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丨北师大版_第1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丨北师大版_第2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丨北师大版_第3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丨北师大版_第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丨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引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部分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本导学案将结合北师大版教材,通过问题引入、概念解析、解题方法、实践应用和总结反思五个部分,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知识。问题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比如,地图上的比例尺,照片的放大缩小,建筑设计图纸的比例等。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事物,举例说明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应用。概念解析1.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例关系的工具。比例尺通常以分数形式表示,如1:10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0厘米。2.图形放大与缩小图形放大与缩小是指将一个图形的每个部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扩大或缩小,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比例是相同的,即图形的每个边长都乘以相同的比例因子。解题方法1.计算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当给定一个图形的尺寸和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时,我们可以通过乘法计算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放大2倍后的边长是多少?解答:放大2倍,即比例因子为2。放大后的边长=原边长×比例因子=2厘米×2=4厘米。2.计算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面积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平方倍。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放大2倍后的面积是多少?解答:放大2倍,即比例因子为2。放大后的面积=原面积×比例因子的平方=2厘米×2厘米×2×2=16平方厘米。实践应用1.实际问题解决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个与图形放大或缩小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2.综合练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34页的练习题1-4,巩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掌握了计算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和面积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结语图形放大与缩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图形的性质,还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知识的关键。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和面积,并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1.计算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当给定一个图形的尺寸和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时,我们可以通过乘法计算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尺寸。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是相同的,即图形的每个边长都乘以相同的比例因子。示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放大2倍后的边长是多少?解答:放大2倍,即比例因子为2。放大后的边长=原边长×比例因子=2厘米×2=4厘米。2.计算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面积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平方倍。这是因为面积是由边长的平方决定的,所以当边长放大或缩小时,面积将放大或缩小的平方倍。示例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放大2倍后的面积是多少?解答:放大2倍,即比例因子为2。放大后的面积=原面积×比例因子的平方=2厘米×2厘米×2×2=16平方厘米。3.应用到其他图形除了正方形,我们还可以将放大或缩小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其他图形上,如矩形、三角形、圆等。示例3:一个矩形的长度为6厘米,宽度为4厘米,放大3倍后的面积是多少?解答:放大3倍,即比例因子为3。放大后的长度=6厘米×3=18厘米,放大后的宽度=4厘米×3=12厘米。放大后的面积=18厘米×12厘米=216平方厘米。4.实际应用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地图的绘制、建筑设计图纸的制作、照片的放大缩小等。通过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实际问题。实例解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进行解析。实例1:地图的比例尺假设一张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00厘米。现在我们要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实际中的长度。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测量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假设为5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我们可以计算出实际距离=地图上的距离×比例尺的分母=5厘米×100000=500000厘米。实例2:照片的放大缩小假设一张照片的尺寸为4英寸×6英寸,现在要将照片放大2倍。解答:放大2倍,即比例因子为2。放大后的尺寸=原尺寸×比例因子=4英寸×2=8英寸,6英寸×2=12英寸。所以,放大后的照片尺寸为8英寸×12英寸。综合练习为了巩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练习题1:计算放大后的面积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放大4倍后的面积是多少?解答:放大4倍,即比例因子为4。放大后的面积=原面积×比例因子的平方=3厘米×3厘米×4×4=144平方厘米。练习题2:计算缩小后的尺寸一个矩形的长度为10厘米,宽度为6厘米,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后的尺寸是多少?解答: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即比例因子为1/2。缩小后的长度=10厘米×1/2=5厘米,缩小后的宽度=6厘米×1/2=3厘米。所以,缩小后的矩形尺寸为5厘米×3厘米。通过以上的实例解析和综合练习,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应用于数学学习中,还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理解放大与缩小的比例关系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中,比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比例关系不仅涉及到图形的尺寸,还涉及到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理解比例关系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比例关系的理解比例关系是指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中,比例关系是指原图形与新图形之间的尺寸关系。如果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是整数,那么计算相对简单。但如果比例是分数或小数,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原图形的尺寸乘以这个比例因子来得到新图形的尺寸。比例关系的应用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当我们购买衣物时,衣服的尺寸通常是以比例来表示的,如S、M、L等,这些都是比例关系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图纸上的尺寸与实际建筑的比例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了比例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性质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有一些性质是不变的,了解这些性质对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非常有帮助。形状的不变性无论图形如何放大或缩小,其形状始终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图形的角度、边长比例和曲线的弯曲程度在放大或缩小过程中保持不变。对称性的保持如果原图形具有对称性,那么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也会保持相同的对称性。例如,一个正方形放大或缩小后,仍然是正方形,并且保持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周长的变化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其周长也会按照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这是因为周长是图形边长的总和,而边长在放大或缩小过程中是成比例变化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在实际问题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计算。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确定比例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原图形与新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可以通过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或者通过测量原图形和新图形的尺寸来得到。2.应用比例关系一旦确定了比例关系,我们就可以将这个比例应用到原图形的尺寸上,来计算新图形的尺寸。如果涉及到面积或体积的计算,我们需要将比例的平方或立方应用到原图形的面积或体积上。3.检验答案计算出新图形的尺寸后,我们应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例如,放大后的图形应该比原图形大,缩小后的图形应该比原图形小。我们还可以通过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