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自古以来,诗歌关乎民心、维系家国,在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历史上好诗吟咏,口口相传,留下万千经典。时过境迁,随着快捷、多元、开放的全媒体时代到来,诗歌与现代传媒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现实。然而,对于常人看来,诗歌是小众的艺术,诗人是稀有的物种,诗歌写作也不过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仿佛只有诗人还在读诗,诗集也只有在诗人之间互赠,形成了某种悲哀的“闭环传播”。读者大众可能更青睐于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对诗歌是避而远之。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语境,当下诗歌写作必须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在当下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经典诗歌品牌非常重要。如每年新春之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打造经典品牌、实现高质量传播的案例。该节目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创新表达,将古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融合,让平凡大众的诗意人生展现在世人面前。专业的团队、靓丽的舞美和精彩的内容,广泛的参与性、浓烈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打造了中国诗词的节目品牌,实现了网络上的破圈传播。受众的接收程度,决定了诗歌传播的到达率问题。填鸭式教育、大水漫灌的时代早已过去,要想避免诗歌传播中“对牛弹琴”和“自说自话”的尴尬境遇,就要分析了解受众需求,进行圈层和心理分析,做到精准传播,实现事半功倍。《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便圈粉无数,引发全民“诗词热”,除了优质内容和创新表达外,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年轻人的群体。时尚元素的充分彰显,更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使节目的感染力不断提升,有效拉近了节目与网友之间的距离。可以说节目找到了新媒体传播路径、主流价值观与受众感受的契合点,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心力。帕斯捷尔纳克说:“诗歌无须到天上去寻找,而要善于弯腰,诗歌在草地上。”当下我们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文学创作提供着取之不尽的题材、生动壮阔的想象力和源源不断的激情。纪录片《我的诗篇》是近年来聚焦我国农民工群体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他们游走在乡村与城市空间之中,产生情感归属的割裂,反映时代的痛点,引发大众的关切。即使是阵容强大的《中国诗词大会》,也是本着“开门办大会”的原则,创新互动模式,升级沉浸体验,让中华古典诗词之美深层抵达“诗入寻常百姓家”的传播效果。(摘编自卢山《新媒体语境下诗歌破圈传播的路径探析》)材料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优秀的诗人群星璀璨,大量的优秀作品铸就了传统诗歌辉煌。中国新诗诞生百年,却一路坎坷。如今,当人们充分享受着信息时代丰盛的文化盛筵时,新诗却在大众文化的边缘徘徊,处境愈益困窘尴尬。那么,是否真如21世纪初米勒等人所言,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终结呢?印刷时代的“温柔乡”,是否真的会变成网络时代的“英雄冢”?如果说诗歌有圈层,究竞是“作茧自缚”,还是“化茧为蝶”?传播要“破圈”,创作必“破茧”。新诗要从文章与论著本位中走出来,从行业报刊与传统媒体中走出来,不能只是将自己在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原样转贴,而是要适应新媒体进行创作话语的转化。新媒体语境既需要诗歌的艺术价值引领,又考验诗人和文学工作者是否能将这些价值化作新媒体的话语形态,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正如《新时代文学要牢记“国之大者”》中所强调的,“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促进文学的多维发展”。诗歌是一座“富矿”,需要通过多种表达、多元叙事和立体化渠道进行“挖掘”。若以诗歌为母体,仅仅依靠“诗歌+”,以诗歌加朗诵、音乐、短视频的罗列结合,换汤不换药,是不能衍生出“第八艺术”的。我们呼唤“破圈”,是当我们谈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能在城市森林的冰冷之中感受到海子充满神启式的灵悟,而不仅仅是被地产商引用为广告词时所代表的消费暗示。“诗歌+媒介”,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地相融。这就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出圈”范式,需要更多的正向诗人“意见领袖”,需要更多主动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未来的诗歌创作,只有技术革命与文学自省共舞,才能让流量与质量齐飞,只有更好地构建“破圈”“出圈”“破茧”之路,才能更好地提升广度、宽度、美度,走向更加辽阔的传播空间。(摘编自梅喻礼《新诗传播若要“破圈”须先“破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传播的到达率由受众的接受程度决定,分析了解受众需求,有利于避免诗歌传播“对牛弹琴”和“自说自话”。B.在全媒体时代,口口相传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诗歌的传播,所以当下的诗歌创作应借助新媒体实现高质量传播。C.诗人聚焦现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找寻诗歌创作的题材、想象力和创作激情,有利于推动诗歌迈向更广阔的空间。D.与传统诗歌相比,中国的新诗虽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却充满了坎坷,如今更是在大众文化的边缘徘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论证时兼顾历史和现实,既具体分析古代诗歌发展过程,又论述当下诗歌现状。B.如今人们可能更关注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等,疏远诗歌,这是诗歌传播遭遇困境的根源。C.新时代,“诗歌+”并不能实现诗歌破圈传播,我们在研究新诗传播时不能忽视这一点。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创作,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唐诗风云会》以唐诗为载体,以知识竞答形式为节目主体,辅助紧张刺激的规则设置,全景展示及考察华夏文化。B.《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创新采用“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C.《跟着诗歌去旅行》用短视频的形式,还原了古典诗歌中的动人故事,在名山大川中再现典雅动人的诗歌故事场景。D.《经典咏流传》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4.