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kreport/plan/reportingonactivitiesNewYear高考复习——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中国风中国近代史复习总:时期划分近代世界近代中国1500左右—19171840—1949年中国古代史历史知识总体架构西方古典文明中国近代史西方近代史以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以集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工商业为主(商品经济)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高度尊重个体)以全体公民直接参与为核心的直接民主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西古→西近(继承与发展)1.0版→2.0版康熙乾隆→克伦威尔→华盛顿西方:90分中国:30分(转型)农业→工业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传统文化→近代思想文化专制→近现代民主ing“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马克思总:1种社会性质(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40鸦片战争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9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2个历史阶段总:3个政府1840鸦片战争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7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12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政府总:4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原因、条约、影响性质(阶级/目的)、纲领、影响性质(阶级/目的)、内容、影响近代化传统社会→近代社会(政、经、文……)总:5次侵华战争1840185618941900191219191927193719451949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总:结构图(近代前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思潮萌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民资产生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屈辱抗争探索19C中19C末20C初器物制度文化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屈辱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导火线道光皇帝VS英军1842《南京条约》开始沦为1856,二鸦拒绝修约咸丰VS英法联军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加深1894,甲午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光绪皇帝VS日本丰岛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光绪皇帝VS八国联军1901《辛丑条约》完全沦为一.屈辱史《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关税中国说不算《天津条约》公使驻京,十口通商舰船入江,游历通商《北京条约》天天九八《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和台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口岸,关税中国说不算利用平仄和韵律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P8

《天津条约》开放十口游历通商舰船入江公使入京《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P9

《北京条约》天天九八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P30《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和台澎,赔款两亿太昂贵,苏杭沙市和重庆,开设工厂并免税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人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P41《辛丑条约》赔款白银四亿五,东交民巷不许住,拆除炮台守铁路,反帝官员永不录,总理衙门外务部。地款埠税公开行贿一二三四五前进宾馆部近代不平等条约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割地赔款开埠其他香港岛2100万元广厦福宁上关税协定权口岸租土地九龙司英法各800万两10口+天津公使入京外民游历经商传教沿江通航其后设总理衙门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俄德法干涉还辽)2亿两苏杭沙重口岸设厂免内地税4.5亿两禁止反帝外务部使馆区驻兵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割地赔款开埠其他香港岛2100万元广厦福宁上关税协定权口岸租土地九龙司英法各800万两10口+天津公使入京外民游历经商传教沿江通航其后设总理衙门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俄德法干涉还辽)2亿两苏杭沙重口岸设厂免内地税4.5亿两,本息9.8亿禁止反帝外务部使馆区驻兵21商品输出资本输出19C中19C末20C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反侵略反帝中华民族的危机器物制度天朝的危机(16年虹口一模卷)西学东渐与近代思潮的演进(17分)

⑴创立报刊是近代西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报刊更是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在近代历史中,下列报刊(从左至右依次为A、B、C)承载着传播西学新知的历史使命,写出A与C报刊的创立者以及创立B报刊的组织名称(3分)A.

B.

C.

梁启超同盟会陈独秀(16年虹口一模卷)西学东渐与近代思潮的演进(17分)⑵有学者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相继涨落。”请结合时代背景,以“社会转型”为题叙述其演进历程(14分)19世纪40年代,在西方坚船利炮打击下,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培养近代人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2分)。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为鼓吹维新变法,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系统介绍到中国,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思想上、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3分)。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在中国走和平改良道路行不通。为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共和革命大潮。同盟会诞生后,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集中表达了共和革命的基本理念,在其指导下,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3分)。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梁启超提出了新史学主张,促成了一股新史学的思潮,史学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2分)。

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希望和民国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猛烈的批判旧想想、旧文化、旧礼教,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传播。(2分)。鸦片战争1840—1842道光皇帝/英国

