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导论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1.传播现象的由来。(1)传播现象的含义: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行为、活动和过程。传播现象由来已久。(2)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传播现象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量,传播主要围绕这个主要因素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与扩散。(3)传播理论的探索,区别于传播现象的产生,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播学逐渐形成。2.传播的含义:传播的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①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4.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①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②劝服说: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③互动说: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5.对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传播学逐渐成为多科性、集纳型的边缘学科。6.1946年,美国的拉斯韦尔在著作《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提出“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7.1947年,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1.传播学的含义及特点。含义: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特点:多科性边缘学科。2.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4.传播学研究的研究层次:第一层次:按信息传、受范围大小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1)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①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合为一体的;②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③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2)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或借助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人际传播具有社会性,是大量存在的。反馈灵活,互动频繁。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示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联系。(3)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关系。群体传播会形成凝聚力。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支持的力量。(4)组织传播: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①按方向,组织传播方式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传播;②按沟通渠道,组织传播方式分:正式、非正式;(5)大众传播: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①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②所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③传播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使得大众传播更快捷广泛;⑤由组织和职业传播者发布,而不是由个人。第二层次:按传播学自身结构,分三个研究层次:①理论;②模式;③研究方法;第三层次:按不同领域划分:横向研究、纵向研究;第四层次:按研究的问题与着眼点划分:宏观研究、微观研究。5.传播学是在美国诞生的;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6.英国传播学分为四大流派:麦奎尔社会学派;霍洛伦社会心理学派;奇斯曼政治经济学派;利兹职能学派。7.日本传播学研究的特点:①主要采用美国理论体系;②实践研究优先于理论探讨。8.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分两大学派:①传统学派(又称经验学派、行政学派、实证学派);②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为其中之一)。第三节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1.大众传播学的含义: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大众传播事业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2.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3.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二者即有密切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二者的研究对象有很多交叉重合之处;传播学的发展与新闻界人士的关注和努力密不可分。区别:传播学新闻学重视角度理论研究业务研究研究方法实验性的定量分析法思辨型定性分析法研究对象遍及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全过程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传播者第四节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学习传播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①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②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③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学术源流第一节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1.传播研究:广义说,凡是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关注和探索;狭义说,传播学等同于成熟部分的传播研究。2.传播学诞生的条件。①主观: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可能—学科背景);②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需要—媒介背景)。3.传播研究不等于传播学:传播学是新兴的学科,历时短暂;传播研究的古已有之,历史很长。4.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1)媒介背景:①美国最先感受到媒介传播的巨大威力;②政治角度:报纸的作用越来越大;③经济角度:媒介传播大量经济信息,媒介本身也成为企业;④社会角度:媒介给大众带来了利与弊。(2)学科背景:①优秀人才大量涌入美国;②大量的新兴学科,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第二节多科性边缘性的特色1.传播学的学科特色:①从学科分类看,传播学虽属于社会学科,但又受到自然学科渗透;②从学科结构看,它具有强烈的交叉性、边缘性与多科性;③它虽有一个“形成过程”,但没有一个“诞生日子”。2.传播学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3.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的两大的学科群是:行为科学群、信息科学群。4.传播学跨学科性质的来源。①源于众多相关学科的兴起;②来源于传播现象、传播活动本身“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跨学科性质。5.传播学是如何形成的。(传播学是在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①新闻学作为传播学的前身;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节奠基人对创立传播学的贡献四大奠基人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1)拉斯韦尔主要贡献:①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首次较科学的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首次较完整的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并为其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框架;②提出“社会传播”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③倡导“内容分析法”。主要著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2)卢因主要贡献:①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其核心内容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②培养一批横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弟子;③提出“把关人”理论;主要著作:《解放社会矛盾》(3)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①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②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③创建传播学的哥伦比亚学派。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4)霍夫兰主要贡献:①由微观入手,研究传播技巧;②采用“控制试验法”研究;③创建传播学的耶鲁学派主要著作:《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5)施拉姆主要贡献:①传播学的集大成者,使传播学成为独立的学科;②建立了4个专门的传播学研究机构;③培养了大批人才;④编辑出版了大量经典著作。主要著作:《大众传播学》《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第四节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传播学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1)成绩:①研究初期,以大众传播现象作用主要研究对象,也出现将特殊提升到一般的高度;②20世纪50年代,上述成果进一步发展及深化,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多样化;③传播学跨越国界发展。60年年代批判学派兴起。(2)存在问题:传统学派:①过分注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学者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批判学派: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2.