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专题-大国风云大国关系【习题】【模拟预测】(教师版)_第1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专题-大国风云大国关系【习题】【模拟预测】(教师版)_第2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专题-大国风云大国关系【习题】【模拟预测】(教师版)_第3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专题-大国风云大国关系【习题】【模拟预测】(教师版)_第4页
初中历史统编中考复习专题-大国风云大国关系【习题】【模拟预测】(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大国风云大国关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022年3月18日中美两国元首进行视频通话,美国总统拜登表示,50年前中美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联合公报”。此公报标志(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50年前中美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联合公报’”并结合所学可知,50年前是1972年,中美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1955年,排除A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排除B项;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2.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这表明尼克松(

)A.企图加大对中国的制裁 B.希望改善中美两国关系C.希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尼克松希望改善中美两国关系。B项正确;企图加大对中国的制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中国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项;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回顾历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答案】D【详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近20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A项是实现正常化,排除A项;B项不是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排除B项;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封面,其中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对此封面所含的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D.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尼克松与基辛格访华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进行报道,说明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非常关注,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主流民意的观点,冷战的结束是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的,中美之间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信息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5.下图是对中美关系的一种描述,它所反映的中美关系与下列哪一史实比较符合(

)A.朝鲜战争之后,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B.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D.当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关系紧张【答案】B【详解】图片中的中美两国跨过大洋来握手,这是指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正确;图片的寓意是两个国家正在走近,而不是对抗,也不是摩擦,排除AD项;两国并没有真正走到一起,还没有建交,排除C项。故选B项。6.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排除B、C两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7.“1840年,中国与英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英国人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故称之为通商战争。”英国人的说法所掩盖的真实意图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获取巨额赔款 C.增加呢绒销量 D.占领更多领土【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840年,中国与英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英国人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故称之为通商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指出英国人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通商权利,而事实上就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赔款的内容,材料中指出英国更看重与中国的通商,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得出呢绒的销售,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英国对领土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A项。8.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相较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意在(

)A.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 B.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C.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D.打击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意在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项正确,排除B项;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不是打击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地理学研究兴起C.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答案】C【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此时中国学者关注边界问题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意识日益增强的表现,C项正确;这些人并不是官方的代表,排除A项;这些人并不是为了研究地理学,排除B项;“成为潮流”的说法过于夸张,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0.认真观察下列近代史上的两幅漫画,能够说明(

)A.中国通商口岸不断扩大 B.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过程C.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割占中国香港岛,1895年,日本割占中国台湾,体现了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领土的不断丧失,不是通商口岸、近代化探索,排除两AB两项;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11.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其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5年1911年3817236623813695063.33——数据摘编自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A.中国向日本学习成为主流 B.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C.翻译内容侧重科技类 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896〜1911年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数量明显多于1895年前,说明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不能说明中国向日本学习成为主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与戊戌变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翻译内容侧重科技类,与题干中数据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全国人民群情激愤。3年以后,发生了戊成变法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运动……如果没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奔跑的动力。这段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推动了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D.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激起了中国“奔跑的动力”,不同阶层的中国人为了挽救中国,都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A项正确;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D表述的是消极影响,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D项;洋务运动是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排除C项。故选A项。13.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史实”与“历史评价”的区别问题。“历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C.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是对《辛丑条约》的影响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D项正确;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B项;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排除C项。故选D项。14.《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写道:“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下列选项与“国耻”相关的是(

)A.使中国国家主权开始受到践踏 B.义和团运动成功抵御列强侵略C.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控制加强 D.中国西北、东北丧失大片领土【答案】C【详解】根据“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控制加强,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国家主权开始受到践踏,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了中国西北、东北大片领土,排除D项。故选C项。15.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犯京津,清朝发布《对万国宣战诏书》。与此同时,南方多省督抚却与英、美等国签订《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这表明(