一.背景1.国际:英国工业革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2.国内:中国自然经济根本原因⑴广州十三行/盲目自大⑵正常贸易,中国出超顺差二.导火线——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1.中国贸易出超2.英国扭转逆差:走私鸦片⑴白银外流(政府)⑵银贵钱贱(百姓)3.鸦片危害⑶体质下降(军队)(战前,英国输入中国商品总额不及输入茶叶的1/6)三.过程1840-1842四.条约1.1842《南京条约》⑴割让香港(岛)⑵赔款2100万银元⑶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⑷协定关税2.1843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⑴领事裁判权⑵片面最惠国待遇⑶通商口岸居住、租地司法一体均沾租界五.影响1.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自然经济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⑴商品市场:洋(棉)纱、洋(棉)布⑵原料产地:丝、茶、棉花等⑶自然经济长期抵制传统手工业破产农产品商品化3.思想:向西方学习。查漏补缺1.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2.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A.不了解世界形势B.坚定的民族气节C.痛恨清廷腐败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3.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查漏补缺4.以下是不同时期三角贸易结构图。按其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5.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查漏补缺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咸丰皇帝/英法

一.背景1.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2.全面修约遭拒直接原因3.导火线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二.过程(1856-1860)1.1856-1858《天津条约》2.1858-1860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3.沙俄侵占北方领土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开放11处通商口岸(南京、天津等)2.外国船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3.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传教4.巨额赔款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③1898年租借“新界”。香港岛九龙司新界

二鸦的条约与《南京条约》的相同点:

割地;赔款;开口岸近代史上开放的通商口岸比较四.影响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引发洋务运动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主要的是A.对中国原有政治体制的强烈冲击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破坏C.使中国人开始较为正确的认识世界D.使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民主查漏补缺2.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弱国无外交”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查漏补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下列不平等条约组合中,搭配有误的是

A.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B.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北京条约》D.允许投资设厂——《马关条约》查漏补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鸦片战争虎门销烟道光皇帝VS英军1842《南京条约》开始沦为1856,二鸦拒绝修约咸丰VS英法联军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光绪皇帝/日本18401861185318681894一.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⑴资本主义发展⑵国内市场狭小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000清军/8000日军二.过程(1894-1895)丰岛开始丰岛黄海辽东威海卫全军覆没三.1895《马关条约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2亿两白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3000万两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四.影响1.宣告洋务运动破产2.进一步损害了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3.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列强通过外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4.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5.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鸦片战争虎门销烟道光皇帝VS英军1842《南京条约》开始沦为1856,二鸦拒绝修约咸丰VS英法联军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加深1894,甲午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光绪皇帝VS日本丰岛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光绪皇帝/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邓小平: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一.背景1.民族危机严重⑴反帝爱国⑵盲目排外(反洋教等)2.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扶清灭洋

义和团贴出告示:杀洋男人赏100两白银,洋女人60两白银,洋小孩40两白银;洋务运动期间修建的铁路,义和团将铁轨拆毁直接扔进渤海湾;甚至在街上看到戴眼镜的“假洋鬼子”,直接拖过来毒打。二.过程1900(庚子年)8个国家军队从天津花10天打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化妆成汉族母子,弃京城出逃至西安。(第2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天津一路进攻,花了一个多月才攻入北京)。

请思考:近代史上中国首都共有几次沦陷?第1次: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但毕竟只有两个国家;第2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此战,联军统帅在攻入京城后,下令所有侵略者可在京城抢掠三天,北京惨绝人寰,1100多高官殉国,很多大家族满门自杀。中国的损失不可限量,连侵略者也觉得永远无法计算了。第3次:抗战期间日本占领南京,蒋介石在迁都前把绝大多数文物转移出去了。三.1901《辛丑条约》庚子赔款1.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关税、盐税作抵押2.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上联:望洋兴叹下联:与鬼为邻3.拆除大沽至北京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09江苏)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哪一事件后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辛亥革命失败D.九一八事变4.惩办义和团,禁止一切反帝活动相当于清政府16年财政收入。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赔偿白银四亿五东交民巷兵保护铁路沿线派兵驻反帝官吏永不录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总理衙门外务部四.影响1.赔偿白银四亿五——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中国税收2.东交民巷兵保护——“使馆界”成“国中之国”,列强侵华大本营3.铁路沿线派兵驻——列强武装控制京津一带4.反帝官吏永不录,总理衙门外务部——清政府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投资设厂。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有哪些?贷款1.提供贷款。修路开矿办厂2.修筑铁路。3.开采矿山。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据此回答:⑴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分)