请简要分析《中华诗词大会》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5.如何实现新诗的“破圈”传播?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9题。(一)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只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看,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老走马路的第一招,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昨晚上唱歌的,老船夫还以为是天保大老,日来便要翠翠守船,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听情况。在河街见到了大老,就一把拉住那小伙子,很快乐地说:“大老,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溪岨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翠翠同她祖父晚上听到的歌声,便全是那个傩送二老所唱的。大老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这时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装货。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他拍了大老一下,轻轻地说:“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第一号。”大老望着弄渡船的老船夫涎皮的老脸,轻轻地说:“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这句话使老船夫完全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老船夫搓着手说:“大老,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分的!”那大老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老船夫抬头望到二老,正在窗口整理一个渔网。回碧溪岨到渡船上时,翠翠问:“爷爷,你同谁吵了架,脸色那样难看!”祖父莞尔而笑,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四章)(二)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翁的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说话。从一些故事上慢慢地谈到了唱歌,祖父话说得很妙。祖父到后发问道:“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翠翠,你人乖,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河街天保大老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诉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攀交情,你将怎么说?”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谄的。祖父说:“你告诉我,愿意哪一个?”翠翠便微笑着轻轻地带点儿恳求的神气说:“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站起身了。“我说的若是真话呢?”“爷爷你真是个……”翠翠说着走出去了。祖父说:“我说的是笑话,你生我的气吗?”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五章)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这句话表明祖父细腻的心思,他不想让她过早地涉入爱河,饱尝爱的伤痛。B.天保、傩送兄弟二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托人提亲),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傩送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胜过天保,天保退出竞争,离开茶峒。C.“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这句话暗示了翠翠当时朦胧的爱情状态,无奈的现实使她无法选择。D.“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爱情的关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二)从环境渲染、人物对话、心理活动、人物的行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翠翠情窦初开的羞涩情感。B.小说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或通过对话、神态等展现,或借助景物、人物侧面烘托。C.选文(二)多处写到月光,对月光的描绘意在营造出静谧清幽美好的水滨环境,用此烘托翠翠的心理,塑造其迷蒙凄美的形象。D.文本情节集中,以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为明线,以船夫对翠翠的关心为暗线,明暗结合,富有韵味。8.对于“唱歌”,翠翠的心理发生哪些微妙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有人说:“某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会对该区域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小说《边城》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东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卿等若慕宰相之贤者,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狱,百官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杀亮。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今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篇》)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B.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C.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D.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在文中意为“只”,与《春江花月夜》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江长江送流水”的“但”含义相同。B.见在古文中常表被动,文中“枉见诛夷”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含义相同。C.其在古文中意义和用法广泛,文中“吾其左衽矣”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其”用法不同。D.坐在文中指犯了某种罪,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面对房玄龄关于秦府旧部下未得官职而埋怨的上奏,举了尧废丹朱、舜废商均之事来说明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B.