)A.清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B.列强侵华军事与外交手段交替运用C.清朝的统治根基遭到动摇 D.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清政府与英美列强宣战的时候,南方多省督抚却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说明地方与清政府中央没有保持同步,使清政府的中央权威遭到削弱,统治根基遭到动摇,C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列强侵华军事与外交手段交替运用,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16.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下图地点所对应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打破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答案】A【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C项;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17.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遵义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战争,年代尺中的“①②③④”处依次应该填(

)A.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B.1856—1864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C.1856—1864年甲午中日战争1937—194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937—194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56—1860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到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到1901年帝国主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8.遣唐使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其中一些节日传到日本后,一直流传至今;同时,唐朝的诗文、典籍等大量传播到朝鲜。以上史实主要反映了唐朝(

)A.民族关系和睦 B.科技发达 C.经济繁荣 D.文化影响力大【答案】D【详解】中国的风俗习惯对日本影响深远,唐朝的诗文、典籍等大量传播到朝鲜,说明唐朝文化影响力大,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关系和睦,也无法体现唐朝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排除ABC项。故选D项。19.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

)A.留学生 B.遣唐使 C.学者 D.外交官【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遣唐使”,B项正确;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人称之为“遣唐使”,而不是留学生,排除A项;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而不是学者,排除C项;外交官是近现代名称,是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0.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进行了雅克萨之战。经平等协商,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北京条约》 B.《雅克萨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就东段边界等问题进行交涉。1689年9月7日双方在尼布楚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C项正确;《北京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雅克萨条约》是杜撰的条约名称,历史上不存在,排除B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21.条约一般指以条约为名称的、有关政治、经济、法律等重要问题的、有效期较长的国际协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南京条约》签订图二《辛丑条约》签订(1)概述上述条约签订的背景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共同危害。材料二

下面材料均摘编自统编版教材A、《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B、《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2)简述材料中条约的签署分别给中国世界带来的影响。材料三

①《北大西洋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②《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3)结合所学,指出①②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简析它们与世界格局演变的关系。(4)结合所学,另举一个条约简析其影响。【答案】(1)背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

危害: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2)给中国影响:A、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B、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给世界影响: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埋下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3)性质:政治军事同盟。它们是冷战时,美苏互相敌对中在军事方面的表现,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4)例,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分别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带来的共同危害是它们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凡尔赛条约》签订于巴黎和会上,《九国公约》签订于华盛顿会议,这两个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给世界的影响则是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这一体系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埋下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的签订组建了华约组织,这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它们是政治军事同盟。演变关系则是它们是冷战时,美苏互相敌对中在军事方面的表现,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22.阅读下面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速)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7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如果把以上11件大事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请为这个学习单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2)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答案】(1)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或屈辱与抗争;沉沦与自救;危机与奋起)(2)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说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事件: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中国近代史大事既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实,又有中国人民不屈反抗的史实,故如果把题干材料中的11件大事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这个学习单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为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2)根据题目要求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史实恰当,言之成理即可。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因果关系对即可。如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说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或事件: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23.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大国关系决定着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着中国的国际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与日本双方基于反俄的共同立场于1902年1月30日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这个盟约可以迅速解决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弱于法俄的难题,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也消除了日本对德国或法国在日俄开战时加入俄国一边的忧虑,日本可以放手准备与俄国开战。英日同盟的缔结标志着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英国朝着结盟外交迈出了第一步。此例一开,英国在欧洲的类似行动便接踵而至了。1904年,英国与宿敌法国缔结协约,划分了两国在亚非等地的势力范围,解决了殖民地方面的纠纷。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英俄解决了在亚洲势力范围方面的纠纷。以上两项协约加上已缔结的俄法同盟,使英法俄三国最终形成了针对德国的协约国集团。——摘编自孙科斌《从“光辉孤立”到结盟外交-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推行与破产原因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前大国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大国关系变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材料二鉴于美国所处的非常有利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美国的势力在1945年后便向外迅猛发展.美国势力最难渗透进去的地区是苏联控制的地.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