近年来传播学界十分热门的两大课题:国际传播研究、信息化社会研究。3.从传播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如何看待信息与传播的内在联系?20世纪7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谁拥有最多最好的信息,谁最善于传播,谁成功的希望就最大。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凡是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地区,必然随之而起控制革命、信息革命。4.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①传播学在20世纪50年的年代传入我国;②195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传播学文章;③现在传播学处“初始阶段”,以介绍、评价和初步应用为主;(2)著译:自197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在《外国新闻事业资料》上译介有关传播学文本开始,到现在,中国已出现大量有关的译著、专著、教材、论文、译文等;(3)会议:1982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4)教学:1980年复旦大学首开“传播学”课程;(5)应用:1982年北京开展“实地调查法”。5.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体现的三个层次。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为中国传播事业服务;③创造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理论架构。第三章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第一节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1.传播过程的含义: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2.传播学的一般任务: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研究船比的过程和效果。3.伯洛对传播过程的理论及意义:(1)理论:①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当把其中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2)意义: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加强了“过程研究”的科学性,纠正了以往认识中把传播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简单的、封闭的的过程的谬论。第二节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1.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述,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2.模式的作用:为清楚表达各种理论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3.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最常用的是图像模式。4.“理论模式化”的主要原因:①这种方法适合于传播学领域;②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5.传播理论与方法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以理论为主,方法为辅;理论指导方法,方法为理论服务。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重点章)⒈传播过程的三大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1.线性传播模式。定义:传播是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从传播者开始,经讯、媒介、受传者,到传播效果结束,没有受传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拉斯韦尔模式(即5W模式)简要内容: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五大环节。贡献:①第一次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②第一次为传播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不足:①直线性(传播被表述为直线型、单项型的过程);②孤立性(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注:布雷多克曾经在五W的基础上,加上情境与动机这两个环节,将其变为7W模式。(2)申农—韦弗模式贡献:①把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②指出讯息包括发出的和收到的,强调了传播效果在于实现传受双方理解讯息的一致性;③指出要保证传播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噪音的干扰。评价:①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②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2.控制论传播模式贡献: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局限:①易产生误解,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②循环性的表述,也易产生误解。[“反馈”: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1)德福勒模式①加入并突出“反馈”功能;②模式提示了大众媒介介入传播过程;③模式表现出传播的双向性和循环性。(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引申了“传播单位”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具有传播者与受传者两种身份,也都具有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即2+4定律][“编码”:即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这个过程也叫“符号化”。][“译码”:即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读解过程。](3)丹斯模式丹斯模式是一个螺旋形模式。在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场”、“信息场”总是不断积累、扩大的。从宏观看,正是这种积累性造就了人类文明;从微观看,不论组织还是个人,都要在传播中自觉地、不断地推陈出新。3.社会系统传播模式定义:解决传播条件的问题,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他放在社会过程中考察。主要贡献:它不同于线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着眼于解决传播要素,而是着眼于解决传播的条件。(1)赖利夫妇模式较早把传播过程明确地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在赖利夫妇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基本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在传播过程中,这些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与此相关联的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该模式的缺点:只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的工作模式,过于简略。(2)马莱茨克模式①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受传者同样要对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也会受到“媒介的压力”。指出“感受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②传播者与受传者还要受到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的影响制约;③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受传者的反馈等。⒉信息与讯息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讯息“即传播内容,是信息的物质载体。讯息是具体的,如文电、通讯、消息、广告词等;“信息”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得到确知的讯息或事物的确定状态。信息是抽象的。⒊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相同点与不同点。(1)相同之处:①有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②都具有循环性反馈性;(2)不同之处:①控制论模式解决的是传播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考查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传播以外的因素的考察;无法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②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⒋出现各种模式的原因。①认识总是一个不断深入过程;②研究者们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及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③模式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第四章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1)科学性: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2)操作性:①描述:对研究对象做符合实际的描述,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②解释:对研究对象的活动及特点作出解释,上升到理性层次;③预测与控制:预测在采取措施和创设一定条件后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段时间侯对象的发展,并提出对策性建议;(3)综合化与定量化:综合化: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传播学研究要以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为出发点。①历史的观点:把传播现象放到历史的全部变化中进行研究,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②机率的观点:实质在于分析传播现象发生过程中的随机因素的作用,要求把特定的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③系统的观点:系统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的系统结构和功能。3.传播学理论的四种建构类型。①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②演绎理论: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③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强调数据,也重视演绎;④模型:针对较为复杂,难细分的客观对象,设计出一种模型,加以描述。4.