唐太宗虽然当时没有采纳李道裕关于张亮谋反证据不足的上奏,却看到了李道裕对公平正直的坚守,后来任命其为刑部侍郎。C.唐太宗认为用人要看是否有能力,而不能看关系的亲疏远近,如果只因旧部下有怨言,不看能力就加以委任,是不公平的。D.唐太宗借廖立、李严两人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的故事,强调做官要坚守公平正直的品格,这样才能富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4分)(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4分)14.唐太宗发出“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感慨的原因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西河·和王潜斋韵①曹豳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备注〗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谩哀痛”,空哀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谩嗟荣辱”的“谩”相同,都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感慨。B.“漫漫白骨蔽川原”,形容白骨遍布川野,无边无际,与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异曲同工之妙。C.“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词一开篇,便慷慨激昂,直截了当地严厉责问,矛头所指,不言自明。D.词的下片词人生发感慨,在寂寞乡野之中,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危。16.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屈原既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有美好的容态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①。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在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中记载了经过两个打箔人6—8小时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②的发展,一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③,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情人眼底出西施。”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你在初尝恋爱的滋味时,本来也是寻常血肉做的女子却变成你的仙子。你所理想的女子的美点她都应有尽有。在这个时候,你眼中的她也不复是她自己原身而是经你理想化过的变形。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①,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②。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不过美的欣赏和寻常恋爱有一个重要的异点。寻常恋爱都带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你既恋爱一个女子,就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③。一朵花先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的美。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古董商和书画金石收藏家大半都抱有“奇货可居”的态度,很少有能真正欣赏艺术的。我在上文说过,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所爱者也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这种恋爱是否可能,颇有人置疑,但是历史上有多少著例,凡是到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达到胸无纤尘的境界。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柏拉图式的恋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深情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B.有人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对此你怎么看?
C.假如我们做学问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走,始终不能解决重要的问题。我们遇到的所谓“卡脖子”的问题,正是因为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还是跟着别人走。
D.《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6分)四、作文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当今时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来倡导守“拙”,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人认为,“巧思”有余而“拙力”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巧思”指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拙力”则是恒心、毅力和韧劲,干事时总想“一击必杀”“一搏必胜”,这样反而难以成大事、克险阻。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巧思与拙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在全媒体时代,口口相传的方式……”错误,根据原文“历史上好诗吟咏,口口相传”可知,口口相传的方式并非当下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且“当下的诗歌创作应借助新媒体实现高质量传播”于文无据,原文是“当下诗歌写作必须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2.D(A项“既具体分析古代诗歌发展过程”错误;B项原文并没有说这是诗歌传播遭遇困境的“根源”,选项于文无据;C项“‘诗歌+’并不能实现诗歌破圈传播”错误,文章并没有说“并不能实现”,而是说“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地相融”。)3.A(不符合诗歌与新媒体的融合,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4.①打造品牌。节目内容充实,形式新颖。②扩大受众群体。以时尚元素吸引年轻人,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③关注现实。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折射出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引起人们的共鸣。(一点1分,两点2分,答对三点得4分)5.①适应新媒体进行创作话语的转化。②诗歌和媒介的深度相融。③技术革命与文学自省的结合。(每点2分,共6分)6.A(“他不想让她过早地涉入爱河”错。祖父不告诉翠翠事实,是因为关爱翠翠,怕女儿的悲剧会在翠翠身上重演。)
