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经过点A,作AB⊥x轴于点B,将△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若点B的坐标为(2,0),则点C的坐标为()A.(﹣1,) B.(﹣2,) C.(,1) D.(,2)2.某学校为了了解九年级体能情况,随机选取3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A.0.1 B.0.17 C.0.33 D.0.43.图1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折叠成图2再沿折叠成图3,图3中的的度数是.A.98° B.102° C.124° D.156°4.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AF⊥BF于点F,D为AB的中点,连接DF延长交AC于点E.若AB=8,BC=14,则线段EF的长为()A.2 B.3 C.5 D.65.如图,在周长为18cm的▱ABCD中,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A.6cm B.7cmC.8cm D.9cm6.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A.7cm B.10cm C.12cm D.22cm7.一个菱形的边长为,面积为,则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为()A. B. C. D.8.函数y=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9.如图,在正方形中,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重合),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若,则的值为()A. B. C. D.10.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0,a),(﹣2,b),(1,c)都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c<a<b C.a<c<b D.b<a<c11.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C=16,F是线段DE上一点,连接AF、CF,DE=4DF,若∠AFC=90°,则AC的长度是()A.6 B.8 C.10 D.1212.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点P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2,PB⊥BF,垂足为点B,请在射线BF上找一点M,使得以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BM=_____.1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4、x,则使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的值是__________.15.如图,点P为函数y=(x>0)图象上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平行线,分别与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B,则△AOB的面积为_____.16.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已知两底差是6,两腰和是12,则△EFG的周长是.17.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BP=.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S△APD+S△APB=+;④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中,交于E,若,则的长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轴于,轴于,,,有一反比例函数图象刚好过点.(1)分别求出过点的反比例函数和过,两点的一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2)直线轴,并从轴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轴正方向运动,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交于点,交直线于点,当直线运动到经过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①问:是否存在的值,使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②若直线从轴出发的同时,有一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是否存在的值,使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的值,并进一步探究此时的四边形是否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8分)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与AD,BC分别相交于点E,F.(1)求证:OE=OF;(2)连接BE,DF,求证:BE=DF.21.(8分)如图所示,O为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1)试判断四边形OC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AB=3,BC=4,求四边形OCED的周长.22.(10分)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是对角线,E是平面内一点,且,过点C作,且.连接AE、AF,M是AF的中点,作射线DM交AE于点N.(1)如图1,若点E,F分别在BC,CD边上.求证:①;②;(2)如图2,若点E在四边形ABCD内,点F在直线BC的上方,求与的和的度数.23.(10分)已知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中BD上的点,且BE=DF,试说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4.(10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点A(m,2),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B(﹣2,﹣1),与y轴的交点为C,与x轴的交点为D.(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C点的坐标;(3)求△AOD的面积.25.(12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90°,AB=AC,E,F分别为AC,BC的中点,连接EF,ED,FD.(1)求证:ED=EF;(2)若∠BAD=60°,AC平分∠BAD,AC=6,求DF的长.26.因式分解:am2﹣6ma+9a.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A【解析】
作CH⊥x轴于H,如图,先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A(2,2),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BC=BA=2,∠ABC=60°,则∠CBH=30°,然后在Rt△CBH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计算出CH=BC=,BH=CH=3,所以OH=BH-OB=3-2=1,于是可写出C点坐标.【详解】作CH⊥x轴于H,如图,∵点B的坐标为(2,0),AB⊥x轴于点B,∴A点横坐标为2,当x=2时,y=x=2,∴A(2,2),∵△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CBD,∴BC=BA=2,∠ABC=60°,∴∠CBH=30°,在Rt△CBH中,CH=BC=,BH=CH=3,OH=BH-OB=3-2=1,∴C(-1,).故选A.2、D【解析】