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①选择课题;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第二节抽样调查法1.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2.抽样调查的特点:①推断总体的目的性;②推断形式的整体性;③样本抽取的随机性;④抽样误差的可控性;3.抽样的基本程序:①确定调查总体;②编制抽样框;③设计和抽样样本;④样本代表性的评估。4.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5.随机抽样的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群随机抽样;⑤多阶段随机抽样。6.非随机抽样的形式:①判断抽样;②定额抽样;③偶遇抽样;④雪球抽样。7.确定样本量问题的实质: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密度要求的最小样本数。8.确定样本大小时要考虑的因素:①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②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程度度;③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④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第三节问卷调查法问卷的含义: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问卷调查法的主要特点:①标准化;②匿名性;③操作性。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步骤:①课题分析,提出假设;②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③确定指标;④编制提问。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原则:(1)合理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①不提双重问题;②提问不带倾向性;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3)艺术性原则(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援助法);确定提问项目的顺序的原则:①先易后难;②同类集中;③先面后点;④先一般后特殊;问卷的基本结构:①封面信(封面信内容:①被调查者的身份和名称;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③关于匿名保证;④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②主体(指导语的类型:①对被调查者选出的答案如何做记号进行说明;②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③关于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④关于提问项目适用于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⑤关于提问中有关项目的说明;⑥结语)问卷的答案设计:二择一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矩阵式、量表式问卷的修订与发送:(1)问卷试填;(2)问卷修改;(3)问卷发送(方式:①访员面访;②邮寄问卷;③报刊问卷)第四节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媒中显性内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的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④显性内容。内容分析的种类:①实用语义分析;②语义分析;③符号载体分析。4.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1)确定分析单元;(2)制定分类标准(判断制定分类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三标准:①完备性;②互斥性;③一致性);(3)抽取分析样本(取样过程三步骤:①抽取特定的媒介样本;②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③抽取特定的内容样本);(4)实施统计分析(两类统计方法:①对某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次进行计量;②对某种分析单元在媒介中出现的形式、位置、篇幅进行加权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5.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①推理模式(常用:趋势、共变、因果推理);②比较模式(常用:趋势、不同内容群、内容、有标准的内容比较)。6.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1)长处:①不易受环境影响;②收集资料的成本较低。(2)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的结论。7.实用内容分析和载体内容分析的不同。实用内容分析是对文字符号的统计分析,目的在于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以此判断实际的舆论状况;符号载体分析是单纯统计文字出现的频率,以此作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然后进行内容分析。他只计算确定的文字,其他语义相同或相近的暗示或隐喻不算在内。第五节控制实验法1.控制实验法的含义。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的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2.控制实验法的四类基本要素:①实验者;②实验变量;③实验对象;④实验观测(包括事前观测、事后观测)。3.实验控制法的特点:①对实验环境的控制;②对研究变量的控制;③对被测对象的控制;3.控制实验法的种类:①实验室控制;②实地实验。4.控制实验法基本程序的7个步骤:①建立研究假设;②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③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④前测(即实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⑤实施实验刺激;⑥后测(即实验后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⑦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的函数表达式。5.控制实验法的关键:关键看实验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6.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①消除法;②保持恒定法;③效果平衡法。7.控制实验的研究设计:单一实验组的研究设计;②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8.实验控制法的优点与缺点:(1)优点:①所获数据比较可靠;②通过重复试验,可得出科学性强的结论;(2)缺点:实验每次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存在一定距离,需经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第五章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一节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1.传播功能研究源自西方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很是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在传播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2.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从理论角度,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3.帕森斯在《社会学系统理论的现状和前景》一文中提出“结构功能主义”(简称“功能主义”)。4.默顿提出的“功能分析方法”理论。主张通过把社会与文化现象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来研究他们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5.结构功能主义的本质是为了谋求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定和均衡,维持遵循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的生活方式。6.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渐趋式微。7.传播功能研究的重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第二节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个体功能)1.传播的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功能;②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2.传播个人功能的四种主要见解。观点提出人主要内容社交性、自我中心性皮亚杰(瑞士)社交性: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性:谈话是在对他自己谈话(自言自语),或者为了同别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用这种谈话满足自己。工具性托尔曼(美国)传播是一种人类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有许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行为。游戏说斯蒂芬森(英国)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愉悦,有些传播会产生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使用与满足”理论麦奎尔(英国)列举了传媒的个人功能在①信息功能、②发展个性功能、③与社会整合(一体化)的功能、④娱乐功能四方面的具体表现。四种见解的不足之处: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成一回事。2.传播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考察传播功能的着眼点不同。个人功能考察传播对个体的受传者有哪些功能或效用,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多是人际传播。社会功能以大众传播活动为对象,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角度分析传播对整个社会有什么功能或效用。3.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和传播的个人功能是一回事吗?不是一回事。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的功能;②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角度分析传播的功能。所以,传播的个人功能是传播一般性功能的一部分。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功能。1948年,拉斯韦尔在《社会中的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把传播纳入社会系统和社会进程之中。功能定义对社会对个人对统治阶层对文化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又称“雷达功能”。主要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而实现的。