7.D(明线是船夫对翠翠的关心,暗线是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
8.①对于梦里的歌声,翠翠觉得有趣、甜美。在梦中,翠听着歌声,灵魂为之“浮起来了”,她觉得歌声“挺好听”“又软又绵”;②爷爷跟翠翠谈唱歌的时候、翠翠感到好奇、害羞和迷茫。翠翠不知道祖父说的话有几分是真,把话题转到另一件事情上;③在月光下,对歌声有了向往之情,希望“听一个人来唱歌”。在柔和月光下,翠翠想,如果溪对画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一点1分,两点2分,答对三点得4分)9.①《边城》展现湘西边陲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远离世俗的尘嚣。②《边城》中湘西地区有着民风质朴淳厚的人文环境,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真诚相待,相互友爱。③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人文环境影响了生活在湘西的茶峒人,他们纯洁善良,质朴热情,充满着人性之美。如老船夫忠于职守、爷爷朴实憨厚、傩送勇敢正直、翠翠天真善良。(每点2分,共6分)10.C11.B(“君既若见录”的“见”是指“对我……”。与文中表被动意思不同)12.D(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是发病而死,但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是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并非两人都“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13.(1)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太宗叫宰相精心选择称职的人,但宰相多次奏上都没被同意。(“俄而”不久,“阙”同“缺”空缺,“妙”精心、认真,“累”多次各1分,共4分)(2)先父观察衡量我降生时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览揆”观察衡量1分,“肇”一开始、一出生1分,“锡”同赐1分,“嘉”美的、美好的1分,共4分)14.①高频公平正直,尤其通晓治理国家的方法策略,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很有关系。②隋炀帝昏聩无道,高颖白白被诛杀,非常可惜。(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参考译文:唐太宗刚即位,中书令房玄龄上奏说:“秦王府老部下没有做上官的,都埋怨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部下比自己先安排了官职。”太宗说:“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无私,是指宽容公正而无私心。丹朱、商均,分别是尧和舜的儿子,而尧、舜却把他们废掉;管叔、蔡叔,都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由此可知做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偏私个人。我与你们的衣食出自百姓,这就是说百姓的人力已奉献给上边,而上边的恩泽还没有遍及下边,如今所以要选择贤才,就是要求能安抚百姓。用人只问是否有能力胜任,怎能以新旧人事关系而不一样对待?如果才能不堪胜任,又怎能因为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如今不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就加以任用,这难道是最公平的吗?”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近来见到隋代的旧臣遗老,都称赞高颊是善于做宰相的人,于是就去翻阅他的本传,此人真可说是公平正直,尤其通晓治理国家的方法策略,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很有关系。遇到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白白被诛杀。我何尝不想见到这样的人,不觉放下书来对他钦仰而叹息。再者,汉、魏以来,诸葛亮做丞相,也非常公平正直,他曾经上表把廖立、李严罢官放逐到南中,后来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也发病而死。所以陈寿称‘诸葛亮执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国家,在当时做了不少有益于国的事,即使是仇人该赏的也必须奖赏;对违犯法纪玩忽职守的人,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必须惩罚。’你们怎么能不仰慕学习他们?我如今常仰慕前代那些贤德的帝王,你们也可仰慕那些贤德的宰相,如果像这样,那么荣耀的名声和高贵的地位,就可以长久守住。”房玄龄对答道:“臣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如今圣上所推崇的,确实能够找到政教的根本,极尽至公的要义,可以囊括、教化天下。"刑部尚书张亮因为谋反罪被关进监狱,百官中许多人说张亮应该杀头,只有殿中少监李道裕上奏说张亮谋反的证据不足,表明他无罪。唐太宗后来大怒,最终把张亮杀掉了。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太宗叫宰相精心选择称职的人,但宰相多次上奏都没被同意。太宗说:“我已找到合适的人了,先前李道裕拟议处置张亮时说他谋反证据不足,可说是公平了。我当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至今仍追悔莫及。”于是就任命李道裕为刑部侍郎。15.D(“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危”错误,“岂无”,是反问,表达的是应有这样的人。)16.(1)同:本词与《扬州慢》都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战争造成惨状的悲痛。(2分)(2)异:①本词还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丧权误国、无所作为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东山再起、挽救国家危亡的期盼。(2分)②《扬州慢》则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2分)17.(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18.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3分)19.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记载了经过两个打箔人6—8小时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的制箔过程。(一处2分,共4分。其他〖答案〗,符合语法规范并不改变句意,酌情给分)20.①比拟,“守望着……”赋予老行当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地再现了老行当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老行当是国人共同的记忆。