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1.突厥少数民族时叛时和,对隋朝疆土进行大肆侵扰。此时隋朝急需建立强大的军事后盾,但没有交通无
法运粮,没有粮食就没有军队。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得益于()
A.粮仓的修建B.科举制的创建C.长城的修筑D.大运河的开凿
2.唐太宗曾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创立殿试B.发展生产C.减省刑罚D.广纳贤才
3.据统计,唐诗作者3600余人,诗作55000余首,其中农事诗不少于800首。宋诗约有11000多名作者,
创作了20余万首诗,其中涉及农业的有10万余首,约占全诗一半。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诗歌繁荣B.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
C.宋诗在文学中具有较高地位D.唐宋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4.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人物内容结果
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
唐一天竺玄奘西行取经
安
鉴真鉴真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唐一日本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5.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出现的一些现象。该朝代是()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推崇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书法名家辈出,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6.元朝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今天的淮安在元朝时最有可能
隶属于()
A.宣政院直辖B.西域都护府C.河南江北行省D.澎湖巡检司
7.关于《南宋市民一天的生活》的描写,正确的是()
A.清早前往夜市采购货物B.上午在大相国寺找官员办事
C.中午在瓦舍携带大量金属货币请客吃饭D.夜里到勾栏消遣听书
8.北宋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所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9.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
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这()
A.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B.使蒙古经济发展超越中原
C.表明元朝积极发展与宋代的关系D.为了完全摒弃本民族文化
10.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之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
钱穆所说的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
A.秦朝B,隋朝C.唐朝D.明朝
11.《三朝北盟会编》中载:“阿骨打聚诸首以刀簇面,仰天哭曰:'始与汝辈起兵,共苦契丹残扰而欲自
立国尔。’”材料记述的是()
A.北宋征伐西夏B.宋辽澧渊之盟C.金起兵反辽D.北宋联金灭辽
1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图示政权并立错误的一项是()
13.如图为西汉至南宋中国南北方户数的变化,南北方户数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C.促进海外贸易D.推动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14.《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通过描写范进参加
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该作品有力地批判了()
A.八股取士的毒害B.朝廷政治的腐败C.土地兼并的危害D.市民文化的没落
15.以下图文材料说明()
,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中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
的明代巨型舵杆。
明代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一书中记载,郑和
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
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①文献资料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②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③郑和下西洋主要为发展贸易
④明代已具有先进的造船技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16.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蓄积深厚。以下文化成就与人物搭配恰当的是()
A.蔡伦一一活字印刷术B.司马迁一一《资治通鉴》
C.徐光启——《农政全书》D.吴承恩一一《红楼梦》
17.“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描述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赤壁之战C.安史之乱D.李自成起义
18.下面地图反映的是不同朝代的南海诸岛形势,其中属于清朝的是()
交州夷州
岭南道跳球
南
B.海
江西
广
湖
琉球
台
东
广西
广
省
行
省
行
湾
岛
南
C南
海
海
19.如图A中的人物是谁?图B中的开创这种决策方式的是哪个皇帝?()
A.宰相被诛,该职位成为历史了B.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A.明太祖、康熙B.明太祖、雍正C.明成祖、雍正D.明成祖、乾隆
20.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西皮调)进京参加循班演出。与徽班的二黄调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
这一事件发生在()
A.西周B.五代十国C.明朝D.清朝
21.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縻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
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编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材料二: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
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你能否列举一例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类似唐朝这样的治世局面?
材料三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三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
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4)中国历代王朝最终走向衰亡,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下中国应怎样以史明鉴?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
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据估计已超过全国总
人口的10%,在有些地区达到20%以上。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
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
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
府接办……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一一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古代的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中心,因而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
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
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对于研究宋朝东京城市商业繁荣,宋代一位画家留下了一个最直观的史料,这个史料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可以摘抄材料)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东京出现的“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除开封以外的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23.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大陆性国家,但随着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推进,海防问题和海洋战略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回顾明清时期历史,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自嘉靖元年(1522年)罢市舶,凡番(指日本)货至,辄赊于奸商。久之,奸商欺冒,不肯偿。番
人泊近岛,遣人坐索不得,出没海上为盗•久之,百余艘,盘踞海上,日掠我海隅不肯去。凶徒、逸囚、
罢吏、黠僧,及衣冠失职、书生不得志、群不逞者,皆为倭奸细,为之向导。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中期海防一个日益严重的什么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哪位名将起了主导作用?
材料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番(指葡萄牙)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即澳门)地曝诸水渍货物,
海道副使汪柏许之。番人之居澳,自汪柏始。
——《澳门纪略》
(2)材料二反映了澳门开始被西方殖民者占据的情况。材料显示葡萄牙在何年占据澳门?我国哪一年才收回
澳门主权?
材料三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退出澎湖后,遁于台湾……宋克(荷兰殖民者头子)以甘言蜜
语和十五匹粗棉布骗取新港社平埔族人的大片土地,把势力伸入台湾本岛。以后在此建筑普罗文查堡,即
赤嵌城,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基本上完成台湾南部的占领。
一一傅衣凌《明史新编》
(3)元朝时为管辖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材料三显示荷兰殖民者何年开始侵略台湾?清朝前期,哪位民族英
雄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材料四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
并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五夷(外国)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
何可得哉?
