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治理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治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质量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从现代治理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首先将对现代治理理念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内涵及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接着,将分析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借鉴现代治理理念,构建科学、高效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来说,包括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评价监督等方面。本文将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二、现代治理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关联在现代治理理论的框架下,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透明度的提升、以及治理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些理念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需求不谋而合。现代治理理论提倡多元主体的参与,即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教育治理。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这种参与模式能够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充分考虑,形成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质量评估标准。同时,多元主体的参与还有助于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现代治理理论强调透明度的提升。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能够增强公众对教育的信任度,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透明度的提升还有助于揭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现代治理理论注重治理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灵活的治理机制能够迅速应对这些变化,确保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适应性的治理机制还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质量保障方案,提高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性。现代治理理论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方法,可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三、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现状分析在现代治理视角下,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是提升教育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初步形成,各类质量标准、评估指标和监控机制陆续出台,为高职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包括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学生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提升。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操作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质量保障意识不强,部分高职院校对质量保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质量保障资源投入不足,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质量保障工作的实效性受到影响三是质量保障手段单一,过于依赖传统的行政手段,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与监控机制四是质量保障与社会需求脱节,未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未来的工作中,应从提高质量保障意识、加大资源投入、丰富质量保障手段、强化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四、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在现代治理视角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一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政策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政策环境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监管,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这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的建设。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教学过程管理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这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构建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从政策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只有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五、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在现代治理理念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所在。在现代治理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不应仅限于教育部门和学校自身,而应扩展到政府、企业、行业、社区等多元主体。这些主体应共同参与质量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形成多元共治的质量保障格局。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和监管作用,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和职业标准,行业提供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建议,社区则参与人才培养的评价和反馈。学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建立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这包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质量监控和评估等。同时,学校还应建立质量文化,使质量保障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估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建立独立、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社会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同时,还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走向国际化。学校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的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优化需要构建多元共治的质量保障主体、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外部质量监控与评估以及加强质量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才能不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六、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探索在现代治理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探索不仅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更新,也涵盖了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的重构。我们需要明确现代治理的核心要素,即多元参与、透明度和责任性。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这些要素的具体应用表现为:引入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质量评价和改进过程,如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公开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信息,提高教育透明度,让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形成责任共担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适应现代治理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明确教育质量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二是推动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三是加强教育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模式。他们通过成立由多方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共同制定和执行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案。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平台,定期发布教育质量报告,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该校的教育质量,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现代治理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重构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七、结论与展望从研究来看,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如评价主体单评价标准僵化、评价结果应用不够广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持续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应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政府、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等,形成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局面。应完善评价标准,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应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与学校发展、教师考核、学生评价等紧密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展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治理理念的深入人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如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等。本文认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体来说,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评价标准,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如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信息公开平台等,以提高质量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只有才能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九、附录本附录汇集了我国近年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地方政府的实施细则以及行业内的质量标准等。这些政策与法规对于构建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附录详细列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学生发展、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本附录选取了一些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学校层面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层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质量提升等。这些案例对于其他学校和专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附录对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做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实践模式、政策环境以及评估标准等。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提供有益的参考。