②比喻,把“老行当”比喻为“老酒”,生动形象地强调了老行当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每点2分,共4分)21.B(原句与B项是“特定称谓,A项是直接引用,C项是特殊含义,D项是强调)22.①你只见到精灵②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③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占有欲(每句2分,共6分)23.审题:由材料可以看出,“巧思”,是在面对问题和挑战之际,能够不为传统所拘、不为经验所缚,找到最佳的方法。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当然,“巧思”绝非天马行空,而是围绕既定目标,尽可能地调动一切资源、一切力量,挖掘更多可能性。“拙力”,则是在激发活力、科学谋划的同时,更加注重持之以恒。涵养“拙力”,就是要学会“扎马步”,舍得时间、舍得精力,打牢基础、增长本领。唯有一日接着一日干,一遍一遍地打磨,才能将璞玉琢成珍宝,将铁杵磨成细针。本题意在通过征文活动的情境引导考生理性思辨“巧思”与“拙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材料已经对“巧思”“拙力”两个概念做了解释,对于二者的关系,我们可有如下认识:一方面,毫无疑问,点子也是金钱,机遇更是财富,“巧思”的重要价值不容抹杀;另一方面,总体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事要干成,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越是难成之事,越要依靠量的积累,不真卖力气,不流淌汗水,单靠动动嘴皮,一般是成不了事的。参考立意:1.巧思为翼,拙力为基。2.成功=巧思+实干。3.找准既定方向,坚韧努力前行。4.成功路上“巧”“拙”为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自古以来,诗歌关乎民心、维系家国,在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历史上好诗吟咏,口口相传,留下万千经典。时过境迁,随着快捷、多元、开放的全媒体时代到来,诗歌与现代传媒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现实。然而,对于常人看来,诗歌是小众的艺术,诗人是稀有的物种,诗歌写作也不过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仿佛只有诗人还在读诗,诗集也只有在诗人之间互赠,形成了某种悲哀的“闭环传播”。读者大众可能更青睐于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对诗歌是避而远之。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语境,当下诗歌写作必须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在当下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经典诗歌品牌非常重要。如每年新春之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打造经典品牌、实现高质量传播的案例。该节目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创新表达,将古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融合,让平凡大众的诗意人生展现在世人面前。专业的团队、靓丽的舞美和精彩的内容,广泛的参与性、浓烈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打造了中国诗词的节目品牌,实现了网络上的破圈传播。受众的接收程度,决定了诗歌传播的到达率问题。填鸭式教育、大水漫灌的时代早已过去,要想避免诗歌传播中“对牛弹琴”和“自说自话”的尴尬境遇,就要分析了解受众需求,进行圈层和心理分析,做到精准传播,实现事半功倍。《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便圈粉无数,引发全民“诗词热”,除了优质内容和创新表达外,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年轻人的群体。时尚元素的充分彰显,更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使节目的感染力不断提升,有效拉近了节目与网友之间的距离。可以说节目找到了新媒体传播路径、主流价值观与受众感受的契合点,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心力。帕斯捷尔纳克说:“诗歌无须到天上去寻找,而要善于弯腰,诗歌在草地上。”当下我们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文学创作提供着取之不尽的题材、生动壮阔的想象力和源源不断的激情。纪录片《我的诗篇》是近年来聚焦我国农民工群体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他们游走在乡村与城市空间之中,产生情感归属的割裂,反映时代的痛点,引发大众的关切。即使是阵容强大的《中国诗词大会》,也是本着“开门办大会”的原则,创新互动模式,升级沉浸体验,让中华古典诗词之美深层抵达“诗入寻常百姓家”的传播效果。(摘编自卢山《新媒体语境下诗歌破圈传播的路径探析》)材料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优秀的诗人群星璀璨,大量的优秀作品铸就了传统诗歌辉煌。中国新诗诞生百年,却一路坎坷。如今,当人们充分享受着信息时代丰盛的文化盛筵时,新诗却在大众文化的边缘徘徊,处境愈益困窘尴尬。那么,是否真如21世纪初米勒等人所言,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终结呢?印刷时代的“温柔乡”,是否真的会变成网络时代的“英雄冢”?如果说诗歌有圈层,究竞是“作茧自缚”,还是“化茧为蝶”?传播要“破圈”,创作必“破茧”。新诗要从文章与论著本位中走出来,从行业报刊与传统媒体中走出来,不能只是将自己在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原样转贴,而是要适应新媒体进行创作话语的转化。新媒体语境既需要诗歌的艺术价值引领,又考验诗人和文学工作者是否能将这些价值化作新媒体的话语形态,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正如《新时代文学要牢记“国之大者”》中所强调的,“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促进文学的多维发展”。诗歌是一座“富矿”,需要通过多种表达、多元叙事和立体化渠道进行“挖掘”。若以诗歌为母体,仅仅依靠“诗歌+”,以诗歌加朗诵、音乐、短视频的罗列结合,换汤不换药,是不能衍生出“第八艺术”的。我们呼唤“破圈”,是当我们谈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能在城市森林的冰冷之中感受到海子充满神启式的灵悟,而不仅仅是被地产商引用为广告词时所代表的消费暗示。“诗歌+媒介”,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地相融。这就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出圈”范式,需要更多的正向诗人“意见领袖”,需要更多主动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未来的诗歌创作,只有技术革命与文学自省共舞,才能让流量与质量齐飞,只有更好地构建“破圈”“出圈”“破茧”之路,才能更好地提升广度、宽度、美度,走向更加辽阔的传播空间。(摘编自梅喻礼《新诗传播若要“破圈”须先“破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传播的到达率由受众的接受程度决定,分析了解受众需求,有利于避免诗歌传播“对牛弹琴”和“自说自话”。