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断训练题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断训练题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断训练题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断训练题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断训练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地理必修1其次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更和气候类型推断”训练题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2题。1.四地气候类型的推断,正确的是()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C.②主要分布在赤道旁边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4.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A.苹果、梨B.猕猴桃、柠檬C.葡萄、柑橘 D.哈密瓜、荔枝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5~6题。5.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缘由是冬季()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6.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地势C.洋流 D.人类活动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读图,回答7~8题。7.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8.图甲所示季节里()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9~10题。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①地6.06.47.17.47.97.35.97.27.37.16.35.9②地4.24.85.97.79.411.211.711.09.26.75.14.19.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0.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推断,正确的是()A.①位于大陆东岸 B.②位于大陆东岸C.①深居大陆内部 D.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6~8月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Q处降水量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于25mm,受信风带限制B.大于50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C.小于25mm,受信风带限制D.小于25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12.P区域等降水量线特殊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 D.洋流下图为“某国家沿海地区局部示意图”,其中乙图为甲图中河流R中EF河段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关于R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可能是小麦C.该地可能是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D.该地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4.P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丙图中的()A.a B.b C.c D.d下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更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5~16题。15.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疆明显变宽,主要缘由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16.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柔降水特征与图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17~18题。1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难性天气出现频繁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8.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更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更。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更,这种变更包括()①地表温度年变更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上升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料:“21世纪将没有冬天。”据此完成19~21题。19.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20.怎样消退地球的“温室”现象,爱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行信的是()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运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汲取“温室气体”D.人工降雨21.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最有效的是()A.主动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削减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发展干净煤技术,探讨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纳新能源,削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缘由,预料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回答22~23题。2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效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削减;海平面上升B.灾难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更;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变更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2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加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运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纳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更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24.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25.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珠江 B.塔里木河C.淮河 D.松花江二、综合题26.读常见的气候类型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中左、右两图所示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左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时它们的气候特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图B中所示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3)图C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哪个半球?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4)图D中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代号是________,⑤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27.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2)说明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等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缘由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一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缘由两方面加以说明。28.读“可怕的全球变暖”,分析回答问题。(1)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峻后果及其形成缘由。(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A.海陆间水循环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D.珠峰的海拔高度(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29.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C依据气温柔降水的资料图,可以推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2.A温带季风气候在全世界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3.B甲图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图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丙图各月降水匀称,且各月气温都在0~2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丁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为热带草原气候。4.C图2反映的是地中海气候,再联系相关学问即可作答。5.A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相关学问分析实际问题的实力。三地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南移影响,降水以冬雨为主,故选A。6.B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的实力。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海拔低,冬季气温较高。而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冬季气温较低,故选B。7.A据甲图所示,该季节此地区盛行西北风,乙图所示季节该地区受一高压系统限制,该高压系统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因此可以推断该地应当是30~40度之间,属于南半球,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限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限制。8.C图甲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处于冬季,那么北半球属于夏季,黄河下游收摘棉花是在秋季,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北迁徙,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三江平原播种小麦是在春季。9.C日照时数主要受昼长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而两地的纬度差异并不是很大,所以昼长差异并不是影响其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缘由。从②地夏季日照时数较长可推知该地夏季气候较干燥少雨,选项C符合题意。10.A由上题可知,②地应位于大陆西岸,与②地相反,①地夏季应为潮湿多雨天气,故应位于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区。11.C依据等降水量线分布趋势可知,Q处降水量小于25mm;分析Q地的位置特征可知其降水少的缘由:处于东南信风带内,且离海较远。12.CP处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南端,山脉对西风气流的阻挡,造成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量的巨大差异,因此等降水量线密集。13.C本题的突破口在于河流两岸的冲刷状况,由于E岸淤积,F岸冲刷,因此河流位于南半球。由于是在南半球,因此R河所在区域为地中海气候,是重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14.C由于P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符合地中海气候的只有C项。15.C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有寒流分布,1月平均气温10℃~20℃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明显变宽,主要缘由是受寒流影响。16.B据全球气候分布图可知: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依据图乙中6、7、8月气温不是太高及降水量可推断应是热带草原气候,与乙地相符。17.A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蒸发旺盛,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①错;东海水温以及华北的气温都会上升,②③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将出增加,④正确。18.D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规律,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减弱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地表温度的年变更将增大,部分岩石袒露,风化作用加剧;由于地表温度年变更增大;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会上升;地热温度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确定的,与外力因素无关。19.D并非全部工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生产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是发展的中心。20.D削减二氧化碳,降低太阳辐射强度都可以减弱温室效应。人工降雨对温室效应减弱无影响。21.D全球变暖的人为缘由主要与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有关,由此可知D项措施最有效。22.B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探讨表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难事务的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削减;对洋流影响不大;很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变更,但变更并不是特殊的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23.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人类向大气排放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运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削减化石燃料的消耗,削减CO2的排放量。24.C,25.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有两次汛期,一次出现在春季,一次出现在夏季,说明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区,有可能是松花江。2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气候类型统计图的判读实力,抓住基本的判读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读图可知,图A中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图B中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C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图D中①代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⑤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依据以上推断,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答案:(1)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温柔多雨寒冷干燥(2)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3)南半球。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4)①亚热带季风气候27.解析:(1)从图中可知,120°E经线最南端穿过地中海气候,由此向北依次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2)澳大利亚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干旱少雨;东部地区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水汽,西部沿海又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3)一月,澳大利亚为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将水汽带到陆地形成降水,气候较为潮湿。七月,澳大利亚为冬季,澳大利亚大陆上形成高压,而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影响,由于风来自内陆地区,水汽较少,气候干燥。(4)与上海相比,悉尼所处的陆地面积很小,海陆热力差异不显著,故季风不典型,其表现悉尼冬夏温差小、降水相对安排匀称。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2)南回来线横贯全境,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减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