本附录提供了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包括针对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企业的不同问卷和访谈问题。这些问卷和提纲是收集数据和信息的重要工具,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参考资料:随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模式研究首先要从协同治理的概念入手。协同治理是一种公共治理方式,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协同治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在于整合各方资源,激发办学活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主要分为传统治理模式、现代治理模式和新时代治理模式。传统治理模式强调政府的统一管理和主导作用,有利于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和政策的一致性,但也可能限制办学活力和创新。现代治理模式则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强调办学机构的自主性和竞争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也可能带来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在新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日益成为主流,各方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例如,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良好互动。各类办学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总结来看,协同治理视角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同时也可以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治理模式,以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将比较研究几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期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提供借鉴和启示。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其严格的教育质量控制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而闻名于世。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其教育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队伍: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实践教学: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从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质量评估: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机构独立、公正,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市场导向和多元化发展为特点。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包括社区学院、技术学院、职业学院等。其质量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灵活,紧跟市场需求,同时重视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具有优秀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实践教学:美国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以上,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质量评估: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完善,评估机构独立、公正,同时重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以改进教育质量。从德国和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参与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全面、客观、公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合作,使教育紧密市场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研究德国和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应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措施,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高等职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三个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体系。2021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职业本科招生14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8万人。职业本科在校生9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110万人。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19号)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15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更名结果,它们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同时升格为本科院校。2020年6月2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了第二批6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更名结果,它们由“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2021年,5所独立学院或与高职专科高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2022年4月18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的相对完整的体系。本科层次主要分为应用型本科和师资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型本科注重加强学生"双师型"能力建设。硕士层次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中职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应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博士层次含专业博士学位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教育,应针对该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着力提升学位申请者对本领域的实际贡献,激发创新性成果的涌现。第一条为做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三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进行系统设计,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有机衔接,促进普职融通。第四条教育部负责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管理和指导,坚持试点先行,按照更高标准,严格规范程序,积极稳慎推进。第五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第六条教育部制订并发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每年动态增补,五年调整一次。高校依照相关规定,在专业目录内设置专业。第七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设置与调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开展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学生选择就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重要参考。第八条高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应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职业,聚焦确需长学制培养的相关专业。原则上应符合第九条至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第九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有详实的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包括对行业企业的调研分析,对自身办学基础和专业特色的分析,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论证,有保障开设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等。拟设置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所依托专业应是省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第十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须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全校师生比不低于1:18;所依托专业专任教师与该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2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5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二)本专业的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并有实质性专业教学任务,其所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一般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20%。(三)有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等认定的高水平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或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或专业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领域有关奖励两项以上。第十一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培养方案应校企共同制订,需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二)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第十二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合作企业、经费、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等办学条件:(一)应与相关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优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二)有稳定的、可持续使用的专业建设经费并逐年增长。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原则上不低于1万元。(三)有稳定的、数量够用的实训基地,满足师生实习实训(培训)需求。第十三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上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有省级及以上技术研发推广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基地等)。(二)能够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项目,并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专业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人次每年不少于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2倍。第十四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需有较高的培养质量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具体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所依托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一般不低于90%,新生报到率一般不低于85%。第十六条高校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应以专业目录为基本依据,符合专业设置基本条件,并遵循以下基本程序:(二)在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设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总数不超过学校专业总数的30%,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总数不超过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0%。(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论证材料,包括学校和专业基本情况、拟设置专业论证报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办学条件、相关教学文件等。(五)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符合条件的高校范畴内组织论证提出拟设专业,并报备教育部,教育部公布相关结果。