B.在全媒体时代,口口相传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诗歌的传播,所以当下的诗歌创作应借助新媒体实现高质量传播。C.诗人聚焦现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找寻诗歌创作的题材、想象力和创作激情,有利于推动诗歌迈向更广阔的空间。D.与传统诗歌相比,中国的新诗虽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却充满了坎坷,如今更是在大众文化的边缘徘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论证时兼顾历史和现实,既具体分析古代诗歌发展过程,又论述当下诗歌现状。B.如今人们可能更关注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等,疏远诗歌,这是诗歌传播遭遇困境的根源。C.新时代,“诗歌+”并不能实现诗歌破圈传播,我们在研究新诗传播时不能忽视这一点。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创作,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唐诗风云会》以唐诗为载体,以知识竞答形式为节目主体,辅助紧张刺激的规则设置,全景展示及考察华夏文化。B.《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创新采用“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C.《跟着诗歌去旅行》用短视频的形式,还原了古典诗歌中的动人故事,在名山大川中再现典雅动人的诗歌故事场景。D.《经典咏流传》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4.请简要分析《中华诗词大会》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5.如何实现新诗的“破圈”传播?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9题。(一)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只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得顶美顶甜。祖父却在床上醒看,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是河街上天保大老走马路的第一招,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第二天天一亮,翠翠就同祖父起身了,用溪水洗了脸,把早上说梦的忌讳去掉了,翠翠赶忙同祖父去说昨晚上所梦的事情:“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昨晚上唱歌的,老船夫还以为是天保大老,日来便要翠翠守船,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听情况。在河街见到了大老,就一把拉住那小伙子,很快乐地说:“大老,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溪岨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翠翠同她祖父晚上听到的歌声,便全是那个傩送二老所唱的。大老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这时正想下河去看新船装货。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他拍了大老一下,轻轻地说:“你唱得很好,别人在梦里听着你那个歌,为那个歌带得很远,走了不少的路!你是第一号,是我们地方唱歌第一号。”大老望着弄渡船的老船夫涎皮的老脸,轻轻地说:“算了吧,你把宝贝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这句话使老船夫完全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老船夫搓着手说:“大老,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分的!”那大老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老船夫抬头望到二老,正在窗口整理一个渔网。回碧溪岨到渡船上时,翠翠问:“爷爷,你同谁吵了架,脸色那样难看!”祖父莞尔而笑,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四章)(二)两人吃完饭坐在屋里,因屋前滨水,长脚蚊子一到黄昏就嗡翁的叫着,翠翠便把蒿艾束成的烟包点燃,向屋中角隅各处晃着驱逐蚊子。晃了一阵,估计全屋子里已为蒿艾烟气熏透了,才搁到床前地上去,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说话。从一些故事上慢慢地谈到了唱歌,祖父话说得很妙。祖父到后发问道:“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祖父用拳头把自己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翠翠,你人乖,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你应当当笑话听。河街天保大老走车路,请保山来提亲,我告诉过你这件事了,你那神气不愿意,是不是?可是,假若那个人还有个兄弟,走马路,为你来唱歌,向你攀交情,你将怎么说?”翠翠吃了一惊,低下头去。因为她不明白这笑话有几分真,又不清楚这笑话是谁谄的。祖父说:“你告诉我,愿意哪一个?”翠翠便微笑着轻轻地带点儿恳求的神气说:“爷爷莫说这个笑话吧。”翠翠站起身了。“我说的若是真话呢?”“爷爷你真是个……”翠翠说着走出去了。祖父说:“我说的是笑话,你生我的气吗?”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走近门限边时,就把话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爷爷看天上的月亮,那么大!”说着,出了屋外,便在那一派清光的露天中站定。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第十五章)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父温和悲悯地笑着,并不告给翠翠昨晚上的事实。”这句话表明祖父细腻的心思,他不想让她过早地涉入爱河,饱尝爱的伤痛。B.天保、傩送兄弟二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托人提亲),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傩送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胜过天保,天保退出竞争,离开茶峒。C.“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这句话暗示了翠翠当时朦胧的爱情状态,无奈的现实使她无法选择。D.“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爱情的关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二)从环境渲染、人物对话、心理活动、人物的行动等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表现翠翠情窦初开的羞涩情感。B.小说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或通过对话、神态等展现,或借助景物、人物侧面烘托。C.选文(二)多处写到月光,对月光的描绘意在营造出静谧清幽美好的水滨环境,用此烘托翠翠的心理,塑造其迷蒙凄美的形象。D.