首先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知道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数,然后除以总人数30,即可得到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详解】解:∵从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知道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数为12,∴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12÷30=0.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3、B【解析】
由矩形的性质可知AD∥BC,由此可得出∠AFE=∠CEF=26°,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每翻折一次减少一个∠AFE的度数,由此即可算出∠DFE度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AD∥BC,∴∠AFE=∠CEF=26°.由翻折的性质可知:图2中,∠EFD=180°-∠AFE=154°,∠AFD=∠EFD-∠AFE=128°,图3中,∠DFE=∠AFD-∠AFE=102°,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DFE=180°-3∠AFE.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翻折变换找出相等的边角关系是关键.4、B【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可得DF=AB=AD=BD=4且∠ABF=∠BFD,结合角平分线可得∠CBF=∠DFB,即DE∥BC,进而可得DE=7,由EF=DE-DF可得答案.【详解】∵AF⊥BF,∴∠AFB=90°,∵AB=8,D为AB中点,∴DF=AB=AD=BD=4,∴∠ABF=∠BFD,又∵BF平分∠ABC,∴∠ABF=∠CBF,∴∠CBF=∠DFB,∴DE∥BC,∴AE=EC,∴DE=BC=7,∴EF=DE−DF=3,【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定理5、D【解析】
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出BE=DE,所以△ABE的周长=AB+AE+BE=AB+AD.【详解】∵▱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为BD的中点,∵OE⊥BD,∴BE=DE,∴△ABE的周长=AB+AE+BE=AB+AD=×18=9(cm),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三角形的三边长转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6、C【解析】
根据折叠可得:AD=BD,∵△ADC的周长为17cm,AC=5cm,∴AD+DC=17﹣5=12(cm).∵AD=BD,∴BD+CD=12cm.故选C.7、C【解析】
如图,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菱形的面积为,可得①,由边长结合勾股定理可得②,由①②两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可求得,进行求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四边形是菱形,,,,面积为,①菱形的边长为,②,由①②两式可得:,,,即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之和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9、C【解析】
连接AF,EF,设DF=a,CF=6a,由勾股定理可求AF、EC的长,即可求出BE:EC的值.【详解】连接AF,EF,设DF=a,CF=6a,则BC=CD=7a,∴AF=,∵GF垂直平分AE,∴EF=AF=,∴EC==,∴BE=7a-,∴BE:CE=.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相关线段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B【解析】
由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可得y随x的增大而减小,进而得出a,b,c的大小关系.【详解】解:由图可得,y随x的增大而减小,∵﹣2<0<1,∴c<a<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D【解析】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DE=BC,再由DE=4DF,得DF=2,于是EF=6,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的性质即得答案.【详解】解:∵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DE=4DF,∴4DF=8,∴DF=2,∴EF=6,∵∠AFC=90°,E是AC的中点,∴AC=2EF=1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熟练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D【解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0的数或式子,分式的值不变.逐一进行判断。【详解】解:A.是最简分式,不能约分,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2或【解析】
先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BP=∠CB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当时,△BAP∽△BCM,即;当时,△BAP∽△BMC,即,然后分别利用比例的性质求BM的长即可.【详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90°,BA=BC,∵PB⊥BF,∴∠PBM=90°,∵∠ABP+∠CBP=90°,∠CBP+∠CBM=90°,∴∠ABP=∠CBM,∴当时,△BAP∽△BCM,即,解得BM=2;当时,△BAP∽△BMC,即,解得BM=,综上所述,当BM为2或时,以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故答案为2或.【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应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不要漏解.14、1或.【解析】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确定,故应分4是斜边或直角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详解:当4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32+x2=42,解得x=;当4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时,32+42=x2,解得x=1.故使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的值是1或.故答案为:1或.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1【解析】
根据题意作AD⊥x轴于D,设PB⊥x轴于E,,设出P点的坐标,再结合S△AOB=S四边形ABOD﹣S△OAD=S四边形ABOD﹣S△OBE=S梯形ABED,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作AD⊥x轴于D,设PB⊥x轴于E,∵点P为函数y=(x>0)图象上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平行线,∴设P(m,),则A(2m,),B(m,),∵点A、B在函数y=(x>0)的图象上,∴S△OBE=S△OAD,∵S△AOB=S四边形ABOD﹣S△OAD=S四边形ABOD﹣S△OBE=S梯形ABED,∴S△AOB=(+)(2m﹣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面积问题,这是考试的重点知识,往往结合几何问题求解.16、1.【解析】试题分析:延长EF交BC于点H,可知EF,FH,FG、EG分别为△BDC、△ABC、△BDC和△ACD的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结合条件可求得EF+FG+EG,可求得答案.解:连接AE,并延长交CD于K,∵AB∥CD,∴∠BAE=∠DKE,∠ABD=∠EDK,∵点E、F、G分别是BD、AC、DC的中点.∴BE=DE,在△AEB和△KED中,,∴△AEB≌△KED(AAS),∴DK=AB,AE=EK,EF为△ACK的中位线,∴EF=CK=(DC﹣DK)=(DC﹣AB),∵EG为△BCD的中位线,∴EG=BC,又FG为△ACD的中位线,∴FG=AD,∴EG+GF=(AD+BC),∵两腰和是12,即AD+BC=12,两底差是6,即DC﹣AB=6,∴EG+GF=6,FE=3,∴△EFG的周长是6+3=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7、①③④【解析】
