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 第3练 思想解放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 第3练 思想解放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 第3练 思想解放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 第3练 思想解放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高考热点 第3练 思想解放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练思想解放限时:60分钟总分:89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郑州二模)《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 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答案D据材料“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可知韩非子主张恩威并施以加强对民众的统治,维护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恶劳而好逸”与荀子的“性恶论”并不是一个概念,故A项错误。B项中的“仁政”与材料中的“严刑峻法”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韩非子》这部书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与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2.(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联考)《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 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A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与材料中“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相符,故A项正确。孟子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诉求,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奴隶主贵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D项与孟子的根本出发点不符,故D项错误。3.(2019山西太原一模)魏源把瑞士的民主制度盛赞为“西土的桃花源”,徐继畬把打下了天下却不做皇帝的华盛顿与中国的尧舜相提并论。这表明两位近代早期思想家()A.反思危机表达羡慕之情 B.更加关注西方制度文明C.受封建思想的羁绊严重 D.首次带来西方政治思想答案A材料反映了魏源和徐继畬对西方民主制度的称赞。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据此分析可知,A项正确。4.(2019山东青岛一模)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可见当时()A.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B.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C.留学过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D.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答案B通过题干中奏折的内容可知,对选拔出的幼童进行教育的内容是“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这是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故选B项。5.(2019山东滨州期末)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A.统治危机加深影响政局变动B.治国理念受西学传播的影响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日趋反动答案B《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其卷数减少,反映了治国思想观念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受到西学传播影响的结果,故选B项。这一变化不能体现政局变动,排除A项;儒家思想此时仍占统治地位,排除C项;D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6.(2019四川成都二诊)下表是清末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科目专业备注经学科《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各科预科阶段均须开设的课程:经学大义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外国语体操政法科政治、法律文学科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商科银行及保险、关税等格致科算学、化学、物理等农科农学、林学等工科机器、造船、电气等医科医学、药学据上表可知清末教育改革()A.解决了民族工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B.延续了“中体西用”的变革思想C.实现了本国文化和外来技术的结合D.推动了维新变法主张的广泛传播答案B材料中经学科和预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延续中国传统思想,即“中体”,工科、格致科等的设置体现了学习西方近代科技,即“西用”,故选B项。“解决了”的说法夸大了清末教育改革的作用,排除A项;表格信息仅显示了教育改革的内容,不能显示其作用,排除C项;维新变法在1898年已经失败,而且其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7.(2019湖北武汉一模)西方媒体曾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这一事件()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B.借助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B由材料“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推断材料中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联系“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维新变法中借助传统儒家思想推动社会变革,故选B项。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排除A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D项。8.(2019河南郑州三模)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该主张()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答案B冯桂芬主张“通上下之情”和学习西方实现“君民不隔”,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故选B项。这一时期冯桂芬的思想仍属于洋务思想,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理论基础,排除C项。该主张只是带有西方的“民权”色彩,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9.(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14世纪时,英国的神学教授威克里夫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他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并且提倡教士结婚。由此可知,他()A.深受路德思想的影响B.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C.倡导宗教信仰的自由D.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做了准备答案D材料中威克里夫的主张于14世纪提出,而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意志,与材料所给时间和地点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威克里夫是神学教授,他并未倡导宗教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得出威克里夫否定教会权威,主张《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提倡教士结婚,与后来宗教改革的主张类似,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做了准备,故D项正确。10.(2019山东德州一模)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答案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文艺复兴的反对等级观念,到宗教改革反对教皇的权威,再到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制度,实质上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故选B项。11.(2019东北、重庆六大名校联考)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A.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B.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C.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转型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答案B从材料中“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启蒙运动构建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A项;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而不是强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排除D项。12.(2019广西桂林、贺州、崇左联考)洛克认为,君主是法律规定的实现社会意志的行动代表,当君主离开公共意志而凭他私人意志行动时,他便降低自己的地位,只成为一个有权要人服从的没有权力、没有意志的单个人。据此可知,洛克()A.否认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B.积极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C.强调法律是公意的制度化D.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答案A由材料“君主是法律规定的实现社会意志的行动代表,当君主离开公共意志而凭他私人意志行动时,他便降低自己的地位,只成为一个有权要人服从的没有权力、没有意志的单个人”可知,洛克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的公共意志,从而否认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的权力而非公民的权利,排除B项。卢梭强调法律是人民公意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依法治国,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1分)13.(2019山东潍坊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儒家论述的“天下”,其实往往关键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随着核心区域逐渐扩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渐渐融入中国,而渐渐膨胀的中国拥有了更遥远的四夷,人们口中的“天下”,有时候指的是“中国”,有时候则包括了“中国”和“四夷”。汉代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天下”越来越兼带“中国”与“四夷”。此后,在“天下”观念里始终有“内”“外”的区别,有“华”“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异。——据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对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辨”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洲皇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义。(4分)答案(1)特点: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强调等级秩序;范围不断扩大;未形成明确的民族观念。原因: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传统儒学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民族融合的不断发展;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形态。(2)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运动。近代西方民族民主观念传入。(3)意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民族平等与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14.(2019四川成都诊断三)(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的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