第十七条教育部负责协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以及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负责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第十八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统筹规划、信息服务、专家指导等措施,指导区域内高校设置专业。高校定期对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自我评议,评议结果列入高校质量年度报告。第十九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专业设置的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把招生、办学、就业、生均经费投入等情况评价结果作为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的基本依据。第二十条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组织阶段性评价和周期性评估监测,高校所开设专业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等情形的,应调减该专业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连续3年不招生的,原则上应及时撤销该专业点。日前,教育部办公厅1号文印发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是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内容的重要举措。《办法》是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个专项文件,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它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质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将有力保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行稳致远。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交叉领域的政策文件,《办法》的颁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既为规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提供依据,又为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供助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处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地带,为两个领域共同的集合圈。为此,《办法》制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有《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涉及学士学位授予,所以《办法》制定的法规依据有《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办法》的制定直接参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一个未知的图像,《办法》基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兼顾本科教育的层次要求,描绘出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图景。在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上,从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以及教师素质要求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在产教融合上,更强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订,要与“相关领域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优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要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论证报告要求对行业企业和就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把握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状况,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同时,要通过培训等社会服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人次每年不少于本专业在校生人数的2倍,将培训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上,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办法》没有按照对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要求,而是采用了“高职高专”的标准,要求“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并强调“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体现出对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以此作为对类型教育特征的坚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还体现在要求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要有“稳定的、数量够用的实训基地”,以满足师生实习实训和培训的需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是学校实践教学投入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对开设本科职业教育专业,也提出了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在教师素质上,更强调教师实践能力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独特反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这一要求上,沿袭了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数量和比例的要求,要求“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不低于50%;也要求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并承担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20%的教学任务。相较而言,在教师的学历要求上,则没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要求那么高,显示出职业教育对实践知识的重视。在凸显本科教育的层次属性上,《办法》通过科学研究来体现。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在高等教育各层次中,本科教育是科研要求的分水岭。科学研究由此也成为高等教育各层次划分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纵向区隔的重要标志。所以,《办法》对申请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的高校作出了科研能力的要求:学校要具有省级及以上技术研发推广平台,能够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研发等项目,并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具体认定上,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基地等都可算作技术研发推广平台。简言之,学校须有此类相关平台,才可申报举办相应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这既是对举办学校实力的考察,也是本科职业教育层次属性的体现。《办法》的制定坚持依法行政、放管结合,条款规定有张有弛,既鼓励各级各类高校瞄准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新职业,积极申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同时又对申请举办高校设定了严苛条件,稳扎稳打、有序推进,避免一哄而上。明确了专业设置的具体规则、操作路径等刚性要求,比如要求申办高校具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高水平教师教学或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名师以及教学领域奖项等硬性条件。申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要与学校办学特色相契合,所依托专业应是省级及以上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不能“无中生有”,缺乏办学基础。对于依托专业,也作出了诸如“招生计划完成率一般不低于90%”、“新生报到率一般不低于85%”、“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本省域内高校平均水平”等详细规定,以证明该专业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再次,对专科高职院校申报本科层次专业,作出了“两个30%”双重约束的规定(本科专业总数不超过学校专业总数的30%、本科专业学生总数不超过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0%),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以限制学校盲目上专业、追求高层次和高学历,而忽视了内涵夯实和质量提升。毫无疑问,《办法》的发布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充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丰富体系内容的重要举措。完善体系并不是要将职业教育关起门来,反而要求相关实施机构开放办学,与普通教育相融通、与继续教育相融合、与基础教育相对接,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开放、更具活力。开放、对话是对等的,有条件的、有资格的、有要求的。可以说,完善体系是为了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其他教育对话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使职业教育具备对话交流和沟通的身份和资格。对整个高等教育而言,《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进一步落实“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主要方式”的政策要求,使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即将制订完成,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目录既形成补充、也形成竞争,将有力推动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改革,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贡献于“破五唯”。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引导高等职业学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更加吻合,教育部组织对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以下简称《目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有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同时废止。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拟招生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按《办法》和《目录》执行(具体事项另行通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招生和统计等工作从2016年起按《目录》执行,现在校生仍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各高等职业学校要依照《目录》,对现设专业进行调整更新。与《目录》相配套的专业简介将于近期出版发行,各高等职业学校要依据《目录》和专业简介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办法》《目录》的印发实施,是关系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重要举措,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针对性和适用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学校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宣传、学习和贯彻工作,确保《办法》《目录》的顺利实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一采用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分类,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外合资企业教育培训与经营合同书
- 2024广州市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卖方出租方使用)
- 2024个人民间借款合同范例
- 2024年信息安全保密协议
- 2024年合伙人分伙协议书
- 2024果树苗木定购合同范本
- 跨境电商商品销售合同
- 承包商土地使用权赠与合同模板
- 精装修室内工程合同
- 2024英文合同范本
- 湘少版英语三下《Unit6Whatcolouristhisballoon》PPT课件2[wwwedudownnet]
- 风景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1页)
- 【课件】甜甜的滋味双页
-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 常用偏旁部首(对外汉语)
- 国际消费者研究(共85页).ppt
- 八级体育武术健身南拳教案图文稿
- 三年级作文——观察桔子-PPT课件(共24张)
- 第六章 气体射流ppt课件
-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乘法混合运算精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