及时发出自然灾害或战争威胁的警告;促成信息交流,巩固社会规范某些人可以提高社会地位,赢得声誉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社会协调功能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评论,把社会各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环境作出有效的回应。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到当前的事件中去,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对个人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避免敏感问题和不利事件的扩散,巩固其统治地位防止外来文化的入侵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加社会凝聚力。积极意义积极意义一种权力的扩张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标准化娱乐功能(赖特提出)大众传播具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共同需要,使人们产生精神上的愉悦的作用。使社会得到休养生息借助各种娱乐节目,得到精神的调节有助于把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形成大众文化,削弱了高雅文、,精英文化2.大众传播的四种社会功能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①境监测侧重提供和告知信息;②会协调侧重对信息的选择、解释、评说;③文传递侧重对社会成员的教育规范化;④娱乐侧重:是所有功能中最为显露的一种功能,最易为人们接受。第四节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构多功”“同功异构”概念)结构和功能是任何事物的两个方面。结构是系统的内在构造。是横向的、相对静态的;功能是结构与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的属性、能力、作用和结果,是纵向的、动态的。同时,结构和功能不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结构可以有多种功能。叫做“一构多功”;而同样的功能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结构之中,叫做“同功异构”。2.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①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得到强化或抑制,甚至减退消失,存在着此起彼伏的态势;②适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定的,也是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的。③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3.“显功能”与“隐功能”:美国哈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他从结构功能主义出发,主张把某一社会活动的后果与这次活动的目的分开,因为活动的目的和活动产生的后果并不是一回事情。显露的功能(“显功能”):人们意图达到的后果,它有助于体系的调整与适应,是体系中的成员所希望和所认识的客观结果;潜伏的功能(“隐功能”):未能达到的功能,不是行动者所希望的,也不为他们所认识。4.默顿重新定义的“功能”: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5.“功能失调”(功能障碍)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就是“功能失调”。6.“功能”与“功能失调”的不同。“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的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的结果。区别的关键在于:观察、分析他们对特定的社会体系是有利还是不利。7.“显功能”与“隐功能”的不同:“显功能”是明显的、显露的;“隐功能”是隐蔽的、潜伏的。8.我国对传播功能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两点错误理解。①错误的把“功能失调”理解为“负功能”,从而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区分为“正功能”与“负功能”两类,其实功能无所谓正负之分,把功能分为正功能、负功能是不合逻辑的;②把“隐功能”与“负功能”混为一谈。9.传播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失调对社会对个人对统治者对文化环境监测功能失调导致人们不满;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过量信息使人产生麻木感影响和削弱其威望对本地文化传播带来消极影响社会协调功能失调妨碍社会的变革削弱个人的判断力、主动精神妨碍其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影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文化传递功能失调损害社会“亚文化”;进一步“大众”社会标准化的教育束缚了社会成员的创造力传播内容的大同小异,阻碍文化生长娱乐功能失调限制、削弱公众的社会性行为过多过滥的通俗、低俗信息的传播,降低了大众的欣赏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文化为其所独占的局面使得大众文化得到普及第五节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及其式微1.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①授予地位的功能:任何人、团体、各种社会活动、问题、意见、产品等,只要得到大众传播的广泛报道,就会成为社会大众所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与社会地位;②重申社会准则功能: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将背离公共道德和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曝光于社会面前,从而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至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起到重申社会准则并促使人们共同遵守的作用;③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形形色色地大量信息,人们沉醉在这些信息之中,减少了直接参予社会活动的热情和可能,结果只会满足于被动地知识积累,丧失了社会活动能力,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2.怀利提出的“报纸功能”。①提供消息素材;②分析消息;③为不一致的消息提供一般性的参照系;④消遣;⑤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3.麦奎尔提出的“动员功能”:在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和有时在宗教等领域内,开展适合社会目标的运动。4.沃森和希尔提出的8项功能:①工具性;②控制;③信息;④表达;⑤社会接触;⑥缓解焦虑;⑦刺激;⑧角色联系。8.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①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②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第六章传播的控制研究第二节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1.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2.控制研究与传播的5W模式的关系。拉斯韦尔的5W模式包括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五部分,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在此模式的基础上,人们把传播学研究领域分为与之相对应的五个部分: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而控制研究正(对传播者的研究)正属于这五个部分之一。3.控制:有两层意思:①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可以概括为“施控”,即主动的施加控制;②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传声筒、吹鼓手。可以概括为“受控”,即被动的接收控制。4.控制研究的三项内容:①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②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③分析各种控制形态。5.拉斯韦尔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是传播学研究的纲领性文献。6.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①以美国为首的“经验学派”;②以欧洲为中心的“批判学派”。第三节把关与把关人1.卢因的把关研究。(最早提出把关的概念)①具体内容: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②把关与把关人:对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具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③地位:把关问题是控制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卢因的把关研究开启了以后传播研究的先河,为其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怀特的把关研究。(传播学的经典研究之一)(1)考察方式: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的信息的过滤和筛选。(2)模式:①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②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3)不足:①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其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把关完全被当作一项纯个人的行为;②怀特的研究只讲主观随意性,而不讲客观必然性。(4)价值: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由此研究引发的一系列修正完善的把关学说,即充实了传播学的学科内容,也深化了人们对把关问题的认识,使把关理论成为控制研究方面的一大构成板块。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对怀特研究的修正与发展)(1)内容: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2)意义:对怀特单一化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3)不足: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等同起来,每个关口不分主次。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麦克内利研究的完善)(1)内容: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是把关人,但传播媒介是最关键的把关人。(2)传播过程的两个阶段:①新闻采集(主要把关人:记者);②新闻加工:(主要把关人:编辑)。(3)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模式:新闻事件→新闻采集者→新闻稿件→新闻加工者→新闻成品(4)意义:宣告西方新闻传播界盛行的客观原则论(即所谓的“镜子理论”)的终结。