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2_第1页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2_第2页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2_第3页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中国的行政区划分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学习目标1.了解历史的行政区划和现行的行政区划及其关系.2.在我国行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二、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6页完成下列填空1.历史的行政区划:我国目前省界在____朝已大体形成,清朝的_____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2.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____、____、____、三级,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___________国家还根据实际需要设立__________________。3.省级单位____个:包括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____、宁、新、________、桂)、___个直辖市(___、津、____、渝)、_____个特别行政区(_____、澳)。学生熟读背诵p6阅读栏省级单位简称三字经总结填空:4.省级单位简称来源有三类:A类;多数采取各省区名称的首字有_________________、个别的也用尾字或一部分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类用历史上的古地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C类;用山、河、湖名作简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共同探究学生读p7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p9页1-3题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歌谣“两湖、两广、两河山……”中的湖指_______,河指_____,山指___________。2.中国行政区划图上共同临黄海和渤海的省有_______________跨经度最多的省级单位____________,跨纬度最多的省是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单位是______________,北回归线穿过的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诀:云南两广和台湾,四省横穿回归线。)四、归纳总结1.本节课你学到那些内容?2.你有那些好的学习方法掌握本节内容?五、拓展练习1.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有A.河北省和江苏省 B.辽宁省和山东省C.北京市和天津市 D.河北省和辽宁省2.我国大陆海岸线由北向南的起止点所在的省(区)是A.黑龙江、海南 B.辽宁、广东C.辽宁、海南 D.辽宁、广西3.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中心是A.呼和浩特 B.哈尔滨 C.乌鲁木齐 D.漠河镇4.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A.新疆 B.海南 C.内蒙古 D.黑龙江5.下列既不与邻国接壤,又不临海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宁夏 B.广西 C.西藏 D.新疆6.读下图,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省级行政区名称:①②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省级行政区简称:⑤⑥⑦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邻国名称:⑨⑩eq\o\ac(○,11)eq\o\ac(○,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海峡名称:eq\o\ac(○,13)eq\o\ac(○,14)eq\o\ac(○,15)eq\o\ac(○,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下方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写下图的省级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图号123456省(区)名称省(区)简称行政中心

答案拓展练习(一)选择题1B2D3B4D5A(二)、综合题1、(1)省级行政区名称①:黑龙江省、②青海省③贵州省④浙江省(2)省级行政区简称:⑤赣⑥陕或秦⑦川或蜀⑧新(3)邻国名称:⑨朝鲜⑩哈萨克斯坦11印度12老挝⑷海、海峡名称13黄海14台湾海峡15南海16渤海。2、①广东省---粤---广州②湖北省---鄂----武汉③云南省----云----昆明④陕西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