(4)材料四反映清前期实行怎样的海防政策?结合材料一、二、三、五,说明清朝实行这种海防政策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粮仓修建无法解决交通问题,排除A。
B.科举制用于选拔人才,但无法作用于运粮,排除B项。
C.长城修筑无法解决交通问题,排除C。
D.由题干材料“没有交通无法运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利用己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意义,识记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意义,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能力。
2.【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可知唐太宗认为实行统治
的关键是重用人才。唐太宗时期,重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
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等。
故选:D。
本题以唐太宗的两句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唐太宗的用人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唐太宗的用人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商品经济发展与诗歌繁荣的关系,排除A。
B.据材料“唐诗,……其中农事诗不少于800首。宋诗,……其中涉及农业的有10万余首,约占全诗的一
半。”可知,唐诗和宋诗都大篇幅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内容,这反映出劳动生产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故B
正确。
C.材料未比较唐诗与宋诗的地位,排除C。
D.材料未体现唐宋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唐诗和宋词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诗和宋词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C
【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玄奘西游,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鉴真东渡日
本,宣扬佛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很大。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相互影响,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知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识记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5.【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
廷”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同时宋朝还推选重文轻武政策,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宋日
增月盛的现象。
故选:Co
本题考查北宋时期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北宋时期的相关知识。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
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
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元朝时的楚州就是今天的“淮安市一带”,元朝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C项
正确;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排除A项;西域都护府是西汉设立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排除B
项;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影响。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南宋市民一天的生活》的描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中出现勾栏,进行
演出娱乐活动,D项正确;清早应该前往早市采购货物,排除A项;大相国寺是佛教庙宇,同时每月也有
交易活动,排除B项;中午在瓦舍可以使用纸币请客吃饭,不用携带大量金属货币,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南宋市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8.【答案】D
【解析】唐朝时,中国人己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
泛用于战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所隐含的科技发明是火药,选项D符合题意。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与题干无关,排除AB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火药的相关史实。“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火药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解析】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
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这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不符合
题意,排除。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忽必烈继承汗位实行的汉化政策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忽必烈继承汗位实行的汉化
政策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解析】据题干“在此制度之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可知,钱穆所说的制度是科举制。隋炀
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
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
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科举制创立于隋朝,不是秦朝、唐朝、明朝,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II.【答案】C
【解析】据题干材料“阿骨打"''起兵……自立国尔”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记载的是金国的建立者
完颜阿骨打带领无法忍受契丹压迫的人共同起兵反辽,建立金国的历史,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北宋
与西夏的战争,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宋辽渭渊之盟的历史,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北宋联
金灭辽的历史,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金起兵反辽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金起兵反辽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辽和西夏;北宋末年,金灭辽
后,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南宋时期,与之并立的政权是金和西夏。AB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
立的相关史实。
1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可知,西汉至南宋,南方人口不断增加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东汉后
期开始,北方人口大批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这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
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D项正确;题干图片未涉及少数民族,排除A项;促进中外交流与题干无关,
排除B项;南北方户数的变化不能体现海外贸易,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14.【答案】A
【解析】《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情节。该作品通过
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
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
刻画出了一个趋炎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
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说明了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明清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命题范围只能在
四书五经,学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考生所论述的内容必须遵循宋朝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观点。《范
进中举》有力地批判了八股取士的毒害,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范进中举》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范进中举》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据题干图文“2003年,南京龙江船厂遗址中出土了全长超过11米的明代巨型舵杆”“明代马欢所
著的《瀛涯胜览》一书中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
五丈。’”可知,图文材料说明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明代已具有先进的造船技术,②④正确,选
项D符合题意;“文献资料的记载都真实可信”说法绝对,排除①;“郑和下西洋主要为发展贸易”与题
干图文材料无关,排除④,排除包含①或③的AB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南京龙江船厂遗址出土的明代巨型舵杆、明代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中记载的郑和宝船的
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龙江船厂遗址出土的明代
巨型舵杆、明代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中记载的郑和宝船的相关史实。
1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农
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C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
刷术,排除A项;司马迁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排除B项;《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后来高鹦又续写了40回,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徐光启及其《农政全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文化成就与人物的正确搭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徐光启及其《农政全书》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描述的是李自成起义。明朝末年,
李自成起义爆发。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
烈拥护。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与闯王无关,排除A;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
年,与闯王无关,排除B;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与闯王无关,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李自成起义。
1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清朝,清朝疆域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
诸岛,台湾才有现称,因此,D项南海诸岛形势是清朝版图,D项正确;汉朝和三国时期的台湾称“夷洲”,
隋朝与唐朝时的台湾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的台湾称“琉球”,明朝洪武年
间台湾称“小琉球”,因此,排除ABC三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南海诸岛形势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的疆域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解析】明朝时期,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军国大事由
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据题干图文及所学知识可知,图A
中的人物是明太祖,图B中的开创这种决策方式的是雍正帝。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明太祖时废丞相、雍正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
强化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办公设备采购合同
- 储煤场地租赁合同
- 旅游行业自由行行程变更免责协议
- 游戏开发运营服务合同
-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本
- 木工班组承包施工合同
- 工厂股权转让协议书
- 智慧城市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协议
- 公司向法人借款合同协议
- 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合同
- 《固体食品罐用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 提高大面积金刚砂地坪施工质量【QC成果】
- 糖尿病饮食指南食谱
- 2024年律师事务所代收款协议书模板
- 中国PHM系统行业政策、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电梯维保安全培训
- 《网店美工与店铺装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