第三节深层的控制布里德的研究。(“潜网”理论)(1)内容:媒介组织内部始终存在着十分微妙、十分强劲的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图得以顺利贯彻;另一方面防止新来的从业人员对既定的行规的干扰。传播媒介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媒介组织内的控制网络实际上是整个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2)“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种控制是潜移默化的,被称为“潜网”。(3)论文:《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此文被视为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成果”。)2.四中控制观念与控制体系。控制观念主要观点内容代表人、代表作集权主义理论(君主独裁)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君主;②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安全君主有权对信息的流通、新闻的传播、言论的扩散加以绝对的控制。马基雅维里(意大利)《君主论》自由主义理论(自由放任)①个人权益高于一切,国家是保护个人权益的工具;②人具有理性,有自己的判断标准;③真理通过竞争才能在能产生、发展。不受限制的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广泛听取不同主张,最终会做出符合事实的判断,鼓吹让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不受任何干预,自由行事。弥尔顿(英国)《论出版自由》社会责任理论(自我约束)报刊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应该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没有外来的控制的条件下,媒介应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律)。①对传播应当进行控制;②这种控制建立在自由传播基础之上,是媒介主动对自己施加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国家统管)带有偏见,看作是集权主义理论的延续。3.阿特休尔与《权力的媒介》。(其理论属批判学派)(1)基本观点:一切媒介,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存的,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到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势的操纵。(2)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①官方形式;②商业形式;③利益形式;④非正式形式。第四节控制的形态⒈控制的形态。1.政治控制。(最重要的控制形态)(1)地位: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是来自上层建筑的控制,是自上而下的。(2)常见手段:①立法(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手段);②行政;③操纵新闻。2.经济控制。(最根本的控制形态)(1)地位:最根本的控制,来自经济基础的自下而上的控制。(2)关键:媒介所有权。(3)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化:垄断、广告。3.受众控制。(1)含义: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传播者,从而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得听命于受众。(2)地位:来自传播对象的控制,由外而内。(3)内容:①反馈:受众通过信件等,直接表达自己对传播的意见、受众通过是否订阅,收听某种媒介,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态度。②传播者通过调查主动收集信息。4.自我控制。(1)地位:传播者对自身主动的约束,是由内而外的。(2)内容:①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②各类传媒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⒉文化控制:更广泛、更深远的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含在其中。第七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一节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内容分析:对社会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分析。2.内容分析与5W模式的关系:内容分析是对5W模式第二环节即“说什么”的研究。3.内容分析与内容分析法的区别:内容分析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4.研究内容分析的四个主要方面。①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②就各种媒介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③研究传播内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④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与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5.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①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是经过高度筛选的,而不是全盘照搬;②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大部分是娱乐性的;③大众传媒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形式上力求简单。6.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内容及其传递与交流,并未涉及讯息的本质和实质问题。第二节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科学的渗入1.信息的含义。三种理解:①一般性说法,信息是情报、资料、知识等;②信息概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的通讯理论中首先被揭示出来的;③从哲学角度探讨信息的定义,是研究信息的本质、本源等。2.美国巴克兰德提出的对信息的三种含义:①作为过程的信息;②作为知识的信息;③作为事物的信息。3.信息量与负熵。1956年法国布里渊引入热力学“熵”的概念。“熵”是某一系统的无序状态的度量,信息熵是解除无序状态所需信息量的度量。一个系统越无序,熵越大,信息量就越小;一个系统越有序,熵越小,信息量也就越大。信息就是负熵。5.信息的特性:①共享性;②扩散性;③传递性;④扩充性;⑤浓缩型;⑥替代性。6.传播学引入信息科学的重要意义:①信息科学对传播模式,传播理论产生重要影响;②信息科学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③信心科学对传播学的理论框架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第三节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1.信息的分类。①从哲学角度分:主观信息、客观信息、人工信息;②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标准分: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③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分:语言信息、符号信息、图像信息;④按信息内容的性质分: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信息、商业信息、娱乐信息;⑤按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分: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⑥按信息的本身层次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视察者或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语用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视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的某种需要。⑦控制论对信息的分类:外源信息、内源信息。2.新闻与信息的关系。(如何判断一个信息是不是新闻)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并由信息衍化而来,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划上等号。3.新闻信息的特点:①新闻要求时效性;②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③新闻要求公开传播;④从信息的三个层次上看,新闻在语法层次上与其他信息一样,在语义、语用层次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第四节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1.信息匮乏:社会上的信息量流低于社会需求,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阻碍社会的发展。信息匮乏导致社会发展受阻,科技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下降,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2.信息匮乏的后果:①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不能资源共享;②使科技落后、民族愚昧;③导致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④使不良信息乘机而入。3.信息超量:社会上的信息流量超过受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或者超过社会的需求。它会使受众变得冷漠,恐慌,形成受众逆反心理和冷漠感,并形成噪音,减弱传播效果。4.信息超量的后果:①使受众惶恐不安,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②形成信息干扰;③限制另一部分信息流通,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影响。5.正确控制信息流量的方法:(1)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①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及各阶层、各行业对信息的多种需求;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③不同的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产生不同影响;④个人因素也会影响信息流量;(2)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①当信息超量时,实行负反馈;②当信息低量时,实行正反馈。6.信息革命的影响:①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将使传播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个人化的局面;②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带来深刻的变革。第五节符号制作与符号交流1.符号: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性的东西。