士、四大天王、韦驮等。
(二)特征1.佛佛所穿的衣服,大致是下穿裙衣掩盖下半身。裙衣没有带襻,以带束布而成褶。佛教的各派所宗的衣褶及布色略有不同。佛的头顶上有肉髻,头上生螺发,眉间生白毫(是佛成道的象征)。
2.菩萨一般头戴各式宝冠,身穿天衣(一种轻而柔软的衣物,相传为诸天所穿,故名),全身有缨络、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
3.罗汉一般是光头、袈裟。
4.天王全身披华丽的铠甲,手持各种法器,显得英武、威猛。5.力士上身露出强健的肌肉,骠悍、强壮。(三)手印
欣赏佛教艺术,还必须知道佛的“手印”(佛像的手有各种不同的姿势,佛教称之为“印相”或“印契”,一般称为“手印”),各种手印有其特定的含义,这是识别各种佛像的重要依据。最常见的“手印”有以下几种:1.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展。这一手印象征佛说法之意,故称说法印。
2.定印又称禅定印。常见的是:双腿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或为说法印或为触地印)另一种是: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指端相接。这一手印表示禅思,是内心安定之意。4.与愿印一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与施无畏印配合。
3.施无畏印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这一手印表示佛为救济众生的大慈心愿。据说能给于众生勇气和力量,使之无所畏惧。5.触地印手臂下垂,手指触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1.三门殿(四)寺院殿堂及佛像
2.天王殿天王殿格局弥勒
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韦驮1韦驮2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德号,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主尊像是释迦牟尼佛像。大殿内供奉的佛像有一尊、三尊、五尊、七尊之分,以一尊或三尊较为常见。佛像两侧常有由弟子、菩萨等组成的左右协侍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3.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及二弟子(迦叶阿难)(1)一尊三身佛(2)三尊①三身佛
横三世佛②三世佛
a.
横三世佛
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竖三世佛b.竖三世佛
(3)五尊
在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像,叫“五方佛”。五方佛是东、西、南、北、中这五方佛的总称。根据佛教密宗的说法,这五佛是由五种智慧所成,能综合说明佛的意义。
华严寺大雄宝殿内五佛十八罗汉(4)十八罗汉4.三圣殿
(1)东方三圣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是药师佛。全称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也称“大医王佛”。民间常把他当作消灾祛病的“药师”、“医王”来供奉。他手下有左协侍日光遍照菩萨和右协侍月光遍照菩萨。
(2)西方三圣
因为净土宗在中国广泛流传,拥有众多信徒,所以中国寺院的三圣殿大多供奉的是西方三圣。
“西方三圣”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协侍观音菩萨、右协侍大势至菩萨的合称。阿弥陀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无量寿”,故“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因众生死后会被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故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4.观音殿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能普遍“观察”世界上的一切声音。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唐朝后简称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演化为象征慈母之爱、具有大慈大悲女性之美的神。因此,在民间极受爱戴和敬仰。今天寺院里所见到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和装束,基本上是在唐代就定型的。佛经里的观音有种种化身,因此寺院里供奉的观音像也各式各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圣观音(1)圣观音
一首二臂,结跏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
自在观音(2)自在观音
就是一足盘膝,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十一面观音(3)十一面观音
观音具有十一个脸面。其形象,根据《观音十一面经》。另有其他各种面部排列,都是依据各种经轨记载不同而有差别。
(4)千手千眼观音
其形象是:除身上合掌的两只手之外,再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各有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只手四十只眼,各配上“二十五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的环境),四十与二十五相乘,正好等于一千,而成“千手千眼”。此种观音像最主要的特征是四十二臂,除胸前合什的两手外,其余的四十只手各拿法器,一般是立像。普宁寺千手千眼观音三、现存著名佛教圣地(一)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1.五台山塔院寺白塔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为佛教中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
五台山现存寺庙中以“五大禅处”——塔院寺、显通寺、殊像寺、罗喉寺和菩萨顶以及南山寺、佛光寺等最为著名。
文殊菩萨2.普陀山
我国著名佛教圣地,并辟为观音菩萨道场。全盛时全山寺庵达200余座,有僧尼数千。现存古刹中以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最为著名。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观音菩萨3.峨眉山
峨眉山导游图
我国著名佛教圣地,为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万年寺砖殿普贤菩萨4.九华山
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金乔觉来此辟地藏王菩萨道场,后经宋、元、明、清日益兴旺。鼎盛时寺庙达300多座,僧众4000余人,享有“佛国仙城”之号。现山上仍存祗园寺、化成寺、月身宝殿、百岁宫等寺庙70余座。
九华山百岁宫地藏菩萨白马寺(二)著名寺庙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相传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经,在月氏遇来自天竺的摄摩腾和竺法兰两僧,四人同行,用白马驮经迎回洛阳。次年建寺,以白马命名,故名白马寺。
1.白马寺佛光寺
佛光寺东大殿在构造做法、造型比例上,均集中反映了唐代木构建筑的特点,被称为中国建筑的“瑰宝”。此外,佛光寺东大殿内的唐塑、壁画、墨迹也负盛名,与该建筑合称“佛光寺四绝”。2.佛光寺佛光寺大殿内部3.独乐寺
位于天津蓟县城西门内,始建于唐代,主体建筑为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作。
观音阁上下两层,中间设一暗层,通高23米,梁柱接隼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24种斗拱,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阁内观音立像因头顶10个小佛头,故称十一面观音,高16米,是我国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独乐寺观音阁十一面观音4.华严寺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部,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始建于辽。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
