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历史100字_第1页
六尺巷的历史100字_第2页
六尺巷的历史1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六尺巷的历史100字

因好友在桐城工作,一次在合肥短暂的相聚后便随之一道去了桐城。提起桐城,给我的第一认知就是桐城派文学,所以引发去桐城的最初动机也是冲着这座独领明清几百年的文都而去。繁华落尽,孤独     成殇。这种孤独     是习惯了都市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后的一种孤独,一种对文化与自然的渴望;这种孤独     是习惯了职场中的尔虞我诈,追名逐利后的一种无奈与挣扎,一种对灵魂与肉体的净化。想必,在当下这种唯利是图,一派经济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下,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至圣先贤的古老思想的桐城,或许能带给我一些启示与思索,或许能带给我一碗丰富的心灵鸡汤。

“千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不记得什么时候就已经记得这首打油诗了,可对于诗的与典故却不得知的。或许就因为是打油诗,又非名家之作,后来也慢慢的忘却了。然而若干年后,随着年龄慢慢的大了,仍旧能信口背出。随后在网络上搜寻,才知晓这首打油诗是清代康熙年间高校士张英写给家人的一份家书。说起张英这个人,或许现代人没有多少了解的,然而张英的儿子张廷玉的知名度远远高出他的父亲。在整个清代也是为数不多的名臣。通过许多影视剧以及历史小说,让我对张廷玉这个人有了爱好,也就是因为这个人拉近了我与桐城的距离,让我知道了桐城的龙眠山,文庙,孔城老街,嬉子湖,小花茶,从那一刻起,也让我慢慢的关注了桐城派文学,由此又让我记住了一连串的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

汽车驶进桐城的时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座小县城,城市中的布局是现代与古典两种风格的相互融合。到达桐城的当天下午,在同事的陪伴下,我去了离住宅较近的桐城文庙,很难想象在城市之中还能有这样的一处偏僻之所,外表的古朴高雅,内在的精神文化,都让人折服赞叹。虽然听同事说六尺巷不过就是一条小巷子,没有什么可看之处,可在我的剧烈要求下,最终还是陪我去一探毕竟。绕过繁华的街道,转过一道又一道的巷口,在紧挨着的一座座古名居之间,的确看到了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若不是看到巷口旁边一块标志着六尺巷三个字的石牌,你是全然不会知晓这就是传奇中的六尺巷。刹那间,内心仿佛有些许失落感,或许是自己对六尺巷的期望值过高,或许是那一首经久传唱打油诗给六尺巷掩盖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正对着巷口,屹立着一座现代建筑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礼让”二字。穿过石牌坊,进入视线的是一条长不足200米,宽仅为2米的巷道,很少有行人往来,从而也给这条安静的小巷添加了一股幽静之美。这是一条看似及其寻常的巷子,走完整条巷子不过三五分钟,然而细想这条巷子的背后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段历史又岂是几分钟的距离所能承载的。巷子虽短,但留给后人的思考却很长。我试图踏上这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去寻找当年的历史场景,触碰当年的人文情怀。六尺巷的两边分别是两座古宅,巷子刚好夹杂在两座宅子之间。宅子里面的古木枝桠相互延长,仿佛给巷子盖起了一层绿顶。人置身于巷道内,感觉全身的凉爽,这种凉爽犹如带你穿越到几百年前,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当我查找资料,方才得知,在当年,巷子的两边分别住着两户名门望族。一户姓张,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张廷玉家族,一户姓吴,也是当朝有着显赫官位的家族。吴氏欲占用张氏宅旁的空隙之地,最终将官司闹到县衙,县官考虑两家都有显赫的家庭背景,遂不敢轻易评断。无奈之下,张氏家族只好上书在京为官的张英,而那首打油诗正是张英回的家书内容。收到家书,张氏家人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空地,吴家人见此惭愧难当,也让出三尺空地,于是六尺空地诞生,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始终保留至今。

人们都说小故事,大寓意,小道理,大哲学,大道至简。六尺巷或许不能成为一个单纯的典故,或许应当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印记。小巷的岁月是漫长而深远的。生活

在小巷四周的人们,一代又一代,终归有一天,沿着这条六尺巷,走出了通往巷外的大路,谁也无法阻挡岁月的侵蚀,然而这种记忆想必肯定会深深地定格生活在四周人们的脑海里。随着岁月的消逝,随着社会的进展,不知这条巷子命运如何,能否照旧绽放从前的光荣?随着城市中推土机、挖掘机阵阵轰鸣,那些承载了岁月沧桑、留下过每个人幼小脚印     的无名小巷,以及曾经带给我们的欢快与苦恼或许都将渐行渐远。

当环境竞争极度激烈的时候,人们都舍命的想着要前进。记得几年前,我在九华山佛学院做客的时候,看到院长师傅手书一副“退步原来是向前”的偈语,深有感受。当你不顾一切一路攀爬到山顶时,回首过往,却失去了观赏一路的风景,或许还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叹。一个人的内心无论强大与脆弱,基本的要素还是一样子的,那就是公正与正义。包涵忍让、公平敬重,作为一种美德,何尝不是每个人内心所憧憬的。其实六尺巷的故事不必放大,不必扣上假道学的帽子,因为一个典故、一个传奇又岂能转变什么。六尺巷不过是一个影子,一个光鲜照人,能环顾四周的一道光环。一个心胸宽广、荣辱不惊、进退自若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敬重,内心都是宁静的。在物欲横流、物质第一性的前提下,提倡这种人生哲学,好像是有必要的。然而真正做到,真正领悟其中三味,恰恰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