基本特点是“指说性”,即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2.符号和信号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信号活动是所有高等动物都具有的,而符号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②符号的抽象能力比信号强;(2)联系:任何载有信息的记号,都可以用作信号或符号。3.语言符号的含义:语言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4.语言符号的特点。①语言是有声的;②语言的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②语言的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的模式。5.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语言符号具有复杂性、强生成性,其他符号则不具备。6.非语言符号的含义: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非语言符号主要有:体语、类语言和艺术。7.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传播的不同:①语言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性的,非语言传播是连续性的;②语言信息的传播是单通道、线性的,非语言信息的传播是多渠道、非线性的互动;③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可靠。8.符号编码与译码及“中间性反应”。(1)符号编码: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2)符号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把符号重新还原成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3)符号编码与译码的“中间性反应”。符号编码与译码中间性反应是指传播过程中,当接受者接收到符号之后,懂得这些符号的意义,并把它们还原为讯息时所产生的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处于译码与重新编码过程之间,从而具有“解释者”的功能。作为中间性反应,一方面要解释还原以后的讯息的意义,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决定如何按照接受者的意愿重新进行编码。9.普通语义学的作用:①准确编码;②防止语病。10.从语义性角度看语言的特性。①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②语言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③语言是抽译的。11.可读性: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12.新闻可读性研究的两个内容:①哪些元素决定易懂难懂;②多大程度上的易懂难懂。13.可读性对新闻、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①新闻要提倡写短句;②尽量少用或不用随意简化专用名词,少用“性”、“化”之类的尾词;③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用常见的词;④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13.可读性对广播、电视的要求:①广播:重视广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广播语言多用口语;②电视:以视觉感受为主,加强图像的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播形式。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第一节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渠道的含义:指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媒介的含义: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人类传播活动及媒介发展的4个阶段。(1)口头传播阶段。主要特点:口头语言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特征、口头语言有时空局限性、听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并行;(2)手抄传播阶段。主要特点:文字记录及其载体同书写文字分离、信息复制慢,不能大量复制;(3)印刷(大众)传播阶段。主要特点:机器可以大规模复制信息,使社会传播成为可能、使文字信息传递到公众手中;(4)电子传播阶段。主要特点:信息流通的视觉通道受到重视、克服时空限制,传播距离扩大;4.1920年,美国KDKA广播电台成立,标志无线电广播事业的诞生;1936年,英国BBC建立第一座电视台;20世纪50年代出现彩色电视,60年代出现卫星电视。第二节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和现状1.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媒介传播长处传播弱势报刊①信息容量大;②保存信息力量强;③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①时效性差;②缺乏动感,不够亲切活泼;③要求受众有一定文化程度。无线电①信息传递迅速,时效性强;②受众面广,渗透性强;③利用语言和音响感染听众。①内容转瞬即逝,不易保存;②单纯提供听觉形象;③受众选择余地小。电视①视听兼备,感染力强;②手段先进,传递迅速;③不受时空限制。画面转瞬即逝,不易保存;②接收费用高;③需受众听力、视力兼用,不够方便;④复制困难。2.大众传媒在竞争中采取的对策。在竞争中,大众传媒采取的总对策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力求最大限度地凸现自己的优势。①报刊对策: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的优势;②广播对策:在节目上充分发挥听觉优势,以简明新闻音乐吸引受众;发挥制作简易、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发展;使收听工具小型化、轻便化;③电视对策:以集声像之美、视听兼备取胜。重视动态新闻、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广告节目,注重人物和企业形象的报道。第三节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麦克卢汉认为,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的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而媒介所传递的是什么特定内容,反倒无关紧要。(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论点之一。一切传播媒介都能将传播距离延伸到人类感官区域之外,并能延续感官的功能,因而他们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3)“感觉的平衡”:是麦克卢汉的理论。传播中出现各个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的一种现象。(4)“冷媒介”、“热媒介”: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接受过程中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参与程度低;“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行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5)地球村:这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在电子传播系统发达的情况下,全球信息传播极为迅速,方便,新的电子传媒延伸了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整个地球似乎紧缩为一个村庄。2.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传播媒介的偏倚性”:这是英尼斯媒介理论的重要观点。一切文明都是靠空间领域和式监控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偏向。有的偏倚时间,有的偏倚空间。3.麦克卢汉与英尼斯在媒介理论上的共同点,及理论价值、缺陷。(1)共同点:①两者的理论都属于宏观研究理论,关注媒介的出献-现给人类文化的影响;②都具有创新性,开拓性;③都把媒介技术及其发展看作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动力,强调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重要性。(2)价值:①为传播学研究中媒介分析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②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开创了新的研究传统,激发了人们对各种媒介特点,作用研究的兴趣;③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发人深思。(3)缺陷:①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②无视传播内容的意义;③麦克卢汉的理论对基本概念缺乏严格的界定。4.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1)理论基础:①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的理论;②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情境决定论观点。(2)主要论点: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③电子传媒促进旧情境的合并。(3)理论价值:①把传播媒介看作社会环境的一部分;②较好地处理了受众与媒介的关系。(4)理论缺陷:①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②忽视社会意图对媒介的管理,媒介的使用情况的影响,过分强调媒介的特点决定其传播方式,也决定其对社会影响;③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为一谈,缺乏概念上的连贯性。5.梅罗维茨媒介理论与麦克卢汉、戈夫曼的理论的联系。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戈夫曼的社会学的情景决定论,构成梅罗维茨理论的两大源头。从麦克卢汉那里,梅罗维茨吸取的观点:①“媒介即讯息”;②传播形式的转变是对社会变化产生作用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梅罗维茨批评麦克卢汉的理论对人们的日常的社会互动结构和动力缺乏分析,并从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吸收情境决定人们行为的合适性的观点,“前台行为”“后台行为”的观点。梅罗维茨试图把麦克卢汉、戈夫曼的观点融合在一起。第九章受传者研究第一节受传者与受众1.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统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2.受传者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地位:①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收者,是信息到达的目的地;②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的积极“寻觅者”;③受众是大众传播方式的反馈信息源。3.大众传播受众的特点:①广泛性;②混杂性;③分散性;④隐匿性。4.受众参与传播活动的动机。①消遣娱乐;②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③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④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第二节关于受众的理论1.