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华严寺大雄宝殿华严寺大雄宝殿内(五尊佛)5.雍和宫
位于北京城东北部安定门内,它是北京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喇嘛庙,占地约6.6万多平方米。
雍和宫主要建筑物有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和万福阁,共五进院落。第五进是万福阁。又名大佛楼,是雍和宫最高大的建筑物,高23米,飞檐三重。大殿正中是一尊高大的迈达拉佛(弥勒佛)站像,此像地面以上的高度为18米,地下还埋有8米。佛像是由一直径3米的整棵白檀木雕成,外表全部饰金,矗立在汉白玉雕成的须弥座上。楠木佛龛、檀木大佛、五百罗汉山合称为雍和宫的“三绝”。雍和宫雍和宫万福阁法轮殿上的镏金宝塔法轮殿内宗喀巴像6.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西宁西南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塔尔寺的藏语意思是“十万佛像”。它是我国著名的喇嘛教寺院,是喇嘛教格鲁派(即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也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是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塔尔寺有“三绝”,即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它们风格独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塔尔寺塔尔寺经堂7.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在西藏日喀则县南的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达赖一世根敦主持兴建。是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寺庙周围筑有城垣,方圆约2千米,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四大寺。另有历代班禅灵塔,塔身包裹银皮,镶嵌各色宝石,辉煌灿烂,耀人眼目。寺内收藏的佛像、唐卡、刺绣以及各种精美的珍玩、供器、瓷器等亦极丰富。明清两代皇帝颁发的大量金石印章、封诰敕书以及镌有八思巴文的元代“大司徒印”印章,为研究西藏古代文化和藏汉关系史的重要资料。扎什伦布寺南禅寺其他著名寺庙普宁寺大乘阁大乘阁千手千眼观音北京卧佛寺卧佛四、佛塔(一)塔的构造
塔的构造可分为:基座、塔身、塔刹和地宫,地宫保存有舍利函。
佛塔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而逐渐兴起的。塔传入我国后与我国建筑和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成中国式寺塔。
塔刹塔刹由刹座、刹身和刹顶组成。(二)塔的主要类型及现存著名古塔
塔按造型不同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亭阁式塔、金刚宝座式塔、花塔、过街塔与门式塔、傣族塔和群塔等。1.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可以登高远眺。佛宫寺释迦塔
位于应县城内佛宫寺中,又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塔上下层柱使用叉柱构造,全塔共有斗拱六十余种。反映了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河北开元寺料敌塔
位于河北定州市南门内。建于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塔为楼阁式砖塔,八角十一层,总高84米,全部用砖筑成,是全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因当时宋辽互相接邻,定州为宋朝前沿,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故名料敌塔。
开元寺双塔位于福建泉州市开元寺内。东塔称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开元寺双塔
此类塔一般是实心建筑,不能登临,造型比较划一。其特点是下部一般均建有须弥座,底层塔身较高,以上各层较低,不设门窗,有也只是通风小孔。以砖石结构为多,隋、唐时多为正方形平面,辽、金时八角形平面逐渐替代正方形平面,明、清则很少建密檐塔。2.密檐式塔
嵩岳寺塔
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密檐式砖塔。
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陕西西安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西安小雁塔大理三塔
位于云南大理旧城西北1千米的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原为崇圣寺建筑的一部分,寺前有三座塔,一大二小,鼎足而立。三塔皆为白色,秀丽、雄伟、壮观。
佛牙舍利塔位于北京八大处公园二处灵光寺内,据了解,世界上仅存的两颗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的牙齿舍利,一颗现在斯里兰卡,另一颗就保存在八大处公园的佛牙舍利塔中。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3.覆钵式塔
又称喇嘛塔,是喇嘛教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印度“窣堵波”很相近。喇嘛塔主要特色是:台基与塔刹造型讲究一个高大基座上安置一个巨大的圆形塔肚,其上竖立一根长长的塔顶,塔顶上刻成许多相轮,再安置华盖和仰月宝珠。妙应寺白塔
俗称“白塔寺”。尼泊尔匠师阿尼哥曾参加设计与兴建,因此,采用了尼泊尔塔的形制,又融合了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装饰,是喇嘛塔中的精品,是我国中原地区喇嘛塔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存元代最大的一座喇嘛塔。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北海白塔
位于北京市中心北海公园内琼华岛之巅的白塔,是北京城区中心重要的人文标志之一。4.金刚宝座塔
该类塔的形式一般在高大的台基座上建筑五座密檐方形石塔和一个圆顶小佛殿。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5.亭阁式塔
这种形式的塔是印度窣堵波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亭阁相结合的产物。常指塔檐仅一层的单层塔,大多建于隋、唐时期,唐代尤多。现存单层塔通常都是僧尼的墓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位于山东历城县的柳埠镇的神通寺四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一个全部用青石块砌成的单层塔。
6.傣族塔
傣族古塔大多建于山坡高地上,又因傣族集居地与缅甸接壤,所以具有缅甸塔类似风格。塔由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鄂教版语文二年级复习计划
- 第12册数学复习计划
- 夏日安全主题课件
- 幼儿园新建项目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分析
- 天然气管网项目发展前景与可行性分析
- 数智化驱动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 汽车座椅行业的未来发展和趋势解析
- 携手并肩再创佳绩计划
- 如何有效分配生产资源计划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竞赛策略试题及答案
- 期中考试考后分析总结主题班会《全员出动寻找消失的分数》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民法典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数据安全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第六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2025年0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所属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幼儿园课程图景》阅读分享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01-2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