由题意可得△ABE≌△APD,故①正确,可得∠APD=∠AEB=135°,则∠PEB=90°,由勾股定理可得BE,作BM⊥AE于M,可得△B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M=EM=,故②错误,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S△APD+S△APB,S正方形ABCD,根据计算结果可判断.【详解】解:∵正方形ABCD∴AB=AD,∠BAD=90°又∵∠EAP=90°∴∠BAE=∠PAD,AE=AP,AB=AD∴△AEB≌△APD故①正确作BM⊥AE于M,∵AE=AP=1,∠EAP=90°∴EP=,∠APE=45°=∠AEP∴∠APD=135°∵△AEP≌△APD,∴∠AEB=135°∴∠BEP=90°∴BE∵∠M=90°,∠BEM=45°∴∠BEM=∠EBM=45°∴BE=MB且BE=,∴BM=ME=,故②错误∵S△APD+S△APB=S四边形AMBP﹣S△BEM故③正确∵S正方形ABCD=AB2=AE2+BE2∴S正方形ABCD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出点B到直线AE的距离.18、【解析】
过点A作AM⊥BD于M,先证明△AEM≌△BEC,得出AM=BC,BE=ME,再根据得出三角形A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AM=BC,结合已知和勾股定理得出DB和BC的长即可【详解】过点A作AM⊥BD于M,则∵∴∵EA=EC,∴∴AM=BC,BE=ME∵则设EB=2k,ED=5k∴EM=2k,DM=3k∵,∴AM=DM=BC=3k,BM=4k则AB=5k=5,k=1∴DB=7,BC=3∵∴DC=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2)①不存在,理由详见解析;②存在,【解析】
(1)先确定A、B、C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2)①可用t的代数式表示DF,然后根据DF=BC求出t的值,得到DF与CB重合,因而不存在t,使得四边形DFBC为平行四边形;②可分两种情况(点Q在线段BC上和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讨论,由于DE∥QC,要使以点D、E、Q、C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只需DE=QC,只需将DE、QC分别用的式子表示,再求出t即可解答.【详解】解:(1)由题意得,,,反比例函数为,一次函数为:.(2)①不存在.轴,轴,.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设,则,,.此时与重合,不符合题意,不存在.②存在.当时,;当时,由,,得.由,.得.当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舍)当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且,为矩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方程、根的判别式等知识,在解答以点D、E、Q、C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顺序不确定,需要分情况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
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OA=OC,又由OE⊥AD,OF⊥BC,易证得△AEO≌△CFO,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OE=OF;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OB=OD,又由OE=OF,可证得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E=DF.【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D∥BC,∴∠OAF=∠OCE,在△OAF和△OCE中,,∴△AOF≌△COE(ASA),∴OE=OF;(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B=OD,∵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BE=DF.【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记平行四边形性质.21、(1)菱形(2)1【解析】
(1)根据DE∥AC,CE∥BD.得出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得OC=OD,即可判定四边形OCED是菱形;(2)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从而得出该菱形的边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四边形OCED是菱形.∵DE∥AC,CE∥BD,∴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在矩形ABCD中,OC=OD,∴四边形OCED是菱形.(2)∵四边形ABCD是矩形,∴AC===5,∴CO=OD=,∴四边形OCED的周长=4×=1.【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根据连线的判定定理证得四边形CODE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22、(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解析】
(1)根据已知及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计算,可知①∠BAE=∠DAF是否成立;可知②DN⊥AE是否成立;(2)根据已知及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计算,求出∠EAC与∠ADN的和的度数.【详解】(1)证明:①在正方形ABCD中,∴,.∵,∴.∴.∴.②∵M是AF的中点,∴,由①可知.∵.∵∴∴(2)解:延长AD至H,使得,连结FH,CH.∵,∴.在正方形ABCD屮,AC是对角线,∴.∴.∴.∴又∵,∴.∴∵M是AF的中点,D是AH的中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学校门卫服务及校园安全防范协议2篇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项目卖方信贷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版毛竹砍伐与生态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外接线用电环保责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GRC构件定制化设计与施工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自愿离婚协议书编制指南
- 个人借款抵押车全面合同(2024版)2篇
- 2025年度录音棚音响设备采购保密协议3篇
- 2025年度私人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及物业费用说明
- 占地修路项目2025年度合同6篇
- 2025年春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课件
- 电网调度基本知识课件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