“靶子”理论(魔弹论)主要内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是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主要缺陷:①受众可能拒不接触大众传媒的某些内容;②受众在接触了某些媒介内容后,丝毫未改变自己的行动。2.个人差异论定义: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受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差别。主要观点:①各人心理结构有差别;②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后天习得的不同;③后天习得的不同不同,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心理结构;=4\*GB3④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人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有不同的倾向性;⑤心理结构不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媒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不同的。贡献: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促使对受众的研究注重从分析受众心理入手。缺陷:不具有现实的具体的可操作性。3.社会分类论(社会类别论、社会范畴论)定义: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接受媒介信息行为的影响。由于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价值观等,因而大体会选择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并作出大致相同的反应。主要观点:①社会成员有选择地接受和解释信息;②选择接收信息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③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社会群体类别要根据人口统计学提出的因素来确定;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传播信息的注意与反应形式,使各社会群体内部成员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贡献: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4.社会关系论定义: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主要观点:①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信息的;②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影响他们的接收方式;③当选择性决策被发生改变时,表明社会影响在起作用;④个人对大众传媒的反应形式和注意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⑤大众传媒的效果不是一致的、强大的和直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影响着传播效果。贡献:有助于探索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和社会关系在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5.社会关系论产生的基础。社会关系论的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有关美国总统选举所作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人们日常的社会关系,严重影响受众成员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方式。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着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的采纳。6.三种受众理论之间的差别。理论理论基础侧重点个人差异论心理学强调受众的差异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社会分类论社会学强调个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社会关系论社会学强调将个体受众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考察。受众成员的日常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受行为的影响。第三节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1.选择性因素:传播学界把受众心理上对传播的选择过程称为选择性因素。2.受众的选择性因素。①选择性接触: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需求、目的和兴趣,有选择的使用媒介,有舍弃的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选择性理解: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未必一致;选择性记忆: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只能有筛选的记住一部分内容。3.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观点:①认识连贯论的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②实用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相同于原来固有的观念,也可能与之相悖;③可获得性论的解释: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可获得性,受众成员往往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评价:要认识到上述三种观点的各自的不足与长处,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受众心理上的选择过程的重要性。)4.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①选择性接触(注意)是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通道上的第一关;②选择性理解(解释)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③选择性记忆是受众选择性接收信息的最后一关。第四节反馈与受众调查反馈: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的环节。受众调查:大众传播中,收集受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大众传播的反馈的特点。(延迟性、间接性、代表性、积累性、量化性)(1)延迟性:①受众向媒介机构表达意见是事后行为;②传播者对反馈的处理是迟缓的、调节是延迟的;(2)间接性:①从受众角度而言是间接的;②从传播机构而言受众调查是通过第三者进行的;(3)代表性:受众反馈机构只能以科学抽样方法选取可代表受众总体的样本进行测定,使来自样本的反馈信息反映出受众总体的反应;(4)积累性;(5)量化性。4.受众调查的种类:(1)读者调查:①读者概况调查;②受众选择报刊信息调查;③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④读者—非读者研究;(2)电子媒介受众调查:①“节目检验”研究;②“音乐节目受欢迎度调查”。5.受众调查中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①面对面调查法;②电话询问法(包括即时式和回忆式两种);③日记法;④仪器记录法;⑤日记兼仪器记录法;⑥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法(RADAR法)6.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在某一节目正在播出时,打电话询问调查对象当时的视听行为;回忆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询问中引导调查对象回忆前一天的活动,在回忆个人行为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行为。第五节我国的受众调查1.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①读者(观众.听众)来信(或电话);②受众来访;③召开座谈会2.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是1982年在北京市。3.我国受众调查发展的主要表现。①深度增加、规模扩大;②形式的多样化;③受众调查队伍的形成和壮大;④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研究理论的发展。(不足之处:调查周期长、信息反馈不够及时、数据积累还不够。)第十章传播效果研究(上)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狭义:带有说服动机的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广义: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2.传播效果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①对效果产生的微观过程分析;②对它的综合、宏观过程的考察。3.传播效果按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顺序可分三个层面:①认知;②态度;③行动。4.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划分的三个层面。①环境认知效果:我们对世界的知觉与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传媒的不同报道行为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印象与理解,这种效果又称“视觉制约效果”;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和传达信息中,通常包含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传媒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的影响人们的行动。传播效果的类型。①从时间上考虑,分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②从传播者意图上考虑,分预期和非预期效果;③从效果的性质上考虑。5.戈尔丁的效果分类(时间、意图):①短期预期效果;②短期非预期效果;③长期预期效果;④长期非预期效果。6.效果研究的课题领域(传播效果的基本内容):①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②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③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④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⑤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7.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2)实践意义:传播效果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传播效果研究为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使传播发挥其正面的社会作用。8.麦奎尔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三种理论。