⑵列举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名称(4分)

⑶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4分)⑷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查漏补缺查漏补缺1.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作为近代前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华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的两大社会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0,鸦片战争虎门销烟道光皇帝VS英军1842《南京条约》开始沦为1856,二鸦拒绝修约咸丰VS英法联军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加深1894,甲午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光绪皇帝VS日本丰岛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深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光绪皇帝VS八国联军1901《辛丑条约》完全沦为近代不平等条约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割地赔款开埠其他香港岛2100万元广厦福宁上关税协定权口岸租土地九龙司英法各800万两10口+天津公使入京外民游历经商传教沿江通航其后设总理衙门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俄德法干涉还辽)2亿两苏杭沙重口岸设厂免内地税4.5两禁止反帝外务部使馆区驻兵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割地赔款开埠其他香港岛2100万元广厦福宁上关税协定权口岸租土地九龙司英法各800万两10口+天津公使入京外民游历经商传教沿江通航其后设总理衙门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俄德法干涉还辽)2亿两苏杭沙重口岸设厂免内地税4.5亿两,本息9.8亿禁止反帝外务部使馆区驻兵21商品输出资本输出19C中19C末20C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反侵略反帝中华民族的危机器物制度天朝的危机二.抗争史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性质、纲领、影响)阶级目的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背景1.阶级矛盾:官员腐败2.民族矛盾:银贵钱贱,传统手工业破产3.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主要激化二.性质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1864年天京陷落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北伐西征1859年重塑核心1856年天京动乱1861年安庆陷落三.经过四.文献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原则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圣库制度“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目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评价积极:体现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消极: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革命性空想性四.文献1.《资政新篇》

作者:洪仁玕内容政治:依法治国、公选官吏等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等评价积极: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消极: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没有实施五.影响⑴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⑵打击清统治,加速清衰落。⑶打击侵略者,阻滞半殖民地化。⑷精神鼓舞(中国革命、世界民解)义和团运动1898—1900一.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二.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扶清灭洋反帝爱国盲目排外三.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阴谋三.探索史(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发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共和革命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器物制度文化新思潮萌发19C40s