文本情节集中,以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为明线,以船夫对翠翠的关心为暗线,明暗结合,富有韵味。8.对于“唱歌”,翠翠的心理发生哪些微妙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有人说:“某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会对该区域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小说《边城》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东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卿等若慕宰相之贤者,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刑部尚书张亮坐谋反下狱,百官多言亮当诛,惟殿中少监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杀亮。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今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可谓公平矣。当时虽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篇》)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B.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C.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D.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但在文中意为“只”,与《春江花月夜》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江长江送流水”的“但”含义相同。B.见在古文中常表被动,文中“枉见诛夷”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含义相同。C.其在古文中意义和用法广泛,文中“吾其左衽矣”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其”用法不同。D.坐在文中指犯了某种罪,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面对房玄龄关于秦府旧部下未得官职而埋怨的上奏,举了尧废丹朱、舜废商均之事来说明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B.唐太宗虽然当时没有采纳李道裕关于张亮谋反证据不足的上奏,却看到了李道裕对公平正直的坚守,后来任命其为刑部侍郎。C.唐太宗认为用人要看是否有能力,而不能看关系的亲疏远近,如果只因旧部下有怨言,不看能力就加以委任,是不公平的。D.唐太宗借廖立、李严两人因诸葛亮去世而伤心病亡的故事,强调做官要坚守公平正直的品格,这样才能富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俄而刑部侍郎有阙,令宰相妙择其人,累奏不可。(4分)(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4分)14.唐太宗发出“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感慨的原因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西河·和王潜斋韵①曹豳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备注〗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谩哀痛”,空哀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谩嗟荣辱”的“谩”相同,都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感慨。B.“漫漫白骨蔽川原”,形容白骨遍布川野,无边无际,与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异曲同工之妙。C.“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词一开篇,便慷慨激昂,直截了当地严厉责问,矛头所指,不言自明。D.词的下片词人生发感慨,在寂寞乡野之中,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危。16.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明屈原既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又有美好的容态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①。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在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中记载了经过两个打箔人6—8小时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触手可及,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②的发展,一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③,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情人眼底出西施。”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你在初尝恋爱的滋味时,本来也是寻常血肉做的女子却变成你的仙子。你所理想的女子的美点她都应有尽有。在这个时候,你眼中的她也不复是她自己原身而是经你理想化过的变形。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①,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②。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不过美的欣赏和寻常恋爱有一个重要的异点。寻常恋爱都带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你既恋爱一个女子,就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③。一朵花先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的美。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古董商和书画金石收藏家大半都抱有“奇货可居”的态度,很少有能真正欣赏艺术的。我在上文说过,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所爱者也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这种恋爱是否可能,颇有人置疑,但是历史上有多少著例,凡是到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达到胸无纤尘的境界。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柏拉图式的恋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深情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B.有人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对此你怎么看?