①常识理论;②现场理论;③社会科学理论:影响公众、影响传媒工作者、影响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⒈现代传播效果研究兴起的背景:①传统的印刷媒介进入大众报刊时代;②现代媒介产业的成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对后续研究的影响。⒉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第一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第二时期:40年代至60年代;第三时期:70年代至今。⒊概述20世纪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概况。经历了三个时期:“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由“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70年代以后重新强调大中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强有力的“宏观效果理论”。这个过程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传播媒介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理论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魔弹论”的产生与当时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环境有关,与大众社会理论流行有关;“有限效果论”与大众媒介企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发展有关,与实证主义行为科学流行有关。“宏观效果理论”在大众传媒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制约有关,强调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认为他对社会和个人具有强大影响。⒋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魔弹论(皮下注射论、靶子论)”时期(1)发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2)魔弹论的含义: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迅速的反映;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3)魔弹论产生的背景:①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②学者们的夸大宣传;③与西方当时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关系密切。(4)魔弹论产生的理论基础:①本能的刺激—反应论;②媒介效力强大的信念;③“相互隔绝,孤立无援”的受众观。(5)魔弹论的缺陷:①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②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与影响;③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的社会因素;④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⑤对传播过程进行了过于简单的描述。第二时期:“有限效果论”时期1.(1)发生时期:20世纪40年代(2)有限效果论的定义: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的《人际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提出:大众传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其结论强调了大中传播效果化影响的无力性。把这称为“无力得大众传播观”。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提出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3)特点:①社会调查法和心理调查法普遍应用;②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考察。2.传播流程研究。(1)传播流程的含义: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2)传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的《人际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3)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的观点:①政治既有倾向假说;②选择性接触假说;③意见领袖假说和两级传播理论;④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强化效果(即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效果)、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4)卡兹的《人际影响》的观点:在政治选举之外的领域,也广泛存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级传播现象。(5)罗杰斯《创新与普及》的观点:对两级传播概念作了补充与修正,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为“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6)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中的总结:克拉帕在对传播流程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其核心观点为:①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它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②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这些观点极端强调了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7)有限传播效果论的缺陷:①在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效果层次上,只探讨了后两者,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②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整个传播事业的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③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1)含义:也称传播的说服效果,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纯效果”。(2)霍夫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的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4.“使用与满足”研究(1)大众传播效果问题考察的两个视角:①从传播者的角度考察传播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给与了受众什么样的影响;②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2)“使用与满足”研究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其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0—50年代):此阶段研究者主要为赫尔卓格和贝雷尔森。此阶段主要是对广播媒介的“使用”多样性的研究和对印刷媒介效用的考察。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最早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开展研究的是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研究的是贝雷尔森。)第二阶段(60年代以后):研究新特点:①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②重视对受众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③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3)不同学者对“使用与满足”研究效果的不同认识和评价。一方面有人认为它是与“有限效果论”相呼应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是对“有限效果论”的一种“有益的矫正”。第三时期:宏观效果论1.宏观效果论研究的特点:①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②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③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2.宏观效果论的理论模式和假说:“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旋假说”、“知识格差(知识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编码与译码”研究。(详见第十一章)3.宏观效果论包括的的理论模式和假说的共同特点:①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②它们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③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4.宏观效果理论产生的理论、时代背景:①20世纪6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②20世纪60年代电视出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传播效果理论;③20世纪80—90年代,探讨传播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篇名句默写
- 最棒的我语言活动
-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石河子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工程材料》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民航服务礼仪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精读《未来简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沈阳理工大学《化工原理Z》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电路实验》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物理 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计量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 眼科学基础病例分析
- 混合痔中医护理 方案
- 美国刑法制度
- 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生活知识讲座
-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校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精美课件
- 2024-2030全球与中国铂铜合金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