一.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历史地理志二.魏源1.《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2.“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100卷/90万字:魏源历时十年完成,却鲜有人问津,还遭清政府通缉,最后被迫在杭州西湖边落发为僧。该书登陆日本的第2年,价格就翻了3倍,出现十几种不同版本,被日本人奉为至宝。三.实质:了解西方,抵制侵略,近代思想解放的开端华夷观念二鸦后打破总:结构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思潮萌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民资产生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洋务运动19C60s—90s一.背景1.内忧外患2.新思想的萌发列强侵华太平天国二.目的和主张1.目的:改变在军事上落后于西方的状态,维护清朝统治中体西用三.内容1.“自强”前期:60-70年代/军事工业/官办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2.“求富”目的:为“自强”提供资金后期:70-90年代/民用工业/官督商办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1881唐胥铁路三.内容3.海军:北洋、南洋、福建4.教育:京师同文馆、留学生近代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待遇优厚,不仅学费全免,提供一日三餐,每月还发8两白银的生活补助,早晨起不来床,送餐上门,正餐七碗八碟,亲戚来了还可加菜,但依然招生困难。四.影响1.抵制列强侵略3.引进了西方技术近代化的开端同光中兴2.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培养了洋务人才五.败因1.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根本原因2.顽固派阻扰,列强破坏等原因时间目的主要内容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将领感受到西方“坚船利炮”威力2.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使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增强军事力量19世纪60—90年代,以奕忻、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展洋务运动改变在军事上落后于西方的状态,维护清朝统治军事:“求强”重点是练兵制器70年代起筹建近代海军经济:“求富”,创办民用企业教育:培养洋务人才(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建立了北洋舰队)(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办京师同文馆;选派幼童赴美留学洋务运动影响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开端根本目是维护清朝统治,只引进西方科技和工艺制造,不愿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目标。洋务企业的管理也存在很多弊端。政治: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奕任总理大臣,是筹办洋务最高机构结果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1.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2.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来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D.革命销魂汤查漏补缺3.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遗其体而求其用”查漏补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文馆成立了,招不到学生,因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办学方针为“中西并用”,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1)概括同文馆办学宗旨,分析遭遇尴尬处境的社会原因。(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两所学堂在办学目标上的联系与差异。办学宗旨: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原因:顽固派抵制;封建纲常礼教与教育制度的束缚;长期封闭等。相同:学习西方,求强求富。目的不同(维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宗旨不同(中体西用;托古改制)课程内容不同(技术语言等;西方社会学说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C60、70S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产生时间: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代表性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既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早期民族工业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和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代表人物:主要主张作用: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⑵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思想、舆论准备,起了先导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和早期维新思想阅读材料:

材料1: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

材料2:自厂房完工以来,该厂便全年日夜开工…并聘了几个日本工程师和技工…还想要从事纺纱。该厂已自英国买了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及锅炉。材料3: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临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请回答:⑴材料1、2中的两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⑵公司使用日本的机器、英国的锅炉、发动机,说明了什么问题?⑶根据材料三,概括分析此厂濒临停业的原因。⑷综合一、二、三材料,还说明什么问题?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在动力等技术方面需要依赖外国资本主义规模小,资金少,在经营方面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竞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革命的一面,又有依赖于人而与其妥协的一面。总:结构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思潮萌发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民资产生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戊戌变法1898光绪皇帝一.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2.民资初步发展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⑵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重农抑商”政策转变二.维新思想兴起1.70年代: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2.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10年江苏卷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托古改制3.梁启超:《变法通议》申民权,设议院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为君。……君,未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了A.天赋人权B.三权分立C.君主立宪D.社会契约4.严复:《天演论》——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三.维新运动兴起1.1895公车上书秀才→2.1895康有为强学会举人→贡生→进士3.1896梁启超《时务报》4.1897德国抢占胶州湾青岛09年上海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D.地点沪5.1898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应诏统筹全局折》光绪施政纲领四.百日维新(1898)1.开始标志:“明定国是”诏⑴广开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上书言事;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特权)⑵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⑶编练新军,改习洋操⑷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2.内容3.没有设议院,颁宪法,行动不及宣言4.结局:戊戌政变,除京师大学堂外,新法全废⑴维新派力量弱小,保守势力过于强大⑵将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人民群众五.影响1.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2.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起思想启蒙作用3.资产阶级变革社会的初步尝试“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康有为文化教育方面: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戊戌变法拉开序幕:高潮百日维新影响宣传鼓动政治方面: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方面: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方面:编练新军,改习洋操。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梁联合各省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公车上书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发表译著《时务报》影响最大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严复翻译介绍进化论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宣传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进化论、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冲击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证明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行不通,有些人毅然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查漏补缺1.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变法急于求成

B.变法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

C.变法触动了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

D.变法缺乏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查漏补缺2.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写道:“自天演论做出发点,以观进化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弱肉强食的恐怖氛围,充斥其间。瓜分之祸,也觉得很显然有必然之势,为求其不灭亡,进而引导出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据此可知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A.导致瓜分危机B.掀起革命浪潮

C.推动民族觉醒D.兴起实业救国

材料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

材料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

材料三:但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⑴具体解释“已成为定局的悲剧”和材料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