C.假如我们做学问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走,始终不能解决重要的问题。我们遇到的所谓“卡脖子”的问题,正是因为在很多重要问题上,还是跟着别人走。
D.《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6分)四、作文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当今时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来倡导守“拙”,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人认为,“巧思”有余而“拙力”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巧思”指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拙力”则是恒心、毅力和韧劲,干事时总想“一击必杀”“一搏必胜”,这样反而难以成大事、克险阻。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巧思与拙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在全媒体时代,口口相传的方式……”错误,根据原文“历史上好诗吟咏,口口相传”可知,口口相传的方式并非当下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且“当下的诗歌创作应借助新媒体实现高质量传播”于文无据,原文是“当下诗歌写作必须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2.D(A项“既具体分析古代诗歌发展过程”错误;B项原文并没有说这是诗歌传播遭遇困境的“根源”,选项于文无据;C项“‘诗歌+’并不能实现诗歌破圈传播”错误,文章并没有说“并不能实现”,而是说“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地相融”。)3.A(不符合诗歌与新媒体的融合,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4.①打造品牌。节目内容充实,形式新颖。②扩大受众群体。以时尚元素吸引年轻人,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③关注现实。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折射出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引起人们的共鸣。(一点1分,两点2分,答对三点得4分)5.①适应新媒体进行创作话语的转化。②诗歌和媒介的深度相融。③技术革命与文学自省的结合。(每点2分,共6分)6.A(“他不想让她过早地涉入爱河”错。祖父不告诉翠翠事实,是因为关爱翠翠,怕女儿的悲剧会在翠翠身上重演。)
7.D(明线是船夫对翠翠的关心,暗线是天保兄弟对翠翠的感情)
8.①对于梦里的歌声,翠翠觉得有趣、甜美。在梦中,翠听着歌声,灵魂为之“浮起来了”,她觉得歌声“挺好听”“又软又绵”;②爷爷跟翠翠谈唱歌的时候、翠翠感到好奇、害羞和迷茫。翠翠不知道祖父说的话有几分是真,把话题转到另一件事情上;③在月光下,对歌声有了向往之情,希望“听一个人来唱歌”。在柔和月光下,翠翠想,如果溪对画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一点1分,两点2分,答对三点得4分)9.①《边城》展现湘西边陲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远离世俗的尘嚣。②《边城》中湘西地区有着民风质朴淳厚的人文环境,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真诚相待,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影视剧本委托创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建筑辅材施工环保要求合同2篇
- 盆骨骨折病人护理
- 收银员培训课件
- 护理培训课题
- 牛奶购销合同范文篇
- 2024年度高校产学研合作协议
- 《消化系统医学医药》课件
- 排风管道施工安全协议书
- 搅拌机结块清理安全责任合同
- 能源管理系统EMS用户需求说明书
- 药理学-抗结核药物-课件
- 华为5G站点开通配置指导手册2023年
- 热处理工艺规程(工艺参数)
- 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改革实施方案
- 人工智能导论 课件 项目1、2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人工智能基础
- 缓冲托辊说明书
- 安抚(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的基础药物
- 国际专利分类(IPC)新版
- 110kV通衢变电站电气监理细则(正式)
- 初识无人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