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卷_第1页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卷_第2页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卷_第3页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练习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单项选择题1.据《汉书》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重教活动A.标记蜀中私家儒学教化的兴起B.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C.体现了王国限制范围日益扩大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B2.吕思勉指出:“汉代注释与阐述儒家经典的经学作为一门正统学问,成为学问分子关注的焦点。如郑玄遍注群经,号称最博学的人。而其经说,支离破裂,于理决不行通,以及自相冲突之处,都不知凡已。此等风气既盛,治经者遂变为无脑筋之徒,虽有耳目之思,都用诸琐屑无关大体之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儒学脱离社会现实B.儒家正统思想渐渐走向僵化C.儒家教化渐渐普及D.儒学成为功名利禄的敲门砖【答案】D3.《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快速提高主要得益于A.儒家学派重视教化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C.汉政府的大力提倡D.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答案】C4.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子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兴办A.加强了意识形态限制B.促使其他学派文化凋零C.实现了选官的公允化D.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答案】A5.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说明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C.儒道思想渐渐融合D.始终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答案】B6.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须要①仁义恭俭②“君权神授”③“天人感应”④“三纲五常”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7.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化的主要对象。他主见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育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在此,董仲舒的目的是A.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树“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念C.使“教化大行,天下和洽”D.令《春秋繁露》成为教化新经典【答案】C8.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A.限制君权过度膨胀B.教化百姓积德行善C.巩固中心集权统治D.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答案】A9.《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确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应当确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答案】A10.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需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由此可知,董仲舒A.吸取法家思想的精华B.告诫统治者必须要实施仁政C.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答案】A11.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最终西汉时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A.小生产者大规模削减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儒表法里,兼用黄老”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答案】C12.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新王朝建立时必需“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这位学者是A.孔子 B.韩非子C.董仲舒 D.墨子【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许。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今,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材料二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化的官员,称郡国文学,文学是地方学术官,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之处,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汉元帝时起先在各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是为地方学官立品佚之始。文学的“百石”之俸禄虽低,但其地位要比同品佚的其他地方属官高。材料三汉代各地教化活动主要是传授经学和实施教化。一些发达的郡国学也仿效太学分经立官,进行专经教授。授经目的在于培育通晓儒家经典的郡县属吏,贯彻以“儒术饰吏事”的统治策略。郡国学还是地方实施教化的得力工具。它不仅教授生徒,而且面对社会推广教化,移风易俗。郡国学常常通过“乡饮酒”“乡射”等传统典礼活动,向百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以上材料皆引自《汉代的太学和地方教化》(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为汉代儒学发展实行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代为促进地方教化的发展,设置了哪些官职。如何看待这些官职的职责与地位?(3)依据材料三,汉代地方教化的途径有哪些?汉代教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1)措施:下诏在全国各郡国兴办学校。作用:汉代地方教化渐渐得到发展。(2)官职:郡国文学、五经百石卒史。看待:这些官职的职责众多,地位相对较高,说明汉代对地方教化的重视。(3)途径:传授经学、实施教化、专经教授等。根本目的:向百姓传授儒家思想,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巩固统治。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化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确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奇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殊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殊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赞成董仲舒思想。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日祖国的完全统一供应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